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在移动通信系统仿真中,通常需要根据实际的应用场景模拟相应的无线信道模型。本文对常用的移动无线信道进行分类,并对4种移动无线信道在MATLAB环境下进行仿真,分析信道的频谱特性及脉冲响应,并由此得出4种无线信道对应的具体应用环境。  相似文献   

2.
移动卫星通信信道的多普勒效应会产生强烈的发生码间干扰和相位失衡,导致移动通信质量降低。传统方法采用单模判决神经模糊系统对信道进行盲均衡处理,虽然能克服卫星信道的幅度畸变,但无法消除码间干扰和相位偏转畸变。提出一种具有判决反馈结构的模糊控制下多模移动卫星信道盲均衡算法,通过模糊控制自适应调整变量因子抽头系数,保证了算法快速收敛,并纠正了相位偏转,抑制码间干扰。仿真实验表明,采用该算法进行移动卫星通信盲均衡信道优化设计,移动通信质量提高明显。  相似文献   

3.
卫星通信的特点是通信范围大,只要在卫星发射的电波所覆盖的范围内,从任何两点之间都可进行通信,不易受陆地灾害的影响,只要设置地球站电路即可开通,同时可在多处接收,能经济地实现广播、多址通信,电路设置非常灵活,可随时分散过于集中的话务量,同一信道可用于不同方向或不同区间。  相似文献   

4.
在移动云计算中,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实现数据调度和传输,移动云计算通信信道具有时变特性,对其有效的信道均衡和相位估计是保证云计算质量的基础。传统的时变通信信道估计算法采用多模盲均衡算法,出现码间干扰和相位失衡。提出一种基于二次调频双稳态检测的移动云计算中的时变通信信道估计算法。首先进行移动云计算的通信信道模型构建,基于协议信道邻居构建的通信功率增益模型,进行信道划分协议设计,设计二次调频双稳态检测算法,采用同步算法减少系统子载波间的正交性抑制,得到移动云计算通信系统信道均衡系统,检测移动云计算信道的时变特征,实现准确估计,通过仿真实验进行性能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大的信道估计性能,抗干扰能力提高,信息增益提高,在云计算通信中具有较好的稳健性。  相似文献   

5.
宋卫星  潘和  过宝宝  胡仲羽 《大众科技》2011,(1):21+31-21,31
移动无线信道模型的建立及仿真实验对移动通信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详细分析了移动无线信道中的Hata模型,并对路径损耗进行了仿真,为进行无线通信工程的设计、仿真和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海洋卫星就是专门用于观测海洋,为海洋研究、海洋环境调查和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信息而设计发射的一种人造地球卫星。它是在气象卫星和陆地资源卫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属于高档次的地球观测卫星,是地球观  相似文献   

7.
无线移动信道是无线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信道建模和仿真对于无线通信系统的开发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平坦衰落信道进行仿真建模研究,给出了瑞利衰落信道可以采用Jakes模型进行建模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8.
移动网络基站的信道分配具有动态性,在信道切换中需要考虑基站节点的安全承载问题。研究移动网络基站安全承载信道分配重构算法对提高移动通信组网的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算法设计多跳基站接入模式,难以满足用户需求。提出一种基于信道切换队列的动态信道分配算法,设计移动网络基站的安全承载模型,得到移动网络基站节点服务与构件之间、业务与服务之间存在如下映射关系。实现信道分配的安全承载重构。定义可重构移动通信网络的安全负载强度,确定不同安全等级需要基站部署节点位置向量,对所有信道进行实时分配,实现了移动网络基站安全承载信道分配重构算法改进。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提高通信网络的负载率,信道重构在增加网络节点平均负载率的情况下可降低网络节点最大负载率,从而使得网络负载均衡,提高通信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信道编码是数字通信系统中保障数字信息在传输中降低误码,达到传送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起到关键作用,特别是卫星信道是一种无线随机信道,在相同误码率情况下降低信噪比对提高卫星传输起到至关作用,本文从信道编码的角度,重点研究和介绍了几种适用于卫星信道传输的信道编码技术以及它们的技术特性和在卫星通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移动云计算成为一种新兴的数字信息处理技术,是移动通信数据信息处理的重要工具。在移动云计算中,对路由转发分簇簇间的波动离散数据进行量化处理是提高云计算并行数据分析效率的关键。传统方法采用时延估计方法进行量化处理,当用户信道分配出现时滞时,量化性能较差。提出一种基于贝叶斯粗糙集估计的移动云计算簇间波动离散数据均匀量化算法。构建移动云计算数据分簇模型和信道模型,进行波动离散数据采集,按照Logistic模式选择路径,得到移动云计算簇间波动离散数据均匀量化的最优概率密度,构建贝叶斯粗糙集均匀量化优化目标函数,实现算法改进。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算法能有效实现对移动云计算簇间波动离散数据的特征分类,对波动离散数据的量化效果较好,从而提高了云计算的并行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11.
正Brandt等人的论文报道了他们对覆盖西非西撒哈拉和萨赫勒地区超过130多万平方公里的高分辨率卫星图像的分析结果,他们绘制了大约18亿棵树木的位置和大小。在此之前,科学家还从未在如此大的区域内绘制出如此精细的树木地图。商业卫星已经开始收集数据,能够捕捉到大小在1平方米或以下的地面物体。陆地遥感领域因此即将迎来根本性的飞跃:从侧重于综合景观尺度的测量,到有可能在大范围或全球尺度上绘制每棵树的位置和树冠大小。这一进展无疑也将根本性地改变我们思考、监测、模拟和管理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的方式。  相似文献   

