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新型城镇化中失地农民的教育需求及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传兵 《成人教育》2013,33(7):43-45
在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拥有的农业生产技能已失去了意义,加之部分失地农民缺乏可持续生计安排,文化素质和其他劳动技能较低,参与择业竞争的能力较差,再就业相对困难,这使得他们渐渐陷入"新贫民"困境。新型城镇化改变过去片面追求城镇规模扩大、空间的扩张,强调以人为本,重视失地农民的发展权。为此,政府加大对失地农民教育培训的扶持力度,唤醒失地农民的自我教育意识,建立失地农民内在的发展动力机制,以满足他们提高生活质量、融入城市生活以及个人创业的教育需求,从而维护其长远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对美国社区学院的发展考察可知:社区学院具有的全面辐射功能、灵活多变的教育方式和富有成效的培训效果,极大地满足了市场对于人力资源的需求。影响中国社区学院发展和完善的关键因素是: 尚未建立与市场机制相适应的人力资源培养机制。只有解决社区学院与市场机制有效融合的“瓶颈”,中国未来的社区学院才能发挥建立人力资源大国的全部潜能。  相似文献   

3.
王佩 《职教论坛》2014,(9):52-54
实现土地和人口的城镇化,需要社区教育引领失地农民融入社会。但是目前失地农民社区存在着组织建设落后、工作人员专业水平偏低以及服务内容狭窄等问题,为此要加强社区建设,为开展社区教育提供良好的平台;发展社区教育,为失地农民融入社会服务以及引导失地农民积极参与社区教育,提高融入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冯志军 《成人教育》2009,29(11):7-8
和谐社会发展需要社区教育担负起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为社区的和谐发展服务、为社会的和谐发展服务的重要任务,通过发展以满足就业谋生需求的民生型社区教育,以优化社区人文环境为需求的安全型社区教育,以追求生活质量和价值为需求的文化消费型社区教育,以满足人的自主发展为需求的素质提升型社区教育四种社区教育新模式,真正把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福利惠及全体社区成员。为此,新时期社区教育必须在办学主体、教育资源、课程内容和实施方式等外延和内涵上进行改革创新,必须通过建设学习型社区,着力于发展社区成员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来提升社区教育发展水平,真正实现全体社区成员全面素质的提高,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在人力资源上奠定广泛的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5.
对美国社区学院的发展考察可知:社区学院具有的全面辐射功能、灵活多变的教育方式和富有成效的培训效果,极大地满足了市场对于人力资源的需求.影响中国社区学院发展和完善的关键因素是:尚未建立与市场机制相适应的人力资源培养机制.只有解决社区学院与市场机制有效融合的“瓶颈”,中国未来的社区学院才能发挥建立人力资源大国的全部潜能.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民在失去土地的过程中也失去就业依靠与文化、精神寄托,导致失地农民闲暇精力过剩,闲暇时光最终演变成闲暇危机。闲暇危机主要体现在闲暇时间的浪费、闲暇活动的低俗化以及闲暇心态的失衡。导致闲暇危机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与个体选择不自由、社会及文化应对能力不足以及体制困境有直接关系。因此,针对失地农民的闲暇危机,需要借助公共文化场所开展社会教育、社区基层组织开展社区教育以及政府主导开展职业补偿教育,进而转变失地农民的闲暇观、丰富其闲暇生活以及提升其就业技能。  相似文献   

7.
失地农民教育培训的基本内容与政策取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把失地农民变成城镇市民,农业劳动者转变为具备多项技能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营销人员等,是失地农民教育培训的基本目标;搞好基础性与实用性、一般技能培训与高级及特殊技能培训、理论与实践、生产与生活、思想道德教育与法律知识教育等方面的有机结合,是失地农民教育培训的基本原则;应从专业技能教育培训和基本技能教育培训两个方面来构建失地农民教育培训内容体系;职业技能培训、创业与就业教育是失地农民专业技能教育培训的基本内容;心理咨询与角色转换教育、职业道德与诚信教育是失地农民基本技能教育培训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8.
《湘南学院学报》2020,(2):71-76
失地农民是中国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个特殊群体,失地农民失去土地后,社会生活环境发生变迁,其体育需求发生变迁.了解失地农民失地前后体育需求的变迁,对促进失地农民融入城镇生活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马斯洛需求理论视角对失地农民失地前后体育需求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发现失地农民失地前后对体育锻炼的认识、项目数量、项目类别和体育消费观的需求存在显著性差异.由于失地农民生活得到了基本保障,生理需求得到满足,安全需求使失地农民对体育锻炼更为迫切,社交需求使失地农民参加体育锻炼的项目数量明显增加,尊重的需求使失地农民参与体育活动项目类别有了显著性改变,自我实现的需求让失地农民参与体育消费观有了明显的改变.被城镇化后,失地农民希望能够尽早融入新的生活、获得社会认可、实现自我价值,这些社会需求可以通过体育活动得到满足,因此他们的体育需求有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
公共服务均等化视角下的网络化失地农民教育培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失地农民提供均等化的教育服务是政府的基本职能。单一的职业技能培训无法满足失地农民的需求,导致培训收效甚微。从培训机构的网络化、培训模式的网络化、培训内容的网络化以及培训技术的网络化建立起多层次、多维度教育培训网络,以提高培训效果,落实均等化的教育服务。设立失地农民教育培训基金可以解决失地农民培训经费问题,以促进网络化的失地农民教育培训服务真正得到落实。  相似文献   

