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博览     
马克思恩格斯论公开性马克思恩格斯论述公开性的内容可分为三方面: 一、公开报道政治活动。马克思比较详细地论述了公开报道政治活动的问题。他指出官僚机构的反公开性:“官僚机构的普遍精神是秘密,是奥秘.”“因此,公开的国家精神及国家的意图,对官僚机构说来就等于出卖它的秘密。”一八七一年的巴黎公社,通过报刊公开公社的除军事问题外的全部会议记录。对这一决定,马克思十分高兴,他详细地记载下有关这方面的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一生都充满着批判精神。这种批判精神在他的报刊理论和报刊实践中体现得也十分明显。从青年时代投身革命报刊活动开始,马克思便把无情地揭露一切反动派,破坏现存政治制度的一切基础作为自己报刊活动的战斗使命和重要任务。同时,他还注意把这种对反  相似文献   

3.
博览     
马克思论报刊与人民译文新论有几段马克思论报刊与人民关系的话,经常一被引用,但现有中译文有几处明显的不准确,影一响到对马克思新闻观点的理解。一、「出版物是历史人民精神的英勇喉舌和一它的公开表露。」(《马恩全集》)第一卷五十页)其中「英勇喉舌」可译为「毫无顾忌的表达方一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中国的新闻工作者有三 个任务:公开报道、内参报道、联通工 作.”①内参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大创造, 无论是在革命时期还是在建设时期,都 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与内参在革命和建 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不相称的是,对它 的理论研究很少,而且一些说法并不严谨.比如把内参监督当成一种舆论监督, 认为内参是新闻等.本文对这些问题详加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内参的不公开性 公开与否是新闻与内参最重要的区 别.公开性是新闻报道的一个概念.“新 闻的公开性一方面是指新闻信息的内容 是可以公开的,另一方面是指信息应该 以公开的方式传播给公众.”②内参报道 则是不公开的.  相似文献   

5.
《新闻界》2017,(10):103-104
<正>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里涉及到19世纪欧洲主要国家有关新闻出版方面的法律,有的法律还被详尽地论述过。这些论述从整体上表达了他们对新闻出版法的基本认识:争取所有人在普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尽可能使法律保障人民的新闻出版自由,减轻物的依赖关系对这种自由的控制。对此,恩格斯讲过一段话:"一切自由的首要条件:一切公务人员在自己的一切职务活动方面都应当在普通法庭上按照一般法律向每一个公民负责。"[1]  相似文献   

6.
新闻事业不是纯客观报道事实的工具,而在报道事实时发表某种意见。它可以成为社会上某一部分人意见的代表,并以此去影响社会。因此,新闻事业成为社会舆论的向导,新闻媒介被称为舆论工具,新闻界也被称为舆论界。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在新闻实践活动中,十分重视新闻媒介的舆论作用。马克思在《(莱比锡总汇报)的查封》中指出:“报刊只是而且应该是有声表达者”,“它生活在人民当中,它真诚地和人民共患难、同甘苦、齐爱憎”。马克思把报纸看作“社会舆论的纸币”,“广泛的无名的社会舆论的工具”。(《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491页)马克思说:“纸币交通的特殊规律只能从纸币是金的代表这种关系中产生。这一规律简单说来就是,纸币的发行限于它象征地代表的金(或银)的实际流通的数量”。(《马克思恩格斯全  相似文献   

7.
赵莉 《新闻世界》2008,(9):29-30
众所周知.群众监督和报刊批评是所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极为关注并花费了许多精力给予研究的新闻学课题。列宁在马克思、恩格斯相关论述的基础上,又注入了许多新的思想和新的经验。这些新的思想、经验,又结合他关于真实报道、公开报道等原则的阐述把监督理论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列宁在后期又强调把群众监督纳入法治轨道,给以后的政治实践和新闻实践以新的思路和新的启发。今天建立信息公开制度,保障公民的知情权,既是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发展的必然结果.更是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下面,我就我国的信息公开与公民的知情权来谈谈自己的一点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和恩格斯没有使用过"党性"的概念来谈党报党刊的工作,他们生活的后期,欧洲各主要国家已合法存在马克思主义工人政党,公开活动,有面向社会的党的机关报和理论刊物,一年一度公开召开的党代表大会,自由交换意见,不需要秘密结成派别,  相似文献   

9.
《新闻界》2016,(3)
<正>1995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2版第1卷首次在中国公开了涉及马克思1842-1843年《莱茵政治、商业和工业日报》(简称《莱茵报》)活动的6份文件。这6份文件中,最能简洁而清晰表明马克思新闻思想的便是《科隆市民关于继续出版〈莱茵报〉的请愿书》。马克思1841年参与《莱茵报》的创办,1842年10月担任该报主编。由于报纸的革命倾向,1843年1月20日,普鲁士政府公布了前  相似文献   

10.
声音     
《出版广角》2013,(4):96
土壤污染信息,国家秘密;生乳新国标会议纪要,国家秘密……国家秘密,像是拒绝公开的"四字箴言"。是涉及秘密不便公开,还是担心引起不满不敢公开?非典疫情初期和PM2.5引发关注时,都曾是不能言说的秘密,说开了天也没塌。遮掩只会让人猜测:我们被骗了。——人民日报微评论《中国青年报》对写作的人来说,他需要一个品质——不知轻重。如果你知道什么是轻、什么是重,或  相似文献   

