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通过试验分别研究了再生粗骨料和粉煤灰掺量对再生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及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再生骨料掺量从0%增加到100%,再生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抗压强度均逐渐降低,但再生骨料掺量为30%时,再生混凝土强度大于空白试件。当再生粗骨料100%替代天然骨料时,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再生混凝土的坍落度逐渐提高而抗压强度降低,且粉煤灰掺量为20%时,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降低率较小。  相似文献   

2.
《科技风》2019,(2)
以水灰比和偏高岭土掺量为变量,对45个70.7mm×70.7mm×70.7mm立方体混凝土砂浆试块进行抗压强度试验,借助火山灰效应量化指标反应偏高岭土的火山灰活性。试验结果表明:偏高岭土的火山灰效应贡献率随着偏高岭土掺量的增加而先呈现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其最佳掺量介于10%到20%之间;偏高岭土的火山灰效应贡献率随着水灰比的增大而呈现单调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分别将钢纤维、聚丙烯纤维按照0.25%、0.5%、0.75%的体积掺加率,以体积比1∶1、1∶2、2∶1混杂后掺入C60混凝土基体中共浇筑12组抗渗试件,通过对其进行试验研究,分析纤维掺量和混杂比对高强混凝土抗渗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掺入降低了混凝土基体的抗渗性。单掺聚丙烯纤维对混凝土基体的抗渗性能影响较大,单掺钢纤维对混凝土基体的抗渗性能影响较小;混杂纤维系列对混凝土基体的抗渗性能降低幅度影响随着纤维体积掺加率的增加大致呈逐渐增大的趋势,且相同体积掺加率下,混杂纤维系列对混凝土基体的抗渗性影响大于单掺钢纤维系列但小于单掺聚丙烯系列。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粉煤灰对混凝土孔结构与抗压强度的影响,利用压汞分析了粉煤灰的掺量及粒径分布对混凝土分级孔径孔隙率和抗压强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同龄期同粉煤灰掺量下,随着粉煤灰粒径的减小混凝土孔隙率逐渐降低,多害孔、有害孔逐渐减少,无害孔和少害孔逐渐增加,同时通过对混凝土各孔级分孔隙率分形维数计算,发现混凝土孔隙体积分形维数与抗压强度之间有比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以PVC塑料颗粒作为混凝土中细骨料的替代材料,通过调整不同PVC塑料颗粒的掺量比例,制作不同的PVC塑料改性混凝土样品。以改性混凝土的挥发率和抗压强度作为指标,通过实验研究了PVC塑料颗粒掺量和加热温度对改性混凝土耐高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混凝土的耐高温性能与PVC塑料颗粒和加热温度有关,随着加热温度和PVC塑料颗粒掺量的增加,PVC塑料改性混凝土的挥发量逐渐增加,抗压强度逐渐降低。在相同PVC塑料颗粒掺量的情况下,挥发量与加热温度之间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6.
采用马鞍山钢渣公司的钢渣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的室内试验,分析研究在水泥稳定土中掺入适量细钢渣代替部分土后,混合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钢渣取代部分土以后的水泥稳定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比不掺钢渣的情况有明显提高,提高幅度在30%~150%之间;水泥钢渣土混合料的抗压强度随钢渣掺量的增加,先增长后降低,掺量在20%~40%之间时,强度较大,达到峰值段.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掺聚PVA维对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PVA纤维掺量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弹性模量、极限拉伸值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掺量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的影响不明显,和空白混凝土相比,28d以前各龄期混凝土抗压强度有降低的趋势;混凝土劈拉强度基本保持一致;纤维掺量增加后,混凝土弹性模量降低,混凝土极限拉伸值增加。混凝土弹性模量降低,可以大大的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相似文献   

8.
通过研究蛭石、泡沫、粉煤灰等掺料分别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导热系数等性能的影响,探讨不同掺合料的掺入量的最佳比例,使得混凝土达到良好的隔热性能。又通过各种不同比例的对比试验,分析抗压强度、导热系数的规律变化曲线,得出掺合料的最佳掺量。  相似文献   

9.
《科技风》2021,(27)
为了提高废旧轮胎的利用率,取代天然细骨料加入混凝土中,制成橡胶混凝土。针对不同粒径、不同来源橡胶,改变橡胶掺量、橡胶改性方式,设计配合比,制备试验模块,并以此来探究混凝土和易性,表观密度,抗压抗折强度等性能在不同条件下的影响变化规律。得出结果:掺加橡胶会降低混凝土抗压强度,且在橡胶双掺时降低程度大于橡胶单掺。橡胶改性则会提高混凝土抗压强度,在改性一天的情况下提高程度最高,随着改性天数增加其提高程度降低。  相似文献   

