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1,(3):342-343
中科院化学所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科研人员以乳液界面为模板.利用乳液界面的Janus性质诱导溶胶凝胶在其界面自组装制备了Janus中空球。Janus中空球作为容器能选择性地在空腔内装载物质,为中空微球在油水分离和可控释放等方面的应用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1,(4):467-467
中科院过程工程所王丹研究员领导的课题组发展了一种制备金属氧化物多壳层空心球的普适方法——“时空多尺度模板法”。该方法以吸附了金属离子的碳球为起点,通过调控碳球模板的氧化收缩速度以及无机纳米粒子的聚集结晶速度,利用碳球在氧化收缩过程中的多次模板作用来制备壳层层数、厚度、尺寸和组成等可控的空心球,实现了金属氧化物多壳层空心球的简单一步合成。  相似文献   

3.
KIT-6由于其孔道尺寸均一、高度有序等结构优势,可作为合成有序介孔材料的理想硬模板剂。本文介绍了KIT-6的制备方法以及以KIT-6为硬模板剂制得的介孔材料的应用研究。报道表明了以KIT-6为硬模板剂合成的各种介孔材料在催化、气敏、电化学等方面均发挥出了优异的性能,可作为高效的绿色催化剂和性能良好的功能材料,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氯化镍、六次甲基四胺、赖氨酸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得直径约为3μm的Ni(OH)2微球。经循环伏安测试,证明其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氯化镍为镍源、氨水为碱源及赖氨酸为结构导向剂,采用水热法制备出前驱体Ni(OH)2粉末,经过400℃煅烧得到分散均一直径约2.5μm的Ni O微球。使用XRD、SEM等检测手段对样品形貌进行了表征,通过循环伏安法和恒流充放电法对Ni O微球进行电化学性能的测试。在电流密度为5m A·cm-2时,比电容高达243.8F·g-1,说明以Ni O微球为活性物质制备的工作电极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6.
模板技术是制备介观尺度下具有多重结构材料的简单有效方法。本工作围绕纳米微球及其组装结构,一维纳米纤维及其组装结构而开展。其中重点关于核-壳结构凝胶微球的制备,并以此为模板制备包覆复合微球和中空微球,实现复合微球的形貌和特征尺寸的控制。通过化学改性对单分散聚苯乙烯胶体微粒进行处理,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单分散凝胶粒子。以核-壳结构凝胶粒子为模板,制备了二氧化钛包覆聚苯乙烯核壳结构的复合粒子及其中空的二氧化钛粒子。发现在无机前体的溶胶凝胶过程中,电场能诱导复合粒子表面形成贯穿的多孔结构。同样思路,制备了二氧化硅、导电聚苯胺及其复合的核-壳结构和相应的中空微球。对聚苯乙烯胶体晶进行化学改性,制备了核-壳结构的胶体晶凝胶。以此为模板,与第二种具有响应特性凝胶进行复合,得到了敏感特性的胶体晶凝胶。并研究了此复合凝胶的形态及外场响应特性。以多孔氧化铝膜为模板,制备一维结构及其阵列体系。通过调节孔的润湿性,调节一维结构的形态(纤维或中空结构)并可调节双组分核-壳结构纤维的内外相相反转。  相似文献   

7.
多孔阳极氧化铝为模板电沉积制备纳米线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多孔阳极氧化铝为模板制备纳米结构材料具有独特的优越性,颇受人们的关注,近年来获得了深入的研究.介绍了以多孔阳极氧化铝为模板采用电化学沉积方法制备各种有序纳米线阵列结构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其中包括多孔氧化铝模板的制备和电沉积制备纳米材料的工艺及方法,同时展望了纳米线作为功能材料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出的碳纤维为载体,采用两步水热法在碳纤维基底上先后生长硫化钼和硫化镍纳米颗粒(Ni_3S_4-MoS_2-C),制备了双金属硫化物/碳纤维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表征了其微观形貌和结构。将Ni_3S_4-MoS_2-C复合材料用作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在三电极体系中测试其电化学性能。在电流密度为1 A/g时,Ni_3S_4-MoS_2-C电极材料的比容量可达2261 F/g,与单金属硫化物复合材料(Ni_3S_4-C、MoS_2-C)相比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9.
《科技风》2021,(17)
聚吡咯作为优良的导电聚合物,其具备环境稳定性好、导电率高、制备简便等优点,已经在高分子导线、电子和光学器件、防腐材料等各方面广泛应用。本文以吡咯单体、盐酸(HCl)、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过硫酸铵(APS)为基底,利用化学聚合法形成的高黏性网状薄膜,探讨其作为锂金属负极的电化学性能;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光谱对其进行了形貌和成分的表征。结果显示:试验最佳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0℃~5℃,反应时间4h。通过对成膜后的聚吡咯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在1mA/cm~2-1mAh/cm~2的电流密度下,库伦效率高达97.1%。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7,22(2):163-163
上海硅酸盐所下文中研究员课题组巧妙地利用表面活性剂形成的单室囊泡和多室囊泡作为软模板,制备出Cu2O空心球结构。根据囊泡结构的不同,成功地获得了单层壳空心球、双层、三层其至四层壳卒心球。这些空心球壁为单晶结构,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此方法是囊泡模板法制备空心球结构的一个重要拓展,同时这种多层壳空心球是一种全新的结构,  相似文献   

