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在一次家长半日活动后的家长问卷中,我看到了这样一段留言:“在活动时,我没有看到老师对我的孩子进行指导。他选择的活动过于简单了,老师应该引导孩子选择适合他年龄的活动。老师总是指导淘气的孩子,他们太牵扯老师的注意力。而我们这些乖孩子是不是不太受老师的关注?”我非常理解家长的感受,但是这位家长多虑  相似文献   

2.
老师:最近你的孩子在与别的孩子打架时说:“你打我,我就打你。”我问他为什么要打架并说这样的话,为什么不告诉老师,孩子告诉我是你们家长教的,是这样吗?家长:是这样的。老师:在幼儿园里小朋友之间打架有时会相互造成一些轻伤。家长看了后心疼,也常常有家长找老师问罪。我们理解家长的心情。但这种情况的发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希望家长  相似文献   

3.
正开心快乐:朱老师,今天我家长是不是又给您打电话告我的状了?朱老师:那怎么能叫告状呢?家长愿意了解一些你在学校的情况,与老师进行交流沟通,家长和老师一起促进你更好的成长。你的家长对你多关心、多负责呀。开心快乐:这种关心过于热情,我都快承受不了了。朱老师:哦,是吗?你希望的关心是什么样的呢?开心快乐:我还是渴望以前家人对  相似文献   

4.
幽默与漫画     
家长签字 老师把考卷发给学生,要求家长签字。 小东:“老师,是让我爸爸签字,还是让我妈妈啊?”  相似文献   

5.
李镇西:李老师,那天我接到你班一个家长的举报电话。李勇军:啊?家长"举报"我什么?李镇西:呵呵,你别紧张,这是你今天送毕业的初三学生的家长。她说,我的孩子三年来在李老师班上感到很幸福,因为李老师非常优秀,既严格要求学生,又特别关心学生。这位家长说她非常感谢李勇军老师。  相似文献   

6.
<正>"我最怕老师打我电话了,电话一响我就知道皮小子又闯祸了!""每次接孩子老师的电话,我的心里就巨紧张!"这是我无意中听某些家长说的。这两句话真实地反映出了老师的电话在家长心目中造成的不安。那么怎样打电话才能和家长心平气  相似文献   

7.
这次家访活动,给予了我当好一名老师的信心与力量,让我重拾工作的热情、向往理想的教育!每个家庭都是那么期待老师的到访:几乎所有家长都在茶几上摆满为老师特意准备的水果点心,甚至有细心的妈妈为我把葡萄剥好皮再送人手中;几乎所有的家长为迎接老师的到访都把家里打扫得一尘不染,甚至有家长还特意为我准备了崭新的拖鞋……这些,都让我深深感受到家长们对我的尊重与期待。  相似文献   

8.
家访·校访     
记得读小学的时候,老师每个学期都要家访一次。那时候的家访,老师和家长都是十分认真的。家长总要打听老师什么时候来,来几个人,一大早就搞好清洁,准备好长板凳在外面等候,用什么东西招待,自己穿什么衣服,家长们都要费一番心思。 老师家访给我的印象很深,我认为这对沟通学校和家庭起了很大的作用。可是,过了不多久,老师的家访渐渐少了,到了后来,几乎没有老师家访了。对此,我多少觉得有点怅然若失。 现在,我当了教师,所见情况却反了过来,老师的家访变成了家长的校访。老师有什么事,总喜欢把家长请到学校,特别是在学生违规之后,或者打电话,或者送纸条,总之是要家长来学校。这也是许多教师用来对  相似文献   

9.
尤顺凤 《早期教育》2007,(11):29-29
幼儿园老师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家长第一个最希望搞好关系的老师。我作为一个有着幼儿家长和幼儿园老师双重身份的人认为,家长不要怕与老师沟通,同时在与老师沟通、处理问题的过程中,还要讲究一点艺术。下面分析三个真实事例,希望对家长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0.
<正>"老师,今年我就把孩子交给你了,功课我辅导不了,孩子在家也不听我的话。""老师,我们孩子就听你的话,你对他严厉些。"作为老师,每每听到家长这样说的时候,我的内心很复杂——欣喜又失望。欣喜的是,家长对学校和老师的教育是绝对信任的;失望的是,家长把教育责任都推到学校和老师身上。  相似文献   

