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翻译专业人才培养在我国仍处于初级阶段,在教学目标、培养模式、教学理念和师资力量上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提出在翻译专业人才的培养上因注重修辞素质的提高。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翻译专业人才需求的情况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困境,然后提出翻译教学不应该只注重语言能力的培养,还应该渗透修辞意识。通过在翻译专业学生中开设西方修辞学相关课程,旨在让学生认识修辞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修辞习惯和提高修辞素质。  相似文献   

2.
翻译界一直把翻译看作是一项以译者为主体的语言和文化的转换活动,这似乎赋予翻译太多的主观化色彩,忽略了翻译学作为学科而存在的客观现实。笔者认为,与其把翻译看作是一项语言和文化的主体转换活动,不如将它视为客观的信息流动过程,即源语中所含各种语言、文化信息流向目的语的动态过程。这里从市场运行的角度探讨了翻译信息的流动性,并认为没有信息流动性就没有翻译,因为翻译本身即是一种信息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3.
“翻译是一种信息传递的方式。把一个原来用甲语言表达的信息改用乙语言表达,使不懂得甲语言的人也获得同样的信息:”从等效的角度来看,翻译实际上就是将原的修辞变成适合译入语的修辞,使译符合译入语语境,从而取得相同或相似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4.
杨雅洁 《考试周刊》2009,(1):145-146
翻译(Translation)是指在准确通顺的基础上.把一种语言信息转变成另一种语言信息的活动。此外.翻译是一种跨越两种或更多语言之间的交际行为.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在句法、词汇、修辞等方面均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在进行英汉互译时必然会遇到很多困难,需要有一定的翻译技巧作指导。本文主要介绍了增译和减译、转换法、拆分与合并法、正译与反译法和倒置法五种常用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5.
政治文本翻译是新时期中国建构话语权的重要载体之一。翻译中国特色政治词汇,可采取基于政治忠实的异化翻译、目的语语用习惯的句法调整、隐含信息的语义释疑解惑、修辞意义的联合翻译等策略,以达到最佳的文化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6.
翻译不是将语言进行简单的转换,而是包括历史背景、文化传统、作者心理等在内的宽泛的文本转换.本文提出当今翻译学应借鉴西方当代新修辞学的意义理论指导翻译理论、翻译方法,加强修辞意识的培养,提高译者对译文受众、对译语修辞传统和译文话语修辞力量的理解与重视,强调以受众为中心,充分展现译文的修辞力量,以及受众对译文形式的认同感,并采取顺应源语文化的翻译方式影响受众,使其领略不同文化与语言的风采,最终将修辞的力量有效地传达出来.  相似文献   

7.
英语广告在遣词造句以及修辞上与汉语广告既表现出相似性,又存在着差别,而语言形式上的这些差别又折射出中西方两种文化背景和价值观的不同。因此,在翻译广告时,应根据具体广告的不同特点,结合广告译文语言和文化的特点,准确无误地把广告原文译成符合译文目的语消费者审美习惯和审美需要的广告,以促进产品的销售。本文试从英语广告修辞特点与翻译技巧方面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8.
不同文化的语言往往有不同的谋篇布局方式。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往往需要根据译语语篇规范对译文语篇结构重组,以使翻译符合译文读者的期待。英汉语言在语篇组织方式上存在许多差异,结合一些应用文体裁的翻译实例,汉英翻译的语篇结构重组体现在四个方面:思维结构、修辞结构、逻辑顺序、信息布局。  相似文献   

9.
幽默具有两大主要功能————美感功能、信息功能。其美感功能能使人产生愉悦的情感,其信息功能能让读者感受到其传递的多重意义。翻译英语幽默应从整体着手,再现其意义,还要尽量传达其美感功能。由于每种语言都有其文化特点、修辞特点和表达习惯,因此译者在翻译幽默的过程中应采取各种方法,再现原文的修辞特点、内涵奥妙和幽默的联想。  相似文献   

