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毛泮文 《天中学刊》2002,17(3):121-122
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一种重要的文学现象,这便是六朝文学内容的浮丽、词藻的华美堆砌,后人多用“绮丽”一词概括之。其文风对后人影响深远,但对其评价却有褒有贬。为公正、客观地认识其文风,很有必要对六朝文学的成因进行探讨。 其时,文坛的情况是“去圣久远,文体解散,辞人爱奇,言贵浮诡,饰羽尚画,文秀鞶帨,离本弥甚,将遂讹滥”[1](P416)。从曹丕开始,文学的绮丽之风便日渐盛行。晋武帝太康时期,文学一意追求辞藻华美,对偶工整,走向了形式主义,典型的如陆机和潘岳,二人追求诗的绮丽,其作品在晋代都非上乘。南朝时,骈文…  相似文献   

2.
王闿运的复古思想,多数时候是被视为逆潮流的,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完全如此.他强调诗中所抒之情要摆脱儒家诗教的束缚,重视文之绮丽,不惟与同时的其他复古流派相比更能代表文学发展的方向,即与其后的新派诗相比,在对文学本质特征的认识上,也是大有过之的.王闿运对作为诗歌本质特征的抒情和审美要素的自觉追求,从某种程度上讲,是走在时代前列的.相对于六朝时期的文学自觉,明清人对六朝诗抒情和审美特征的再认识也可以说是一个文学再自觉的过程,而它的终结点和最高点就是王闿运.  相似文献   

3.
六朝是"文学的自觉时代",而在六朝堪称一代文学的则是五言诗。可以说,贯穿六朝诗歌创作的其中一条经脉便是诗歌的尚清审美趣味。六朝诗歌创作中的尚清审美趣味并不是一时形成的,它的形成可以溯源到先秦和两汉。这种审美趣味在六朝诗歌创作上达到了一定高度,其中表现最突出的要数谢灵运的山水诗和陶渊明的田园诗。正是谢灵运山水诗的清秀之美和陶渊明田园诗的清新之美,才使得尚清审美意识在诗歌创作中得以延续并发展,也影响了六朝以后的诗歌创作。  相似文献   

4.
按照"审美意识形态论"的阐述,文学"审美意识形态"的形成,表现为文学作为一种审美意识而由初级形式转变为成熟形态的过程.因而,所谓的"审美意识形态",其实际意义是"审美意识"的"形态",而不是"审美"的"意识形态".在这样的"审美意识形态"的理论中,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是外来的、与文学"审美意识形态"本性无关的.这种认识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据,不符合逻辑,也不符合文学实际.  相似文献   

5.
六朝形式主义文风的历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六朝的形式主义文风,是文学突出自身特征,摆脱附庸地位,谋求独立与发展的一种极端形式,是文学自觉时期的必然现象。这种形式主义文风不仅促成了文学的独立,而且在艺术技巧上为唐诗等后世文学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因而,六朝的形式主义文风在文学发展史上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6.
在日本文化史上,飞鸟奈良时期是日本全面摄入中国文化的高峰。伴随着佛教的传入,中国的六朝佛教美术与盛唐文化移植到了日本。在中国文化的影响下,日本的造型艺术与审美意识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飞鸟白凤佛教美术散发着六朝余韵,天平美术确立为日本的"古典美",奈良文学模仿中国文学的形式。日本文化与高度发达的中国文化之间存在巨大的发展落差,这是当时日本的基本国情。因此,依托中国风土的中国审美精神并未从根本上动摇并改变日本民族自古以来所形成的审美观。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有名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用红装素裹的美丽女子比喻雪后晴日的北国风光,新巧绮丽,是语文课堂上重点赏析的经典语句之一. 这是用人来比喻山水.其实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用人喻山水或山水喻人的句子有很多,如<饮湖上初晴后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满井游记>等词作均有这类比喻,且多成为名句.人喻山水或山水喻人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体现了古人的美学追求.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骈文在六朝成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是在文学自身的自觉、审美意识的觉醒、文学及文学家地位空前提高和统治阶级的倡导的相互作用下开始成熟的;而正是由于这些原因的影响,骈文的审美也体现出语言对偶、辞藻华美、运用典故、讲求音韵声律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9.
六朝人对“文”的观念辨析包含对“文”外延的界定和对“文”的内涵探讨两方面的重要内容。泛文学文体观念和纯文学文体观念被戏剧性定位于六朝 ,它们之间具有内在张力性 ,但都表现出重采、重情的对纯审美内核的追求。  相似文献   

10.
唐代以来,人们对南朝文学多有指责。继陈子昂斥之为“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之后,李白也认为“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那么,南朝文学就真的象他们所说的那样一踏糊涂,一无是处吗?当然不是,社会发展到今天,我们应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来重新加以探讨,力求给予比较公允的评价。本文试就南朝文学的写实精神浅加阐述,意在抛砖引玉。这里谈的写实精神,是与六朝前后的文学创作传统比较而言的。六朝文学处于汉、唐两座文学高峰对峙的峡谷地带;一方面,它冲破了汉代令人窒息的烦琐经学这股沉闷  相似文献   

