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针对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要求设计并制造一种以重力势能为动力源的"双8"字型无碳小车。本文提出一种具有创新性、结构简单且稳定性好的设计方案。该方案采用了外凸轮和导轨滑块实现小车转向,导向轮与主动轮在同一竖直线上。由一对传动比5的齿轮,单轮驱动,悬挂重物和牵引绕线轴的滑轮直径比1:2组成小车的重要部分。本文介绍了凸轮设计和滑块设计。  相似文献   

2.
无碳小车是近几年连续几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的比赛主题。关于无碳小车的设计方案,前人已研究出大量可靠的理论,且仍在不断的优化和完善。但对于小车行驶轨迹的具体调试过程,却缺少相应的文献资料和指导方法。在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参加竞赛的相关经验,针对"S形"无碳小车的轨迹调试,总结出了一套实践效果较好的步骤和方法,以供参赛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3.
我校为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积极参与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该比赛的主题是"无碳小车"。针对该比赛的要求,在充分领悟比赛意义与宗旨的前提下,本文阐述了其中"8"字比赛中无碳小车的设计方案,该方案原理简单,结构相对简便,并且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与适度的可调性。  相似文献   

4.
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要求设计并制造一种以重力势能为动力源、电控自动避障功能的小车。针对这种命题,本文提出一种具有创新性、结构稳定性的设计方案。该方案利用舵机实现转向,齿轮组和变速机构共同完成自行行走的势能小车。本文从能量转换、传动与控制等方面介绍了重力势能小车的设计思路并给出了势能小车的尺寸、传动比等各参数,势能小车即可用于竞赛小车,也可以作为教学载体适用于教学。  相似文献   

5.
根据2019年粤港澳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的项目——多能源装置接力竞赛的要求,从多能源小车设计、小车接力触发开关设计、小车接力策略等方面展开多能源接力小车的设计。竞赛结果表明,四辆不同类型的能源小车和两种不同类型的触发开关经过结构优化和运行调试达到实验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本项目设计一种重力势能驱动的自动避障小车,整个环节包括小车的轨迹计算与优化、机构设计、加工和装配调试。无碳小车以"8"形轨迹绕桩循环运行,轨迹曲线的平滑度和形状直接决定了小车的稳定性和绕桩数量。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无碳小车的运动过程进行分析,并对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不断地调整,最终获得了具体的分析结果和直观的轨迹函数图像,从而确定了影响小车运行轨迹的各参数最优值。  相似文献   

7.
《科技风》2017,(14)
针对第5届工程训练大赛"无碳小车"的要求,设计出一种利用重力使能转化为动能的三轮8字形"无碳小车",利用转向机构改变运动方向以实现无碳小车行进路线沿8字形轨迹绕行。运用Solidworks进行建模装配,并利用相关运动学公式计算出8字形曲线的理论轨迹,以便设计出结构更加合理的8字形无碳小车。  相似文献   

8.
<正>根据第四届江苏省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的要求,我们设计并制作了一辆电控无碳小车,小车为三轮结构,包含一个转向轮和两个行进轮,小车具有赛道障碍识别、测速、自动转向以及制动功能,这些功能均由机械或电控装置实现,无人工交互。本文首先分析了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组委会制定的比赛规则,并给出总体的分工和设计思路;其次,通过图样的方式对小车的具体设计和特点进行描述;并且分析了参赛过程中的主要扣分点,提出了设计和任务分配过程中的不足;最后系统性地总结了备战及参赛等实践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和未能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依据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竞赛的要求,设计一款无碳小车,该小车由车身、驱动机构、传动机构、转向机构和微调机构等组成。针对运行轨迹的分析,设计出一种新型的转向机构,并使用Matlab进行轨迹仿真,从理论上解决了小车的设计、制作问题,满足比赛要求。  相似文献   

10.
根据第六届全国工程能力大赛"s"型无碳小车的命题要求,设计了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的无碳小车,并使用转向机构达到自主绕桩的效果。该转向机构为曲柄摇杆机构,为实现不同桩距可调,在曲柄上设有不同孔距的螺纹孔,通过对加工工艺的分析,制作一种专用夹具,辅助CAM进行编程,并通过数控铣床加工,最终满足曲柄的加工精度和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1.
结合作者的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的亲身经历,论述参赛作品的各部分主要机构的设计、造工艺、以及调试原理。  相似文献   

12.
《科技风》2020,(19)
按照第五届河北省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的要求,设计并制作了一辆基于STM32单片机的物料搬运小车。通过对小车硬件电路、控制模块、循迹算法等方面的设计分析,得出最优的制作方案,完成规定任务,为工业自动化的发展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13.
济南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开设的大学生"创新设计与制作"选修课程,既是以提高大学生项目设计和动手能力,培养工程素质高、能力强的综合性人才为目的,又是大学生创新和设计技术交流,参加科技创新竞赛的重要平台.目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报名参加工程训练中心的"创新设计与制作"活动.  相似文献   

14.
广东工业大学工程训练中心通过参加"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并且在竞赛获得了不错成绩。学生在取得荣誉的过程的同时,提升了自己的实践动手能力。学生通过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从而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以后在社会工作增加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大学工程训练中心的建立为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基地,如何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工程训练中心可以做以下尝试:在建设"双师"型队伍上多下工夫,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根本保障;采用开放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组织大学生参加各种科技竞赛,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无碳小车的机构设计、结构设计、加工制作和安装调试等方面出发,阐述了无碳小车的设计制作对提高机械专业学生专业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培养提高机电类专业大学生工程创新实践能力是工程训练中心的核心目标,通过建立实训与竞赛相结合教学体系,科学的设置金工实训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形式,以各类竞赛项目训练为契机,进行传统机械创新、机电一体化创新和创意制作等各种实训教学改革,将传统教学体系中金工实习以"学习工艺知识,提高动手能力"的教学理念转变为"学习工艺知识、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实训与竞赛相结合教学体系,利用工程训练中心综合平台,经过系统的实训教学和创新创业训练,提高了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科技风》2017,(24)
由于设计、制造、装配及现场发车等各种原因,无碳小车实际行走的轨迹与理论轨迹往往存在一定偏差。转向机构作为无碳小车的核心组成部分,将其设计成微调结构能有效的调节轨迹偏差。通过MATLAB仿真,分析连杆机构各杆长变化时对小车轨迹的影响;结合仿真结果和制作的小车实际调试试验,分析当小车轨迹产生偏差时的微调方案对小车实际调试过程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科技风》2021,(16)
医疗健康领域需要有人去大胆探索、开拓创新,这也是举办全国大学生生物医学工程创新设计竞赛(BME)的目的。BME竞赛为大学生,特别是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大学生,搭建了一个开展专业实践、展示研究成果、提高综合能力的平台。BME竞赛是当前我国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最高赛事,大学生参加此项竞赛能培养团队精神、锻炼实践能力、培养科研意识、激发创新意识,全面提高自身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20.
基于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项目引入CDIO工程教育指导思想,分析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指导教师和学生为两条主线,分别在模型制作的构思-设计-实施-运作环节中实施突出指导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开展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的竞赛训练,在结构竞赛中全方位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能力,探索出有益于培养学生后期持续学习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的竞赛教学指导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