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石凡 《教育教学论坛》2012,(S5):185-187
随着影视传媒类人才社会需求的增大,影视教育也越来越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希望通过日常教学与工作的一些思考,探讨影视传媒类专业的品牌建设和自身发展。其中解决三个问题:影视教育要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如何遵循人才培养规律完善具体的教育实践活动;如何加强和改进专业教师及教育行政人员团队的自身建设。  相似文献   

2.
赵洁 《大学教育》2023,(18):84-87
影视专业旨在培养影视创作、评论及研究等方面的专门人才。随着我国影视事业迅速发展,影视艺术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愈发重要。新时代高校影视人才培养是我国影视事业发展的基石,其方向和层次是当下影视教育领域需不断思考的问题。随着课程思政在各学科专业中的推进,将立德树人、文化传承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教育理念为当下高校影视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丰富的德育及文化资源,作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育人宝库,将在新时代高校影视人才培养中显现出重大价值。  相似文献   

3.
孔令达 《教育》2015,(9):59-60
传媒教育是一种汲取传媒知识、训练传媒实务,为媒体或传媒机构培养适应性人才的教育活动。当前,我国传媒教育的人才培养存在着数量上的盲目扩张,传媒专业学生的整体素质不高,传媒专业教育教学方法陈旧、手段落后等问题。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传媒教育应当延展学科内容,完善知识结构,跟踪媒体发展,改革教学模式,增强校、媒合作,提供实战平台,从而培养出符合媒体融合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4.
目前,综合性大学影视传媒教育面临各种问题,制约该专业发展的问题主要有影视传媒专业教育专业定位模糊;影视传媒专业教育资源短缺,发展后劲不足;师资队伍存在缺陷,学生专业优势不明显。针对这一现状,文章提出了相应时策。对影视与新传媒专业进行科学定位,凸现泛专业化特点,旨在培养具有较高数字化媒介应用与研究能力、较高人文素质的人才;对校内影视与新媒体专业教育硬件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发挥专业设备效果的最大化;同时通过师资力量的二度整合,培养和建立起一支适应数字化时代要求的高效能的师资队伍。  相似文献   

5.
陕西师范大学数字传媒技术实验教学中心是为了适应信息时代对新闻传媒、影视传媒及教育传媒人才培养的需求而建立的实验实训基地,是陕西师范大学六个校级实验教学中心之一。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河北传媒学院的二级学院——国际传播学院为例,倡导充分利用学校传媒特色的优势学科资源,融英语与传媒为一体,从英语专业建设思路、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课程体系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制度保障等方面进行探析,以期为传媒类院校英语专业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河北省近年来高职影视教育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但是也存在一些具体的问题,制约着教育的发展。分析当前河北高职影视教育的现状,总结出正在试行的影视人才培养模式,并对高职影视教育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影视产业的快速发展,高校影视专业教育逐渐蓬勃崛起,但随之而来的还有培养人才目标千篇一律、毕业生实践能力和市场需求脱节等问题。这些问题背后反映出高校在影视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不足,亟待加强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培育。CDIO工程教育模式在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增强学生创新能力等方面有着突出的效果。基于此,本文探究了何运用CDIO模式提升影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9.
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现代化装备加速替代传统生产工具,需要培养具备新知识、应用新技术、掌握新装备的应用技术型人才;针对快速发展的传媒产业对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全国各类高校都竞相开办传媒及相关专业。在传媒教育高速扩容的同时,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也十分突出,主要表现为人才培养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脱节,作为实践性、应用性非常强的学科,在传媒专业教学中,除了课堂里的理论教学之外,实践教学也是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实践教学如何有效转型发展,成了迫在眉睫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影视媒介迅速发展且影响力与日俱增,以及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当下,高校影视表演教育事业作用越来越突出,影视表演专业人才培养也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但不能否认的是,随着数字网络等科学技术的兴起、融媒的发展,影视表演学科体系建设、师资队伍配置、教学资源发展等方面的问题越发突出,直接或间接影响了影视表演人才的培养、影视行业的发展.由刘迅、李城著写,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走向融媒时代的影视教育》(2018年3月版)一书,立足影视艺术学科,结合教育教学和媒介融合的理念,努力探索切实可行的影视人才培养模式,对当前我国影视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创新具有重要引导价值.  相似文献   

