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忆农 《图书馆杂志》2005,24(7):67-71,53
中国古代书业书目是一种特殊的地方文献:本文简略回顾了中国古代书业书目的产生、发展过程,并对其存在形式与历史地位分别进行论述,以便引起学者重视对这种特殊地方文献的整理与利用。  相似文献   

2.
陈世英 《出版广角》2017,(20):41-43
中国古代档案文献编纂历史悠久,形成了极为鲜明的特色:一是重视文献和档案的考证;二是编纂原则、方法与体例始终保持发展和完善的态势;三是具有浓厚的“人本”和“君本”文化特点.虽然中国古代档案文献编纂有其特色,但亦非毫无缺点.它的历史局限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编纂目的过度政治化,制约了古代档案文献编纂的整体发展;编纂内容过度政治化,在一定意义上限制了中国古代科技、商业等领域的发展;编纂主体过度政治化,使得编纂队伍无法专业化,进而难以形成系统的档案文献编纂理论和相应的学术潮流.  相似文献   

3.
对东莞古代地方文献的遗存状况和研究现状进行阐述,呼吁应重视东莞古代地方文献的采集工作,提出应加强研究、建立古代地方文献数据库、加大专业人才培养力度等对策,希望对保存东莞历史文化遗产以及促进东莞的经济文化建设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儒家文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中国丰富的古代儒家文献,古代儒家文献的分类,古代儒家文献的使用三方面对中国古代儒家文献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研究,目的是向世人揭示中国古藉中的儒家文献及《四库全书》系列丛书中蕴涵的大量儒学信息,便于人们提高使用儒家文献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叙述了当前国内外福建古代地方文献研究的概况,然后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最后对今后福建古代地方文献研究的发展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民族文献目录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少数民族文献目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我国目录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对中国古代民族文献目录的产生、发展进行了概述性介绍,旨在引起人们对这一课题的重视与研究.  相似文献   

7.
灰色文献在科技查新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灰色文献是当今世界知识爆炸、信息激增的直接产物,它已成为推进科技文化向纵深发展的重要动力。本文论述了灰色文献在科技查新中的作用,旨在引起人们对灰色文献的重视,注意开发利用灰色文献资源,更好地为科研服务。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福建古代地方文献的研究内容和现状。以此出发对其今后的研究走向提出若干建议.以期能时福建古代地方文献的整理和研究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游记是一种重要的文献类型,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游记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对近十年来有关古代游记的研究状况进行简略综述,并指出研究所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学术论文的关键词标引加以分析,说明其标引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科技文献的有效传播和高效利用,希望引起各方重视关键词的标引工作。  相似文献   

11.
漆德文 《兰台世界》2023,(3):154-157
民国《江西通志稿·艺文略》著录历代江西人著作,是对江西古代艺文的总结,是研究江西地方文献的重要依据。可以其为检讨对象,参考历代方志和各种书目文献,辨别其异同,考订其缺谬。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通过科技创新供需矩阵构建及矩阵评估研究,探究科技文献集合对应研究领域内科技创新供需状况,发现研究热点,预测研究趋势,辅助研究机会发现。[方法 /过程]提出一种基于科技文献的科技创新供需矩阵,并将其应用于科技创新供需状况评估。该方法将科技文献中的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映射到需求与供给并形成矩阵表示,对矩阵维度进行组织排序,依据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的共现关系开展矩阵供需状况评估。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具有可行性与有效性。[结果 /结论 ]基于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对科技文献文本进行细粒度知识单元关联分析,构建科技创新供需矩阵,有助于分析相关领域研究状况,了解研究进展与趋势,发现潜在研究机会。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籍电子化发展趋势及其问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国古籍是我国历代保存下来的历史文化瑰宝,既能反映我国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也是研究我国历代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发展变化的最重要的原始材料。不仅深受国人珍爱,而且也受到全世界的广泛重视。整理保存古籍、研究利用古籍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复杂劳动。随着社会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人类利用文献信息的方式正在朝着现代化、电子化、网络化方向发展。中国古籍电子化是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研究古代社会文明的基础,代表着中国古籍整理与研究的发展趋势。坦是,中国古籍与现代文献相比有许多特殊之处,在电子化转…  相似文献   

14.
张静 《图书馆学刊》2005,27(4):107-108
文献情报是各类型图书馆为政治、经济、文化、科研等各项事业服务的物质基础,重视和积极开展文献情工作,才能更好地发挥为社会服务的功能。作为信息密集型和具有检索功能的二次文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国报刊索引》及《电力科技文摘》等二次文献进行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5.
论文系统阐述了福建古代地方文献的研究范围和现状,在此基础上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并指出当前进一步加强福建古代地方文献整理与研究工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我国古代档案文献编纂具有悠久的历史,其源头一直可以追溯至上古时期。随着古代社会的发展和各项制度演进,档案文献及其编纂成果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方面越来越凸显其重要作用和价值,并受到了历代政府和个人的重视。档案文献编纂之大家,首推孔子。我国有据可考的档案文献编纂活动是从孔子开始的,他在编辑整理《六经》的过程中,首创了一系列编辑体例和编辑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文献记载了我国五千年文明史,是我们了解和研究古代文明所必须借助的资料。但如果没有东西来记载,古代文献是不能经过数千年的洗礼和磨难而流传到现在供我们利用和研究的。所以,这些古代文字、图形等信息必须要依赖于有形载体:甲骨、青铜器、石头、简牍、缣帛等。除了作为载体,古代文献内涵的信息也是十分丰富的,我们有必要对其演变及其蕴含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私人藏书家极其重视藏书印,因而,在中国印学史上,它占有独特的地位。本文结合藏书印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充分概述了古代苏州藏书家的藏书印,对于我们了解吴文化,了解文献的收藏和流传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试论清代注疏体文献的检索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少清代注疏体文献具备检索某些古代学术观点和语词的功能,可帮助我们检索许多典章制度的历史沿革、历史资料以及古代学者研究的各种学术观点,特别是一些特殊语词的含义及其在文献中的分布情况。清代注疏体文献的这种检索功能是值得重视并加以开掘的。  相似文献   

20.
传录体辩     
我国古代目录学者经过对前人的目录工作实践经验,学术思想的不断总结和继承,加之自己的大胆探索和创新发展,使中国古典目录学日臻完善,终于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目录学知识体系。在文献内容的揭示方面,古代目录学者创造了解题之法。我国古代目录学传统思想历来对书目之解题极为重视,将其作为评判书目编撰质量优劣、学术水平高低的衡量标准。对于古代解题,近现代的目录学专家和目录学工作者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已公认其共有三种体例,即:叙录体、传录体、辑录体。对这三种体例的概念、特点、作用及相互关系的研究也取得了较显著的成果。特别是对叙录体和辑录体已有了较明确的统一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