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子政务使得档案管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那么在新的环境下如何来应对这些变化呢?本文认为可从以下方面来入手:一、双轨制保存由于档案工作面临着电子环境和传统环境并存的状况,以及目前各方面的滞后,使得在电子政务环境下,完全实现档案管理的自动化还需时日。面对这种情况,为了对档案进行有效管理,有必要实行“双轨制”的档案保管方法。所谓的“双轨制”就是对电子文件的归档采用纸质介质和磁、光介质一起归档保存的形式,形成内容相同的两套档案。双轨制保存的优点在于能够充分地利用纸质载体的优势,弥补目前电子归档管理方面的不足。二、前…  相似文献   

2.
“数字城管”中产生的文件采用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双向归档制。对产生的电子文件进行打印,转化成纸质文件,连同所需的纸质文件一起,按照电子文件的编号进行归档,同时,将所有纸质文件用扫描仪扫描进电脑。通过办案系统生成电子文件,传送到电子档案数据管理中心归档  相似文献   

3.
宋婷 《陕西档案》2013,(3):30-30
电子文件、纸质文件转化为档案一般采取“双轨制”,归档内容形成“两套制”,即纸介质与磁、光介质两种文件一起归档,形成内容相同的两套档案。其归档时使用不同的编目方法和存贮装具  相似文献   

4.
务实传统的档案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论述了传统的纸质和声像档案的优势。认为在目前条件下,我国档案界对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的过热现象应适度降温。因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传统的工作仍将占主导地位,与电子档案工作并存的时间将更长。目前不家盲目提倡实现双轨制,对绝大部分单位来说,要务实传统的档案工作,也可根据实际需要,归档少部分的电子文件;少数办自动化先进单位,主要是积累电子和管理的经验,但重要的电子文件仍应形成传统的纸质文件归档。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理论联系实际的角度出发,对电子政务系统中档案管理的六个核心问题进行再思考。首先,提出应结合我国本土的工作实际,明晰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的概念及其与“documents”、“records”等词的对应关系;其次,将“归档”分为预归档和正式归档两个步骤,并明确电子档案管理实际工作以归档为逻辑起点;再次,指出全程管理与前端控制理论在实践中难以实现,档案部门应明确自身在电子文件与档案管理全流程中的定位;具体地,本文又从电子档案的真实性与长期保存两个方面对档案部门的职责角色与工作原则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对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应有所包容,对电子档案的真实性及其长期保存则要实行维护性管理;最后,通过对电子档案双套制、双轨制的现状、根源与趋势进行分析,提出应加快推动我国电子档案管理单轨化。  相似文献   

6.
电子文件双轨制之我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所谓电子文件双轨制,简言之就是纸质文件与电子文件并存。详细说来,其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一些需要长期、永久保存和维护原始性的电子文件,及时硬拷贝成纸质文件,脱机保存;二是为了方便利用、保护、传输和联网,将一些纸质档案转化为电子文件。不管哪种情况,在一种形式的保管体系中,均要注明另一种形式的相关信息。比如在纸质文件的备考表或卷内目录“备注”项中注明相应文件的档号及存址,以便利用时相互对照。它与当前的电子文件管理方式直接相关,研究它很有现实意义。一、实行双轨制的现实必然性(一)各国普遍采用双轨制的共同原…  相似文献   

7.
段波 《四川档案》2020,(1):37-38
档案"双套制",是指同一内容的纸质载体档案和电子载体档案双套收集归档,其目的是使同一份文件的纸质版本和电子版本共同处于保存及可利用状态,可以是对具有重要作用和长远查考价值的电子文件制作纸质拷贝,也可以是对有长久保存价值的纸质文件进行数字化复制。泸县在档案"双套制"工作中进行了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8.
刘东斌 《档案管理》1999,119(4):9-10
电子文件对档案工作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如何保持档案的原始记录性成为档案工作者关注的主要问题.一些专家学者认为"为了方便电子文件的利用,永久保存和维护其原始性,在一个机关,物理归档与逻辑归档可以并行".也就是"纸质文件与电子文件长期并存,双轨运行".  相似文献   

9.
“双套制”与“双轨制”对电子文件管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文件档案以其信息传输的优越性,对传统的纸质档案的运用造成了很大的冲击.目前的电子文件无论从法律保障还是从安全性角度而言,还不能完全取代纸质文件,纸质文件和电子文件不可避免地在一段时间内相依共存.因此,探讨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制定“双套制”与“双轨制”管理的规则标准,拓展传统纸质文件与电子文件“...  相似文献   

