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即便我是一颗转瞬即逝的流星,也要在浩瀚的银河中划出属于自己的轨迹;即便我是一朵毫不起眼的小花,也要在大地母亲的怀抱中散发属于自己的芬芳。──摘自陈琳笔记癌症,是个让人望而生畏的字眼。可《咸宁日报》社年仅23岁的女记者──陈琳,在死神逼近的300多个日日夜夜里,却以青春相许,豁达地面对厄运,沉着地笑向死亡!将病情隐瞒了整整8个多月,带病采访写出了50多篇稿件,其中有4篇获奖;编发了60多个版面,计60万字。她以超凡的毅力,谱写了一支新时期新闻工作者的赞歌。2000年11月8日,在新中国第一个记者节…  相似文献   

2.
谢顾问:常听人说:稿件“三分在写,七分在改”。在这个思想指导下,我每逢写了稿子,除了自己反复修改几次外,还要请领导和老通讯员们帮助修改。如此七改八改,把我想要表达的思想全改得走样了,可稿子见报的并不多。于是,我对这个说法怀疑了,请帮助我弄清这个问题。81246部队焦德欣焦德欣同志:我也听说过一句话,叫“稿子是改出来的”,这与“三分在写,七分在改”大概是一个意思。修改果然比写作本身更重要吗?我的体会是──一、对于初学写作的同志来讲,多给他们讲讲文章多修改的重要大有益处。有些通讯员,虽写作基本功不大好却…  相似文献   

3.
10月25日中午,惊闻人民日报社社长许中田同志不幸于24日晚8点40分心脏病突发逝世,实感意外,十分惋惜。我记得,10月14日那天,他还参加记者部老记者和记者站站长重阳欢聚,发表了热情的讲话。分手时他和大家一一握手,诚挚地说:“天气冷起来了,大家多多保重身体。有事请打电话给我。”关切之情,溢于言表。许中田同志对老同志一贯关心、尊重,他到人民日报工作后,对做好老干部工作有很大推动。不料,他竟突然离我们而去。他今年才62岁呀!英年遽逝,令人不胜痛惜。我对许中田同志了解不多,但有过一点接触,印象颇深。…  相似文献   

4.
他是那样深情地爱着自已的祖国和人民──回忆两次采访邓小平李年贵一代伟人邓小平同志逝世之后,我思绪万千,心潮难平。十几年前两次采访他老人家的难忘情景似乎更清晰地浮现在我的眼前。1979年8月28日早晨8点多钟,新华社总编室接到中央办公厅通知:小平同志上...  相似文献   

5.
《中国档案》2008,(6):9
请允许我以个人的名义向那些受到可怕灾害影响的人们表达我的同情。这么多的人失去了生命,这么多的希望化为了泡影。  相似文献   

6.
多做些科学与文化相结合事情卢嘉锡全国科技大会后不久,柏生同志便兴奋地告诉我,应出版社同行友人盛情相邀,她正在忙于选编又一本她的新闻采访集子。她把这本集子取名《文泉集》,请冰心大姐题了字,而要我为她这本新作写几句话.自本世纪中叶以来,列宁预言的“自然科...  相似文献   

7.
妻子为我报函授当捧读去年8月22日刊有自己稿子的《解放军报》时,我激动的泪水顿时盈满眼眶,高兴之余我急忙操起电话,告诉远在河南老家的妻子。因为是她为我报了去年的军报新闻函授,使我写作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才得以在军报上露脸。3年前经人介绍和她相识,那时她在深圳一家电子厂打工,而我远在北方军营,相隔数千里,俩人只能靠书信寄托相思之情。据妻回忆,她曾有一个月接连收到我写给她的8封信,并且信中言语一次比一次升温,使得与她同室的姐妹羡慕得很。当她听说我在部队当报道员时常有稿件见诸报端时,便流露出爱慕之意,执…  相似文献   

8.
谢歆 《新闻界》2002,(6):48
2002年8月5日,新华网、人民网、《北京青年报》、《羊城晚报》、《华西都市报》、《京华时报》、《成都商报》、《南方都市报》等全国30多家报纸、网站同时刊登或转载了我主写的《四川遂宁上演惊魂一幕400警力闹市追捕持枪越狱逃犯》一文,与此同时,全国许多报社的同行及朋友都打电话问我:“当时,你手持相机与特警在现场搜索持枪逃犯,逃犯随时有可能从暗处拿枪射击,你怕吗?”“不怕!也没有时间怕!”这是我给关心我的朋友们的答案。而这一次冒着生命危险的采访,却成为我记者生涯中一个永生难忘的亮点!8月3日星期六中…  相似文献   

9.
在湖畔公园的咖啡馆喝咖啡时认识了萨顿女土。她60多岁,操着浓重的德国口音,身材瘦小,穿着厚厚的格呢短裙和套头衫,显得很精干。以后,每次见到她,总要和她聊上几句。一次,她请我去她家喝咖啡,我没有推辞。  相似文献   

10.
谢谢噢     
昨天,一朋友的朋友找到我,想请我为其女儿辅导一下作文。他以为找一诗人辅导孩子作文算是找对人了,其实正相反。诗人与中学语文教师,完全是两个路子。但求到我,我也不好意思拒绝。这年头,谁还会求一诗人呀。  相似文献   