12.
土壤-植被-大气系统水和热传输机理及区域蒸散模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不同空间和时间尺度上建立了估算土壤 植被 大气系统水、热传输的模型 ,并且在华北平原中国科学院两个农业生态试验站设计了 3个试验 ,验证模型的精度和有效性 .第一个模型是基于瞬时通量观测基础上建立的植被冠层光合 导度 蒸散耦合模型 ,它模拟的结果与涡度相关系统测定结果比较一致 ;第二个模型为一维 3层的土壤水量平衡模型 ,此模型成功用于模拟 1 998— 2 0 0 3年度太行山山前平原不同灌溉条件下的土壤水分深层入渗和蒸散过程 ;第三个模型为区域能量通量和日蒸散模型 ,它基于卫星遥感数据和地面同步观测而建立 ,本模型可以监测区域地表的干旱状况 ,用于估算区域能量通量和日蒸散 .  相似文献   

13.
传输信道除有模拟和数字的区分外,还有有线信道与无线信道、专用线路与交换网线路之分。交换网线路要通过呼叫过程建立连接,通信结束后再拆除;专线连接由于是固定连接就无需上述的呼叫建立与拆线过程。计算机系统中的通信控制器用于管理与数据终端相连接的所有通信线路。中央处理器用来处理由数据终端设备输入的数据。  相似文献   

14.
《科学大众》2013,(Z2):34
中国北斗导航卫星优势:互动北斗系统具备在任何时间、地点为用户确定其所在的地理经纬度和海拔高度的能力。北斗系统能使用户知道自己的位置,还可以告诉别人自己的位置,特别适用于需要导航与移动数据通信场所。美国导航卫星GPS优势:成熟GPS几乎已经成为卫星导航的代名词,其实它只是美国的卫星导航系统。GPS原是专门用于为洲际导弹导航的秘密军事系统。现  相似文献   

15.
常丽君 《金秋科苑》2011,(20):74-75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科学家近日公布了全球第一张陆地植物荧光地图。该地图是根据日本温室气体观测卫星光谱仪小组2009年收集的数据绘制而成,显示了全球陆地植物的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6.
传输信道除有模拟和数字的区分外,还有有线信道与无线信道、专用线路与交换网线路之分。交换网线路要通过呼叫过程建立连接,通信结束后再拆除;专线连接由于是固定连接就无需上述的呼叫建立与拆线过程。计算机系统中的通信控制器用于管理与数据终端相连接的所有通信线路。中央处理器用来处理由数据终端设备输入的数据。  相似文献   

17.
我国卫星工程的发展迫切需要卫星气象的支持,卫星气象的研究更大的意义在于卫星工程的完善。卫星气象涉及面比较广,总览各个气象领域,像陆地、海洋、大气的卫星监测需要卫星气象的技术支持。卫星气象在卫星工程中的监测作用越来越显著,需要结合现代化的高科技技术,对卫星气象监测到的数据进行再处理,给卫星工程发展提供技术支持。本文重在研究卫星气象的发展,以及对卫星工程带来的重大助益。  相似文献   

18.
移动水声通信面临着两个问题:信道结构的快速变化以及多普勒效应。信道结构的快速变化使得接收机信道均衡复杂度急剧上升,且稳健性变差。多普勒效应使得解码判决相关峰位置出现偏移,随着偏移误差的累积会带来大面积的误码。为此本文提出一种适用于移动环境的差分Pattern时延差编码水声通信方案,利用相干重置技术进行快速信道匹配,利用差分解码减小多普勒效应影响。理论分析与仿真研究表明该方案在移动环境下具有较强的稳健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移动网络覆盖中产生信道拥塞的原因和Motorola为解决此问题所提出的信道再分配方案。信道拥塞率能准确地反映信道的使用情况,因而提出利用信道拥塞率动态调整信令信道和业务信道比例的方案并介绍此方案算法的具体实现。最后详细比较了Motorola信道再分配方案和动态调整方案。  相似文献   

20.
针对卫星通信系统网络化的趋势日益增强,提出一种基于IP协议的卫星通信系统性能评估方法。首先,提出基于IP协议的卫星通信性能评估系统设计要求,其次根据卫星信道的特性设计卫星信道模拟器和软件测试方法,最后搭建基于IP协议的卫星通信系统性能评估系统进行评估测试,给出评估结果并对这种评估方法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