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前,中俄两国政治上高度互信,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在多个领域都取得了丰富的合作成果。但是,双边经贸关系却长期落后于政治的发展,尤其是中国东北与毗邻的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经贸往来,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水平上,其潜力远远没有发挥出来。2012年,普京重返克里姆林宫后,采取了一系列开发远东地区的措施,首次设立"远东发展部",并筹备建立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发展国家集团,"中国机遇论"剧烈升温。但与此同时,俄罗斯民间舆论也存在"中国威胁论"、"能源附庸论"等不同的声音。如何消弭俄罗斯普通民众对中国的误解,是对俄传播  相似文献   

2.
5月20日至21日,第二届“二十一世纪中俄大众传媒研讨会”在北京举行。这是继去年4月在俄罗斯成功举办第一届“二十一世纪中俄大众传媒发展研讨会”之后,值中国举办“俄罗斯年”之际,中俄大众传媒领域的专家和学者进行的又一次较大规模的学术探讨和交流。与会人员就中国与俄罗斯社会转型过程中大众传媒领域所发生的变化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内容涉及大众传播媒介的转型、媒介数字化、互联网和手机媒体的发展以及媒介政策、法规与伦理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对外大传播》2009,(10):61-61
中俄建交60周年暨中俄“语言年”活动将举办 2009年10月2日,是中国与俄罗斯建交60周年纪念日,届时双方将举行庆祝活动,中俄“语言年”活动将在中国继续举行。  相似文献   

4.
正中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作为两大邻邦心灵沟通桥梁的文学一直在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黑龙江省顺应中俄两国在文化、经贸、科技等方面交流的需求,在2014年首届中俄博览会期间,倡导了第一届中国—俄罗斯(哈尔滨)文学合作交流会,旨在发挥文学交流的魅力和影响力,促进中俄文化交流与合作。搭建中俄文化交流新桥梁由黑龙江省政府主办,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东北网和中国驻俄罗斯联邦使馆文化处承办的首届中国俄罗斯  相似文献   

5.
《对外大传播》2007,(6):53-53
2007年6月16日,第18届哈尔滨国际经贸洽谈会将在哈尔滨举办。为进一步扩大对俄经贸合作。商务部将继续与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俄罗斯经贸部共同举办“俄罗斯商务日”活动。“哈洽会”期间还将组织“中俄口岸发展及贸易便利化研讨会”、“俄罗斯有关州(区)经贸推介会”等一系列丰富务实的活动。  相似文献   

6.
<正>2016-2017年是中俄两国元首确定的中俄媒体交流年。东北网作为黑龙江省唯一重点新闻网站,于2006年开通了中国首家综合性俄文频道"伙伴网",历经十年的运行,"伙伴网"受众遍及30余个国家,其中80%左右来自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俄语国家,稿件经常被俄媒转载。近年来,伙伴网与今日俄罗斯、俄罗斯报、俄通-塔斯社、国际文传电讯社等20余家俄罗斯国家媒体及地方媒体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开展对俄外宣实践,  相似文献   

7.
在俄罗斯,了解中国的年轻人正越来越多,尤其是那些读中文专业的学生,他们对历史与当代的中国文化都感兴趣,希望有机会到中国来旅游、学习或者工作。而中俄校际的交流与互派留学生,还有孔子学院在当地的汉语推广,每年一度的中俄文化年活动的举办,使得两国年轻人的交往越来越频繁,加深了彼此的了解与友谊。我是在赴俄罗斯远东送中国留学生的过程中结识俄罗斯年轻人的,也是从他们的身上,我感受到了这个民族独特的品质。  相似文献   

