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时侯,父亲带我去看风景,走了很远的路后,我不耐烦地问父亲:“风景在哪儿?”父亲指着前面的一个山坡,说:“风景就在那里.”我一看,山坡满是乱石,草木不生,一片荒凉,这哪里是什么风景? 父亲鼓励我说:“孩子,看到一面山不等于看到一座山,等翻过这面山坡,你就能看到风景了.”  相似文献   

2.
心愿     
儿子8岁了,见过他的人总爱摸着他的大头说他虎头虎脑,夸他一副聪明可爱的样子。做妈妈的我每当这时候总爱虚伪地说:“哪里?哪里?”其实,心里却是美滋滋地暗自得意着。外人看到的只是小家伙机灵的外表,其实我更加关心孩子心灵的成长历程。小家伙成  相似文献   

3.
舒心姐姐: 你好! 我是一个农村的孩子,城里孩子在玩电脑,用手机的时候,我们却过着简单清贫的生活。我一直都努力地学习,因为这是我走出现状的唯一方法,要不然,我就得永远像我的父母一样生活。这是我最不愿意看到的。  相似文献   

4.
西班牙巴塞罗那的一个小镇,晨曦微露。一对年轻的夫妇在亲朋好友的祝福声中生下了他们可爱的宝宝,并取名尼尔·哈比森。小尼尔在父母的关爱呵护下快乐的成长着。"孩子,我们到那片绿油油的草坪玩会儿去吧!"妈妈指着远处的一块绿地。"妈妈,哪里有草地啊,我怎么没看见?绿色是什么颜色?我怎么看到的都是一片白白和黑黑的呢?"小尼尔很迷惑地说。  相似文献   

5.
我哭了,但是没有眼泪。我是个不幸的孩子,在我十岁那年,父母就离婚了,我被判给了妈妈,弟弟被判给了爸爸。虽然妈妈很疼我,但每当别人问起爸爸时,每当同学嘲笑我时,每当我看到其他孩子向他们的爸爸撒娇时,我心头不禁一阵心酸:我的爸爸在哪里?我还有爸爸吗?我不敢问妈妈"爸爸在哪里",  相似文献   

6.
批阅试卷时,正为学生“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的稀奇答案而怒火暗生,突然一段话映入我的眼帘“:我想,这命运也会被战胜的,只要我以后加把劲儿,一定也可以从一个吵闹的孩子变成一个优等生的,我要努力争做学习尖子。”这是谁呀?我急忙翻到前面一看,小炜?这是他的心声吧!小炜  相似文献   

7.
曾看到这样一个电视镜头:一片绿茵茵的草地上,一个孩子在奔跑,草地旁竖着的一块土黄色石头上写着"我渴望绿色"这几个字……这样的镜头让我怦然心动。绿色,是一种充满生命力的颜色。在音乐教育中,孩子的心灵是否也在渴望着绿色生机呢?  相似文献   

8.
心愿     
儿子8岁了,见过他的人总爱摸着他的大头说他虎头虎脑,夸他一副聪明可爱的样子。做妈妈的我每当这时候总爱虚伪地说:“哪里?哪里?”其实,心里却是美滋滋地暗自得意着。外人看到的只是小家伙机灵的外表,其实我更加关心孩子心灵的成长历程。小家伙成长的感觉,就像春天来临时,你在不经意间发现了柳枝上的  相似文献   

9.
许凯 《教育导刊》2004,(24):1-1
在一次家长问卷调查中,有一个问题引起我的兴趣:“你对自己的孩子有什么期望?”随意翻看了一份家长回执,上面工整而又简洁地写着四个字:“健康、快乐”。我心里一热.就急着去查找是谁的家长。哦!原来是耀耀小朋友的家长。耀耀是一个十分聪明可爱的孩子、我一直在寻思:耀耀的家庭教育是怎样的?作为家长应该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培养孩子呢?看到“健康、快乐”这四个字,激起我的阵阵思考。  相似文献   

