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古希腊的自然哲学从源头上深刻地影响了西方视觉艺术。受"模仿说"的影响而产生酷肖自然,最大限度地再现客观物象的审美理想。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们,继承了古希腊优秀的艺术传统,不仅将艺术创作视为认识自然、获取知识和发现真理的途径和手段,而且特别强调用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把所认识的自然酷似毕肖地再现出来。这种想要逼真地再现客观世界的愿望实质上就是对摄影科学与技术的一种不自觉地追求。西方科学技术与视觉艺术的长期互动导致影像信息时代的到来,甚至导致人类当今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2.
人类的科学认识活动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过程在一定历史阶段、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以专门从事研究自然的人员和职业的出现为标志。科学认识活动从古代到近代、从近代到当代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古代,无论是东方的中国、印度等农业文明古国,还是西方的古雅典、古希腊,早期的科学认识活动都因研究自然的人员本身职业和兴趣的不同,形成了两条不同的道路。一条带有明显的思辨的自然哲学倾向;一条则十分注重经验观察和生产技能的总结。在此基础上,古代科学认识活动最伟大的成就就是形成了认识世界的两种不同的学术传统,即工匠传统和学者传统。虽然这两种学术传统在科学认识活动的早期都取得了相当巨大的成就,但由于这两种学术传统在当时是各自独立的,因而很难全面、完整地体现科学认识的本质。  相似文献   

3.
讨论了中西方科学目的、研究方法、哲学基质和化基因等本质差异。从中得出启示:其一。西方意义上的近代科学是不可能在中国诞生的;其二,中国近代科学的落后并非是由外在的社会因素造成的,而是由内在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思想观念等因素造成的;其三,中国在科学上的思维方式、价值观、思想观念上必须来一次根本性转变。  相似文献   

4.
思维方式是科学理论创新的内在根据,规定了科学理论发展的方向,决定着科学家集团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孕育近代科学的根本原因是西方近代思维方式,是那种以人的理性为核心的思维方式,是那种分析方法、实验方法、数学方法、逻辑方法和综合方法等相结合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致使西方近代科学遥遥领先。我们只有借鉴西方近代思维方式,进行一场思维方式革命,来提高中国人的理论思维,才能创造中国科学发展的辉煌。  相似文献   

5.
逻辑主要是研究推理类型或形式的科学。不同的民族文化和历史背景中所孕育的逻辑 ,必定会有各自的特点。古印度的因明不等同于古希腊的三段论 ,以墨家逻辑为代表的中国古代逻辑也不应是西方传统逻辑的复制品。一些学者致力于探索中国古代逻辑的合理解说和科学定位 ,而中国古代“推类”思想的不断开掘正是这种探索的结果。它深入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逻辑思维特质 ,确立了中国古代逻辑的世界地位 ,并给中西文化的比较研究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爱奥尼亚自然哲学首先使哲学从宗教与神话当中独立出来,让人们发现自然是可以被认识和感知的。而古希腊的原子论则在科学上,比它以前和以后的任何学说都更加接近于近代的观点,成为了机械哲学的一种基础。其所蕴含的各种思想和观点,成为近代各种科学得以发生发展的萌芽,为近代科学的发生提供了必要的思维方式和概念框架,以及一些基本的规则与原理。  相似文献   

7.
浮力定律原理在中国古代虽被广泛应用,却没有一位学者能总结为科学原理从而提出浮力定律.传统的思维方式限制了中国近代科技的发展,没有确立科学实验方法延缓了近代科技在中国发展的进程.理论科学的缺乏决定了在中国难以产生西方以理论思维和受控实验为基础的近代科学,这也正是明代以来中国的科学技术从世界领先的地位逐步衰落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易经>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使得中国传统思维只有归纳法而没有推演法,进一步使得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诞生?发展近代科学,一定要摆脱掉"天人合一"这个观念?  相似文献   