11.
乐为他人做“嫁衣”涂红大学教材《无机材料显微结构分析》一书绝于出版了。当我拿着样书,一页页翻蕾的时候,那一66文字,一幅幅图片,把我带回到编辑这本书的日子里……《无机材料反微结构分析》一8是由从事水泥、被罔、陶瓷、耐W何科方面研究的多应奏家编写而成的...  相似文献   

12.
程文生 《大观周刊》2012,(17):205-205
我从教十三年了,老实说,这十三年的教学是零散的、随意的、肤浅的。但随着《新课标》的颁布、新课改的深入,我开始对教学多了一点理解,一些思考。在思考中,总有一个问题萦绕在我脑海,挥之不去:“一个语文教师最需要什么意识?”回顾经历,畅谈成长,我写成一篇拙作,以抛砖引玉,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3.
《今传媒》1996,(6)
我是怎样当通讯干事的——新鲜而陌生的岗位90年8月3日,我告别了8年的讲台,有幸走进了县委宣传部。上班的第一天,一位老同志对我说:“小周啊,你现在是宣传干部了,要学会写稿子。”我听了心里很矛盾:写吧,不知道怎样把那些方块字和内容排列组合成新闻稿;不写...  相似文献   

14.
一个洲际化多元化的报业集团──香港星岛集团有限公司访问记谢烽一年多前,香港星岛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邓立人到广州作客时对我说,他们公司除了在香港出版《星岛日报》《星岛晚报》和英文《虎报》之外,还有8个海外版。他回港后不久,便给我寄来分别在美国的旧金山、...  相似文献   

15.
新书摘     
《毛泽东选集》第四卷1960年出版以后,毛泽东特地给我写了一封信,要求阅读这一卷的英译本。他的信是这样写的:“林克同志:选集第四卷英译本,请即询问是否已经译好如已译好,请即索取两本,一本给你,另一本交我,为盼”1960年的“莫斯科会议声明”发表以后,12月17日,他又写了一信,说:“莫斯科声明英文译本出版了没有请你找两本来,我准备和你对读一遍。”此外,毛泽东还读过一些马列主义经典著作的英译本,如《共产党宣言》、《哥达纲领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以及一些讨论形式逻辑文章的英译本。在学习马列…  相似文献   

16.
埋单     
前两天一个朋友到办公室找我,我尽地主之谊请他喝个酒。去酒店的路上,我们你争我抢地要埋单——都30多的老爷们了,在路上讨论这种事,够丢人的。后来,酒至微醺时,我趁着上厕所的功夫,把单埋了。  相似文献   

17.
《海难,为什么发生在这里?———福州市“2号台风重灾村”调查记》于今年8月26日在人民日报见报,独家披露了“2号台风”造成海难的人为原因,反映了群众的心声,受到广大善良、公正读者的好评。稿件也获得人民日报好新闻一等奖。《新闻战线》编辑约我写点感受。现通过介绍这篇报道的采访经历,结合我到福建驻站一年多的体会,谈点想法。亡羊补牢犹未晚6月23日晚9点多钟,“2号台风”正面袭击福州。当时,电闪雷鸣,狂风暴雨,附近楼群房顶上、阳台上的东西不断被吹打坠地,在人们的尖叫声中,我办公室的一扇铝合金窗户也被吹到…  相似文献   

18.
“编辑同志,稿件不是我主写的,请把我的名字去掉。署上刘选后的名字。这篇文章我只是给他修改了一下。”“可稿件已上版……”“请您们~定要考虑我的意见……”’这是某师冯寿森副政委和《解放军报》社编辑的一段电话通话片断。去年3月,该师在抓人生观教育的同时,广泛开展读好书活动,冯副政委读了余秋雨先生的《文明的碎片》一书后,感慨万干,便想写一篇体会性的理论文章。但由于军区机关在该师蹲点,工作忙,头绪多,顾不上写理论文章,放弃了又觉得可惜,就把该书推荐给组织科副科长刘选启并谈了自己的月。点感想,让他主笔写篇文…  相似文献   

19.
《现代编辑学》序言刘光裕济南书籍的作者总是在完稿以后考虑写“序言”,而且多是请别人来写。本书的“序言”却是在拿到清样以后不容分辩地交给我来做,不由得令我感到为难。其实,为本书出力最多的并不是我,而是主编李海和责编马惠敏两位编审。他们两个开始策划是在三...  相似文献   

20.
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一年多了,但我仍然不能忘怀。因为与人合写一篇报道而惹来官司,平生第一次走上法庭坐在被告席上,又增加了一番新的人生体验。去年3月8日上午,我厂一职工及其丈夫向我求助,说她的表妹左某因生女孩,7日下午被她公公带10多名男女打伤,伤势严重,正躺在医院急诊室无人照管,情况紧急,请我到现场采访。我与被害人素不相识,与其表姐左某夫妇素无往来,本不愿管这类事隋。但是作为河南石油报特约记,新闻工作的责任感和对弱的同情心驱使我背起相机,邀上河南石油报新闻摄影经验丰富的杜记一同到油田总医院进行现场采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