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有这样几只"丑小鸭":一个孩子4岁才会说话;7岁才会写字.一个孩子上小学时总是倒数第一.一个孩子小学毕业时因为成绩不好没有拿到毕业证书.一个孩子经常遭到父亲的斥责:"整天只管打猎."所有教师和长辈都认为他资质平庸.而这几只"丑小鸭"竟然都成了这样几只"白天鹅":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浪漫主义诗人拜伦;中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伟大的生物学家,生物进化论的创始人达尔文.  相似文献   

2.
正这次有幸作为带队教师带领3个来自不同地区的孩子远赴英国伦敦参加"永远的达尔文———国际学生峰会"这个非常有意义的活动,虽然这短短的4天已过去2个多月了,但是活动中的点点滴滴依然清晰可见。这次活动借由达尔文诞辰200周年以及他的著作《物种起源》发表150周年的契机,探讨的内容都是围绕着达尔文及其进化论展开的,结合现代生物学的  相似文献   

3.
朱国勇 《课外阅读》2011,(17):28-29
威廉是达尔文的长子,在一家银行做普通职员,是个诚实勤奋的孩子。这一天,威廉十分沮丧地找到达尔文:"父亲,我真的受不了了!公司里的那些家伙总是在背后诋毁我。就连汤姆,这个  相似文献   

4.
当年,年仅9岁的艾玛从上千名女孩中脱颖而出,获得了《哈利.波特》中的赫敏一角。随着电影一部接一部卖座,艾玛的收入也节节攀升。《名利场》杂志经过统计,评出艾玛已是好莱坞收入最高的女星之一。然而,艾玛并没有继续在好莱坞打拼,而是急流勇退,选择了到美国布朗大学读书。  相似文献   

5.
<正> 达尔文、摩尔根和马尔萨斯都是自然科学界的大名人,为人类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做出了极大贡献。可是,他们的家庭都是不幸的,这就是他们均尝到了近亲结婚结出的苦果。 英国的博物学家达尔文,1839年30岁时与痴情爱他的表姐爱玛·韦奇伍德结婚,婚后生育6男4女共10个孩子,却没有1个是健壮的,2个大女早年夭折,第3个女儿和2个儿子终生不育,其余5个孩子皆智力低下,并且多病。达尔文很长时间不得其解,直到晚年研究植物授粉时,才明白自己原来做了“近亲结  相似文献   

6.
所谓“狼孩”,是指被狼叼去而又回到人类社会的孩子。据报道,一个印度狼孩虽已有七、八岁,但其智力水平仅相当于六个月的婴儿。 由“狼孩”想到另外一件事:一位妈妈向达尔文请教应当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达尔文问她,孩子多大了?她说,两岁半了。达尔文说,你关心孩子的教育,迟了两年半了。 这两件事,都是耐人寻味的。 我们首先应该思考的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对孩子的教育。 “孩子还小呢!”这是我们常常听到的放纵孩子或者为孩子的错误辩护的口头禅。一岁,两岁,三、四岁,孩子的确小。但科学和实践都告诉我们,婴、幼、少、青时期是培养习惯、智力和技能最易取得效果的时期;而且  相似文献   

7.
正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从小就爱幻想,他热爱大自然,尤其喜欢打猎、采集矿物和动植物标本。他的父母十分重视和爱护儿子的好奇心和想像力,总是千方百计地支持孩子的兴趣和爱好,鼓励他去努力探索,这为达尔文能写出《物种起源》这一巨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一次小达尔文和妈妈到花园里给小树培土。妈妈说:"泥土是个宝,小树有了泥土才能成长。别小看这泥  相似文献   

8.
威廉是达尔文的长子,在一家银行做普通的职员,是个诚实勤奋的孩子。这天,威廉十分沮丧地找到达尔文:“父亲,我真的受不了了!公司里的那些家伙总是在背后诋毁我。就连汤姆,  相似文献   

9.
"故乡情结"一直是艾玛文学创作中不可回避的重要主题,她笔下的"涔水镇"为当下文坛又贡献了一处值得探究的"文化原乡"。艾玛的文字流露着古典、绵柔、执着的气息,她试图用笔尖的温暖去救赎生活的苦难,从而在一花一草、一日三餐的平实生活中展示人物内心的惶惑与挣扎,以及人性深处的光芒。故乡的原风景、故乡的原乡人、故乡的逃离者,这三者构成了艾玛"故乡情结"的主体元素。  相似文献   

10.
1818年的一天,一个9岁的英国孩子委屈地向训斥他的校长说:"校长先生,为什么说我‘不可救药’啊?我玩昆虫标本利用的是课外时间,学鸟叫也不是故意的呀!"他的这番话引起了同学们的哄堂大笑。这个热爱大自然、喜欢采集动植物标本的孩子就是后来享誉全世界的达尔文.  相似文献   

11.
著名的科学家达尔文非常重视对孩子的早期教育,而且把它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进行探讨。有一天,一位贵妇人抱着一个婴儿从远方专程来请教他。“请问达尔文先生,我想教育好这个孩子,你说从什么时候开始好呢?”“亲爱的夫人,”达尔文瞅了贵妇人一眼,很关切地问:“请问这个孩子几岁了?”  相似文献   

