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学的审美接受是作家所创作品与读者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一部文学作品既已问世,它的生命与价值的实现与否,一方面取决于文学作品自身,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读者的审美接受.文本的开放结构是一个包含了无限可能性的开放体系,具体表现在文本结构中充满了若干的“空白”和“未定点”,引导读者对作品进行探索,对其意义内涵进行填充.读者依据自己业已形成的审美心理定势和期待视野,对不定性文学作品进行填充完形,产生了极富创意的误读.  相似文献   

2.
在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中,常常有这样的现象,对作品的同一内容或形象,学生往往有着不同的认知和读解。这就是“误读”。误读,并不是“错误的读”或“误解”之类,它是人们在审美活动中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在文学领域,误读是对文学作品的别有所解,是对  相似文献   

3.
郁达夫的创作中散发着一种天生的感伤气质,他的散文《故都的秋》中“颓废”一词常被误读。只有深入理解“颓废”一词的特定的语境意义和契合了郁达夫人格自洽的美学内涵,才能完整把握作品的文学价值和美学价值,并通过高阶的语言活动和审美活动,提高对文学作品语言的感知能力、应用能力和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4.
英伽登坚持胡塞尔“回到事物本身”的原则,系统考察了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和基本结构。文学作品既不是实在的客体,也不是观念的客体和“想象的客体”。在保持内在统一性与基本性质的条件下.每部文学作品都由四个层次,即“语词声音和更高级的语音构成层次”、“不同等级的意义单元层次”、“再现的客体层次”和“图式化观相层次”构成。这四个基本层次所形成的审美价值属性互相作用,共同构成“复调和声”。而“形而上学性质”,只有伟大的文学作品中才能显示出来,它是本真的存在,是生存顶点的高峰体验,是让人感到生活是值得留恋的东西。形而上学性质是文学作品的思想,是神秘的、非理性的最高境界,是伟大作品与普通作品的根本界限,它的具体化使文学作品获得一种特殊的审美价值,使之成为一种真正令人赞叹的奇迹。  相似文献   

5.
2007年新课程考试大纲在“文学类文本阅读”部分提出:阅读文学作品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这里的“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是以前考纲所没有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主题是文学作品的灵魂。它综合了时代特征、作家创作主旨、作品的客观展现及读者和社会的价值取向。它随文学作品的产生而存在,并承载着某种意义呈现在人们面前,它具有客观性;文学作品的价值因时代和阶级因素而发生着变化,主题也因此会出现异解,它具有可变性;一部作品因作者意图及内容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往往不只表现出一个主题,它具有多解性。主题的客观性、可变性和多解性,展示了一部作品灵魂的复杂性和模糊性,在对其进行解读时发生误读是不可避免的。误读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误读现象之一:一元化分析“一元化分析”是指对…  相似文献   

7.
在语文教育中,阅读欣赏文学作品应该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使学生借助文本“再度体验”,同凝聚在作品的生命体验沟通、交流、碰撞,进行探究生命价值和奥秘的对话,从而获得生命的启示和审美的乐趣。这是文学作品审美接受欣赏的真谛。 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欣赏是一种审美体验,即是一种对生命的“再度体验”。在审美体验中,我们获得了美感的愉悦;在审美体验中,我们再度咀嚼体验着宇宙人生的奥秘和意义,审视着生命  相似文献   

8.
2007年新课程考试大纲在“文学类文本阅读”部分提出:阅读文学作品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这里的“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是以前考纲所没有的要求。具体有三个要求:(1)从不同  相似文献   

9.
朱琳 《语文天地》2013,(11):57-58
“误读”一词是由美国当代文学批评家布鲁姆提出来的,他认为一切阅读都是误读,文学作品的意义在阅读过程中通过语词的能指之间的无止境的意义转化、播撒、异延,而不断产生又不断消失,所以寻找原始意义的阅读是根本不存在的。因此,阅读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创造意义,是读者对作品的个性化解读,即“误读”。这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有明确的目标指引:“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相似文献   

10.
虽然新课改已经进行了7年多.但是当前的文学作品的教学方法仍然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例如公式化、教条化、模式化。将凝聚着作家深厚情感的文学作品抽象为字词、主要内容、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等几大部分。虽然课改中一再强调“审美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努力探索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11.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及实施建议中多处提出要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要提升学生的“审美境界”。我认为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境界”,最好让学生阅读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通过对作品的鉴赏,特别是对教材中描写忧愁的文学作品的鉴赏来培养和提高。描写忧愁的文学作品也就是“愁”文学,它有着独特的情感价值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2.
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既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增加语文教学的深度,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创设审美意境。文学作品一般是在景物的传神写照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作品的思想感情的。文学作品的意境正是作者的“意”(思想感情)与客观的“境”(外界景物)融合为一的结果。要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教师必须设法把学生带到文学作品的意境中去。为达到这一目的,首先要注意作品的范读(一般指短篇)。教师范读得好,往往是审美教育的先导。在范读课文时,教师应该以强烈、饱满的感情和自…  相似文献   

