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着非常丰富的生物质能源,比如:小麦秸秆、稻草、玉米秸秆等。这些生物质能源在燃烧的过程中会排放大量的污染气体,但是这些气体和燃煤锅炉排放的气体有所差异。本文采用实验分析的方法,对生物质锅炉和燃煤锅炉排放颗粒物的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实验表明这两种燃烧方式排放的颗粒物存在很大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2.
出于对环境保护因素的充分考虑,我国中小型燃煤锅炉使用情况愈发受到限制约束,为有效改善这一现状,可将燃煤锅炉改造成燃气燃烧器,使其开始以气体燃料燃烧为主要形式,实现绿色环保最佳成效。本文主要对燃煤锅炉改造中的燃气燃烧器设计展开深入化研究分析,在此仅供相关行业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是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在我国,煤炭是最主要消耗的能源。但是煤炭在燃烧过程中,会造成大量的污染物的产生,尤其是一些粉尘颗粒,会引起人们的呼吸道疾病。大气污染问题已经成为现代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而对于燃煤锅炉烟气排放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理,对于我国大气环境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燃煤锅炉烟气脱硫除尘技术进行分析探讨,以供业内人士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世界上使用燃煤锅炉数量最多的国家,每年排放烟尘约1500万吨,二氧化硫约1000万吨。燃煤锅炉是我国大气环境最主要的污染源。现在,控制电力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已成为重点,其中重点是粉尘的排放,因此需要燃煤电厂具备高效的除尘设备,并具有可靠的稳定性。燃煤锅炉排放的粉尘30%是PMIO以下的“可吸入粉尘”,这些粉尘悬浮在大气中,严重影响着大气环境质量。尤其是其中PM2.5以下的超细粉尘,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有效治理燃煤锅炉烟气粉尘污染,是提高我国大气环境质量和人类健康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世界上使用燃煤锅炉数量最多的国家,每年排放烟尘约1500万吨,二氧化硫约1000万吨。燃煤锅炉是我国大气环境最主要的污染源。现在,控制电力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已成为重点,其中重点是粉尘的排放,因此需要燃煤电厂具备高效的除尘设备,并具有可靠的稳定性。燃煤锅炉排放的粉尘30%是PM10以下的"可吸入粉尘",这些粉尘悬浮在大气中,严重影响着大气环境质量。尤其是其中PM2.5以下的超细粉尘,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有效治理燃煤锅炉烟气粉尘污染,是提高我国大气环境质量和人类健康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使我国面临着严重的污染问题,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环保节能理念在我国很早就提出过,但是是从近几年才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才意识到环保节能的重要性,现在对于环境污染比较大的是,汽车尾气、锅炉燃烧排放物、秸秆燃烧、工地施工产生的灰尘等等,但是其中污染最大的就是锅炉燃烧物NOX的排放,如何解决或减少NOX排放量已成为我国主要的问题之一,现在为了达到环保要求,已着手进行了对300MW火电机组锅炉低氮燃烧器及脱硝系统的改造工作,但由于300MW火电机组锅炉低氮燃烧器及脱硝系统的要求技术高、操作复杂性在改造后实际应用中还会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何对改造后的问题进行解决,是需要研究和探讨的,使其最终达到国家对于NOX排放的相关标准和要求。本文对于300MW火电机组锅炉低氮及脱硝改造后存在的问题和方法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7.
《科技风》2017,(5)
为了更全面的了解煤化工企业,本文以兖矿鲁南化工有限公司为例,对煤化工企业锅炉燃料煤的现状和技术进行研究。通过分析锅炉燃料煤的采购使用情况,锅炉的型号,锅炉燃料煤设计煤质状况,锅炉蒸汽曲线,锅炉燃烧洗混煤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得出现在煤化工企业锅炉燃煤的现状,以及燃烧洗混煤的优化技术。以此为现在的煤化工企业解决锅炉燃煤问题,尤其是燃烧洗混煤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科技风》2016,(23)
近几年,我国工业技术不断的在发生着变化和改革。虽然节能环保一直是我国乃至全球多年一直强调的问题,但是由于技术的限制,污染物还无法完全消除。例如:氮氧化合物。氮氧混合物是燃煤锅炉在工作的过程中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之一,由于现在国家的工业水平有限,这些氮氧化合物还是不能完全解决。所以,本文通过研究燃煤锅炉的工作过程以及工作原理原理来致力于寻找降低NOx燃烧和排放控制的技术,从而使燃煤锅炉排放的NOx混合物大大减少,保护环境,努力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相似文献   