11.
杨辉 《现代语文》2007,(7):91-93
“审美意识形态”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文学理论教材的重要议题,其中钱中文的《文学发展论》、童庆炳的《文学理论教程》及王元骧的《文学原理》先后从各自的立场共同论证了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本质,给予了文学的审美性尤其是情感特质以充分的重视。在一定程度上,文学的审美性尤其是其情感因素,是我国文学理论教材“审美意识形态”理论的主要内核。  相似文献   

12.
以某种事物为吟咏对象,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存在。随后咏物赋从汉朝开始一直到六朝时期逐渐发展。咏物诗构成了我国诗歌传统的表现形式,随后咏物词在宋代逐渐的成熟和完善起来。这种流变过程也就体现了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以及文学自身的发展,也隐含了士人审美意识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如同任何人类文化现象一样,文学总是在错综复杂的矛盾中发展的。魏晋六朝,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转捩点,在版图破裂、死亡枕藉的时代背景下,文学从儒家的经世致用和朝廷政教工具的实用框子里解放出来,在人的自觉的哲学背景下追求文的自觉,成为具有  相似文献   

14.
伊格尔顿的著作The Ideology of the Aesthetic,中文书名译作<美学意识形态>是正确的,改译成<审美意识形态>的理由则不充分,该书的理论内容也说明书名译成<审美意识形态>是不妥当的.出现这一误译的原因,恐是受理论界所谓"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影响.而"审美意识形态"概念作为一个文学理论术语,特别是作为对文学本质的界定,其准确性并不是毋庸置疑的.  相似文献   

15.
华林 《铜仁学院学报》2006,8(4):9-11,56
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的结论一直是高校研究文学本性的依据。但是无论是从文学的存在状况,还是从文学的理论推断,都不能令人信服地说明所有的文学现象。从理论上来看,马克思并没有把文学界说为“意识形态”。把“审美”这种充满无限生动性、具体性的活动全部纳入某种“思想体系”的概念中,既是让人难以信服,也是苍白无力的。如果说文学是“审美意识形式”,则可以比较合理地解决以上问题。实事求是地看待和分析文学的本性,有利于准确理解马克思关于文学本性的见解。  相似文献   

16.
作为影响深远的诗歌流派和类型,宫体诗从产生至消亡,至少有一百年以上的历史;宫体诗学则延绵数世纪,其内涵伴随中国诗学的发展已成为其中不可缺或的审美要素.它的产生、发展、繁荣,绝对有理论的支撑和思想的指导.但现在的宫体诗理论,似乎只是一些任人掇拾的书信和理论的碎片,这其实是一种 误解.作者以萧纲的"文学放荡论"为核心,结合萧绎和其他宫体诗人的序跋、书信、言论,从整体上考察萧纲的宫体诗学理论,包括诗歌的发生论、本质论、创作论、功能论和新变论.考察宫体诗创作和"文学放荡论"之间的互动关系.把"立身"与"文章",把身边真实的世界和文学幻想的世界截然分开的"文学放荡论",既是宫体诗审美意识新变的产物,反过来又指导创作,促进审美意识的新变,在中国古代诗学上,具有独一无二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送别之际的集体赋诗是六朝最为突出的文学现象,金谷集作诗、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作诗与饯谢文学离夜赋诗则是这一现象的三个代表。这种文学现象的产生,与六朝时期文人集团、文人生命意识的自觉、集体创作现象的蔚然成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而具有重要的诗学意义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朦胧诗"现象的发生是从对极左政治的怀疑与批判开始的,它承接"五四"新文化运动"人的文学"的传统,恢复了"人"在文学中的核心地位,表现出了对人的情感、个体生命体验的强烈关注,它是当代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直接开启了中国新时期文学关于"人"的价值、命运的思考历程.  相似文献   

19.
钱中文"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思想,以"审美反映"的提出为时间起点,以"审美意识"的发现为逻辑起点。其中,"审美反映"提出的初衷,是为着反对"机械反映"的文学观;把"审美意识"认定为"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的逻辑起点,其主要目的在于改变以集体意志为出发点的思维模式,同时基于对个体生存境遇的反思和本真生存方式的关怀。钱中文"审美意识形态"的文学观,坚持了文学的意识形态性,但强调的是文学的审美特性;文学如果丢掉了审美特性,不足以言文学;人丢掉了审美本性,则不能称为健全的人。钱中文"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的理论建构过程,始终以人文精神贯穿。  相似文献   

20.
文学的意识形态性是建构在马克思主义把人看成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基础之上的文学理论界说,是文学承载并传递一定社会群体的相对稳定的综合观念时所表现出的共性特征;而文学的审美意识与意识形态有着实质的不同,文学的审美意识与文学所承载的意识形态成分并不能整合,文学的审美意识在具象化过程中没有被抽象化和观念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