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存的陆游诗集《剑南诗稿》九千三百余首诗中有很多与读书有关的诗,其中不少是陆游在读了他人诗作之后而写,从中可以看到陆游读书过程中的反思与学习,这些诗歌批评是陆游诗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示子遹》是陆游晚年向其幼子介绍自身学诗经验的诗,本文将以此诗为线索,论述陆游在其读诗诗中所体现的诗歌批评。  相似文献   

2.
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存诗近万首,其中大部分为抒写感时忧国的爱国诗。陆游的诗文集在其晚年已开始着手编辑,并由其长子子虡、幼子子遹继刊刻传播,因此南宋时期已经有学者对其诗歌进行研究。这些研究主要针对诗歌艺术特点及诗人地位,如:姜特立称赞陆游诗歌"淡中有味枯中膏,有时奇险不可迫"(1)(《应致远谒放翁》);陈振孙在《直斋书录解题》中说:"诗为中兴之冠"(2)。此后,一直到清代都是主要围绕这两个方面研究陆游诗歌。陆游的六言诗共有37首,下面就从内容和艺术特色两方面来论述。  相似文献   

3.
陆游的疾病诗是其诗歌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创作内容来看,其疾病诗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具有不同的内涵,清晰反映了陆游人生思想的演变轨迹;从创作缘由来看,多病的人生、注重养生、以治病喻治国以及有意拓展诗歌体裁是其主要构成;从文学史地位来看,陆游的疾病诗既有对以往疾病诗的继承,也有自身的特点,并指引了后世疾病诗的发展,在中国诗歌史上具有不可忽略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正>南宋中兴诗人之一陆游一生创作颇丰,"六十年间万首诗"(《小饮梅花下作》),流传下来的诗篇有九千三百多首。他不仅创作高产,也为我们留下了不少颇有价值的诗论。陆游没有专门的诗论著作,他的诗学观散见于书信、笔记、序跋和诗文作品之中。整理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诸方面。一.锻炼无遗力,渊源有自来"锻炼无遗力,渊源有自来"(《读宛陵先生诗》),这是陆游对梅尧臣诗歌的评语,也可视为夫子自  相似文献   

5.
陆游的纪梦诗在中国古代诗人中,记梦之频、述梦之精,而又对梦浓烈痴心、独树一帜者当数爱国诗人陆游。清人赵翼对陆游的纪梦一类诗,在《瓯北诗话》中曾作了这样的统计和评价:“即如纪梦诗,核计全集,共九十九首。人生安得有如许梦!此必有诗无题,遂托之于梦耳。”他...  相似文献   

6.
历代诗人都解饮,自古以来,诗酒互不分家,南宋诗人陆游《剑南诗稿》中也有很多关于酒的诗篇。他嗜好酒,擅品酒,在数量颇为壮观的咏酒诗、饮酒诗、醉酒诗中,可以窥见诗人的人生观及当时的创作心态。作者借劲酒以助其诗兴和胆量,在醉酒的幻境中,诗歌和书法都表现出了迥异于平常的雄放与恣肆。诗人在沉醉中用诗歌抒发其对时间观和生死观的看法,或宣泄种种愁闷,尤其是有志不得中的抑塞愤懑,挥洒出迥于平常的豪兴与壮怀,凸显出其豪迈旷达的本真个性。  相似文献   

7.
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不仅创作了许多壮志凌云的爱国诗作,还有不少似水柔情的爱情佳作。《沈园二首》就是其爱情诗歌中的代表作品,本文结合陆游的人生经历分析《沈园二首》"以情动人"的艺术特色和他的沈园情结,以期揭示出该诗打动人心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8.
陆游往返四川途中,多有创作和评论.其《入蜀记》喜欢“引据诗文”,所引诗文达40多家180余篇.亲临实地激发陆游联想起相关诗歌,即景即兴发表有关评论,对这些过去自己有所忽略、诗论家不曾关注的诗歌作出了真切具体的解读,纠正了以往的一些模糊认识.陆游在回望先贤时,不时发表一些见解,其中有关李白、梅尧臣、简栖碑以及骈文的独特评价,富有新意与卓识,体现了他的文学批评观.此外,《入蜀记》所引的名家诗文,在今天仍然具有校勘和辑佚等方面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九死不悔报国心──陆游《示儿》诗赏析靳育德《示儿》诗是南宋著名诗人陆游的绝笔诗,全诗二十八字,却字字千钧,份量十分沉重。在陆游现存的9300多首诗中,有人称此诗为“压卷之作”,评价是十分中肯的。在当前党中央强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情况下,此诗不愧为...  相似文献   

10.
《湘南学院学报》2018,(3):48-50
陆游的《剑南诗稿》中,有许多关系其交游的人名,钱仲联在《剑南诗稿校注》里,对其进行了考证,但也有失考或考之太过简略者。为之补考,以期为陆游诗歌的进一步研究贡献资料。  相似文献   