11.
影视媒介素养是媒介素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前中小学影视媒介素养教育存在着负面影响比较大、受欢迎的影视作品不足等问题。应当通过把影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教育体系、加强影视市场管理、重视家长的"疏导"作用、推进学校的流行文化建设、多生产中小学生喜爱的影视产品等对策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2.
影视艺术与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视艺术对培养学生的素质有重要的意义。在教育内容上,影视对于素质教育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知识的综合性,二是艺术的综合性。在教育手段上,影视已经形成明显的媒体霸权和接受强权,对现代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面对影视资源的泛媒介化传播语境,影视公共教育应走出“艺术素养教育”的单向维度,而走向更具包容性的“媒介素养普及教育”,它包括基本的影视艺术审美素养、影视信息甄别素养和影视文化批评素养。影视公共教育要立足于感性审美和理性批评的融合视阈,探索课程与教材建设的体系化、教学方法与手段的互动性及公共教育平台的延伸性。  相似文献   

14.
影视文化作为现代新型的传媒文化,正在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改变着每个人的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很强,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深刻认识影视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积极探索影视文化带来的新方法、新途径,努力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面貌。  相似文献   

15.
试析新媒体时代传统文学名著之影视化重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媒体时代传统的文学名著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其生存状况堪忧,应该给予极大重视.文章分析了新媒体、影视等相关概念,并从新媒体时代传统文学名著的生存危机、文学名著与影视剧的联姻关系、文学名著的影视化重塑之深层动因以及改编后文学名著的生存状态等方面探讨传统文学名著的影视化重塑.  相似文献   

16.
影视剧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一种类型,自从诞生以来对我们现代社会和日常生活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近些年来,传统媒体的电视广告、报纸广告、广播广告等越来越引起受众的反感和排斥,而影视剧之中的植入式广告凭借它新颖的营销模式和诉求方式,已然成为当代社会影视媒体广告的新的演绎平台,为广告主和媒介双方提供了新的合作机会和选择。  相似文献   

17.
人文视野中,影视艺术基础教学的价值意义在于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实现更为真实和完整意义上的"人"的自由、和谐发展.影视艺术基础教学应该培养学生必需的影视媒介素养,发展学生的影视语言能力,在透彻解读影视作品的前提下获得时历史、现实、本土、异域等人所处的情境概念的人文认知,在审美情感的共鸣中获得关于人之为人及人如何为人的根本认同.人文化的影视艺术基础教学在手段、模式、规律等方面,应展开对话互动,强化多媒体技术运用以及鼓励创作尝试.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们正处于信息社会中,影视媒体已经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引进到课堂教学中。影视媒体的应用非常有利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开展,它具有具象性、超时空性、意义的开放性、受众的广泛性、似真性、典型性等特征。本文探讨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影视媒体的效用。  相似文献   

19.
人类学影视片作为传播媒介,其属性是不存在争议的。从传播学角度对其信息传播的特点于以关注和阐释是很有意义的。与其他形式的人类学信息载体比较而言,人类学影视片在信息传播中表现出可信度高、传播性强、易于反馈等特点,很好地起到了文化传播与交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Since their inception, film and television have been accused of having all kinds of magical powers to alter behaviour, coerce malfeasance and encourage debauchery. Decades of media theory later, the powers of persuasion are in fact thought to be much more modest. One area where popular media is considered to be particularly influential is education, with film and television being perceived to have a role in teaching audiences about certain topics, notably sexuality. This paper focuses specifically on the education provided by film and television about anal heterosex. Screen depictions have a function in not just putting such a sex act onto the audience agenda but in guiding viewers' reception. In this paper, the use of pleasure, pain and power frames is examined to explore the specifics of the anal education provided by screen fi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