10.
一、纸质档案与数字档案的区别传统的纸质文件与电子文件既有许多共性,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电子文件的产生、形成、归档及传送、存储、保存等管理均与传统的纸质档案所用的技术、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将“归档”看成是文件和档案的分界线,而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则表现为,文件和档案可以同时产生。由于“实时管理”将档案管理工作渗透到文件管理工作之中,对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实时归档管理,使档案管理者于文件的形成阶段即介入管理,实现了对电子文件的前端控制和全程管理。“文件”和“档案”是两个相对独立的管理系统,但它们之间又是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联的。实时管理,能实现文件与档案在数据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12.
魏巍 《兰台世界》2005,(11):40-41
2005年初,省档案局印发了《辽宁省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暂行规定》,分别从管理体制和职责、电子文件的收集与归档、电子文件的移交和接收、归档电子文件的保管、归档电子文件的利用及归档电子文件的统计、鉴定和销毁等几方面明确了电子文件的归档与管理工作,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使新兴的电子档案管理工作有章可循。电子文件归档后形成的电子档案的特性不同于传统的纸质档案的特性,决定了其在保存与维护方面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如何保存、维护电子档案,使之安全、可靠并永久处于可准确提供利用的状态,是档案工作者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数字化档案是档案馆(室)接收、形成、保管和提供网络化利用的数字化档案信息。既可以是馆藏纸质档案的数字化备份,也可以是双轨制模式下电子文件归档后产生的数字化信息。数字化档案是未来档案存储和利用的主要方式,其信息形态是数字模式。  相似文献   

14.
2005年初,省档案局印发了《辽宁省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暂行规定》,分别从管理体制和职责、电子文件的收集与归档、电子文件的移交和接收、归档电子文件的保管、归档电子文件的利用及归档电子文件的统计、鉴定和销毁等几方面明确了电子文件的归档与管理工作,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使新兴的电子档案管理工作有章可循。电子文件归档后形成的电子档案的特性不同于传统的纸质档案的特性,决定了其在保存与维护方面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如何保存、维护电子档案,使之安全、可靠并永久处于可准确提供利用的状态,是档案工作者急需解决的问题。第一,要保证电…  相似文献   

15.
1文档一体化对机关归档工作带来的影响 随着机关办公自动化进程,电子文件的大量产生,带来如何解决纸质档案与其对应的电子文件归档的问题.1983年国家档案局制定的《机关档案工作条例》第十三条规定,机关文书部门或业务部门一般应在第二年上半年向档案部门移交档案(指的主要是纸质文件归档),而按国家档案局2003年下发的《电子公文归档管理暂行办法》第六条规定,电子公文一般应在办理完毕后即时向机关档案部门归档,实行实时归档(主要指电子文件归档),这归档时间的不一致将带来什么样的困难?《电子公文归档管理暂行办法》第七条规定,电子公文形成单位必须将具有永久和长期保存价值的电子公文,制成纸质公文与原电子公文的存储载体一同归档,并使两者建立互联.  相似文献   

16.
建设项目电子档案单轨制的实行,推动了建设项目领域电子文件单轨归档模式从“纸质化到无纸化”“双轨制到单轨制”突破,档案管理效率显著提升,有力地促进了智慧档案建设。本文首先从概念上辨析单轨制与单套制的不同,以及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单轨制档案管理的特点,进一步从经济、效率、空间等三个方面分析了电子档案单轨制管理的优势。并从上海、河北、深圳等地的电子档案单轨制改革试点总结出建设项目电子档案单轨制管理的经验启示,进一步提升电子档案管理现代化水平,助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相似文献   

17.
一、“双套制”中纸质文件和电子文件的各自特点及其互补性纸质文件是归档单位在其职能活动中形成的、办理完毕、应作为文书档案保存的各种纸质文件材料。纸质文件是当前信息存贮和传播的主导介质。纸质文件以文字、图形附着于纸质载体,它所提供的信息可直接读取,不可与载体分离。易于保持其原始性和真实性,保存寿命长;但其不易增删,信息存贮量小,远距离传播速度慢,共享性差。  相似文献   

18.
规范和完善电子文件的收集、整理、归档,以最大限度地避免电子文件的损坏、失效、失真、散失、泄密,是包括档案部门在内的各级管理机构当前关注的热点和难点。上海港务局办公室集多年开发、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心得与经验,率先完成的《电子档案管理实施细则及计算机应用系统》项目,目前通过了由上海市档案局组织的专家评审。该课题立足于纸质和电子载体文件、档案“双轨制”运作的管理现状,客观地认定这将是一个漫长的历史阶段,进而明智地确立了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长期  相似文献   

19.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办公自动化系统应用越来越普及,电子文件成为党政机关办公行文的主要载体.机关档案资源建设也将由纸质档案归档转为电子文件归档.如何做好电子文件归档工作是机关档案室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课题. 一、基本概念 1.电子文件概念 根据《电子文件归档和管理规范》,电子文件是指在数字设备和环境中生成,以数码形式存储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依赖计算机等数字设备阅读、处理,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送的文件.电子文件是不是电子档案?显然不是.电子档案指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它组织在处理公文过程中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并归档保存的电子文件.  相似文献   

20.
《兰台世界》2015,(Z4):36-37
<正>《机关档案工作业务建设规范》要求:"在归档的文件材料中,应当将每份文件的正件与附件、印件与定稿……分别立在一起,不得分开。"长期以来,定稿与正本一直是如影随形,相生相伴,归入档案,似乎谁也从未质疑过定稿需要归档的合理性与必要性。近年,随着办公自动化的普及,电子文件成为生力军,纸质文件成了"附属品"。为了确保档案保管的安全,大部分机关单位按照《电子公文归档管理暂行办法》、《电子文件归档和管理规范》的要求同时保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