11.
<正>近日,班上召开家长会,作为语文老师的我,断然是不能缺席的。我静坐在教室最后一排,聆听着班主任Q老师与家长们的交流,教室里好不热闹。之后,Q老师把会场交给了我。简单问候家长们之后,我在黑板上写下了"分数、幸福"两个词,问家长:"对于你的孩子而言,什么最重要,分数还是幸福?"教室里一片沉静。半晌,一家长打趣道:"都重要。"其他家长也会心一笑。我从他们彼此心照不宣的神情里捕捉到了相同的答案——分数。这从刚才家长们  相似文献   

12.
有的家长说:“老师不喜欢我的孩子。” 有的老师说:“家长不管,不配合。” 其实,哪位老师不希望自己的学生获得好成绩。哪位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材。 家长和老师的这种误解,往往源于没有很好地沟通。依据时空的变化,家长与老师在教育孩子上扮演着不同角色,他们需要在交流中相互理解和支持。 本栏目将陆续发表老师与家长的心语,在家长与老师间架起一座桥梁。  相似文献   

13.
和老师沟通     
徐璐 《幼儿教育》2013,(12):11-11
交流是门艺术,沟通需要技巧。作为老师,我遇到过讲理的、理解我们工作的家长,遇到过琢磨不透的家长,也遇到过无理取闹的家长。那家长该如何与老师沟通呢?  相似文献   

14.
15岁,我在花季。花季的我,狂傲、不羁。在老师、家长心目中,我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少年。自打升入初中后,我的成绩一落千丈。此后,家长、老师抛来的是异样、轻视的目光。从此,被打入  相似文献   

15.
<正>前几天,一位同事拿着家长的签字找到我,说家长签的字她不明白,是对老师有意见,还是说给自己孩子听的?我看了看签字内容,也觉着这家长会不会对老师有意见?再一想,不对,连续两天这样签字,肯定是家长不知道怎么签。于是,我希望同事先耐心和家长沟通一下,果然是老师理解错了。  相似文献   

16.
超级妈妈 《家长》2009,(2):26-27
昨天在网上碰到一位家长,她问我这样一个问题:碰到“分数至上”的老师,而自己孩子成绩一般,不讨老师喜欢,家长该如何与老师进行交流?说起来,我对这个问题还是挺有发言权的。  相似文献   

17.
有一天,一位同事问了我一个问题:你是自己孩子的老师,你要给孩子的作业签字吗?我回答:当然签呀!但作为老师,我从不强求家长签字,因为我觉得这是将教师的责任,部分地转嫁给了家长。但作为家长,我慢慢地发现了一些问题,看法也随之改变。  相似文献   

18.
张曼凌 《班主任》2010,(2):42-43
现在的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家长希望老师能给自己的孩子更多的关照,如调个好座位、多提问、让孩子当干部……为此,不少家长给老师请客送礼。对此,如果老师推辞,一些家长会有各种想法甚至生气;如果接受,则有悖师德。有的班主任说:吃请也是为了工作,这种方式更容易和家长沟通。我很困惑,面对家长请客送礼,我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9.
《班主任》2014,(4):72
正特别是打架家长会上,一个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的家长和老师谈话。老师:"你孩子不能和同学们打成一片……"家长:"还请老师多多教育,我这孩子从小就胆小,人多的地方他不敢去……特别是打架!"老师:"……"老师真小气儿子放学回来,嘴里一直嘟囔着"老师真小气"。我问原因,儿子说:"外面的老师来我们班听课,我们老师准备了好多可爱的小礼  相似文献   

20.
【案例】有位家长平时为人老实厚道,和同事、邻居关系都很好,可他的孩子却总是欺负小朋友,老师管教都无效。老师请这位家长到学校,家长说:“这孩子从小就特别淘气,为此我没少揍他。我真不明白,为什么就是揍不好他?”听了家长的诉苦,老师明白了。原来孩子好欺负小朋友,完全是受他家长的影响。这位家长很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