10.
在一次家长问卷调查中,有一个问题引起我的兴趣:“你对自己的孩子有什么期望?”随意翻看了一份家长回执,上面工整而又简洁地写着四个字:“健康、快乐”。我心里一热,就急着去查找是谁的家长。哦!原来是耀耀小朋友的家长。耀耀是一个十分聪明可爱的孩子。我一直在寻思:耀耀的家庭教育是怎样的?作为家长应该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培养孩子呢?看到“健康、快乐”这四个字,激起我的阵阵思考。耀耀的家长是聪明的家长,知道在孩子小的时候送他一张通往幸福的船票。他们把孩子的健康快乐看作是最重要的。然而,很多家长则排队挤在另一个售票窗口,渴望自己…  相似文献   

11.
正艺术家殷秀梅在一首歌里唱到:"幸福在哪里?朋友呀告诉你,它不在月光下,也不在睡梦里……"什么是幸福?这是千千万万人一生的思考和追求。作为一个班主任,你有幸福吗?你的幸福是什么?你的幸福在哪里?我是一名新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我没有过多的教学经验。但我以满腔的热忱耕耘在教育事业上。2009年我接受一个较差的班级,这是一个特殊的班级,班级中有超过半数以上的孩子是单亲家庭,由于长期缺少父爱母爱,他们的内  相似文献   

12.
关注农村教育,笔者认为最应关注的不是经费问题,不是师资问题,不是体制问题,而是农村教育的正确定位问题。那是春暖花开、麦苗返青的时候,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写春天的田野景色,学生写着写着,忽然一个孩子问:“老师,田野里那青青的庄稼是水稻吗?”望着那孩子疑惑的眼神,我的心在隐隐作痛:孩子,你是地地道道的农村孩子,你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是农村的水土养育了你,是农村给了你的生命、你的一切,可这农村的小麦,你竟不知道叫什么?是啊。农村的孩子不知道农作物,农村的孩子眼里没有了农村的景、农村的物、农村的人和事,有的是什么?是与城市孩子一…  相似文献   

13.
守望的天使     
圣诞节前几日,邻居家的孩子拿了一个硬纸做成的天使来送我。“这是假的,世界上没有天使,只好用纸做。”汤米用手臂扳住我的短木门,在花园外跟我谈话。“其实,天使这种东西是有的,我就有两个。”我对孩子眨眨眼睛认真地说。“在哪里?”汤米疑惑好奇地仰起头来问我。“现在是看不见了,如果你早认识我几年,我还跟他们住在一起呢。”我拉拉孩子的头发。“在哪里?他们现在住在哪里?”汤米追问着。“在那边,那颗星的下面住着他们。”“真的?你没骗我?”“真的。”“如果是天使,你怎么会离开他们呢?我看还是骗人的。”“那时候我不知道,不明白,不觉…  相似文献   

14.
守望的天使     
圣诞节前几日,邻居的孩子拿了一个硬纸做成的天使来送我。“这是假的,世界上没有天使,只好用纸做。”汤米把手臂扳住我的短木门,在花园外跟我谈话。“其实,天使这种东西是有的,我就有两个。”我对孩子眨眨眼睛认真地说。(由汤米送给“我”硬纸做的天使,“我”们开始了关于“天使”的对话。)“在哪里?”汤米疑惑好奇地仰起头来问我。“现在是看不见了,如果你早认识我几年,我还跟他们住在一起呢!”我拉拉孩子的头发。“在哪里?他们现在在哪里?”汤米热烈地追问着。“在那边,那颗星的下面住着他们。”“真的?你没骗我?”“真的。”“如果是天使…  相似文献   