11.
以硝酸锌、六次甲基四胺、聚乙烯基亚胺为原料,通过控制水热工艺,在柔性PET衬底上制备了具有有序阵列结构的氧化锌纳米棒,通过电子束蒸发镀膜方式在ZnO纳米棒周围包覆了Mn_3O_4薄膜,并结合微纳加工工艺,制备了基于Mn_3O_4@ZnO阵列复合电极材料的柔性透明超级电容器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光电子能谱(XPS)和X射线衍射(XRD)等技术手段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结构和形貌。并采用循环伏安法、电化学阻抗谱和循环充放电法研究了器件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电子束蒸发工艺得到的Mn_3O_4薄膜具有优异稳定的电化学特性,三维ZnO纳米棒阵列可以作为透明电容器件的集电极,提供了较大比表面积,有利于提高器件的比电容,在2 m V/s时,器件的比电容可达9.2 m F/cm2,并且器件具有优异的抗弯折性能及稳定性,可以满足柔性储能器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大模板施工工艺是采用工具式大型模板,配以相应的起重吊装机械,在施工现场浇筑混凝土墙体的一种成套施工技术。其工艺特点是:以建筑物的开间、进深、层高的标准化为基础,以大型模板为主要施工手段,以现浇钢筋混凝土墙体为主导工序,组织有节奏的均衡施工。采用这种施工技术,工艺简单、施工速度快、结构整体性好、抗震性能强,具有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本文主要阐述了高层建筑大模板工程浇筑、大模板的类型、使用大模板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赵波 《金秋科苑》2010,(19):99-100
最近,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材料研究二组的科研人员利用重离子径迹模板和电化学沉积技术,成功实现了铜纳米线晶体学特征的调控。相关结果发表在《纳米技术》(Nanotechnology)上,并得到了审稿人的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水包油高内相比乳液模板法制备聚苯乙烯多孔材料,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材料表面形貌进行表征,讨论了乳化剂的用量对聚苯乙烯多孔材料表面形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模板支护对混凝土浇筑质量十分重要。本文以某建筑工程墙体支架模板结构为研究对象,在墙体模板设计的基础上,分析了墙模板面板,墙模板内外楞和穿墙螺栓受力,对墙体模板设计结构进行验算,为其他墙体模板设计验算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9,(2):193-193
电工所马衍伟课题组发展了一种简单的方法,在较低的反应温度下制备出MnO2海胆状微米空心球、纳米团簇、线团状纳米球结构,同时对α-MnO2纳米团簇,ε-MnO2纳米球结构产物的形成机理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详细研究。该法制备的MnO2粒径均一,形貌可控。其制备工艺具有过程简单、合成时间短、反应温度低、样品结晶性好、无需表面活性剂、可大规模生产等优点,这为纳米储能材料的制备提供了一条简单、有效而且可调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来,我国模板技术已初步形成组合式、工具式、永久式三大体系;现浇楼盖模板采用早拆工艺已得到广泛应用;以竹代钢、以竹代木发展模板面板已逐步得到建筑业的认可;爬升模板已成为用于高层、超高层建筑和高耸构筑物最有发展前途的新型模板技术。本文以高层建筑施工模板的选用原则为例,对模板的选择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18.
以嵌段共聚物F127为模板剂,Ni(NO3)2·6H2O为Ni源,低分子量的戊二醛和木质素为碳源,KOH为扩孔剂,通过溶胶凝胶法合成以无定形碳或者聚合物为骨架的具有高分散性的NiO纳米粒子。通过XRD,TEM和BET表征其结构和形貌。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纯的NiO纳米粒子被无定形碳包围,BET比表面积最高为802 m2/g并且具有窄的孔径分布。通过循环伏安和恒流充放电来表征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具有高的比电容和在1000次循环中具有很好的循环稳定性。在1 A/g到10 A/g的恒流充放电实验中,复合材料的比电容保持率为90%。因此,介孔NiO/C复合材料具有很好的做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前景。  相似文献   

19.
20年来,我国模板技术已初步形成组合式、工具式、永久式三大体系;现浇楼盖模板采用早拆工艺已得到广泛应用;以竹代钢、以竹代未发展模板面板已逐步得到建筑业的认可;爬升模板已成为用于高层、超高层建筑和高耸构筑物最有发展前途的新型模板技术.以高层建筑施工模板的选用原则为例,对模板的选择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20.
梁德成 《科技风》2012,(24):149
大模板区别于其他模板在于高度相当于楼层净高,宽度根据建筑平面、模板类型和吊装机械的起重能力而定;其优越性显著,因此对于大模板在工程中的应用逐渐广泛;本文通过结合工程实践,对大模板在工程中的实施过程进行总结,提出其注意事项,为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