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清政府闭关锁国的政策被打破之后,中国被迫纳入了全球化体系,而伴随着这一痛苦的社会现实,代之而来的是殖民化与现代化的双重嬗变.列文森的《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就从"冲击—回应"的角度,解释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是一个使"天下"成为"国家"的过程."天下"的观念实际上是与儒家的"道",亦即中国自身的主要传统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出于某种原因,当近代中国人被迫求助于外国的"道"时,将国家置于文化亦即"天下"之上,也就成了他们的策略之一(《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84页).即中国自身"天下共主"的文化心理认同被剧烈冲击,取而代之的是对西方世界的重新体认,然而这一过程却不是东西方之间的平等对话,而是伴随着西方殖民的强制渗透.中国知识分子再也不能用历史上"华夷"的观念看待这一次历史巨变了,中华文化的优越感在西方科技理性面前荡然无存,传统儒学构建的"道统"体系产生了巨大的信任危机.  相似文献   

2.
文化选择与古代科技邢冬梅西方科技史和中国古代科技史的比较研究显示出一个非常明显又饶有兴味的事实:在12世纪前始终遥遥领先于世界的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并没有促成近代科学在中国的产生,但这种以大一统技术为基本特征的技术体系,在传至西方后恰恰成为构造了当今科...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中国近代知识转型"是一个庞大的研究工程。欲探讨这个东西方学术交会冲击与裂变的议题,至少得从两个大方向进行,一是西方近代科学式知识如何在中国建构,包括体制与观念;一是传统中国学术在近代如何转变。本人一向致力研究后一议题,一方面想了解传统中国学术是否有一知识体系?一方面则探讨传统学术在近代早期亦即明清以降的变化,并试着梳理出传统学术的分化与开放的可能性。欲探讨传统学术的变化,"经学"——这个担当传统学术中心并和政治极度结合的学术载体毫无疑问是一焦点。本文即以经学为主题,观察它在明清尤其是清代乾嘉以降的变化情形,并解释这种变化的学术意义。欲研究经学,议题与角度极之繁多。  相似文献   

4.
成都城市历史悠久,亦一直是西方汉学重点研究的中国城市之一。成都进入西方人视野的时间最早可追溯至14世纪的《马克·波罗游记》。随后,陆续入蜀的西人不断用其笔触丰满着西人视野中的锦官城形象。至今,当代西方汉学家仍有不少将其研究目光投注中国西南地区,聚焦成都的社会与文化,其构建的成都形象不仅具备时代特征,亦呈现出丰富的文化嬗变。  相似文献   

5.
现代公司制度起源于西方,是现代社会普遍流行的企业组织形式。近代中国在"仿行西法创设公司"的过程中,根据中国国情对其加以变革,从而使得近代中国的公司产生了家族企业、员工队伍同乡化与行帮化和"官利"制度等有悖于现代企业制度规范但却符合国情的制度性变异。探析近代中国公司制度"淮桔成枳"的变异及本土特色,有助于深化近代中国企业史乃至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史的研究,对于促进当今中国企业的公司制度建设,亦具有历史启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科举制度成为统治者选拔官吏的一种主流手段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宋代华阳王氏家族以累世科考成功而著称于世,号称"六世词科只一家",在科举对家族发展方面具有相当的代表性.本文分析了王氏家族科举成功的表现及其原因,并通过这一个案对宋代科举与家族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7.
南方丝绸之路早在先秦时期业已初步开通。它的起点是以"三星堆"为中心的成都平原,共有三条主线穿越西南地区绵延逶迤的群山,而远达域外诸方。这些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对外贸易线路,亦是中西方文化交往最早的信道,它促成并实现了中西方最早的相互了解。于是巴蜀文化、中原文化、滇南文化、印度文化、西亚文化等多种文化亦藉兹互通,从而谱写了一曲中外、东西方宗教文化相互交流、相互融合的华章。  相似文献   

8.
歌德与中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与歌德——东方与西方,二者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走到一起,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中国与歌德的关系,可视为研究中西方文化交流意义重大的个案之一;非但中、德或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还有中、德两国社会思想发展的历史,均反映在歌德与中国的关系中。在德国,有人尊歌德为“魏马的孔夫子”;在中国,始自同为文化巨匠的郭沫若,亦不断有学者将歌德与孔夫子相提并论。他们做此类比,不只说明歌德思想深邃、学识渊博、对后世影响巨大一如中国的孔子,同时还指出歌德与中国文化关系的非同一般。源远流长的中西文化交流,在16、17世纪之交出现…  相似文献   

9.
两宋时的眉山县,所辖区域只不过二十乡、六镇,大约二万多户,但是,据统计,两宋时期,这里共出了909名进士。两宋眉山进士群体呈现出向上趋势、颠峰状态和一流个体的显著特征。两宋眉山进士群体研究》课题组认为,宋代眉山进士群体是宋朝文官政治、科举完善、文风转变等大环境,以及当时眉山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出版繁荣、教育兴盛等小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宋代文人"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与实践和眉山学子发愤好学也是眉山进士群体产生的重要原因。眉山的科举文化乃是科举文化史上不可企及的颠峰,与"三苏"一起成为眉山文化鼎盛的符号。今天,我们要借鉴宋时眉山教育的成功经验,把文化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优秀人才,为我省社会经济的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0.
研究中国这样典型的后发达国家的美术现代性问题时,由于历史境遇的特殊性,中国近现代美术史显现与西方近现代美术史大不相同的本土性特征。我将这种本土性特征看作是中国社会巨变表现的一种继发现代性特征。在西方发达国家的近现代历史演进中,艺  相似文献   

