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孝感工业学校是一所办学时间较长的中专学校,曾经有过一段发展的黄金时间,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曾被称为孝感的“小清华”。90年代后期,学校却成为湖北省第一号走入低谷的中专学校。面对市场经济的新形势和前所未有的困难,学校坚持以“出口”拉动“进口”,以就业促进招生,以市场为导向,实行“订单”教育,以改革求发展,以质量求效益,走出了困境,重新焕发出蓬勃生机。一、深刻反思教训,创新办学理念就业是中职学生求学的主要目的和出路,也是中职学校办学的“生命线”,毕业生能否充分就业关系到学校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随着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  相似文献   

2.
《湖北教育》2006,(1):F0004-F0004
湖北省大冶市第中学创办于1912年,1963年跻身于湖北省重点中学行列。1998年8月迁入新址。校园占地243亩,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学校教育教学设施一流,校园环境优美,是学生成长的乐园。学校确立了“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依法冶校,以德办校,名师撑校,科研兴校,创新强校,质量立校”的办学思路,积极推行“尊重教育”和“有效教学”,培养学生“自我教育”和“自主学习”能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学校以“博学慎思,锲而不会舍”为校训,形成了“尊师受生,立德树人”的校风、“教学相长,和谐共进”的教风和“勤学审问,砺志笃行”的学风,综合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学校先后获得“湖北省园林式学校”、“湖北省明单位”、“湖北省教改名校”、“湖北省教育科学实验学校”、“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湖北省绿色学校”等荣誉称号,并于2005年9月高分通过湖北省示范学校评估验收。  相似文献   

3.
目前全国大多数省市的中等职业学校正处在调整布局结构,重组教育资源的阶段。有的中专校晋升为高职学院,有的则实行了合并。就黑龙江省和哈尔滨市中等职业教育的形势看,有相当一部分中职校陷入了50年代以来从未有过的困境。1. 由于高等学校连年扩招,普通高中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在大力争夺中等职业教育的生源。从近10年教育发展情况看,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比出现了大起大落。据有关资料统计,1991年普通高中与普通中专招生数相当,其中中专招生占50.3%,1997年全国中专招生达到416万人。1998年中专招生并轨,由原先国家包经费、包分配…  相似文献   

4.
《湖北教育》2006,(8):43-44
孝感工业学校有30多年的办学历史,是孝感知名的职教品牌,被誉为孝感的“小华工”。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学校却濒临破产。面对严峻形势,从1999年开始,学校以“改革兴校、特色立校、质量强校”为理念,以人事分配改革为突破口,大刀阔斧地进行学校内部机制改革,一举扭转了困境。2  相似文献   

5.
《广西教育》2005,(5A):F002-F002
桂平市逸夫实验小学是桂平市教育局直属的一所公办小学,1997年秋季学期开始招生。学校面积30398平方米,30个教学班,教师88人,学生1862人。几年来,学校本着“规范化、高质量、有特色”的办学宗旨,朝着“依法治校,科研兴校,质量扬校,特色强校”的办学思路不断努力,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效益。学校有一个团结进取的领导班子,  相似文献   

6.
上世纪90年代,璺岗小学上下统一思想,发挥优势,制订打造足球特色的办学目标。1995年,望岗小学被评为宝安区足球传统学校,2008年被评为深圳市校园足球试点学校。璺岗小学力求改变千篇一律、千校一面的状况,从人无我有到人有我优,再到人优我特,走出了属于自己的足球特色之路。  相似文献   

7.
办学特色——学校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曾任职于一所有着66年办学历史的农村中等完全中学(省三级达标校),该校文化底蕴深厚,各项管理到位,办学质量较好,社会声誉极高,是当地一所广受干群盛赞的品牌学校。但就是这么一所老校,2008年高一招生状况却让人忧心忡忡:录取线在同类学校中偏低,第一次切线后学生报到率低,降分录取后仍未完成招生指标!学校立即开展调研,  相似文献   

8.
北京商贸学校隶属北京市教委、北京二商集团总公司双重领导,是一所集全日制教育、成人继续教育为一体的多层次、多形式、多规格的职业与继续教育综合性学校.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后,在全国中职教育出现滑坡的情况下,与许多中职学校一样,我校也陷入了办学困境.1997年,学校招生专业仅4个,全日制在校生仅706人,设备总值不足300万元,学校账面资产规模1 200万元,毕业生只有100人.在职教职工259人,其中中层以上干部56人,教师仅为63人,行政后勤人员与教师比为3:1,教职工与在校生之比仅为1:2.8,教师人均课时不足每周6课时.学校发展到了生死关头,学校主管部门领导也提出了这个学校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新上任的校领导班子认识到:只有改革,学校才能起死回生.  相似文献   

9.
《青海教育》2005,(9):i0004-i0004
海北州西海民族寄校始建于1975年。时为国家221厂为牧民子弟创办的马背小学,1998年更名为“海北州西海民族寄宿学校”,属州直学校。1999年,州委、州政府决定筹资950万元新建校址,扩大办学规模,面向全州招生,建立以“藏、汉、英”三语教学为主的12年一母制民族寄宿制学校。  相似文献   

10.
阳泉市作为一个仅有130万人口的城市,就业、再就业压力较大.据统计,自1998年以来,累计有3000多名大专以上毕业生不能就业;前些年普经十分走红的中等专业学校,这几年招生也很不景气.但近年来,一所名不见经传的阳泉技工学校却出现了招生就业两旺的态势:2003年的应届毕业生,2002年就提前就业;而2004年的毕业生,也于2003年就与用工单位签订了合同.招生的场面更是火爆,700人的办学规模,实际招生1 700人."托人找关系,说情上技校"成为山城教育一景.  相似文献   

11.
法家先驱管仲、子产、邓析和叔向等人.都对“礼治”作过探讨.并运用于实践。管仲强调“四维”、“八经”;子产折中于札法之间,认为礼是最高的自然法则;叔向坚决维护传统的“礼治”.邓析则“不法先王.不是礼义”。他们的言论与实践对后世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案,使法律和道德的关系重新得到审视。法治作为一种当代社会主流控制模式,必须以深厚的道德底蕴作为基础。  相似文献   

13.
西方公司的治理走过从单值目标到多维目标;受托人的序列也从优先股的股东逐渐扩大到所有股东,逐渐延伸到所有参与者;从单纯的剩余索取权到公共服务义务;从防止内部人控制到鼓励创新和创造新的财富的过程。这一过程启示了我国公立高校从与政府的关系逐渐从上下级关系向举办者和经营者的关系转变,"高校去行政化"成为高校治理改革的口号,让高校成为办学主体,落实高校的自治权利。  相似文献   

14.
17世纪英国革命是英国由人治走向法治的转折点。作为率先走上现代化国家之路的英国,在法治方面同样走在了世界各国的前列。在17世纪革命以前,国王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经过英国革命一系列人权法案的颁布尤其是“光荣革命”中《权力法案》的建立,彻底改变了英国社会的人治状态而走上法治化道路。研究英国由人治走向法治的历史,对于建立法治化国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这样一个重要指导方针的提出,是我们党得出的正确的治国基本方略。实现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必须处理好党的政策与法律的关系,首先必须保障依法行政,再者加强以德治国,形成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与以法治国相补充,实现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完全结合。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