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动因和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2004年中国企业500强中49家有海外上市行为的企业为研究对象,对目前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动因及模式进行分析和归纳,结果表明海外上市已成为我国企业实现国际化最直接的途径之一,以融资需求为最主要的动因及直接上市等相对简单的模式反映了我国企业的整体实力、法律意识等方面的薄弱,同时,多重动因及复杂模式的不断增多也反映了我国企业海外上市方面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由于金融全球化和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面临国内融资难的中小企业希望通过海外上市融资。从融资的角度来看,海外上市融资与国内融资存在相互替代的关系,但它们之间的效用表现并不是一致的。笔者运用效用理论对海外上市融资与国内融资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张风波 《留学生》2012,(1):26-27
“走出去”。是近年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中国企业寻求国际化之路的必然。 在这条富有挑战性的出海之路上,中国企业遭遇过波折、困境,也面临着许多实际问题,需要更有利的政策支持和实际帮助,需要更有效的实际对策。而大批留学人才和身在海外的华人专家学者,他们许多人实际参与到了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和海外投融资当中,深有感受、体会和建言,特别是在中国经济日益全球化,中国企业日益走向海外的今天,他们对中国企业的海外战略倍加关注。  相似文献   

4.
近来,在美国上市的一批中国公司被指涉嫌欺诈,这些早先风光大盛的中国概念股集体遭遇信任危机,导致投资者对所有中国公司的信任大打折扣。"做空中国概念股"的举动使中国概念股遭到集体抛售,投机者则趁机进行卖空操作,在价格大跌中牟取暴利。做空的结果不仅使在境外上市的中国股票价格急转直下,也使境内多家拟赴美上市的企业紧急刹车。3月以来,在美国股票市场上被停牌和摘牌的中国公司已有约20家。而据道琼斯通讯社消息,被列入禁买名单的中国公司有130多家。针对中国海外上市企业财务问题的质疑行为,为何会给中国企业带来如此巨大的影响?这场风波的根源何在?它给已经和即将在海外上市的中国企业带来了哪些启示?  相似文献   

5.
"中概股"面临的集体退市压力暴露出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的深层次问题.本文以分众传媒为研究对象,从公司治理角度剖析了其退市的风险及成因,旨在为在市以及拟海外上市的企业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周克明 《留学生》2010,(12):12-13
建国初期.国家曾通过国家外国专家局邀请了许多外国籍专家到中国从事兼职管理和技术咨询工作。近年来.国家在吸引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和海外智力为国服务方面.制定了许多政策和措施,但主要集中在教育和科技界,而在吸引企业管理和职业经理人方面.则没有较具体和操作性强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以我国光伏产业的主体——海外上市的十一家大型光伏企业为样本,发现了我国光伏产业具有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但同时又具有较低的行业进入壁垒,海外上市光伏企业的融资顺序却仍然遵守了融资优序理论,而这一现象并不符合以往学者的研究结论。我国光伏产业应转变政府干预方式,减少行业管制。  相似文献   

8.
<正>2012年1月,新加坡交易所(以下简称"新交所")作为原告把中国福建泉州天宇化纤织造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宇化纤")及其四名董事告上了新加坡高等法院。此案虽然最终以天宇化纤认错、双方庭下和解结案,但给欲到海外上市的国内中小微企业提出了一系列值得思考的问题。思考一:中外证券市场规则差异巨大迄今为止,我国证券市场仍然奉行行政性色彩较浓厚的核准制,即企业要上市,必须经过层层审批或核准,拿到核准书后才可行。在这层层关卡  相似文献   

9.
芒刺 《教育与职业》2007,(16):84-86
2006年9月7日,新东方海外上市. 早在新东方赴美上市的前一天,也就是2006年9月6日,作为雅思教育在中国排名第一的企业--环球国际教育(控股)集团获得了软银亚洲赛富基金超过2亿元人民币的投资.  相似文献   