8.
李滔 《对外大传播》2006,(10):50-52
笔者是中国网俄文版的一名编辑,由于工作上的关系,也因为本人的俄罗斯情结,一直很关注中俄两国媒体,特别是网上媒体的相互报道情况。整理近两年来随手记下的工作札记,笔者深深感到,随着中俄两国关系的不断深入,媒体报道的深度和广度都在良性扩展中,同时,媒体所承担的责任也变得越来越重大。而正在进行中的“中俄国家年”活动.更为两国媒体工作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9.
每个国家都拥有独具一格的文化特色,文化作为国家的软实力,深深影响着每个国家的对外决策和行为方式。中俄两国近些年来在各个领域深化合作,共同发展。本文以两国的奥运会开幕式作为切入点,通过比较中国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和俄罗斯2014年的索契冬奥会,对中俄两国在性格、礼仪、艺术表现形式三方面的差异进行细致分析,旨在加强人们对中俄两国文化差异的了解,从而使两国的合作关系更加长久稳固,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16年初成功访问了俄罗斯,两国共同发表了《关于深化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倡导合作共赢的联合声明》,明确提出了建立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地方合作机制,推动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及西伯利亚地区合作。中俄两国高层频繁的战略互动促进了诸多领域的广泛交流,尤其是中俄的人文交流。而教育领域校际交流在中俄人文交流  相似文献   

11.
婚育制度是一国社会文化的深刻体现和反映。中国和俄罗斯的婚育制度是中俄两国不同社会文化的产物,是各自国情的必然选择,并将随着两国社会条件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完善。两国的婚育制度在法定婚龄、生育政策等方面大不相同,本文就主要探究这种差异。  相似文献   

12.
张亮 《对外大传播》2010,(11):60-61
俄罗斯人对中国和中国人的印象是进入21世纪后才开始加速转变的。随着中俄两国交往的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俄罗斯人通过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媒体了解到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相似文献   

13.
《对外大传播》2001,(4):43-43
2001年3月29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中心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记者获悉“2001年中国国际果蔬产业博览会”将于今年10月11日至14日在厦门经济特区举办。这届果蔬产业博览会是由联合国亚太地区  相似文献   

14.
三年前《对外大传播》改版,根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蔡名照的指示.开办了《新闻发言人》栏目,密切追踪政府新闻发布工作进程.以推进中国新闻发布和发言人制度的建设。如今只要在网上搜索“新闻发言人”。就能看到本刊发表的《在第一时间抢占舆论制高点——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王国庆谈新闻发言人制度》《中国新闻发言人新年发出第一声春雷》《三部委新闻发言人畅谈新闻发布》《新闻发言人的追求——快、准、稳》《美国新闻发言人:“半杯水”的两种表达》《地方政府新闻发育人制度渐入佳境——广东省新闻发言人培训班纪实》等文章.这些文章被很多网站转载。本刊还收到了读者的大量反馈信息。 新闻发言人制度作为中国政治文明的新象征,是中国党务公开和政务公开的重要载体。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周的支持下.《对外大传播》时刻感知着中国新闻发言人制度的进程。外国媒体对中国政府的新闻发布会日益关注.其中“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新闻发布会更是吸引了路透社、法新社、美国《华尔街日报》、英国《金融时报》、BBC、《澳大利亚人报》等西方主流媒体的争相报道。许多外国媒体驻京记者更是场场不落地参加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的新闻发布会。这成为他们采写新闻的权威来源之一。 通过2006年的58场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的新闻发布会。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与各国的理解越来越多.误解越来越少。向世界说明中国、倾听世界的声音、沟通人类共同的情感。需要新闻发布会这个平台来推进中国的对外传播事业,进一步加强沟通和对话。 2006年12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厅内座无虚席.中外媒体记者一百余人参加了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06年举行的最后一场新?  相似文献   

15.
《对外大传播》2014,(10):F0003-F0003
正2014年9月18日,由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研究中心、莫斯科大学新闻系等单位联合主办,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传播研究院承办的"第十届中俄大众传媒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传媒大学举办,来自中俄两国十余所大学、官方科研机构以及传媒业界的专家学者参加研讨会。开幕式由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传播研究院院长雷跃捷主持,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廖祥忠教授,  相似文献   

