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6 毫秒
1.
能体现中学生个性的词语,不应该仅仅是“学校”,也不应该仅仅是“老师”和“上学”等,其实仅就学校生活而言,也是一个色彩缤纷的世界.“中学生个性语词典” 不是汇总词条,而是通过这形式展现中学生智慧的灵光,天才的火花;展现中学生眼中的世界;展现中学生独具特色的内心世界.中学生也不是和社会绝缘,他们对社会的认识也不缺乏入木三分的真知灼见.何妨在这个领域也体现一下“个性”.一个好的词条的拟定,不比写一篇作文容易,但这肯定影响不了中学生一显身手的信心.自开办这一栏目以来,仅刊发十几个词条,就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中学生参与.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中学生关心这一栏目,加入这一“个性世界”.来信来稿请寄山西省太原市双塔西街381号《语文世界》编辑部“中学生个性语词典”主持人心童收.  相似文献   

2.
新的中学语文教学大钢就中学生课外阅读问题作出了专项规定:初中生阅读量不得少于80万字。这说明我国中学生的课外阅读己有了具体的量化指标,它表明课外阅读在中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不再是可有可无的“调味品”、而成了占主导地位的”航标灯”。这一实质性的变化为中学生大学素质的提高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我们的“书虫家园”栏目就在这种大背景下应运而生了。 在我们自己的家园里,你可以任意挥洒自己读书的感受──可以品味,可以联想,可以赞叹,可以挑刺……每一位“书虫”都可以读自己想读的书,说自己想说的话。 如果你读书不只…  相似文献   

3.
《现代教育导报》(中学生版)是由山东省教育厅所属的山东教育社出版的、以广大中学生为读者对象的报纸。近期,本报将对栏目和内容进行调整,欢迎老师和同学们踊跃来稿。1.“青春短笛”栏目:刊发青春校园诗歌。2.“青春论坛”栏目:刊发与中学生生活、学习、生长密切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的评论,一事一议。3郾“热点聚焦”栏目:围绕广大中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或发生在中学生身边的重大事件进行有深度的报道和述评。4.“青春热线”栏目:架起读者和编辑之间的桥梁。请同学们将自己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酸、甜、苦、辣告诉我们,由本报的记者、编辑…  相似文献   

4.
久违的欣喜!只因这文章出自中学生之手 ,本刊的中学生习作乐园——“涩苹果”栏目 ,又有望焕发新的生机了。此文作者方蓉的老师在向本刊推荐这篇文章时说 :“她对历史很感兴趣 ,经常和我交流……替她投稿 ,如果能用 ,对学生一定是个很大的鼓舞 ,不能用也算是一种尝试吧。”尽管这位老师没有留下自己的名字 ,但是这位老师通过与学生的“互动” ,已经促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上 ,迈开了大大的一步 ,因而是颇值得敬重的。但愿有更多的老师能够引领学生做更多的尝试 ,本刊愿为这种尝试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援———“涩苹果”栏目欢迎更多的老师指导和鼓励自己的学生撰稿投稿 ,也欢迎中学生朋友以优秀习作毛遂自荐 !  相似文献   

5.
“全国名校作文”是继广受全国中学生欢迎的“全国中学生新表现作文甲级联赛”之后,又一个中学生自己的栏目,每期全部为全国知名中学的最佳写手的最新力作。不固定形式、不强求标准、追求个性、讲究表现自己、表现个性、表现真情、表现美好、表现梦想。本期推出:海南省海南中学  相似文献   

6.
“全国名校作文”是继广受全国中学生欢迎的“全国中学生新表现作文甲级联赛”之后,又一个中学生自己的栏目,每期全部为全国知名中学的最佳写手的最新力作。不固定形式、不强求标准、追求个性、讲究表现自己、表现个性、表现真情、表现美好、表现梦想。本期推出:湖南师大附中  相似文献   

7.
何魁 《中小学电教》2011,(5):112-113
当前.不少中学生的作文套作现象严重.作文时没有回到其生活的本质上来,口号式的文章或泛泛而谈的文章较多,没有生活真实的反映,按照传统“文如其人”的理解与评价.体现出当前中学生的一种虚浮心理状态,这亦是他们远离客观真实生活的体现。所以,老师难教,学生难学,不少中学生作文除了老师的或从其他书籍上获得的。就是没有自己的.文章中看不到学生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  相似文献   

8.
“全国名校作文”是继广受全国中学生欢迎的“全国中学生新表现作文甲级联赛”之后,又一个中学生自己的栏目,每期全部为全国知名中学的最佳写手的最新力作。不固定形式、不强求标准、追求个性、讲究表现自己、表现个性、表现真情、表现美好、表现梦想。本期推出:浙江省海盐元济高级中学  相似文献   

9.
“全国名校作文”是继广受全国中学生欢迎的“全国中学生新表现作文甲级联赛”之后,又一个中学生自己的栏目,每期全部为全国知名中学的最佳写手的最新力作。不固定形式、不强求标准、追求个性、讲究表现自己、表现个性、表现真情、表现美好、表现梦想。本期推出:华东师大二附中  相似文献   

10.
主诗人:“教育随笔”是本刊今年新辟的一个栏目,“教育”是内容,“随笔”为形式。只要是与教育有关的话题,您都可以诉诸文字,不求面面俱到,但求真知灼见,特别欢迎言简意赅的短章。  相似文献   

11.
如果你走访他的学生,你会感受到一种深深的人格敬重,如果你走访他的同志,你同样能感受到这份敬重的真诚,他的座右铭总结了他的教育历程,也体现了他的做人宗旨,这就是“公公平平处事,清清白白做人”、“不求无人指责,但求自己无愧。”他,就是五合学区校长——张国顺同志。  相似文献   