9.
西方人传统的思维方式是主客对立、感性与理性相分裂,从古希腊苏格拉底的"知识即美德"开始,思想家们就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认为自由就在于征服自然,与此同时,人们也陷入了困境.而中国古代哲人的思维方式则是主客不分,感性理性混杂,他们提出的"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对解决因科学主义的泛滥而导致的人类困境,无疑提供了某些思想素材.故二者在天人观上的观点有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希腊人第一次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理性自然观,把自然看成一个有内在规律并可以为人把握的对象,通过逻辑思维和逻辑演绎成功地将其量化,为科学留下了宝贵财富。为近代科学的诞生起了示范作用。古代中国人创造了独到的科学技术体系,形成了有机的自然观和独特的科学观,对近代科学的诞生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国和西方独特的科学观都对各自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对中西传统文化教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古希腊“和谐”美学和中国古代“中和”美学是中西美学史上的双璧,通过对两者的分析比较,我们可以窥见中国和西方不同民族在哲学观、美学观及思维方式上的相异与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12.
近代科学诞生于西方,而西方文化最主要的一个源头就是古希腊.所以,当我们要从文化的背景上来讨论科学的时候,认识古希腊文化就显得十分必要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在数学发展的曲折过程中,无理数的出现在古希腊导致了数学史上第一次数学危机的产生.而在中国古代,中算学家顺理成章地引入了无理数.两种不同的结果源于东西方数学思维方式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西方文化中长期以来存在着德里达所谓的“逻各斯中心主义”的特征。西方文化思想最早能够追溯到“古希腊美学思想”这一源头,而在古希腊思想的早期阶段,其文化基质中带有较多“秘索思”(Mythos)的成分。“秘索思”是受到原始人类“诗性智慧”思维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大自然进行想象与“附魅”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思维模式,具有虚构性与想象性的特点。而伴随着人类理性意识的觉醒,西方思想文化的演进过程中出现了“逻各斯”(Logos)的认识方式,对“秘索思”思维模式造成了冲击。然而,纵观古希腊早期美学思想诞生以来以及整个西方思想文化世界,可以发现“秘索思”和“逻各斯”的思维模式始终存在,并彼此相互对立互补,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呈现出此消彼长的状态。  相似文献   

15.
西方哲学自希腊哲学开始就以追求知识为其最高的理想目标,从而确立了一种科学思维方式。所谓"科学思维方式"也可以称作"科学主义"或"理性主义",其基本特征就是将理性通过概念范畴的方式来把握事物的本质、法则和规律的认识能力看作是人类把握宇宙自然的根本手段,其目的是形成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知识。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说法,求知是人类的本性。自然哲学家们追问宇宙自然的本原是为了知识,他们的认识活动促成了希腊哲学的诞生,而巴门尼德也正是因为知识的缘故而扭转了哲学的方向,摒弃了自然哲学的道路,提出了他的存在学说。  相似文献   

16.
在科学思想史上,古希腊的“原子论”和古代中国的“元气说”是影响极为深远的两种学说。它们分别代表着西方的和中国传统的科学思维类型的基本特点。它们的差异,不仅影响中西各自的物质本原和结构理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社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科学技术成就,这些科学技术背后也孕育了中国传统的经验思维与特殊的逻辑思维方式。中国传统文化的科学与知识活动中具有一定的科学思维与方法,但也缺乏科学精神的其他部分。科学精神是学术研究者必须具有的学术品质与素养。在教育研究中,我们仍需认同和涵养科学精神,遵循科学的方法与规范进行教育研究。  相似文献   

18.
在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东西方学者普遍对政治说服非常重视,但由于历史文化传统的不同,东西方的政治说服模式在说服的对象、方式、空间场所及对口头和文字媒介的偏倚等方面存在着鲜明的差异。中国古代政治说服自先秦起就走向了一种以向上进谏为主要方向的“谏诤模式”。而在公元前5世纪末,随着雅典政治的变革,古希腊政治家开启了以面向和动员民众为基础的“演说模式”。先秦政治说服的谏诤模式是一种“下对上”“一对一”的人际传播模式,且偏倚文字表达;古希腊的演说模式则表现为一种相对平等和公开的、“一对多”的大众化传播模式,且偏倚口头传播。自轴心时代起,东西方的政治说服实践及说服理论就呈现出鲜明的差异,这不仅反映了东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更呈现了两种不同的政治文化传统对说服传播的影响。直到近代,两种政治说服模式才发生了交汇和替换。轴心时代不同取向的政治说服传统对东西方的社会、历史及政治走向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9.
理性数学的哲学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代神话是古人对自然现象和人类自身的最初解释;不同文化的融合产生了批判,批判产生理性;人类开始摆脱神话的理性思考,产生了古代自然哲学;理性数学是作为古代自然哲学的一部分而产生的;古希腊自然哲学和理性数学的产生是商业经济、民主政治、人性宗教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其直接起因是对不同文化的批判.  相似文献   

20.
古代中西方神话比较董庆生神话是中西方文学共同的源头。它表现了人类童年时代对自然与人生的迷惘及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由于中西方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传统及其民族个性,使中西方的古代神话呈现出不同的美学风貌。一、精心搜集和零星记载古希腊神话与中国古代神话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