11.
科举尤其是进士科考试为唐代士子入仕之正途,然士族凭借其在政治、社会、文化、经济等方面的优势,利用体制漏洞,在考试中获取远多于庶族的好处。因此进士考试一方面为社会阶层间的流动提供孔道,而另一方面亦存在时代局限。进士考试既促进了唐代士族由经学世家向文学家族的转变,也使其家族观念由重门第转向门第、科第兼重。短期来看,科举对士族家族的衰落具有延缓作用,长期而言,却对士族家族的衰亡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西医""中医"的概念不是从来就有,"中""西"初始也非对立词汇。晚清口岸开放,西方事物一时俱来,医学是其中一端。外来各国本非一国,却逐渐以一整体的"西方"形象成为中国的竞争对手乃至学习榜样。中西二元对立局面由此形成。"西医"概念、形象的确立与此趋势相伴亦相似。来华的外国医生虽分属各国,但因同属现代医学阵营,又是西力之一部分,于是逐渐形成一个整体的西方医学形象,并对中国本土医学形成冲击,两种医学竞争的局面出现。在此过程中,"西医"称谓形成,中国本土医学也渐获"中医"之名。"西医""中医"由此成为对峙的两端。  相似文献   

13.
正由于各自的生存环境和社会发展链上的种种因素,中西方人在思维方式上形成很大的差别。西方人对事物的认识方法有较强的分析性、思辨性,中国人看事物往往带直观性,侧重于从统一性上进行把握,较少细节性分析。因而,有人说西方人的方法是"探究式"的,而中国人的方法则是"静观式"的。西方重还原说,中国重整体论。也正如王国维所说的,中西思维的主要差异  相似文献   

14.
卢兴国 《寻根》2013,(6):136-139
一 近年来,笔者在收集整理县城内几位科举名人的资料时,参阅了部分科举著作,其中有解放军出版社出版(2004年1月第1次印刷),由王鸿鹏、王凯贤、肖佐刚、张荫堂诸先生合著的一套《科举名人丛书》(包括《中国历代文状元》《中国历代榜眼》《中国历代探花》《中国历代武状元》),发现介绍邹平县籍的几位科举名人有两人的内容有误。  相似文献   

15.
孙恪廉 《寻根》2014,(4):14-20
<正>在当今社会,怎样面对物质发展带来的潜在危机,避免"虚无主义"的到来,已经不仅是尼采以来西方社会所面临的困境,同时也是我国不能回避的一个潜在问题。其中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势头强劲的"人为物役"的趋向。这种"物役"状态,与庄子当时的忧心,虽形式不同,但本质无异,都表现为心灵自由丧失的一种精神性衰竭。  相似文献   

16.
闻华 《华夏文化》2007,(1):50-51
隋唐创立科举制,对此后中国社会的发展和政治制度的演进产生了重大影响。但是,唐代的科举,制度上还不是十分严密,是否金榜题名,往往不是取决于考试成绩,而是取决于名人推荐。所以,考试之前,找门路,托关系,成为当时应试举子的一大景观。但是,名士对这种权力也很慎重,他们爱惜自己的名声,不会轻易答应推荐谁,应考者必须拿出自己最得意的作品来打动对方。这种把自己最好的作品送给名人请求推荐的做法,当时有一个专用词汇,叫“行卷”。唐朝科举行卷广为人知的例子,是白居易的故事。白居易在长安应考时,曾向著名诗人顾况投递作品,请他推荐自己。…  相似文献   

17.
乾隆中期清朝统一新疆后,组织大批军民移居新疆,龙王庙信仰亦随之从中国农耕的核心地带传入并扎根天山南北绿洲农耕区域。为适应新疆地区独特的自然、社会环境,龙王庙亦由中原"求雨"功能演进为新疆地区的"求水""分水"功能,在新疆灌溉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仿效内地习俗"在边徼遐荒之地新疆大建龙王庙,是内地移民文化惯性的体现,加强了新疆地区的中原文化认同,同时也反映出清政府在多民族大一统格局下对边疆社会治理的深层次考量。  相似文献   

18.
<正>乌托邦想象与叙述在西方文化中可称得上是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当代西方乌托邦理论研究者,常将西方乌托邦叙述追溯到《圣经》、柏拉图的《理想国》以及古希腊赫西俄德的《工作与时日》、古罗马普鲁塔克的《来科古斯传》等等。当然,众所周知,"Utopia"观念的正式定型来自16世纪莫尔的著作《乌托邦》以及康帕内的《太阳国》、培根的《新大西岛》。而这些"近代"的乌托邦叙述,与西方古代相比,神话思维与神话想象大大减弱,理论设计的性质普遍增强,而且可实践性也大大增强,似乎是人类社会即将实现的蓝图。19世纪的西方,文化的主调是乐观主义,相信人类正在向"天堂"前进,科学会帮助人类战胜困难,"伊甸园"可以甚至即将达到。在这种文化氛围下,乌托邦文艺风云际会,几乎  相似文献   

19.
陶然 《华夏文化》2000,(3):13-14
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在启蒙思想的呼唤下,终于出现了向近代社会转型的潮流。古老的中国开始从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过渡、君主专制政体向民主共和政体转变、古代文化向近代文化转型的过程。中国社会的近代转型在诸多方面与西方不同,这种不同点几乎是众所周知的,兹不赘言。  相似文献   

20.
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长期以来,女性的地位与权力与男性有着极大的不平等,并长期禁锢人们的思维模式。在男尊女卑的中国传统社会中,从家族行为延伸到政治行为的"妾妇之道"对产生中国文人深远影响,使得中国文人的妾妇心态广泛存在。文章试图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探析中国文人妾妇心态的表现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