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隐私文学的产生特别是述说隐私的产生, 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存在即合理”, 隐私文学自然也有合理性, 尽管“合理”未必正确。它的产生对文学的发展来说是件好事, 它拓宽了文学的题材、体裁领域; 同时它也揭示了一定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2.
从先秦到汉代,是我国文学从人文混一渐次走向独立的时代。传记文学脱胎于历史著作,主要集中体现在《左传》与《史记》两部正史著作中。分析梳理其创作实践的同异,可较明显看出我国早期史传文学产生和演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汉赋是大汉“一代之文学”,也是汉代文学一大宝藏。它对汉代散文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史记》也有它的投影。司马迁偏爱辞赋,尤关注大赋的成就。《史记》与汉大赋都是西汉盛世社会思潮——“宣汉”的鸿篇巨制,是大气磅礴的时代回声,同时,均表现了文学自觉意识的艺术特征。一文一赋,两支奇葩。汉赋以显“物”为己任,《史记》则“以人物为中心”昭示了文学自觉意识的突进。  相似文献   

4.
受到中国文学发展历史的影响,使得中国文学存在着复杂性,主要体现为文学与历史、文学与道学、史学与经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自明朝以来,文学受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呈现出复古之风,以文学历史研究而展开,并将史学作为文学复古的理论支撑点,逐渐诉诸于实践。在史学研究的作用下,文学所涉及的范围不断扩充,使得文学突破了传统的理学局限,不但被道统所制衡,而是走向文学独立性,并超越了史学思想而带动史学文学化方向发展,由此而突出了文学独立性。本论文针对明代文学复古和史学复兴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根源有:社会历史;思想理论;文学自身的发展.它的基本特征是:中心内容表现社会危机和人的异化;创作精神主张表现主观现实和内心世界,是表现论而非反映论.它最主要的流派是象征主义文学和未来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有一定的认识价值;在艺术表现上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同时也存在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17年时期”《人民文学》的审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整个中国当代文学发展进程来考察,从1949年建国到1966年文革爆发前的17年时期,是《人民文学》最具权威和影响最大的时期,也是它寻求政治与文学平衡点最有效、同时推出文学新人、塑造文学经典最辉煌的时期。由于《人民文学》所担当的历史重任,它通过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来反映社会生活,其审美气质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如同当代文学在建国初期的发展一样,现实主义在《人民文学》上经历了一个从革命现实主义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再到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演化过程,它所期待的批判现实主义或者是干预现实的现实主义的实践仅是昙花一现。它不仅见证了17年时期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也在实践着自己确立的文学观念、文学范式,引导着中国文学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潮流。而它在审美气质上表现出的特殊性,对艺术的坚守为其审美带来的影响,仍能给我们很多的启迪,仍然值得加以研究和总结。  相似文献   

7.
幽默作为美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起源于殖民地时期。这一时期是美国民族文化形成的初级阶段,出现了大量具有较强幽默性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的出现和美国当时的社会现状、宗教观念、民族危机等方面因素都有一定关系。殖民地时期文学作品中体现出的幽默是一种黑色幽默,幽默和讽刺相结合,揭露社会的弊端,大量俚语的使用,体现出了很强的大众性和本土性。本文对美国殖民地时期幽默文学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做了简要介绍,阐述了美国殖民地时期幽默文学的特点,简单分析了美国幽默文学对后世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中国早期翻译文学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 :近代晚清时期和现代五四以后到建国前。它对中国文学在思想、语言、艺术形式上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9.
《文选》以儒家"雅正"思想和深思、辞采为选录标准对赋体进行的分类,反映了萧统文质并举的文学观念.其选赋详远略近的作法比较真实地记录了赋体文学由汉代体物大赋逐渐向魏晋南北朝时期抒情小赋演变的面貌,也反映了萧统的文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0.
通过文献资料等方法,查阅大量有关汉代历史资料,并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对汉代岁时节日中的元日、元宵、立春、上巳、五月五日、九月九日和腊日进行了翔实的考证。指出:经历了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内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后的汉代,是中国古代岁时文化实现重大转型的历史时期,在中央集权封建专制统治下,形成了汉代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高潮,同时其他方面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相对稳定的汉代岁时节日,给我国民间体育的发展提供了一片沃土。  相似文献   