11.
南宋杰出诗人陆游,素重家风教育,一生留下家训26则。在良好家风熏陶下,陆游的后人皆成长为有用之才,一时俊杰。陆游不仅有家训,还写了一百多首教育孩子的诗,经常告诫子女们说:"但愿你们长大成人之后,于国有用,于家尽责,于义无暇,于德不亏。"他教育子女要勤奋读书,不虚时光,在《五更读书示子》中写道:你们现在正是读书大好时机,  相似文献   

12.
南宋时期,淮河是文学创作中一处颇具内涵的地理空间。陆游自觉加入淮河诗的创作队伍,记录时代风云,也联系人生经历,实现个性化书写。据《剑南诗稿》统计,陆游有41篇诗歌涉及淮河书写。这些诗作将淮河与军事、鸿雁意象相连,形成丰富的意象群;手法上融想象于叙事,以对比衬心绪;语言自然真切,隐伏沉郁雄健之气,富有鲜明的艺术特色。总体上,陆游诗中的淮河书写对了解陆游的思想和经历颇有助益,也丰富了淮河流域的文学创作和爱国主义文学创作。  相似文献   

13.
白金花 《集宁师专学报》2013,35(1):22-25,44
近年来,古代文学研究呈现越来越浓的地域文化色彩,有关陆游与绍兴的研究也趋于文化探讨,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站在诗内角度对绍兴诗歌本身的研究、站在诗外角度探讨诗歌中呈现的绍兴地域文化色彩和应用对比研究方法探析陆游与绍兴的关系这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陆游是学术成就很高的学型诗人,他一生中的大部分时光是在书斋里度过的。陆游的诗歌虽以爱国主义主题称,但是其学形象也在其诗中得到了很充分的表现,诸如他对书的痴迷、治学之刻苦、读书之范围、读书之目的等,都写得生动细致,元气淋漓。诗歌中展现如此鲜活的学形象,在中国古典诗歌史上是一个独特的存在。  相似文献   

15.
钱钟书《谈艺录》和《宋诗选注》对陆游文艺观、作品、人品和创作方法等表现出了迥异的态度。究其因,《谈艺录》著于解放前,《宋诗选注》著于“反右”和“大跃进”的特殊时代。通过对二书关于陆游诗歌的爱国主义思想、爱国诗的创作动机及记梦诗特征评价的比较,分析钱钟书的写作旨意和趣向,以期能对把握陆游作品价值及其文学史地位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陆游一生主要居住于家乡绍兴的镜湖。在他留存的近万首诗歌中,创作于家乡的作品占到三分之二。可以说,镜湖风物是陆游诗歌的主要歌咏对象,这一点在他的晚年创作中体现得尤为明显。陆游在镜湖地区的长期乡居生活和"镜湖诗"的创作是密不可分的。正由于如此,"镜湖诗"才最能体现出质朴、细腻、生动、温馨的陆诗本质。  相似文献   

17.
<正>南宋杰出诗人陆游,素重家风教育,一生留下家训26则。在良好家风熏陶下,陆游的后人皆成长为有用之才,一时俊杰。陆游不仅有家训,还写了一百多首教育孩子的诗,经常告诫子女们说:"但愿你们长大成人之后,于国有用,于家尽责,于义无暇,于德不亏。"他教育子女要勤奋读书,不虚时光,在《五更读书示子》中写道:你们现在正是读书大好时机,要刻苦  相似文献   

18.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文坛最伟大的爱国诗人,一生创作甚丰,其中以诗的成就为最高,现存九千多首。其人被誉为“亘古男儿一放翁”(梁启超《读陆放翁集》),尝自称“老夫壮气横九州”(《冬暖》),渴望“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观大散关图有感》),是一个豪气冲天的大丈夫。其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  相似文献   

19.
陆游是宋代留存作品最多的一位诗人,有近万首诗歌收录在集子里。他的一生始终充满着浓郁的诗情。诗情在心灵中激荡,化为不朽的文字,熔铸成火热的篇章。《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夫游之才情繁富,触手成吟……”。读陆游的作品,便会发现他咏叹最多、最精彩、最富于艺术感染力的篇章往往与两个地方有关。那就是南郑和沈园。这是陆游的人生之旅曾经驻足过的地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诗史上,陆游是一面光辉的爱国主义的旗帜,而他所作的著名诗歌《关山月》,则集中体现了他的爱国精神实质。在这首《关山月》中,陆游没有遵循传统,抒写征人思妇的凄楚感情,而是突破传统,开掘主题,充分利用《关山月》提供的无限空间,淋漓酣畅地抒发了爱国主义情怀,在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上别具一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