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生新闻以其"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取向,真实性、亲民性、实用性、本土性的特点,成为广大受众喜闻乐见的新闻形式,但目前民生新闻存在内容同质化、报道琐碎化和新闻平庸化等问题,如何深入开展"走转改",保持民生新闻的生命力,让民生新闻更具影响力,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民生新闻是以群众发展的角度存在的,以民生为本、反映民意的新闻节目。民生新闻无论是从新闻内容还是报道形式上都更加贴近百姓,因而很受群众的欢迎。民生新闻作为各地方台每天的主流节目,报道的新闻都是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但是同时也应注意新闻报道的深度和高度,在贴近群众的同时,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民生新闻成为颇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一种电视新闻类别,县级电视台因其具有地方特色和贴近当地人民群众的优势而成为民生新闻发展的阵地。要做好民生新闻,需要准确把握舆论导向,在互动性上下功夫,创新播报形式,并关注"小人物"的生活,做到"以小见大",从而获得老百姓持续的关注、喜爱和支持。  相似文献   

4.
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从微观层面看,民生新闻在内容上报道市民日常社会生活,关注百姓冷暖、反映民众呼声、关怀群众疾苦;在报道角度上以百姓的视角来观察和解读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反映"民思、民想、民需";在其报道立场上贴近群众,"以人为本、以民为本"。在宏观旨义上是各地方政府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思想和实践上的体现。民生新闻栏目如火如荼地发展,不仅跟市民社会的发展、消费文化的来临、城市的扩张有关,也得益于中国民主化进程的推进,给民众更多意见表达的自由和空间,得益于党中央"以人为本"理念不断在各地方政府得到  相似文献   

5.
民生新闻的兴起,首先得益于各界对民生话题的关注。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民生问题有了历史性的根本转变。各家媒体无不在事关群众生存、生计、生产、生活、生命的报道上大展身手,贴近读者做报道,吸引读者眼球。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民生新闻异军突起,成为众多媒体特别是都市类报刊精心经营的新闻品种。它以其贴近基层受众的实际生活而大受欢迎。那么,如何做好民生新闻,让民生新闻更加贴近受众,为受众服务呢?  相似文献   

7.
马凤雷 《视听界》2013,(2):85-86
有人认为,电视民生新闻自诞生以来,一直与群众和生活贴得很近,没有必要“走转改”,其实,这是一个误区。不可否认,电视民生新闻的核心是民生,因为贴近生活、贴近百姓、贴近实际,被群众喜闻乐见。自从电视民生新闻诞生之日起,它就在践行“走转改”的新闻理念。民生新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声、民心、民情、民意,但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8.
贴近性是民生新闻的一大特点,也是民生新闻的一大"亮点".很多媒体的民生新闻,贴近群众的生存状况、生存环境,关注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与信息,体现了服务读者的意识与功能.  相似文献   

9.
黄滔 《声屏世界》2016,(10):34-35
民生新闻之所以能够在国内如此蓬勃的发展,是因为它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在民生新闻的播音工作中,播音员主持人也要坚持这种"三贴近"原则,才能够将民生新闻播好.  相似文献   

10.
民生新闻,是关注人民生计,关心市民生活的新闻。也就是要把“新闻眼”锁定在群众的生存状况、生存空间,关注群众的冷暖痛痒、喜怒哀乐上。如何写好民生新闻关键是要沉下去,按照“三贴近”原则,贴近基层、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相似文献   

11.
民生新闻,就是关系人民生活方方面面的新近发生的新闻。民生新闻报道和记录的都是发生在群众身边的,比较贴近老百姓的大事小情。通过记者的记录、挖掘和梳理,从不同的角度表达态度和温度,往往能取得比较高的关注度。一段时间以内,民生新闻成为各家媒体的当家花旦。但随着新媒体时代的来临,民生新闻受到了强烈的冲击。新媒体时代下,如何提升民生新闻的传播力,记者必须讲好故事,用心讲故事才能让民生新闻更好看,做到贴近受众、服务受众。  相似文献   

12.
新闻策划让民生新闻更出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爱兵 《今传媒》2012,(5):116-117
"新闻策划"近年来成为新闻界颇为流行的词汇。新闻策划已广泛介入新闻传播实践活动,并成为新闻媒体高度自觉的行动。许多媒体不仅强调策划的重要性、必要性,还把新闻策划作为新闻竞争的关键环节来抓。被喻为"十年来中国电视的第三次革命"的民生新闻在报道过程中如何策划,让其更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策划过程中应把握的重点是什么?就是本文探讨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随着电视节目的不断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有了很大的提高。民生新闻作为电视新闻的一个重要部分,以贴近百姓的视角,报道普通人身边的人和事,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自从《南京零距离》开始,各大电视台纷纷推出民生类新闻报道,形成了全国性的浪潮。本文从民生新闻的核心价值观角度出发,分析了民生新闻的发展状况,并为其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如何将民生新闻广播办得更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是办好民生新闻节目的关键。本文结合广播民生新闻策划,广播民生新闻的监督性、服务性等实践做了探讨,说明了选题策划是提升广播民生新闻品质,提高广播民生新闻持续传播力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5.
民生新闻关注民生.就是要在报道中体现关心人民群众的生活状态、关心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关心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也即所谓的报道要“贴近百姓、贴近生活”,报道中所涉及的虽然只是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家长里短、小街陋巷里的凡人小事。体现的却是党的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宗旨意识。  相似文献   

16.
经济报道是人类最新的经济活动、经济关系和最新的自然经济现象的报道。这类报道一般来说,以非事件性新闻为主,依靠数字说话。它没有民生新闻那样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没有突发性新闻事件那样强烈的现场感,也就是说经济报道在表现方式上存在着呆板、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民主化进程与法制建设的不断发展,新闻资讯也更加贴近群众生活,为了更好地发挥电视民生新闻在社会舆论引导中的积极作用并努力提升引导效果,从民生新闻工作服务理念和实践两个方面展开积极探索,旨在能为相关研究和实践工作提供参考,有效提升电视民生新闻在舆论引导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快速发展,电视民生新闻成为当下最受人们欢迎的新闻类型之一,为了更加贴近百姓们的生活,电视民生新闻的采访方式和策划角度都有了较大的变化。目前大部分电视台的民生新闻栏目,主要是将普通老百姓当做新闻事件的主体,将话语权交给人民群众,以平民视角看待某个新闻事件,极大体现了"民本取向"的主体思想,因而民生新闻引起了百姓的关注和共鸣,提高了民众对新闻媒体的信任度。本文结合当下电视民生新闻存在问题,探讨如何以"民本取向"的主体思想为前提进行电视民生新闻采访策划,以提升电视民生新闻的报道水平。  相似文献   

19.
新闻节目平民化、娱乐化和故事化是当前电视新闻的主要发展趋势,各大电视媒体对平民化手法的应用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电视民生新闻的报道应该是取材于平民生活,再现平民生活。贴近生活、贴近百姓、贴近社会,是电视民生新闻的特点,本文主要针对电视民生新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它具有客观性、真实性、时效性等特点,民生新闻自诞生之日起,以其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特点获得了极高的人气,成为地方台争取收视率的重要手段。如何在家长里短的民生新闻节目中保持客观性是我们要讨论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