10.
通过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研究了水胶比、砂率、粉煤灰掺量对自流平混凝土强度与流动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水灰比为0.35,砂率为0.48,粉煤灰为40%时,可配制出性能良好的大掺量粉煤灰自流平混凝土,其坍落度达263mm,扩展度达705mm,28d抗压强度为50.8Mpa。粉煤灰的大掺量加入既提高了流动性又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玄武岩纤维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抗冻性能的影响,以玄武岩纤维掺量、长度和直径为变化参数,研究了不同掺量、长度、直径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以纤维掺量和冻融循环次数为变化参数,研究了不同掺量和不同冻融循环次数对混凝土质量损失率和动弹性模量下降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玄武岩纤维可以使混凝土材料产生一定的延性,对水泥石的剥落和裂缝的开展有一定抑制作用;玄武岩纤维对混凝土抗压强度有略微提高,当纤维掺量0.4%、长度为6mm、直径为22um时,纤维混凝土抗压强度最高为42.66Mpa,较素混凝土提高11.35%;玄武岩纤维对混凝土抗冻性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掺量为0.35%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科技风》2021,(20)
试验分别研究了低温(3℃)、常温(20℃)、常温转低温,低温转常温在不同龄期(3d、7d、14d、28d)养护条件下纳米材料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结合北方冬期施工条件,对低温下纳米混凝土抗压强度结果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掺加纳米的混凝土抗压强度比普通混凝土的高,随着养护龄期的增加,混凝土的强度不断提高。纳米材料的掺入可提高混凝土抗压强度,确定了低温养护下纳米混凝土抗压强度随龄期变化的增长规律。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3组,每组6块100mm×400mm×400mm的棱柱体试块与6块100mm3立方体试块,分别经过15次,30次,60次硫酸盐溶液干湿循环后测定其立方体抗压强度与劈拉强度以及三点弯曲试验下的断裂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经过60次干湿循环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劈拉强度都呈现不同程度的降低,但在30次干湿循环情况下其抗压强度会有所提高。混凝土的断裂参数在经过60次干湿循环后都有所下降,但在经过30次干湿循环后其起裂荷载和失稳荷载与对比组相比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4.
陶粒混凝土在工程应用中具有许多优势,存在广阔前景。但我国相关的陶粒混凝土设计制备技术还不成熟,因此文中提出以高层建筑承重结构中的陶粒混凝土为探讨对象,对该材料的制备和性能实现有效研究。首先,通过实验分别制作16块陶粒混凝土建筑承重结构试块,采用不同陶粒体积、粉煤灰掺量和水灰比分别制作陶粒混凝土,并比较在不同条件下配置的陶粒混凝土抗压强度变化数据,通过实验获取了陶粒混凝土的最佳配制比例,分别是陶粒掺量最佳结果为45%,粉煤灰最佳掺量为24%,水灰比最佳结果0.24;其次,运用相同抗压强度的陶粒混凝土并分别设置不同配筋率制作三根混凝土梁,利用实验分析不同荷载压力下建筑承重梁的抗弯性能。通过实验可知不同配比使陶粒混凝土具备不同抗压强度,在混凝土相同抗压强度条件下不同配筋率使建筑承重结构具有不同抗弯性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不同再生骨料取代率对混凝土基本性能的影响.方法 研究配合比相同情况下,混凝土的坍落度,达到相同坍落度的用水量,不同掺入量下立方体抗压强度、棱柱体抗压强度.结果 试验结果表明,再生骨料取代率对上述各性能指标均有一定影响,但程度不同.结论 配合比相同的情况下,随着再生骨料掺入量的增加,混凝土的各项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16.
混凝土中掺入陶粒、玻化微珠能在保证强度的同时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效果。本文通过正交试验的方法,研制出以陶粒掺量、玻化微珠掺量和粉煤灰掺量为变量的隔热混凝土,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得到不同实验周期对含水率的影响程度,并对三组变量对于隔热混凝土导热系数、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及抗折强度的影响进行研究;由功效系数法得到最佳配比,对最佳配比的导热系数和抗压强度非线性拟合,得到拟合公式分别为y=ln(1.76-0.01X)和y=11.2X~(0.238)。结果表明:实验周期14天对混凝土含水率下降影响最明显,下降速度由快变缓;三组变量对隔热混凝土导热系数、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和抗折强度影响顺序皆为玻化微珠掺量陶粒掺量粉煤灰掺量,玻化微珠掺量占影响比63.34%,陶粒掺量占影响比26.05%,粉煤灰掺量占影响比10.61%;最佳配比为水灰比为0.4,陶粒掺量20%,玻化微珠掺量60%,粉煤灰掺量10%。  相似文献   