13.
文学欣赏是文学作品在读者方面引起的一种艺术思维活动,是人们接触文学作品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不同的民族的人们,当他们阅读同一部优秀作品的时候,可能会产生大致相同或相类似的情绪激动和审美趣味。这种欣赏中产生的一致的反映或心理活动,我们称之为“共鸣”,即文学欣赏的共同性。然而,文学欣赏过程中更为突出的现象却是差异性。所谓差异性,即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阶级以及不同审美能力、不同性格的欣赏者对于同一作品往往会产生不同的审美认识与审美感受。导致这种差异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对“文学接受活动”与“文学作品的二重结构”进行界定,然后从“文学作品的主题”、“文学作品人物”、“文学作品情与景”、“形式”、“作品的语言”等五个方面,分析读者在“文学接受活动”中,如何根据文学作品“二重结构”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要素作深度的鉴赏。  相似文献   

15.
读者对文学作品的阅读都会有正读和误读。正读是对文本的正确阐释,读者通过作品和作者相互沟通;误读是对文本阅读后的一种错误阐释行为,但误读并非是一种不可取的阅读。正读和误读是相辅相成、共存互补的,对文学作品的正确阅读应是将正读和误读有机结合,才能使阅读成为有意义的阅读,文本才能增值。  相似文献   

16.
形象性的“轻盈”,是意大利作家伊塔洛·卡尔维诺作品中一种别具一格的审美特征。这种“轻盈”来自他对文学本质与价值的深刻思考——如何完成一种“深思之轻”的形象塑造。卡尔维诺特别重视“轻”之于文学作品的重要性,他在文学批评著作《新千年文学备忘录》中以一定的篇幅对其重要性进行了阐明,并且在其很多短篇小说作品中体现出这种“轻盈”。“轻盈”形象的意味,往往可以归结为一种崇高的审美范畴。其在文学作品中的实现方式,首先是通过巧妙的文学形象对具有“不可抗性”的客观世界产生一种“消解”与融化的作用;其次,是对作品中理想性的“轻盈”与现实性的“沉重”之间的关系进行平衡,即“轻盈”将“沉重”视作一种力量之源,并认同、依靠“沉重”焕发出“轻盈”本身的特殊审美意味。  相似文献   

17.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及实施建议中多处提出要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要提升学生的“审美境界”。我认为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境界”,最好让学生阅读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通过对作品的鉴赏,特别是对教材中描写忧愁的文学作品的鉴赏来培养和提高。描写忧愁的文学作品也就是“愁”文学,它有着独特的情感价值和审美价值。一、“愁”文学可以充实学生精神生活,提高他们对世界的认知能力。当代社会最大的危险就是人被科学技术异化,中学生正处于求学阶段,头脑每天都充斥着大量的…  相似文献   

18.
<正>一、审美创造:“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的价值取向“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整体感知、联想想象,感受文学语言和形象的独特魅力,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了解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欣赏和评价语言文字作品,提高审美品位;观察、感受自然与社会,表达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思考,尝试创作文学作品”。一方面注重“文学阅读”,提升审美力,另一方面在实践中实现“创意表达”。  相似文献   

19.
从作者的角度看,文学作品的哲理意蕴是作家对生活和人生真谛的感悟与体认,是作家对现实生活和人生命运所作的宏观思考和审美把握;从作品角度看,文学作品的哲理意蕴是潜藏于作品深层的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具有永恒性的人生精义和心理蕴含;从读者角度看,丈学作品的哲理意蕴是启迪人性灵的“理外之理”、“味外之味”、“言外之旨”、“韵外之致”。文学作品的哲理意蕴具有抽象性、普适性和超越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文学鉴赏是人们在阅读与欣赏文学作品的过程中,通过感知、想象、情感与理解等心理机能的活动而形成的认识、体味、玩赏文学作品的一种审美的精神活动。文学鉴赏是由可供鉴赏的客体作品与能鉴赏艺术美的主体读者相互联系而形成的。由于鉴赏活动中,文学作品文本的客观制约性,以及同时代、同民族、同阶级的鉴赏者在审美倾向、艺术趣味与鉴赏习惯方面的一致性,使文学鉴赏具有时代的一致性、民族的一致性与阶级的一致性。这种文学鉴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