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陈平 《全国新书目》2010,(17):50-51
本书重点介绍了近现代社会几个世纪以来15个影响世界的百年大家族,包括曾国藩家族、李鸿章家族、李嘉诚家族、罗斯福家族、肯尼迪家族、布什家族、英国温莎王氏家族、尼赫鲁·甘地家族、罗斯柴尔德家族、洛克菲勒家族、摩根家族、杜邦家族、居里家族、赫胥黎家族、迪斯尼家族等。  相似文献   

2.
肯尼迪家族被认为是美国历史上惟一的"皇族".人们这样认为并不是由于肯尼迪家族的财富和政治地位,而是因为围绕在这个独特家族周围的高贵荣耀.从"二战"时的一个海军军官,到成为美国历史上第35任总统,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是这种荣耀的化身.  相似文献   

3.
“布什差点在新闻中死去”!——这条新闻界的新闻,引起了我议论一番的兴趣。事情原委是这样的:今年初,美国总统布什出访亚洲几国。布什1月6日在东京突然晕倒躺在宴会厅地板上的画面,通过CNN展现在美国广大电视观众面前。美国举国上下焦虑不安地守在电视机前,期待了解布什健康的进一步消息。这情景跟当年肯尼迪总统在达拉斯遇刺、里根总统被枪击住院接受治疗时的情景一模一样。就在人们万分焦急的时候,一个自称是布什私人医生的人打电话给CNN总部,声称布  相似文献   

4.
时常爆出大新闻的肯尼迪家族再次扬名全美乃至全球,一个家族子弟被控犯了强奸罪。美国新闻媒介怎肯轻易放过如此良机?争抢新闻之中,爆发了一场新闻道德论战。  相似文献   

5.
多萝·布什为其父——美国前总统老布什撰写的传记《我的父亲 我的总统》,堪称迄今首部完整的老布什传,亦是第一幅色彩层次丰富的老布什肖像画。这本书也像一条河,涌动着布什家族许多鲜为人知的个人经历与家庭往事。  相似文献   

6.
今年4月以来,美国公众对“肯尼迪事件”颇为关注。大众媒介对这件事的处理展开了一场有关新闻道德责任准则的争论。所谓“肯尼迪事件”源自一起牵涉举世闻名的肯尼迪家族成员的强奸案。一位妇女向警察局控告说,在肯尼迪家族的佛罗里达棕榈海滩的宅地里,她遭到参议员特德·肯尼迪的侄子威廉·肯尼迪·史密斯的强奸。当佛罗里达的警察在进行调查还无结果的时候,英国  相似文献   

7.
一、性犯罪报道与新闻自由和日本相比,美国的大报上犯罪报道较少。对此,有人认为是“由于对人权问题敏感”,其实未必。因为在犯罪率高的城市,连恶性凶杀事件也被视作是“家常便饭”,一般性犯罪就难以作为新闻来报道了。另一方面,一旦案件涉及名人时,即使关系到个人隐私,美国的报纸也不惜开展过分的报道。因此只能这样说,与日本的媒介一样,美国的媒介也是折射本国社会现实的镜子。换句话说,在任何国家,媒介的报道都有其拼命追求“新闻价值”的冷酷无情的一面。去年,美国新闻界大张旗鼓地报道的“肯尼迪·史密斯强奸事件”,就是一个例证。其中心人物威廉·肯尼迪·史密斯,是被性丑闻纠缠不休的门第显赫的肯尼迪家族中的一员——已故约翰·F·肯尼迪和爱德华·肯尼迪参议员的外甥——就新闻价值而言,可谓应有尽有。肯尼迪事件的梗概如下:1991年4月佛罗里达州棕榈滩的一位女子(30岁)告发了肯尼迪·史密斯(31岁)强奸她的行为。据称,3月底的一天黎明,该女子开车将史密斯从酒吧送到当地肯尼迪家族的别墅后,被其强奸。于是,男方被起诉。但最  相似文献   

8.
新书推荐     
《出版参考》2013,(10):34
反馈信息,推荐精品《总统领导力》(插图本)【美】詹姆斯·麦格雷戈·伯恩斯/著吴爱明陈爱明/译校定价:39.80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11月在这部融人物传记与政治评论于一体的著作中,作者以生动简约、通俗易懂的笔触,从领导艺术的视角向读者解读了近五十年来的美国总统们。作者以美国第35任总统约翰·肯尼迪为切入点,对这位美国最年轻的当选总统以及他所在的充满传奇色彩的肯尼迪家族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描摹,进而对肯尼迪遇刺后的继任总统林登·约翰逊及其后的各位总  相似文献   

9.
安德鲁·梅隆的家族曾被无争议地视为美国首富。2007年,《福布斯》杂志参照2006年的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推出了“美国史上15大富豪榜”,梅隆家族排名第6位,资产折合约823亿美元,而比尔·盖茨仅排在第13位。  相似文献   