11.
翻译文学、外国文学与中国文学均是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文学瑰宝,尽管这三类文学的分类与语言有所不同,但是这三类文学对人们发挥的作用却是相同的,为人们的文化、教育事业提供良好的资源与教育理论依据。对于翻译文学来说,如果一味地以翻译者的国籍为依据对译本的国籍进行判定,则还是没能将中国文学的二元对立的传统观念摆脱掉。若承认了翻译文学国籍的双重性,则也跳不出二元论的圈子。翻译文学的独特性决定了翻译文学的地位,在我国学术界呈现出翻译文学、外国文学与中国文学三足鼎立的多元姿态。  相似文献   

12.
国学的内容体现了艺术特征与国家文化等诸多学科知识,这些知识内涵及学科文化都存在一定的发展性、国家性、历史性、现代性和延伸性,其中其延伸性所体现的古代文学价值不仅在古代得到有效发展,甚至对当今社会的文学性依旧存在一定的影响力。我国古代学说的概念是相当广泛的,其直接与中国所有学术乃至中国传统文化挂钩。  相似文献   

13.
随着数字网络技术的发展,在许多电子媒介社区、论坛、BBS等上都开辟了发帖子的栏目,而这些栏目则发展了网络帖子文学。网络帖子文学由于电子第二媒介的独特性而具有自身的特点:声像化、互动化、链接化、民主化、复调性、原生态和娱乐化等。网络帖子文学的特点决定了其具有心理宣泄、促进民主和视听娱乐等功能。随着超媒体的发展,网络帖子文学将成为文化球域化的重镇,从而走向真正的"全球文学"。  相似文献   

14.
比较文学视野下的外国文学教学改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已经合并为一个专业,但外国文学依旧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比较文学的思维并没有渗透到课堂中来。针对这一现状,本文主要从比较文学不仅是一种方法,更是一门开放性的学科;如何将比较文学嵌入外国文学的课堂,这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只有通过更新教材、转变教师观念、强化"第二课堂",培养学生的比较文学意识,才能使外国文学教学焕发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5.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们 ,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艺论著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独立的阐发 ,在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将西马文论引入高校马列文论课的讲授中 ,可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 ,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使其加深对马列文论的理解。这是改进马列文论课教学 ,使之走出困境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6.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们,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艺论著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独立的阐发,在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将西马文论引入高校马列文论课的讲授中,可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其加深对马列文论的理解.这是改进马列文论课教学,使之走出困境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反对与支持,网络文学已由十几年前的初出茅庐发展到现在的独当一面。相对于传统文学,自由性是其最重要的特征。从文学活动的角度看网络文学,其自由性表现在自由地存在、自在地创作、自如地接受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儒家文化底蕴深厚,博大精深。儒家思想经过历代思想家的继承和发扬,已经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儒家文艺思想是这个庞大思想体系中的一部分。儒家文艺思想关于文艺的教化作用可以归结为文治统一、文道统一和文质统一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其百年的发展历程中不断遇到种种挑战,似乎总是处在危机之中。而比较文学本身固有的开放性特征赋予了这门学科广阔的发展空间,使得比较文学能够把每次的危机转化为自身发展的新契机,从而保持着自己作为一门学科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20.
在世界文学新建构语境中重新审视《十九世纪文学主流》,书中内涵的跨越性比较思维与开放性全局眼界赋予自身历久弥新的世界文学品格。具体探讨文学主流与文化多元性的辩证统一、流亡文学主题所具有的世界文学胸怀以及中国理论话语在跨文化阐释中的有效性,从而对《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的文学价值与理论资源进行充分挖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