10.
百年留法     
艾洛 《留学生》2014,(8):11-11
中国的许多高校前身是教会学校,这一点大家都很清楚,但中国人其实在海外也办过大学,这唯一一所海外中国大学,就是曾经对20世纪的中国历史产生了巨大影响的里昂中法大学。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全球企业并购浪潮此起彼伏并发展成为国际化趋势。在我国的经济活动中也有越来越多的本国企业参与海外并购,相对于发达国家企业而言,我国企业的海外并购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从国外跨国公司并购的成功经验入手,分析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提出了相对应的措施,以期中国企业能走好海外并购这条荆棘丛生的扩张之路。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全球企业并购浪潮此起彼伏并发展成为国际化趋势。在我国的经济活动中也有越来越多的本国企业参与海外并购,相对于发达国家企业而言,我国企业的海外并购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从国外跨国公司并购的成功经验入手。分析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提出了相对应的措施,以期中国企业能走好海外并购这条荆棘丛生的扩张之路。  相似文献   

13.
我国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我国中小企业在其发展中还面临着许多的问题,其中融资问题已经成为阻碍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本文描述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进而分析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优化金融服务环境、大力发展风险投资,积极培育中小企业、不断创新融资手段,充分挖掘融资途径、不断规范资本市场,扩大直接融资渠道和利用境外资本市场,在海外创业板上市等建议和措施来改善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伴随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快速发展,关于海外并购文化风险问题的研究也日益增多。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文化风险的特殊性以及文化风险要素指标的细化分类研究,海外并购文化整合中文化创新的机制研究,文化整合的目标和评估体系的拓深研究,海外并购文化风险管理中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位和应用研究等几个方面将是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文化风险管理的未来研究方向,而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提供系统的、操作性强的文化风险管理指导则是文化风险管理研究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5.
境外企业A股上市: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迅速、监管水平日益提高,适时允许境外企业在中国A股市场上市,是我国资本市场进一步发展国际化的必然选择.但目前境外企业在A股上市融资面临着法律制约、资本市场环境、外汇管理风险等问题,因此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与研究、吸纳和培养具有境外费本市场操作经验的人才、加强进出资金的监控管理等措施对尽快实现境外企业A股上市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海外的大型企业开始并正在注视中国的市场,对中国的投资进一步增加。在这样的国际大环境和投资决策下,许多海外企业集团访问清华大学,商谈相互合作。从1994年1月以来清华大学共迎接海外企业集团55次,其中来自美国的企业集团26次,包括美国的IBM、GE(通用电气)、GM(通用汽车)、HP、MOTOROLA、MICROSOFT(微软)公司等;来自日本的企业集团  相似文献   

17.
中国经济连续多年呈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势态,中国企业的经济实力也日益雄厚。中国企业想要获得长期稳健的发展,对海外企业进行并购是有效的途径之一。中国企业在进行海外并购过程中,财务风险是需要解决的重大难题。在认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财务风险来源的基础上,对国内企业在海外实施并购的情况进行研究,重点针对其财务风险提出有效解决对策,旨在为国内企业拓展海外市场、降低发展风险提供可行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8.
世界金融危机对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是一次机遇,中国企业如何利用这种契机实施海外扩张和海外并购战略是本文关注的内容。本文从分析当前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动因出发,着重分析了在金融危机下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战略,即如何进行成功并购三步曲:并购目标的选择,并购的风险控制以及并购后的整合,从而实现海外扩张。  相似文献   

19.
从在海外立稳脚跟到赢利,中国企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这些企业能否制定、实施正确的品牌战略和渠道战略.中国品牌能在海外取得成功吗?答案是能!但并非易事.  相似文献   

20.
《留学生》2007,(3)
2006年12月16-178,由中国纺织建设规划院主办、中国纺织业界首次有关纺织企业资本运作、海外上市融资的"中纺资本论坛"在京隆重举行。来自国家相关部门、中外著名金融投资机构、法律机构、咨询机构、研究机构和纺织工业界的近百名专家、学者、企业家以及留美归国人士在国务院第二招待所聚集一堂,就中国纺织企业的海外融资、资本运作、品牌战略等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论坛向纺织工业界宣传和推广中国纺织企业管理咨询领域的研究成果,针对中国纺织工业发展所遇到的瓶颈和热点问题进行研讨,并邀请众多机构和企业资深人士参加了研讨。论坛由中国纺织建设规划院高级经济师、中国纺建工程咨询监理中心管理咨询部主任、留美青年委员会副秘书长靳波学长主持。"中纺资本论坛"是中国纺织企业管理咨询系列研讨会的首场,是中国纺织建设规划院落实《纺织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