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知识经济条件下对图书馆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知识经济的由来 知识经济是相对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而言的,反映了未来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知识经济这一新概念的形成和提出决不是偶然的,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经济从来都需要知识,人类社会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到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知识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不断飞跃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正在改造我国的农业,农业产业与互联网加速融合是大势所趋,农业企业的商业模式在发生变化.这一判断已被业内越来越多的人士所认可.农业大数据也不仅仅是一个纯概念,在我国农业产业和企业的商业模式里可以越来越多地看见它的影子.这个过程伴随着农业+互联网、农业物联网、智慧农业等概念的落地而发生并推进着.  相似文献   

3.
农业科技奖励是政府对农业科技成果的社会承认和对农业科技工作者创造能力的社会承认,也是衡量农业科技工作者贡献大小的一种标志,因此长期以来农业科技奖励问题受到众多管理者和科技工作者的欢迎和关注.本文作者结合科技成果多年的管理经验提出了科学选题、努力创新、重视鉴定、取得效益、整理材料、熟悉政策这六个关键性环节,分别是农业科技成果获得奖励的前提、关键、条件、核心、基础、保障,并对每个环节提出了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对农民工流动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流动是我国改革加快从农村、农业社会向城市、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然产物,它强有利地推动着这种体制的转轨和结构转变。本文试就农民工向城市流动这一劳动大军形成的原因、现状和影响作了分析,概括了这一现象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政府应制定合理的政策,创造条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社会运动中,长期以来并不承认矛盾的存在.毛泽东勇敢地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矛盾,并对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深入、系统的分析和阐述.这是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矛盾理论的重大贡献.它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所谓六次产业,是国家从全球战略出发设计的一套“三农”社会调整升级的框架.它所牵涉的,已不仅仅是农业发展问题,更有国家在全球的地位和安全问题.这是一次伟大的战略运动. 六次产业的DNA特征 “六次产业”,是中国近两年间所大力倡导的农业战略发展概念,它主张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虽然这实际已不是什么新鲜理念,但大多数人可能仍然看不明白、难以理解. 农业是第一产业,这个说法尽人皆知.“第一”、“第二”、 “第三”产业的称呼,客观上造成了某种联想,似乎这个数字序列映射着其各自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排序.实际这只是一个有意无意的误导而已.  相似文献   

7.
刘丽艳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9):121-121,141
设施园艺是我国农业领域一个重要的方面,蔬菜、花卉、果品是人民生活不可或缺的农产品,现代化园艺设施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采用连续生产方式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社会、经济效率,高效、均衡地生产各种园艺产品.它可以不受地点和气候的影响,四季稳定生产,在寒冷地带、沙漠地带,甚至在宇宙空间和地下空间也能提供新鲜的植物,有效地改善了农业生态、生产条件,促进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科学开发.  相似文献   

8.
“三农“问题表现为农业不发达、农村不繁荣、农民不富裕,有它的历史根源性和现实复杂性,这已成为了牵动全社会上下的一个无法绕开的经济、政治、社会问题.“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人均收入低下,增长缓慢.因此,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问题,其关键在农业人口非农化,农业人口非农化的关键是鼓励创业、推动就业,同时要完善公共财政体制,优化财政支农政策,扶持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收入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即将跨入21世纪之际,展望一下未来农业的前景是非常必要的。虽然大家都认为农业与人类生存、社会发展有密切关系,可是对其重要性却并不是都看得很清楚。这会影响人们对待它的态度。 一、人们对农业的需求将上升到新的高度 在古代,人们的吃穿用基本上都来自农业。近几百年来,随着工业的兴起,矿产资源的大量利用,社会发展很快。这使从事农业的人口在减少,农业在国民生产总  相似文献   

10.
农业多功能性是指农业具有经济、生态、社会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功能,它最终来源于土地的多效用性,并由土地资源边际效用所决定的土地资源价值量来衡量。农业多功能性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它使整个社会受益。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其根本目的在于巩固和强化农业的重要战略地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农业不断提出的新需求。发挥农业多功能性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必然选择,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1.
资源科学的内涵与发展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霍明远 《资源科学》1998,20(2):11-16
从资源定义的延展出发,资源科学的内涵正在迅速扩大,逐步形成一个巨系统密网络的大科学。它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在农业社会里,它主要研究的是自然资源;在工业社会里,它侧重研究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的综合;在知识社会里,它将致力于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知识资源相结合地进行高效配置的整体研究。  相似文献   

