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从两大角度对话语结构"见过……,没见过……"进行了比较和重新分析。从句法来看,话语结构存在独立成句和非独立成句之分。从句义来看"没见过"句虽然是"见过"句的否定,但是由于"见过"句的比较项一般是体词性的,而"没见过"句的比较项可以是体词性的,也可以是谓词性的;"见过"句多表示虚比,而"没见过"句多表示实比。因此,造成"见过"句与"没(见过)"句在比较项性质、比较点、比较值"那么,这么"的省略、相互转换上等方面的不完全对称。  相似文献   

2.
邓世俊 《文教资料》2008,(16):40-42
比较句本身是一种逻辑表达形式,本文从逻辑关系出发进行分析,指出"比"字句的否定形式的语义特征.把"不比"句和"没有……W"句进行比较,指出两者表达意思的异同,阐明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应该是对称的.并进一步搜集语料来证实"比"字句否定形式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3.
现代汉语的“是”字句,可分为表示判断和不表示判断两大类。表示判断的“是”字句的主语和宾语有逻辑上的必然联系.从语法结构上看,主语和宾语都是体词,词性一致.不表示判断的“是一字句,主语和宾语没有逻辑上的联系.从语法结构上看,主语是体词性的,宾语多数是谓词性的。“是”虽然不表判断,但却可以表示各种意义。“是”属于动词.  相似文献   

4.
现代汉语最基本的否定副词有两个,即"没(有)"和"不",这两个词都表示否定,根据语言的经济性原则,两个词一定存在着句法、语义、语用方面的对立性,如果两个词没有区别,能自由互换,就完全可以舍弃一个,只保留一个,本文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讨论了"不"和"没(有)"的区别.为了行文方便,文章中所有的"没有"都简写为"没".  相似文献   

5.
"X比N还N"句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X比N还N”句式是现代汉中一类特殊的“比”字句,被比较项与结论项由同一个名词来充当,口语性强。文章主要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解释这一句式里N的限制条件、性质、功能,“还”的性质、功能,句式的语义特征以及语用效果,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进行分析、研究,探求这一句式与一般“比”字句的区别与联系。  相似文献   

6.
"一样"与"不一样"类比较句在比较点的构成及出现情况、前面能出现的修饰性词语、语义类型等方面是不完全对称的。"一样"后面的比较点可以由多种类型的词语充当,而"不一样"后只能出现表示积极义的单音节度量形容词;由于"一样"与"不一样"的语义差别,它们前面能出现的修饰性词语也有很大不同;"一样"句可以表示比较,也可以表示比喻,"不一样"句只能表示比较。不了解二者的不对称性,是留学生出现偏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汉语"比"字句是一种高下比较句式,意义在于比较出事物的某一方面在程度和数量上的差异。因此,结论项的语义特征是必须表量,或为数量,或为程度量。"比"字句的结论项可以分为形容词性结论项,动词性结论项和名词性结论项,本文分别考察了其度量特征。  相似文献   

8.
万荣方言的比较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万荣方言的比较句分平比句、差比句、渐进比句和极比句四种。具体格式有“比较项1 连/和 E较项2 一样/一般 W”、“比较项1 赶 比较项2 W”、“比较项1 不胜(不照) 比较项2 W”、“比较项2 比较项1 最 W”等21种。“赶”作比较词,在山西南部比较常见,成都也有这种用法;“不胜”作不及式中的比较词。山西南部以及东南部的一些点以及山东西部和西南部也比较常见。万荣方言“赶”字比较句有逐渐萎缩,最终被“比”字句取代的趋势。万荣方言的比较句在北方官话中有一定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9.
何鑫 《现代语文》2006,(9):127-128
零主语"被"字句简称"零被句",是近代汉语中一类较为特殊的句子.俞光中在《零主语被字句》(1989)一文中,将其定义为:"被"前没有被动受体,句子没有主语(不是省略)的两种被字句.这两种"被"字句分别是:R1(被一人抱住刘知远);R2(正在途中,被鲁智深要行便行,要歇便歇,那里敢扭他).俞氏还指出,R1"被"表动词被动,因此是被动句;R2"被"不表示动词被动,因此是被字句但不是被动句.换言之,"零被句"从语义角度可分为表被动关系的被动句和不表被动关系的"被"字句两种.  相似文献   

