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一、对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认识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和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需要。学生负担的轻重是教育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过重的课业负担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影响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树立全面提高人才素质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是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前提。应该克服应试教育的模式,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心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深化教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解决学生课…  相似文献   

2.
素质教育的概念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学者提出,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要从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提高国民素质离不开教育,因此首先要在中小学开展素质教育,实施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  相似文献   

3.
当今,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学校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要符合其教育的需要。《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这意味着学校体育要着眼于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4.
中小学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素质教育以人的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提高为目标,从学生实际出发,重视学生学习及主体作用的发挥,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和谐发展,能把所学的知识技能转化为自我的实践本领。  相似文献   

5.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由此可  相似文献   

6.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要实现  相似文献   

7.
党中央制定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这是一项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希望工程。  相似文献   

8.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规定:“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素质教育”致力于全体公民素质的全方位提高。从微观上讲,“素质教育”所指向的目标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素质和谐发展和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4,(A2):162-163
素质教育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先进教育思想,是一种全面提高基本素质,促进个性特长充分发展的现代教育观点。本文从职业学校学生学什么着手,分析了实施素质教育是全面开展教育改革,是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发展的教育,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0.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这就是说,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必由之路,而其中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贯彻始终。要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这些创造活动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心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  相似文献   

12.
实施素质教育是党和人民交给教育工作者的光荣任务。《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 我们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学生的禀赋、气质、兴趣爱好也各不相同,考试成绩也会有差异,这是客观存在的。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我们教育工作者  相似文献   

13.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心理素质已从战略高度被明确为学生整体素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中学语文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中学语文教学必须紧密联系现实生活,吸收新的教学理念和教研成果,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塑造学生美好人格,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关注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获得心智的发展,从而全面提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5.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办出各自的特  相似文献   

16.
朱立辉 《新疆教育》2012,(10):49-49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发展。”因此,为更好地培养世纪人才,必须对当前的语文教学进行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17.
培养和发展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才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中小学校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  相似文献   

19.
认真贯彻《纲要》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天津市教科院余强基《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在新的历史时期,创建特色学校对统筹教育均衡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更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