17.
以掺加粉煤灰、硅灰、钢纤维、聚丙烯纤维等矿物掺合料为改性措施,制备C25、C30普通混凝土、再生混凝土和改性再生混凝土的圆柱体试件,直径(100±1)mm,高度(50±2)mm;分别通过快速氯离子(Cl-)迁移系数法(RCM法)测定无外荷载作用下40 d Cl-渗透系数,研究了不同改性措施下再生混凝土的Cl-扩散系数。结果表明:未经改性处理的再生混凝土抗Cl-渗透性能差于普通混凝土,Cl-扩散系数相差较大;随着强度等级提高,普通混凝土、再生混凝土抗Cl-渗透性能均不同程度提高;粉煤灰和硅粉以1∶1的比例掺入再生混凝土,改性再生混凝土抗Cl-渗透性能较同强度等级再生混凝土有不同程度提高,但仍低于同强度等级普通混凝土;在掺入粉煤灰和硅粉的前提下,在0%~1.0%范围内,掺加钢纤维或聚丙烯纤维后,改性再生混凝土抗Cl-渗透性能较同强度等级再生混凝土有较大程度提高,且高于同强度等级普通混凝土;在此范围内,随着钢纤维或聚丙烯纤维掺量的增加,改性再生混凝土Cl-渗透系数不断降低;在掺入粉煤灰和硅粉的前提下,在0%~1.0%范围内,掺加聚丙烯纤维效果优于钢纤维。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冻融循环次数和胶凝掺量对胶结粗粒土强度特性的影响,对胶结粗粒土进行冻融循环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表明:胶结粗粒土的抗压强度值随胶凝掺量的增加近似呈线性增长趋势;冻融循环后,胶结粗粒土抗压强度明显降低,强度损失率随胶凝掺量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在胶凝掺量一定的条件下,抗压强度随冻融循环次数增多而减小。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泡沫混凝土抗压强度较低的难题,本文通过实验研究水泥、发泡剂、水料比和矿渣等不同因素对泡沫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水泥水化硬化后的强度决定了泡沫混凝土的强度,标号越高的水泥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也越大,同时泡沫混凝土抗压强度随着发泡剂掺入量的增大而减小,其最佳掺入比例为5%,而水料比则对泡沫混凝土强度影响较小,最佳水料比为0.33,掺入适量的矿渣可以提高泡沫混凝土强度,每立方米添加矿渣不多于100 kg。该实验结果对泡沫混凝土的强度提高及生产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以掺加粉煤灰、硅灰、钢纤维、聚丙烯纤维等矿物掺合料为改性措施,制备C25、C30普通混凝土、再生混凝土和改性再生混凝土的圆柱体试件,直径(100±1)mm,高度(50±2)mm;分别通过快速氯离子(Cl-)迁移系数法(RCM法)测定无外荷载作用下40天Cl-渗透系数,研究了不同改性措施下再生混凝土的Cl-扩散系数。结果表明:未经改性处理的再生混凝土抗Cl-渗透性能差于普通混凝土,Cl-扩散系数相差较大;随着强度等级提高,普通混凝土、再生混凝土抗Cl-渗透性能均不同程度提高;粉煤灰和硅粉以1∶1的比例掺入再生混凝土,改性再生混凝土抗Cl-渗透性能较同强度等级再生混凝土有不同程度提高,但仍低于同强度等级普通混凝土;在掺入粉煤灰和硅粉的前提下,在0%~1.0%范围内,掺加钢纤维或聚丙烯纤维后,改性再生混凝土抗Cl-渗透性能较同强度等级再生混凝土有较大程度提高,且高于同强度等级普通混凝土;在此范围内,随着钢纤维或聚丙烯纤维掺量的增加,改性再生混凝土Cl-渗透系数不断降低;在掺入粉煤灰和硅粉的前提下,在0%~1.0%范围内,掺加聚丙烯纤维效果优于钢纤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