10.
修辞是语言使用的艺术,教学过程中修辞现象无处不在。研究以学生在翻译中因忽略语音、词汇、语法修辞,辞格使用,语体特点及篇章连贯性而导致的错误为分析材料,来探讨修辞意识在翻译教学中的重要性。希望在教学过程中自上而下能够重视修辞。课程开设者能够兼顾修辞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教师能够注意修辞现象渗透,辞格传授,引导学生具有修辞意识;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修辞潜能,掌握一般的修辞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1.
黄海婷  刘恒 《文教资料》2007,(2):197-198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习语又是语言的精髓。习语的翻译必须以文化为背景才能译出源文的形象,比喻,修辞,以及其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本文就英汉习语在文化背景上的对应关系,非对应关系,半对应关系三个方面入手,分析了文化因素对习语形成的作用,提出了相应的翻译原则和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2.
广告英语作为一种特殊用途英语,它与普通英语有着较大差别,在语言运用上有其鲜明的特色。从广告英语的词汇特点、句法特点和修辞特点三方面分析了广告英语的基本语言特点,这就要求在翻译时应坚持正确的翻译标准,充分考虑广告英语的语言特色,采取恰当的翻译策略,以展示广告英语所特有的语言魅力。  相似文献   

13.
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大量广告语涌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修辞作为信息传播以及提升美感的一种方式在广告语中大量应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从比喻、双关和押韵等三个修辞格入手,对广告英语的修辞手法进行分类探讨,结合英汉修辞手法的相似性及差异性,针对不同的修辞格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既实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又体现修辞的美感,增强广告语言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在传达基本广告信息的基础上提出形式上的修辞对应,达到原文与译文修辞风格和特点的一致。  相似文献   

14.
严复不仅留下了丰富的翻译著作,而且也留下了深刻的翻译修辞思想,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人与语言本质的科学认识,二是根据翻译之难提出了信、达、雅的修辞原则,三是阐发了得体、分科、通人的翻译修辞技巧.  相似文献   

15.
论述汉英矛盾修辞的语用功能与翻译方法,以加深我们对矛盾修辞的认识,促进汉语矛盾修辞的研究,为语言教学和学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在英汉翻译教学中,正确理解源语意义是关键一环。语言翻译离不开特定的语言环境。本文从词义、文化、语境、语篇、背景知识及修辞等方面探讨了翻译理解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例述了一些翻译技巧的运用。  相似文献   

17.
翻译问题是语言研究的一大领域,而隐喻修辞又是翻译及语言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正确的处理隐喻修辞的翻译是众多翻译学家的目标。本文从翻译的理论基础、影响隐喻翻译的制约机制以及隐喻翻译在英汉语中的互换的几种方法等角度对隐喻修辞的翻译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翻译并非在真空状态下进行,翻译活动受制于译者意识形态并在特定的社会政治和文化历史语境下进行。目标文化对翻译的影响是不容置疑的。翻译受语言及非语言双重因素的影响,意识形态便是影响翻译的重要非语言因素。新闻文体(特别是政治新闻)包含极为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因此,我们还应在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层面上对时事新闻的翻译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9.
双关语是英语广告中一种较为常见的修辞手段.双关是通过一语表达双重意义的修辞手法,在语言结构和表达上存在着难以逾越的障碍.因此,带有双关语的广告语的翻译是翻译中的一个难点.本文结合实例,初步探讨了翻译广告中双关修辞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20.
文化翻译在人类发展和文化交流的历史中起着重要作用。作为翻译活动的主体,译者在文化翻译中的作用已被学者争论了数千年。在中西文化的交流与交流中,译者经常扮演文化斡旋者的角色。文化斡旋者不仅在两种文化的交流中传达语言,而且传达语言背后的文化背景,信息,社会习俗,政治背景,时代背景。因此,在文化翻译中,对翻译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红楼梦》的英文翻译为例,从文本理解,社会知识和沟通技巧三个方面分析译者在中西方文化中的文化斡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