15.
报载,在第九届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中,山东省小选手成绩不俗,共有17件作品获奖。出乎科学工作者意料的是,17名获奖小选手中只有3人来自城市,其他获奖者均来自科教并不发达的农村。(《人民日报》1988.8.18)城里孩子的发明创造比不上农村的孩子,不仅少,而且少得多,这确乎让人有些费解。是城市学生比农村学生笨吗?这显然不对。是城市教育水平不如农村高吗?这更不符合事实。那么,原因究竟在哪里呢?还是先来看一个例子吧。本届比赛发明一等奖,新型环剥剪的发明者高丽君,从小学五年级起,就帮父亲修剪果树,看到旧式工具  相似文献   

16.
拇指姑娘     
从前,有个妇女想要一个很小很小的孩子,但她不知道怎么才能得到。于是她去找巫婆,说:“我特别想要一个小小的孩子,你能告诉我从哪里才能得到吗?”“噢!那很简单。”巫婆说,“你拿走那粒大麦:那可不是你在乡下农田里种的大麦,那是给小鸡吃的。你把这粒大麦放进花盆里,你就会看到  相似文献   

17.
在女儿上学的幼儿园,听园长说过这样一件事,让在场的每一个人为之感动:“如果你是一个当妈的,回家以后看到自己的孩子反穿着鞋,错系着扣子,你是什么样的心情!孩子要离园了,一定要再看他一眼。”园长的话,深深地烙在我的心里。教育无小事,特别是在幼儿园,孩子们的衣食起居都是老师们的大事。这件小事里面包含着的教育思想是十分丰富的。看什么?这里面大有学问,有经验的教师在孩子离园前,一是看服装。孩子穿戴整齐了没有?别让孩子在冷天冻着,在夏天晒着。把每一个幼儿当做自己的孩子来对  相似文献   

18.
美德的剥夺     
下班买回一袋梨,女儿从袋里拣了一个最小的。看到这一切,我很高兴,夸女儿有孝心。作为对她的孝心的奖励,我拣了一个最大的梨,换回了她的小梨,一看,这小梨还有虫眼,就随手丢进了垃圾桶中。这不是当代版的“孔融让梨”吗?看着女儿津津有味地吃梨,我陶醉在父女这出精彩的表演中。一回头,看到女儿拣的、被我扔进了垃圾桶里的小梨,我的心一颤,悲伤像乌云笼罩了我的心。做家长的当然对孩子灌输着孔融那样的孝悌品质,孩子当然对“让梨”的故事耳熟能详。我们讲着,孩子听着;孩子讲着,我们听着。孩子与我们都深刻地理解了“让梨”故事中的高尚美德。…  相似文献   

19.
我是一名男教师,教的是一个农村混合班。班里四十多位小朋友,每天都有哭闹现象发生。起初,我真没有办法,一遇到孩子哭我就赶紧去哄,或者去批评,谁知越哄越哭,连不哭的也跟着哭了起来。为此我苦恼了好一阵子,心想自己要是个女教师就好了。后悔自己当初不应该选择这个职业。可是我转念一想,难道自己真的不行吗?为什么非得女同志才能干这一行呢? 为了想出个好办法,我看了不少的资料,这时我才明白,是自己教育、方法不对。我从有关文章中看到,对待孩子哭的经验是:当孩子哭闹时,你不必理会,最好让他一个人呆着,直到他(她)不再哭为止。可是,我很爱孩子,总觉得这样做于心不  相似文献   

20.
刘君宏 《辅导员》2012,(33):85-86
这节是三班的品德课,我一走进教室,就看见同桌的一个男孩在与一个女孩争抢着东西,这俩孩子看到我仍然还抢得不可开交,全然忽视我的存在。什么东西?这么有吸引力!我走上前去,听到小女孩委屈地说:"老师,这颗糖是我的,是上午李老师发给我的!"小男孩也不示弱:"不对,这是我妈妈给我买的,我家还多着呢!"呵呵,因为一颗糖,这俩孩子气还怪大的!我从男孩子手里拿过这颗糖,大声对其他孩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