16.
三年前《对外大传播》改版,根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蔡名照的指示,开办了《新闻发言人》栏目,密切追踪政府新闻发布工作进程,以推进中国新闻发布和发言人制度的建设。如今只要在网上搜索“新闻发言人”,就能看到本刊发表的《在第一时间抢占舆论制高点——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王国庆谈新闻发言人制度》《中国新闻发言人新年发出第一声春雷》《三部委新闻发言人畅谈新闻发布》《新闻发言人的追求——快、准、稳》《美国新闻发言人:“半杯水”的两种表达》《地方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渐入佳境——广东省新闻发言人培训班纪实》等文章,这些文章被很多网站转载,本刊还收到了读者的大量反馈信息。新闻发言人制度作为中国政治文明的新象征,是中国党务公开和政务公开的重要载体。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局的支持下,《对外大传播》时刻感知着中国新闻发言人制度的进程。外国媒体对中国政府的新闻发布会日益关注,其中“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新闻发布会更是吸引了路透社、法新社、美国《华尔街日报》、英国《金融时报》、BBC、《澳大利亚人报》等西方主流媒体的争相报道。许多外国媒体驻京记者更是场场不落地参加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的新闻发布会,这成为他们采写新闻的权威来源之一。通过2006年的58场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的新闻发布会,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与各国的理解越来越多,误解越来越少。向世界说明中国、倾听世界的声音、沟通人类共同的情感,需要新闻发布会这个平台来推进中国的对外传播事业,进一步加强沟通和对话。2006年12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厅内座无虚席,中外媒体记者一百余人参加了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06年举行的最后一场新闻发布会。担当发言人的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蔡武。这是他自2005年8月上任后第二次在这里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工作和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的推进,向中外记者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的提问。《对外大传播》记者在新闻发布会现场感受了蔡武主任与中外记者近距离展开的答问和交流。记者们尤其是境外记者提问踊跃,会场气氛如同2005年年终蔡武主任履新后第一次亮相新闻发布会时一样热烈和活跃。在用了8分钟左右的时间简要作了介绍后,他将一个多小时留给记者提问。散会后他还在台下与上前围住的记者们继续交流了10分钟,他说:“能够有更多机会和媒体更直接地沟通,也是我的愿望,我一直在推动。”记者们都笑了。  相似文献   

17.
首届中国-东盟青年艺术品创作大赛于2006年4月10日开始在广西南宁市举行,活动将持续到今年10月31日。这是本刊记者从4月 24日举办的该项赛事新闻发布会上获知的消息。本次大赛主题为“城市与人·和谐与发展”,各国参赛选手将以雕塑、书画和民族特色手工艺品制作等艺术形式展示中国与东盟各国  相似文献   

18.
业界信息     
中俄“国家年”官方网站正式开通 2006年3月21日,中俄“国家年”组委会在北京宣布,中俄“国家年”官方网站(www.2006rus.com)于3月21日正式开通。中俄“国家年”官方网站(包括中文版和俄文版)由中俄“国家年”组委会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新华网具体承办。网站根据组委会要求,及时全面报道“国家年”期间两国领导人出席的主要活动和两国在政治、经贸、文化、教育、卫  相似文献   

19.
基于中国和俄罗斯两国悠久的好客传统,本文将探讨两国人民在待客礼仪方面的异同。主人热情周道、客人有礼有节是两国人民共同遵循的待客准则,但因两国的文化差异和地方习俗的不同,两国人民在迎客方式、用餐礼节及送客方式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希望本文的研究可以促进中俄两国人民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外文化交流,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间的沟通了解与合作信任,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的一项重要职责。自1999年以来,国务院新闻办先后在法国、美国、德国、俄罗斯、巴西、阿根廷、瑞士等国举办了以“感知中国”为主题的系列文化交流活动,将中国优秀的文化艺术介绍到世界各地,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