12.
当你走进各所学校,你就会发现它们各有自己不同的“个性”,正是这千姿百态的“个性”才体现了校长的才华、风格、指导思想及思维方式等,成为检验一个校长成功与否的标志,也是衡量一所学校是否具有活力及发展潜力的标准。每一所学校的“个性”,也正是一所学校的学校环境的体现。因此,每一个好的校长都想在自己的办学生涯中,来创建良好的学校环境。  相似文献   

13.
在“创新实践”栏目中,我们连续刊登了每年一届的“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和“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的获奖作品,受到了广大中学生读者的欢迎。许多读者来信说看了这些同龄人的发明作品,不仅开阔了他们的眼界,而且激发了他们发明创造的热情。但由于他们所在的学校没有发明小组,想发明什么一时又找不到课题,有了发明的想法也得不到老师的指点。针对同学们的需要,为激发同学们发明创造能力,本栏目将举办“我出题你发明”活动。我们将在今后不定期地提出一些发明课题,欢迎同学们积极参与,并将你们的发明构思、作品及设计草图寄到“创新实践…  相似文献   

14.
在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的个性素质,强调要张扬学生的个性。但这一观点有时会被某些学生误认为是让自己的个性自由发展,不受任何限制,由此,自觉不自觉地步入误区。有人说:“追求绝对的个性自由也许是走向自我毁灭的第一步。”那么,教师遇到这样的学生,该怎样引导他们走出误区呢?引导学生走出个性张扬的误区,教师首先要以宽容、大度的胸怀用爱心、耐心,以理说服学生。案例1在英语课上,老师让一位学生用英语讲一个小故事,其目的是想培养他的英语表达的能力。可这位同学站起来却说:“老师,现在不是提倡张扬个性吗?我对英语不感兴趣,你为什么要强迫我干我不感兴趣的事呢?”当时,这位教师感到有些为难,但随机说:“你说的话有一定道理,但不完全正确。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爱好,一个人往往对感兴趣的事可能会做得很好,对不感兴趣的事有可能做不好。中学阶段是打基础的阶段,中学生应该在兼顾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同时,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往往有很多的有意义的事情并不都是我们感兴趣的,或者在开始时并无兴趣,当你做完了,尝到成功的滋味后,才激起兴趣,甚至可能还会发现自己在这方面存在着潜能。因此,我们千万不要回避...  相似文献   

15.
作者以“课堂实录”式的手法,描写了自己理想中的语文课。从文中可知,当代中学生对语文学习怀揣着这样一些愿望:其一,他们乐意用自己的生活积累和自我感悟去解读文本,反对“千篇一律”的教学方法;其二,他们乐意接受师生阃的平等交流,反对“唯我独尊”的师道尊严和“填鸭式”的课堂灌输;其三,他们乐于接受老师“循循善诱”的教学模式,希望老师注重他们的独特体验和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一年一度的大学开学典礼即将来临,十年寒窗苦读等待的就是这一刻。来到大学时,一切都是新鲜的.但每一位新生不可避免地都要面临一个问题——“我将如何度过自己的大学生活?”。也许你早就从家长们、老师们、师兄师姐们还有大肆宣传的媒体上了解到了很多关于大学生活的信息,无论是美好的还是无趣的.你的脑海中已经构架出了一幅大学生活的画面.但这都仅仅是大学生活的一角。你知道国外的学生是如何看待并度过自己的大学生活的吗?还有那些只能在电视和报纸上所见到的名校。本期栏目中我们就带你一起去感受世界顶尖学府的大学生活.听听那里的学生如何描述自己的大学梦。  相似文献   

17.
题目中学生大都有过“追星”的历史。有的把“明星照”夹在书页,贴在床头;有的剪成“明星”头,迈着“明星”步,一口“明星”腔;有的对“明星”的身世、传闻如数家珍……可是,你有没有想过,每一颗“星”都有自己的轨迹,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你自己不就是独特的“这  相似文献   

18.
月,阙也     
“月,阙也”,这是一本两千年前的文学专著的解释。阙,是“缺”的意思。那解释使我着迷。曾国藩把自己的住所题作“求阙斋”,求缺?为什么?为什么不求完美?那斋名也使我着迷。“阙”有什么好呢?“阙”简直有点像古中国  相似文献   

19.
设计理念本设计重点在引导学生从生活体验入手,激发情趣,联想回忆,由聊、画到写,打开思路,描述各家星期天的多彩生活,写出真实感受,写出有个性的文章,并根据学生实际设立三级目标,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导写过程一、聊:营造宽松氛围1.导入:同学们,咱们今天聊会儿天好吗!聊什么呢?(稍作沉思后板书),“我家的星期天”,请大家注意“家”与“星期天”这两个词语(给这两词出示着重号)。今天我们就以这个为话题,你想和谁聊就和谁聊。当然罗,老师也特别希望有位小朋友能和我聊一聊,下面就开始吧!2.汇报:谁愿意把自己家星期天怎么过的大声地说给老师…  相似文献   

20.
《现代语文》2005,(9):123-123
写作是一种创造性的表述,贵在有创意,有个性,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过,人们在读一篇文章时,心里总会问;“喂,你能对我说点儿什么新鲜的?”“新鲜的”就体现了创意和个性。写作首先要力求有感而发,这是有创意,有个性的基础。然后努力在表现生活、再现生活或认识问题、分析问题上,体现自己的独到之处,这就是在表现自己的创意与个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