10.
安德鲁·梅隆的家族曾被无争议地视为美国首富。2007年,《福布斯》杂志参照2006年的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推出了“美国史上15大富豪榜”,梅隆家族排名第6位,资产折合约823亿美元,而比尔·盖茨仅排在第13位。  相似文献   

11.
名刊要览     
美国《新共和》11月8日罗姆尼家族的成长所有家族都有自己的神话,关于家族创始人的故事一代代地传给后人。对于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米特·罗姆尼的家族而言,值得发扬光大的传统是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通过勤奋,而非家族积累获得成功。罗姆尼本人早年便放弃继承遗产,靠自己创业成功。在罗姆尼长子塔格身上,这种强烈的自立意识也得到继承。  相似文献   

12.
名刊要览     
美国《新闻周刊》 (1 月24 日) 匆忙之人 从改写美国税收政策到重构社会保障体系,将民主制度从伊拉克扩展到整个穆斯林世界,看不出布什在第二任期内有任何颓势流露。但布什必须意识到,有将近50%的美国人对他报以质疑的眼光,国会山的共和党大佬们也不那么听话,加上2008年大选热在中期选举后就将初现,布什想要实现自己的宏伟蓝图,必须争分夺秒。《经济学家》(1 月15 日) 再来四年 在美国历史上,大多数连任总统在其第二任期如果没有爆出丑闻,就总是一副疲倦而不积极进取的姿态。但布什在第二任期内,表现出了更大的野心:不仅准备推行1981…  相似文献   

13.
Lost in Translation是2004年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迷失东京》的英文名称。影片讲的是在东京寂寞的夜空下,两个失眠的美国人在酒吧里相遇了。或许是眼底那份不自觉外泄的孤独令这对陌生男女悄然走到一起,他们在绝望中又若有所盼,暗自期待一次奇遇来改变一  相似文献   

14.
19(?)年5月下旬,美国前总统肯尼迪的妻子杰奎琳·布维尔·肯尼迪·翁纳西斯的照片和事迹几乎同时充斥了美国所有的报纸与期刊。她刚刚去世,《新闻周刊》就专门用了15页的版面刊登了她的  相似文献   

15.
肯尼迪为了改变对美国统治阶级日益不利的形势,在宣传上想出了新花样。这就是被人们叫做“肯尼迪街头戏”的玩意。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这种“街头戏”首先在芝加哥演出,然后在田纳西州的纳许维尔和其它十二个城市继续上演《泰晤士报》说,这种“街头戏”的正式名称叫“白宫的地区会议”,由肯尼迪指派他的内阁阁员和高级官员分头到  相似文献   

16.
本期重点来关注政治类图书出版。2004年是政治类图书出版的“大年”,光是萨达姆、克氏夫妇、布什和克里这些人就够出版社出好一阵书了,阿拉法特的书问世也是迟早的事情。最近一期的《出版商周刊》排行榜上就又有三种政治类图书进入前十名,它们是 Ann Coulter 的《如何与自由党派人士谈话》,Michacl Moore 的《他们还会相信我们吗?》,以及 Richard Miniter 所著的《隐蔽的战争:布什如何打赢对恐怖分子一战的未公开内幕》。即便美国总统选举已经尘埃落定,布什也无愧于2004年度政治类图书的风云人物。  相似文献   

17.
名刊要览     
泰德·肯尼迪 40年前,当爱德华·肯尼迪(昵称泰德)的哥哥罗伯特遇刺身亡后,很多人相信,身为肯尼迪家族这一美国“政治皇族”成员的泰德终有一天将步其兄长后尘入主白宫。但所有人都错了。不过虽未能成为总统,但他却成为了美国历史上任期最久、功勋最高的议员之一,他的政治天赋在国会中得到了更充分的发挥。  相似文献   

18.
张伟 《出版参考》2006,(5):23-24
2005年11月19~21日,美国总统布什的中国之旅让两国关系再度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1972年,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历史性的访华开启了中美关系的大门,他也因此名留史册.其实在那之前10多年,另一位美国总统肯尼迪也曾多次试图改善与新中国的关系,虽然这些尝试终因肯尼迪遇刺身亡而失败,但它们却为尼克松后来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一周视点     
布什:难破重围 英国《经济学家》(7月21日) 股市震荡,消费者信心下降,布什支持率有下降趋势。媒体评论认为,布什在华尔街关于公司道德的讲话作用不大,为时已晚。布什已经失去了道德平台,而国会在财政纪律操作程序上四分五裂。美国需要支持经济发展的政策。  相似文献   

20.
2005年11月19~21日,美国总统布什的中国之旅让两国关系再度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1972年,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历史性的访华开启了中美关系的大门,他也因此名留史册。其实在那之前10多年,另一位美国总统肯尼迪也曾多次试图改善与新中国的关系,虽然这些尝试终因肯尼迪遇刺身亡而失败,但它们却为尼克松后来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