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天天用电脑,哪能没故障?这不.同学到处去求人修理也解决不了.又向我求救了(谁让我是“高手”呢?^-^)。我立即带他来到网上.看一些电脑维护、维修的网站。  相似文献   

2.
一天,我和廖航在一起玩打架。我用“擒拿手”,廖航就用“醉拳”;我称自己为释小龙,他称自己为李连杰。我说:“你是哪里的小混混,敢和我斗,你还差得远呢!”廖航说:“少说废话,看招!”他冲过来了,我一下打中了他的眼睛。只听见他大叫了一声“啊!”我以为伤着了他,连忙走到他身边,没料到他用“二指弹”打了我一下。于是我也向他学,装做痛苦的样子,想骗他。他说:“我才不会中你的计呢!”我火冒三丈,使出了“擒拿手”的绝招,他也使出了“醉拳”的绝招,两个人打得难分上下。突然,我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只吃硬的,不吃软的…  相似文献   

3.
初中四年,我一直是他的班主任,在我的眼中,他是一个不求上进、纪律涣散、学习成绩“瘦骨嶙峋”的学生。最让我头疼的是,他在我面前表情“麻木”。每次找他谈话,不论是“暴风骤雨”地批评,还是“和风细雨”地引导,他的眼睛都是盯着某个地方,  相似文献   

4.
这是一个来自越战归来的士兵的故事。他从旧金山打电话给他的父母,告诉他们:“爸妈,我回来了,可我有个不情之请。我想带个朋友同我一起回家。”“当然好啊!”他们回答,“我们会很高兴见到他的。”“不过,”儿子又继续说下去,“有件事我想先告诉你们,他在越战里受了重伤,少了一个胳膊和一条腿,他现在走投无路,我想请他回来和我们一起生活。”“儿子,我很遗憾,不过或许我们可以帮助他找个安身之处。”父亲又接着说:“儿子,你不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吧?  相似文献   

5.
父亲     
我伏在桌子上写《父亲》。父亲就坐在我的对面,双腿搁在一把椅子上。他抽着烟,烟火忽明忽暗,烟雾弥漫在我和他之间,我无法看清父亲的神态。父亲发现我在看他,丢了烟蒂,问:“你老看着我干啥?”“没什么,因为我在写东西。”“写东西?写东西你看我干什么?”他脸上的疑惑更重了,“与我有关?”“的确有关。”父亲脸上掠过一丝惊异的神色,我顿了顿说:“我在写你。”“嘿嘿,写我?写一个老农!”他把“老农”这两个字说得特别重。我记起来了,原来那“老农”是我小时候叫过的!我小心翼翼地试探着问:“爸,你还记得那事?”大约是…  相似文献   

6.
某日,一位母亲领着儿子来心理咨询。母亲进门就说:我儿子正在读初中,最近老说“心烦”,要我帮他找心理医生。我慕名而来,是他老师推荐的。我请他们坐下、喝水。然后,我问他:“我们交谈,妈妈在场方便吗?”他看看妈妈又看看我,从眼神里我明白他的心思。我请他妈妈回避一下。办公室里只剩下我们俩。“你最近为什么事心烦呢?能告诉我吗?”“我也说不清楚,反正天天心烦。”“有多长时间了?”“半个多月的样子。”“心烦有哪些表现呢?”“思想老走神,吃饭味口不香,上课精力不集中,晚上睡觉老做梦、经常醒,醒了又不容易睡着。”…  相似文献   

7.
我“二妈”鼻梁上架着眼镜,像个知识分子。其实,我“二妈”是我爸爸。自从妈妈病故,我失去了母爱。而爸爸以前因为生意忙,什么家务都不会做。现在,生活的重担一下落在了他的肩上,他却没有被压垮,不但给了我父爱,还像妈妈一样为我奉献着母爱,所以我称爸爸“二妈”。我知道“二妈”想念妈妈,他原本稀疏的头发又掉了许多。可每当我想妈妈流泪时,“二妈”就学妈妈的样子哄我,我心里又温暖又满足。我“二妈”不是知识分子,他是菜市场上卖肉的个体户,他的特点是对顾客非常热情。由于“二妈”的头发所剩无几,所以常有人称他老大爷,…  相似文献   

8.
“爱国是我生命的灵魂”———一个普通知识分子的故事○田沾霖有人说他曾是“苦行僧”,有人说他曾是“牧马人”,他说:“我就是我,我叫靳方才。”靳方才,年逾古稀,精神矍铄,一派学者风度。他原是陕西省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精通拉丁语和意大利语,由他主编的《...  相似文献   

9.
小脑像大海     
有一天,小强气嘟嘟地从学校跑回来。爸爸看他一脸的不高兴,就问他:“小强,你怎么了?”“怎么了?小明说话气我呀!我都快受不了啦。”“他说你什么了?”“他说我个子矮。”小强很气愤地说,“虽然我个子很矮,可是我心胸很宽。”“你的心胸真的很宽吗?”  相似文献   

10.
陈成杰是去年插班到我班的。刚报到时他很不情愿来,我问他叫什么名字,他把脸扭到一边,由妈妈代答。我翻看他的学生手册,成绩是自己用笔改过的,我问,“这是谁改的?”他口气很硬:“反正不是我改的!”我出一道简单的连线题,让他做做,他却蛮横地说:“这些老师没教过,我不做!”  相似文献   