10.
社区教育要为经济建设提供支持服务。社区教育资源的相对不足与当前经济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通过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协调作用,调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创建高效的资源整合机制和科学的社区教育发展模式,实现环境资源、学习资源、人力资源的充分共享,以满足滨海新区经济建设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1.
《欧洲教育》2013,45(1):45-48
Educational planning, the attempt to adapt the skill structure of the labor force to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progress, has failed in Italy for two reasons. The poor political possibilities for implementing planning, including planning in education, have checked attempts to put ideas into practice. Instead, the uncontrolled demand for education has made possible the growth of institutions which planning regarded as being of less urgent importance. Second, the foundations of planning have proven to be unsound, because changes in the job structure have not generally been in the direction of higher qualification; rather, a dual tendency has existed with regard to the need for labor. The continued increase in the need for manpower without any prior specialized training, on the one hand, and the need for a higher level of specialization for a smaller, if increasing, segment of the labor force, on the other, have invalidated the assumption that a general rise in level of qualification would be necessary.  相似文献   

12.
新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县级社区学院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受教育水平偏低,是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在人力资源层面需要解决的一个根本性问题,也是我国新农村建设要面对的人力资源基本态势。当前,农村教育要转变唯升学的应试教育目标,加大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完善农村教育体系,建立具有中国特色和地方特点的县级社区学院,发展农村高等教育,切实增加农民的人力资本积累,培养和造就适应新农村发展要求的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3.
临沂市“培养新农民、服务新农村”调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农村建设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提出了新的任务,临沂市农民素质的现状,决定了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培训新型农民任务的艰巨性和重要性。因此,要高度重视培养新农民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着力加强农民五种意识的培养;从统筹城乡社会发展全局出发,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从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资源支撑的高度,抓好农村人力资本队伍的培养;整合临沂市教育培训资源,构建临沂市农村劳动力综合技能培训人才的“梯次结构”。  相似文献   

14.
许冰冰 《成人教育》2019,39(10):85-89
额外资格(技能)教育是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重要补充部分,在“双元制”教育系统中并行。通过额外资格(技能)教育,可以促进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或提升职业技能水平,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和学生个人职业发展的需要。其具有与“双元制”教育并行、互通和补充;内容覆盖面广泛,培训管理信息化等特点,对于推进我国职业教育“1 + X”证书制度建设具有开发面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模块化课程选课体系,鼓励社会力量多方参与技能等级培训工作,建立共享的信息化平台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以市场为导向重塑农村职业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出现“民工荒”现象的原因并不是农村劳动力数量少,而是其技能素质低,根源在于农村职业教育不能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只有以市场为导向,创新农村职业教育模式,才能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步伐,缓解“民工荒”问题。  相似文献   

16.
知识管理对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按照知识管理的要求,必须半人力资源定位为人力资本,全方位、多角度、卓有成效地开展教育培训工作,实施精英战略,建立人才高地。  相似文献   

17.
一个高素质的技能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技能,也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是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技能型人才缺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只有通过发展职业教育和培训,才能缓解当前劳动力市场供求的结构矛盾,改善劳动者素质和技能结构,逐步形成职业教育和培训与促进就业与创业的良性循环,促进人力资源配置效率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最终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就业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8.
家庭养老、土地养老、社区养老和养老保险是农村现行主要养老模式。传统家庭养老面临挑战,农民有强烈的参保意愿。只有重视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才能彻底提高农民的养老保障水平。因此,必须建立健全农村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继续发挥家庭和土地的保障作用,开展多种形式养老保险。  相似文献   

19.
Graduates of vocational training with or without an exit qualification from the German lower secondary school called ??Hauptschule?? have an above-average chance of being unemployed at the next level. Using a data set which includes both school exit qualifications and the marks from vocational training, we show that this increased probability of unemployment can be explained by the enduring stigmatization of graduating school with a low qualification level and by weaker performance in the final examination from vocational training. This leads to additive disadvantages at the next stage in a young person??s career. The attainment of a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 is, therefore, an insufficient basis for successful entry into the labor market. At a stage, when their integration into the labor market appears to have been secured??despite a problematic start?Cthese youths are, in fact, confronted with an increased risk of unemployment and a precarious start in their working career.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农村土地被大量征用,催生出了一个数量庞大的失地农民群体。大多数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研究表明,湖南省失地农民社会保障还存在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健全、再就业困难、城市生活融入差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征地补偿市场化、强化社会保障、对失地农民有针对性地培训,促进失地农民再就业、鼓励农民创业等加强和改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