12.
正达尔文是英国著名的生物学家,从小就喜欢打猎、采集矿物、制作动植物标本。他的爷爷和爸爸都是当地的名医,家里人希望达尔文将来也能从医,于是把他送到医学院学习。可是达尔文整天"不务正业",父亲非常生气,将他送到剑桥大学学神学。然而,达尔文仍然痴迷于收集甲虫等动植物标本,对神秘的大自然充满了浓厚的兴趣。达尔文喜欢观察花草树木怎样生长,鸟兽鱼虫怎样生活。有时候,他爬到树上去看  相似文献   

13.
有一个流传甚广的故事:一位英国妇女,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可她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教育为好,便去请教伟大的学者达尔文。“达尔文先生,您是世界著名的大科学家,请问,我的孩子什么时候开始教育最好呢?”达尔文问:“你的孩子已经多大了?”“她还小着呢,现在才两岁半。”达尔文叹了口气道:“唉,夫人,你对孩子的教育已经晚了两年半了。”每一个父母无一例外地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古今中外,“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梦想,不知酿成了多少千古佳话,也不知又有多少悲剧因此而发生。现代科学研究的结果表明,几乎每一个孩子在刚…  相似文献   

14.
心中的阳光     
孩子淘气,这不足为奇。那么,如何看待淘气的孩子?是横眉嗤之以鼻,还是报以灿烂的微笑。请听一个美丽的故事。一次,几个淘气的小男孩想为难达尔文,就故意把蚂蚱的腿、螳螂的头、蜻蜓的翅膀和知了的肚子拼接在一起,然后“一本正经”地问达尔文:“先生,您知道这叫什么虫吗?”达尔文一看就明白,此“虫”是四种昆虫的组合,如点穿它的“身份”将会使孩子们大失所望,如回答“不知道”又会使孩子们因满足而得意,于是故做惊讶地问了一句:“天!我的孩子,你们捉住他们的时候,它是不是正在嗡嗡地叫?”孩子们回答:“是的。”达尔文马上笑笑:“那就对了,它…  相似文献   

15.
与安娜相比,艾玛的出身昭示出了艾玛的未来;没有依托的浪漫在现实面前越发苍白,注定了艾码凄惨的一生。  相似文献   

16.
艾玛是个为追求理想爱情生活而毁灭的女性 ,决非“随落的女人”。福楼拜对艾玛充满了同情 ,指责的是丑恶的社会  相似文献   

17.
严淳 《家教指南》2006,(5):51-53
【经典欣赏】查理·达尔文(1809-1882),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达尔文出生在英国塞文河畔的希鲁兹伯里小镇,祖父和父亲都是当地的名医,对于生物学的研究极有兴趣,而且都是提倡生物进化观念的先驱者。可能是受祖父和父亲的影响,达尔文从小就跟大自然特有感情,并且好奇心强、想象力强。达尔文幸运的是,父母开明、善教,十分重视和爱护他的好奇心和想象力,这正是他成长、成材乃至成功的沃土。妈妈说:孩子,这些谜等你去揭开有一次,妈妈带着小达尔文到花园里给树苗培土。他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妈妈告诉他“:泥土是个宝,小树有了泥土才能…  相似文献   

18.
查尔斯·达尔文并没有得出进化的观点,他只是第一个获得了进化如何起作用的理由,用来解释他和世界上其他生物学家观察到的现象。达尔文得到了自然选择的观点。这是一个有关一种生物体生活的环境有助于决定生物体是否能生存并繁衍后代的观点。达尔文年轻时,他乘坐"小猎犬号"小型研究船周游世界(1831-1836)。他的工作就是观察停靠船只的  相似文献   

19.
从语言学的领先地位谈到它在方法论上对哲学研究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语言学被当代许多学者公认为一门领先科学。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语言学为其他社会科学相继提供过具有普遍意义的思想和方法。这就是(1)进化论的思想。控制论的提出者诺伯特·维纳(1894——1964)说过:“语言进化论是达尔文进化论的前驱”。著名的语言学家马克斯·缪勒(1823——1900)说过:“我是比达尔文早的  相似文献   

20.
聪明的力量     
聪明是什么?聪明其实是一种力量。为什么?因为聪明人总能提出许多奇妙的办法战胜困难,解决问题。请听科学家达尔文的故事——为了搞科学研究,达尔文曾养过许多兔子,不料为此招来一大帮看热闹的孩子,吵得他很难集中精力思考问题,怎么办?如果驱赶孩子,那将会使孩子们失望,如果听任孩子们吵闹,又会影响自己的工作。达尔文想了想,突然发现兔子要吃大量青草而自己又偏偏没那么多时间去张罗,于是想了个绝招,故意笑眯眯地问孩子们:“你们爱兔子吗?”孩子们回答:“爱!”达尔文笑笑,就势提了个美丽的“建议”:“那就给小兔割草去,看谁割得多,谁割得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