11.
什么是爱     
隆冬雪后的一天,我在检查学生做操情况,无意中发现李毕同学没穿袜子,赤脚穿着球鞋站在雪地上做操。我走过去问他:“你怎么没穿袜子,是不是今天起晚了,没来得及。”“不是。”他回答。“那是什么原因?”我接着问。“我……我”,他欲言又止。见此情景,我就没有再追问。课间操后,我到学校后面的商店买了一双童袜,让他穿上。他推着说不穿。在我和同学的劝说下,他终于穿上了袜子。第三节课间我再次到教室时,看到他把袜子脱掉了。我说:“袜子不合适,还是颜色不好看?”他摇摇头,跑出了教室。不久,学校召开家长会,我见到了李毕的…  相似文献   

12.
我爸爸在家里常常身兼多重角色。有时他是个“大孩子”,他会和我下棋、打羽毛球、玩游戏机,输了还要耍赖皮。有时他倒像个老师,会教我写字、画画、做算术。可当我犯错误时,他又会变成一个大“恶魔”,他会教训我,打我的屁股。虽然屁股有点疼,但我一点都不记恨他。我爱我的爸爸。我更喜欢爸爸是个“大孩子”的时候。爸爸是个“大孩子”@陈佳宜$杭州临平二小一年级  相似文献   

13.
成彪 《教育文汇》2004,(4):25-25
最近,接到一位学生家长的电话,他让我记下他的地址或电子信箱——请我把孩子的“操作评语”寄(发)给他。我问为什么,他说他孩子不肯给他看。我拒绝了他的“请求”。我告诉他,我的“操行评语”不只是写给家长的,首先是写给孩子看的,孩子看过之后才让家长看。那住家长对我的这种做法很不理解。  相似文献   

14.
幽默与笑话     
“汤姆,你弟弟怎么了?”在厨房的妈妈问道。“他怎么在哭啊?” “哦,没事儿,妈妈。”汤姆回答道。“我在吃我的蛋糕。因为我不给他,他就哭了。”  相似文献   

15.
今年志翘从益州顺江东下,来金陵执教,下车伊始,即将此书付我,令我作序。原因之一,他与我的君子之交已二十多年,我又曾是他的博士论的评阅人之一,料我推辞不得。之二,他把我引为同道,知道我有一丁点儿考证癖,对词汇史也曾有所涉猎——二十多年前,我在《“隶书”辨》中曾考证过“隶”、“徒”、“徒隶”、“陪隶”、“隶书”、“今”、“施”诸词;  相似文献   

16.
人人是我     
先生解释“我”字道:“我,就是我。”志成记在心里。 下午,放学回家,他爸爸打开课本指着“我”字问他:“这是什么意思?”  相似文献   

17.
宽容     
生物课上,我要求学生想想怎样写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反应式,谁先准备好就上黑板去写。谢星同学很快举手了,我示意他上去写,他却说:“我还没准备好。”“那你继续准备吧!”我说。接着就有很多学生迫不及待地举手了。他急了:“老师,我准备好了。”于是我让他上去了,可他在讲台上磨磨蹭蹭,老是下不了笔。我又提示他,他才动手了。下边的学生跃跃欲试,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不是这样写。”“那里错了。”……我正要制止其他学生的议论,他猛一转身,双手擂在讲桌上,  相似文献   

18.
欢迎投稿     
我有一个弟弟。他曾是我的“眼中钉”。小时候什么东西都应该给他一半。我去的地方他都跟着我,我做的他都要做,我要的东西他都要。所以小时候我每天跟他打架。那时候母亲每天一定要说的话是:“你是他的姐姐。”我真不喜欢这句话。其实,她说的意思就是:“姐姐应该好好照顾弟弟,什么东西都应该让着他。”真讨厌!  相似文献   

19.
顾娟 《吉林教育》2008,(3):119-119
刚开学,我接手了新的班级,经上任老师“点拨”,一位叫李明泉的后进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个星期下来,他的“狐狸尾巴”可全露出来了:一个个字写得歪头斜脑、题目时有抄错和漏做,作业的质量“全军覆没”居多——为了不挫伤他的学习积极性,我几次三番找他谈话,教育他正确对待学习,他满口答应,可是第二个星期非但没有改进,反而变本加厉——交白卷,好像大有“示威”之势。尽管我费尽口舌,他也无悔改之意,我顿感束手无策。思量了好半天,我决定使出“绝招”——到家长那里告他一状。  相似文献   

20.
路程远吗?     
本在离家很远的地方工作。他想给妻子寄封信,但是他根本不认识字,而且他必须一天到晚地工作,所以他只好在深夜找别人替他写信。最后他找到了专门替人写信的丹尼的家。当时丹尼已经上床了。“已经很晚了,”他说,“您找我有什么事?”“我想让您替我写一封信给我的妻子。”本说。丹尼很不高兴,他想了几秒钟然后说:“这封信要寄到很远的地方去吗?”“为什么这么问呢?”本问道。“是这样的,我的字体很奇怪,只有我自己能看懂。如果我必须走很长的路去给您的妻子读信,那会花掉您很多钱。”本迅速离开了。Ben,whowasworkingalongwayfrom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