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结合实例阐述了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需以培养学生的理性、质疑、证据、逻辑等意识为抓手,使学生能正确、理性地认识批判性思维,能基于证据和逻辑审视与质疑自己与他人的观点,并予以完善、修正,进而养成批判性思维的思维心态和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2.
质疑意识是创新思维的前提,同时又是创新精神必可少的一个因素.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是新课改的一项要求,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基础。高度重视学生质疑意识的培养,是当前新课改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问题.但是我国许多中学生质疑意识的欠缺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其具体表现是:(1)不能或不善于提出问题。②不敢或不愿提出问题。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在新课改喊得震天响的今天,就应当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积极探索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如何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们必须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和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采用启发式、探讨式教学,精心设置学习问题,为培养他们的质疑意识和创新精神而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3.
高中阶段因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结构以及问题意识的欠缺等原因,历史课堂教学中应更多关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意识才是最重要的。本文从选择优质课程资源、鼓励并尊重学生质疑精神等途径着手浅谈如何来培养高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意识。  相似文献   

4.
宋福成 《现代教育》2003,(5):106-107
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物理教学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之一。如物理概念的建立和物理定律的发现、物理基本理论的创立以及有关物理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而学生的思维活动和创新意识,又是在教师的诱导下完成的。因此物理教学中,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正确引导、启发创新意识,培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下面是我近些年来,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一些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5.
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要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反思和批判,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课程的教学目标、教材文本的特点等,通过培养质疑意识、引导自主阅读、注重课堂对话、增强语文实践等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对文本展开深入思考、探究,提出自己的问题,表达个性的观点。这样,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学生的质疑意识得到培养,逐渐形成批判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6.
针对现代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智能水平以及现实教育环境,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首先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本文结合物理教育教学实践,探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的必要性.并结合例题阐述了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8.
物理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创新意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摒弃传统的“题海战术”,充分发挥学生学习游能,培养良好的发散思维和灵活多变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扩展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锻炼学生做出合乎逻辑、合乎实际、合乎科学的判断,促进辩证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  相似文献   

9.
科学论证能力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重要载体.教师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应当结合物理学科特点,紧紧围绕物理知识建构,以科学探究问题为引领,以图尔敏科学论证模型为支撑,引导学生开展严谨的科学论证活动,对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训练,以期发展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0.
具备批判性思维的表现有善于提出问题,不懈质疑,强调证据,论证观点合乎逻辑。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虽无批判性思维的直接表述,但是强调证据意识、勇于探究一定程度上说明批判性思维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关系紧密。历史教学中,教师需要依托史料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科学论证、理性认知,学生学完历史能够对史法、史鉴、史思有所感悟和收获。笔者以人教版“近代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一课谈谈教学中培育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尝试。  相似文献   

11.
素质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物理教学要与时俱进,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收敛性、逆向性、批判性为重点,着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张云义 《学科教育》2002,(10):33-36
批判性是思维的重要品质之一,批判性思维的过程是创造性的思维过程。批判性思维有助于学生创造精神的培养。引导和渗透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主要渠道。“问题探究式”教学、教会学上质疑、重视错例分析、探讨原始问题等都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3.
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要加强科学方法教育,培养优良的科学品质.应提高对物理史实的认识,在教学中渗透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探索意识;其次要鼓励学生质疑,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在课堂教学中,应创设民主的学习环境和氛围,采用"问题式教学",精心设计问题环境,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第三要解析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第四要进行思维训练,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4.
刘立毅 《物理教师》2013,(12):23-25
学生思维能力差异的表现就是思维品质,物理学习中的思维品质主要包括思维的深刻性、灵敏性、独创性和批判性.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是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学生发展智力和能力的突破口.下面通过2013年的高考试题来探索物理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批判性思维是科学的、反思性的思维,是思维技 能,是思维倾向,它与各种思维能力息息相关。培养学生批判 性思维,是提高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最佳方式,更是当代教育 教学重要的培养目标。而高中物理是由概念教学、规律探索与 研究方法组合而成的学科,它包含非常丰富的批判性教育素 材。基于此,本文立足于高中物理教学课堂,以批判性思维的 含义为依据,从物理学史、物理概念及规律、物理问题等内容,论述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旨在优化高中物理课堂,促进学 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与提升。  相似文献   

16.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理性的、主动的、反思性的思维,是避免学生盲从轻信、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思维方式。文本细读是立足文本内部逻辑关系和深层次文化内涵,针对具体问题引领学生在阅读中学会质疑的阅读方法。该方法通过细析关键词句、细品留白、细读矛盾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在文本细读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在引导学生明辨文体特征、关注文本独特价值、培养质疑与反思意识方面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7.
新课标要求初中物理教学要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这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前提.因此,初中物理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主要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从设置良好情境、营造自由氛围、教给质疑方法、及时给予评价四个方面谈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  相似文献   

18.
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要加强科学方法教育,培养优良的科学品质。应提高对物理史实的认识,在教学中渗透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探索意识;其次要鼓励学生质疑,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在课堂教学中,应创设民主的学习环境和氛围,采用"问题式教学",精心设计问题环境,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第三要解析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第四要进行思维训练,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9.
“问题教学”是以问题为核心的教与学.在这种教学中.教师围绕问题组织教学,把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之中,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展开思维.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发现欲,产生认知冲突,诱发质疑猜想.唤醒强烈的问题意识,再应用巳获取的知识去分析问题、发现问题或提出问题。一堂课始于问题,终于问题,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活跃于问题的产生和解决之中,最终达到解决物理问题的目的。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情景启发和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那么在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结合教材课题进行问题教学.在此浅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20.
思维品质指学生个体思维活动中智力特征的表现。培养思维品质是发展思维能力的突破口。物理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独特性、批判性、敏捷性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