12.
转基因农业自诞生起就伴随争论,而它却决然地冲破重重反对闯至人前,其间缘由诸覆未发。转基因农业在人体健康、生态和谐、国家安全等方面都有潜在风险,未必能带来高产和弥补现代农业的缺陷,并不具备充分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其推广并非是经过严密论证的理性选择。它的到场与隐居幕后的多种力量密切相关,资本的增殖强力、技术的自主发展与人对自然的意愿贯彻,这三方面联手助推,使转基因农业如期而至。从更深层次上讲,转基因农业是人类社会欲望之流激起的新浪花,人们企图获得更多物质财富的占有欲、过分追求安逸闲适生活的享乐欲、思想观念中对自然的控制欲,任由其行于当世。  相似文献   

13.
美国合作农业推广体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美国实行的是教育、科研、推广"三位一体"的合作农业推广体制.合作推广是在<赠地法>、<汉奇法案>、<史密斯和利弗尔法>三个法案通过的基础上,以州立大学为依托,农业教育、科研、推广有机结合的推广模式.它的基本思想是"通过把大学带给人民而实现帮助人民自助的目的".这种"三位一体"的推广体制,有利于科技成果及时转化为生产力,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科研人才和推广人才.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农业,这其中必然也得益于其农业推广体制.通过研究美国合作农业推广体制,获得有益的启示,将会对增强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4.
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的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些历史阶段进行划分.从生产关系角度被划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从生产力角度被划分为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农业社会 大约开始于公元前8000年,到公元17世纪末蒸汽动力的诞生,这被称为第一次浪潮.工业社会 始于17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也被称为第二次浪潮.信息社会 始于20世纪中叶,也被称为第三次浪潮.  相似文献   

15.
别尔嘉耶夫是20世纪初俄国著名的侨民哲学家,对俄罗斯文化有深入研究.他通过对"民族性"这一概念的阐述,分析了俄罗斯弥赛亚意识与民族主义的特点,一分为二地剖析了19-20世纪初俄国的主要社会思潮,进而表明了自己文化思想的基本取向.深入研究别尔嘉耶夫的文化思想有一定理论和现实意义.它不仅有助于我们认识民族文化多元化这一客观事实,树立正确的文化观.也有助于理解和把握俄罗斯社会发展的历史和未来.  相似文献   

16.
什么是物质文明?它是指人们对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的占有与享受,以及达到各个历史阶段丰富的、完美的境界.   什么是精神文明?它是指人类社会的智慧与道德的具备与完善,以及和谐地、完美地展示给社会.……  相似文献   

17.
农业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一部分,它是当代农业现代化的标志和关键。通过对闽东农业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和条件进行分析,明确了当前闽东发展农业信息化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闽东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8.
杨昆 《百科知识》2004,(2):41-42
目前全球的农业生产大体分为三种模式:一是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等化学合成物的常规农业,它追求的主要是经济目标;二是拒绝使用化学合成物的有机农业,这一模式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目标;三是有限度地使用化学合成物的可持续农业,它追求的是双重效应,即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合。  相似文献   

19.
电能是现代社会中最重要、也是最方便的能源。电能具有很多优点,它可以方便地转化为别的能源形式,例如,机械能、热能、光能、化学能等;它的输送和分配易于实现;它的应用规模也很灵活。因此,电能被极其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商业贸易,通信以及人民的日常生活中。  相似文献   

20.
卓飞 《青海科技》2012,(3):92-94
农业文明进步的最大的一个特点,从农业的本身来说,是种植品种的扩大和改良,这是农业文明泛滥的表象;而新科技革命之后,农作物品种的品种改良已经被新科技手段的革命性转变所替代,它所带来的危机在没有被充分认识之前,已经足够影响到所从业者和社会结构的变化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