9.
氮氧化物是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是造成酸雨和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原因.阐述燃煤锅炉NOx的生成机理及控制原则,介绍后石电厂600MW机组采用的PM型低NOx燃烧器和分级燃烧三菱燃烧技术,该技术在实现分级送风降低氮氧化物排放方面有许多独到之处,特别是布置了与主燃烧器组间隔较远的燃烬风喷口,对节约SCR脱销运行成本和降低对大气Nox排放,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火电厂目前仍是国内发电行业的主流,其在燃烧过程中会排放一些有毒气体和温室气体,对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国家也制定一些标准和制度来减少有毒有害气体的排放,但是效果不是太为理想。因此,对锅炉燃烧进行优化,从而从根本上解决锅炉燃烧废气的排放是目前迫在眉睫的事情。本文介绍了火电厂锅炉优化现状,并对此做出一些优化,为以后锅炉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随着经济持续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不断增加,煤炭年消耗量逐年以3%~9%的递增率大幅度增加,大气环境受到了严重污染.许多工厂或是小作坊都以燃煤作为动力,燃煤过程中排出大量的有害气体如SO2、NOx以及烟尘,这些污染物与浓雾相互作用产生了有害物质,这些有毒的物质在近地大气层中越集越多,燃煤过程中产生的多种有害气体和煤粉尘污染的综合作用,致使环境空气越来越差.  相似文献   

12.
针对我国目前热电厂运行的磨煤机系统,石子煤排放造成锅炉车间粉尘和有害气体污染。分析排渣系统存在的问题,即采用缓冲箱式排渣系统,严重污染周围环境,是热电厂都着力于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着重介绍石子煤水力排渣系统,突出该系统诸多优势。在国内目前运营的热电厂,尤其像我区这样的水源充足地区可以优先考虑使用。  相似文献   

13.
当前能源环境新形势下,对燃气锅炉的NOx排放要求也越来越严。北京市自2017年4月1日起,在高污染禁燃区内,新建、在用燃气锅炉NOx排放浓度限值降至80mg/m~3。文章从NOx生成机理出发,介绍几种低氮燃烧技术,分析北京某电厂116MW燃气热水炉低氮燃烧改造案例及运行效果。此案例通过更换原燃烧器,并配合烟气再循环系统进行改造。改造后,在不影响锅炉原出力前提下,率先实现了燃气热水锅炉低浓度排放,锅炉75%以上负荷稳定工况时NOx排放指标达到30mg/m~3以下,满足排放要求。本项目的实施,为此类热水炉燃烧器NOx排放指标超标的问题解决,提供实践示范。  相似文献   

14.
氮氧化物是造成大气污染的重要污染物之一,也是燃煤锅炉的重要排放物。为了进一步实现节能环保原则,燃煤锅炉需要不断的完善燃烧技术,减少排放量。文章主要针对燃煤锅炉如何降低NOx燃烧与排放控制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5.
氮氧化物是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是造成酸雨和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原因。阐述燃煤锅炉NO,的生成机理及控制原则,介绍后石电厂600MW机组采用的PM型低NO,燃烧器和分级燃烧三菱燃烧技术,该技术在实现分级送风降低氮氧化物排放方面有许多独到之处,特别是布置了与主燃烧器组间隔较远的燃烬风喷口,对节约SCR脱销运行成本和降低对大气NO。排放,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氮氧化物是大气中主要污染物之一,也是造成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国亟须解决的环境污染问题就是大气污染,而降低燃煤发电厂氮氧化物排放却是关键所在。燃煤电厂的锅炉特性、场地布置方式等有所不同,所以对脱硝技术的选择也会各异。本文针对这类问题,对比了燃烧器联合改造、SNCR、SCR等脱硝技术特点,分析如何选用脱硝技术,对已投运电厂的脱硝技改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7.
煤中含有的灰分燃烧后产生灰和渣,灰渣如不及时排走,会影响锅炉的安全,以及经济运行和现场环境的洁净。锅炉都装有除尘、除灰设施,成为除尘与除尘系统。燃煤锅炉的烟气中含有大量的飞灰,若含有飞灰的烟气不经处理直接排出,将会使大气中的粉尘浓度增加,还会影响环境卫生与危害人体健康,也会加剧锅炉引风机的磨损。  相似文献   

18.
当前热能与动力工程在众多的领域当中都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在锅炉领域的应用尤其明显,在这样的情况下,锅炉运行的效率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有效的缓解了我国能源紧张的现状,煤炭在燃烧之后会产生一些有害的气体,使用新技术可以使得有害气体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热能和动力工程就能起到这样的作用。主要分析了锅炉领域中热能与动力工程的有效运用策略,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针对塔里木热电厂75t/h锅炉,原设计为燃烧无烟煤,现在更换煤种为蝈煤、锅炉燃烧器、一次凤管等严重烧损问题,进行了燃烧器热态测试.根据试验情况,详细分析了燃烧器烧损的原因,提出解决燃烧器烧损问题的方案.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各类发电技术中使用煤炭的比例还较高,为了更好的使用煤炭能源同时降低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世界各国对于电厂锅炉混煤燃烧技术的研究都非常重视。一般来说,燃煤电厂锅炉是根据特定煤种进行设计的。本文研究了我国电厂锅炉混煤燃烧的三种方式,不同煤种混煤燃烧技术的应用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我国的当前发展实际,提出了应对不同煤种混煤燃烧技术的应用的问题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