10.
Ⅳ比较句的主要类型对两种或两类事物就某方面进行比较的句子,叫比较句.如: 1)黑兔比白兔少13只. 1)是对黑兔和白兔在数量方面进行的比较.数学语言中最常用的是“比”字句、“是”字句和“于”字句. (一) 比字句带有“比”字的比较句叫比字句,如1).它的基本格式是:A比Bx.A和B是比较项,x表示比较的结果.根据x中有无效量词语出现和出现什么样的数量词语,我们可以把比字句分为X_1、X_2、X_3三个小类.  相似文献   

11.
<元刊杂剧三十种>作为现存最早的唯一的元刻杂剧选本,是研究元代汉语重要的资料之一."比"字句经历了汉语数千年的发展演变仍然被保留下来,是比较句的主要形式.研究<元刊杂剧三十种>中的"比"字句,考察它的分类和特点,可以更好地了解"比"字句在近代汉语中的发展和演进情况.  相似文献   

12.
表比较的“有”字句的两个比较项在深层结构中应当是对称的,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由于受经济原则的制约。它们在句法结构和语义类型上往往表现出种种不对称现象。本文详细地考察了其不对称的情况.将其归纳为句法结构不对称、语义类型对称和句法结构、语义类型均不对称两类,并认为比较项的省略、空缺、任指,以及该句式的特殊用法“比况”是造成比较项不对称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王强 《现代语文》2008,(5):27-29
"X比N还N"句式是现代汉语中一种超常规组合的"比"字句,比较客体"前N"与结论项"后N"是由同一个名词"N"来充当,经常出现在口语和文艺作品中.本文通过考察格式中"前N"与"后N"在句法功能上的差异和进入本句式的语义条件限制,从三个平面出发,并结合认知语言学,分析、探索这一句式与一般"比"字句的区别与联系.  相似文献   

14.
比较句一般来说分为三种:平比句、差比句和极比句。马建忠指出,差比者,两端相较有差也。差之之字,概为"於"字,"于""乎"两字亦间用焉。《晏子春秋》中的差比句共26例,根据比较词的不同,可以分为"于"字句、"如、若"字句以及"与……孰"构成的差比问句三类。我们分别从比较主体、比较基准、比较结果、各句式中使用的副词以及不同形式等方面对这些差比句式进行了细致而深入的研究,最终,对《晏子春秋》差比句式的使用情况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否定副词"不"和"没(有)"是基础汉语教学的重点,其在与动词搭配使用时,出现偏误较多.要区分二者,应对"不"和"没(有)"与动词搭配的不对称情况进行研究.研究表明,"不"、"没有"与动词的搭配条件主要体现在状态、时间、主客观性、自主(不自主)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比字句结果项与比较点的联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字句中,比较主体和比较客体是在比较点上进行比较,理解句子时必须确定比较点。比较点与比较结果项的联系十分紧密。前者有时包含在后者中;当前者在句中并不出现时,可以通过后者"找回"。考查了AP结果项、VP结果项、NP结果项和比较点的联系,并运用激活-扩散模型理论解释了比较点的隐去与激活。  相似文献   

17.
在汉语中,"没有"型比较句相对特殊,因为"没有"一般是作动词用,表示对后面成分的否定,或者作副词否定已经发生的动作或状态。然而表示否定意义的"没有"还能表示差比意义。对于在它表示差比意义究竟是什么词性有很多争议。构式语法理论结合语义关系的多重性理论,可以得知"没有"的差比意义实际是来自句式的,这一句式具有差比句的结构模式,其生成过程也可以参照差比句的生成过程。  相似文献   

18.
比字句除了通常的比较作用,还可以有描绘和强调两种功能。描绘是显示主体与一个异类事物有相同性并超过它的意义,强调则是显示主体的某种属性在全体同类之中为第一。比字句的这两种不同的意义都可以从视点的特殊性得到解释,它们不是用于比较的性质也可以由一些方法测试出来。  相似文献   

19.
探讨了《红楼梦》中的4类特殊"被"字句:零主语"被"字句,"被……所"式"被"字句,否定式"被"字句,"被把(将)"同现句,并对其源流演变做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20.
余小庆 《学语文》2014,(2):54-56
正"把"字句一直是汉语语法研究的热点问题。关于"把"字句的定义,有广狭之分。本文研究的"把"字句指的是谓语部分带有介词"把"构成的介词短语作状语的动词谓语句,可简单描写为"S+把+NP+VP"。下面将"把"字句做细致的分类,并根据"把"字句对否定副词"没(有)"、"不"选择性的强弱,将"把"字句归结为三大类型进行分析考察。一、"把"字句的分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