11.
《新闻界》2017,(4)
<正>如同马克思排除一切其他因素的影响研究资本的运动那样,他曾几次排除各种因素对报纸报道新闻的影响,论证新闻真实是一个过程,他把这一过程称为"有机的报纸运动"。原词为一句偏正结构的德文词组"lebendig Pressbewegung",中文原译"有机的报纸运动"[1]是较为恰当的,中文第2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改译为"生气勃勃的报刊行动",反而体现不出马克思关于这个问题整体论证的思想了。  相似文献   

12.
席静 《大观周刊》2012,(43):16-16,28
“犹太人的社会解放就是社会从犹太精神中解放出来。”马克思在《论犹太人问题》中对于“犹太精神的相关论述促使本文作者通过对“犹太精神”特性的分析以及从“犹太精神”与资本主义--基督教世界息息相关的经济异化和拜物本性的关系出发。逐步、较为详细地论述了“犹太精神”的内涵、形成背景和宗教特性以及它与人类解放的关系等等,对马克思《论犹太人问题》中的"犹太精神"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博览     
新兴的「多透视」新闻学「透视新闻学」指的是新闻要运用多透视的方法,从总体上反映现实,给人以透视感,而不只是去拾缀一些零碎。它与传统的新闻学观点的不同在于:第一,多透视新闻反映的题材将更多地集中于民众和国家的关系上,而不是象过去那样,只片面地报道政府或政府官员与国家的关系。它将注意寻找那些能鼓励或反映「民众爱国、遵守宪  相似文献   

14.
今年《新闻战线》第五期《“名人效应”之类》一文,有这样一句话:“马克思说:‘伟人们之所以看起来伟大,只是因为我们自己跪着,站起来吧!’”这句话不是马克思的话。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曾引证过这句话。他说:“早在1789年路斯达洛编辑的报纸上就有过这样的警句:‘伟人们之所以看起来伟大,只是因为我们自己在跪着。站起来吧!’”(《马克思恩格斯  相似文献   

15.
100多年前马克思在研究剩余价值理论时指出:“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劳动是创造剩余价值的劳动”;“生产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对他本人来说是商品……生产劳动者为他的劳动能力的买者生产商品”;“作家之所以是生产劳动者,并不是因为他生产出观念,而是因为他使出版他的著作的书商发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26卷第1册)。仅从马克思的上述论述中,人们不难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是经济学家,恩格斯有20多年从商的经验,他们对报刊的经营是内行而不是外行。但是,由于政治上遭到的种种迫害,他们创办的质量很高的报刊却在经济上被逼得破产。也许由于这个缘故,人们误以为他们在报刊经营上是失败的,当然也不会有什么这方面的论述。实际上他们有不少论述,这些论述为我们的报刊经营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启示。马克思和恩格斯主要从政治上考察报刊,但也经常“单纯从出版的角度来谈这个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合集》※(※后面不再注明名书。)第38卷535页),他们从这个角度把记者工作视为一种“谋生领域”。(34卷455页)马克思谈到《新莱茵报》时说过:“我曾经给  相似文献   

17.
知情权作为人类法制文明的进步成果,意味着公民有权知道他应当知道的事情,而国家应最大限度地确认和保护公民知悉、获取信息的这种权利,包括获取政务信息的权利。一般讲,知情权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知政权;即公民依法享有知道国家活动、了解国家事务的权利,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依法向公民和社会公开自己  相似文献   

18.
博览     
新兴的「多透视」新闻学「多透视新闻学」指的是新闻要运用多透视的方法,从总体上反映现实,给人以透视感,而不只是去拾缀一些零碎。它与传统的新闻学观点的不同在于:第一,多透视新闻反映的题材将更多地集中于民众和国家的关系上,而不是象过去那样,只片面地报道政府或政府官员与国家的关系。它将注意寻找那些能鼓励或反映「民众爱国、遵守宪法和维护国家利益」的新闻报道题材。  相似文献   

19.
论新闻宣传     
(一)宣传是一种社会传播活动。“宣”即公开表达,“传”即加以传播。人们向别人公开地说出自己的观点,其行为、活动就都有了宣传的意味。毛泽东曾说过“一个人只要他对别人讲话,他就是在做宣传工作。”这一论述意在强调: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宣传和宣传工作是一种客观存在,有其相当的普遍性。对于国家、政党和机关、单位来说,做好宣传工作显得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1995年中文《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版第1卷出版,其中首次在中国公开了涉及马克思1842-1843年《莱茵政治、商业和工业日报》(简称《莱茵报》)活动的6份文件。这6份文件中,最能简洁而清晰表明马克思新闻思想的便是《科隆市民关于继续出版<莱茵报>的请愿书》。然而,除本文第一作者2002年为这份文件写过一个600字的词条介绍外,再没有见到任何学研资料。本文谨对这份重要历史文件做进一步阐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