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翻译的本质问题常被学者们讨论,对翻译是艺术还是科学的争论是其中之一。对于这一问题,答案择其一显然是不全面的,也会暴露出理论缺陷。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翻译即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这才是能比较全面地揭示翻译的本质。  相似文献   

2.
孙贝妮 《考试周刊》2009,(34):39-40
翻译界一直呼吁“翻译科学”或者“翻译学”的建立。然而,关于建立这一学科的重要问题——翻译的本质问题,学界却始终没有达成一致的结论。本文通过梳理翻译本质论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介绍20世纪80年代以来当代西方翻译理论,进一步讨论了翻译的本质问题,说明了研究者越来越多地使用跨学科方法研究翻译的趋势。归纳认为翻译并非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翻译研究或可视为一门科学,但翻译活动却是一种语言技能。  相似文献   

3.
朱德芬 《文教资料》2008,(23):61-63
翻译界一直呼吁翻译科学或说翻译学的建立,与此同时翻译的本质问题却仍是一个急需澄清的问题.对该学科如此重要的问题学界远远还没有达成一致的看法.本文通过梳理翻译本质论在中国的发展历程,认为翻译并非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翻译研究或可视为一门科学,但翻译活动却是一种语言技能.文章进一步讨论了翻译的本质问题,通过20世纪80年代以来当代西方翻译理论的介绍,说明了研究者越来越多地使用跨学科方法研究翻译的趋势,即借用其他学科的理论来研究翻译.但正如有学者指出的,这种方法有利亦有弊.  相似文献   

4.
翻译是科学和艺术的统一,这是翻译的本质所决定的。翻译的本质在于翻译的常规性、可授性、创造性、灵活性、艰难性,以及翻译才能的天赋性。之所以人们对翻译是科学还是艺术争论不休,是因为人们在考察和研究翻译的时候,割裂了科学和艺术的统一,只注意到了翻译的一方面,而忽视了翻译的另一方面。在翻译实践过程中,只运用科学或只运用艺术都无法完成翻译的全过程,起码不会是一个完美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刘扬 《凯里学院学报》2002,20(4):105-107
翻译是科学和艺术的统一,这是翻译的本质所决定的。翻译的本质存在于翻译的常规性、可授性、创造性、灵活性、艰难性,以及翻译才能的天赋性。之所以人们对翻译是科学还是艺术争论不休,是因为人们在考察和研究翻译的时候,割裂了科学和艺术的统一,只注意到了翻译的一方面,而忽视了翻译的另一方面。在翻译实践过程中,只运用科学或只运用艺术都无法完成翻译的全过程,起码不会是一个完美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中国学术界对翻译学跨世纪理论研究问题。进行了热烈探讨,其中有几个重要问题须解决(1)翻译学是否能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2)翻译的本质科学与艺术之争。(3)中西翻译史异同比较。(4)建立翻译学要强调中国特色吗?(5)翻译研究中应坚持科学方法论。(6)跨学科的理论到建立元翻译学的前景。上述宏观方面问题的解决是翻译理论能在新世纪有所突破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翻译是语言学习的最高境界,对于翻译的研究和争论也从未停止过.它到底是艺术还是自然科学呢?语言学对翻译的影响又是怎样的呢?如何看待我国的翻译体系和外国的翻译体系之间的关系呢?笔者认为翻译既可以是艺术也可以是自然科学.它应该是一门正在探索中的科学.要想翻译到位,语言学的知识必不可少.最后,对待西方翻译理论的问题,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建立我国现代的翻译理论.  相似文献   

8.
闻一多先生在谈论诗词格律时曾表达过这样的意思:越是有魄力的作家,越是要戴着脚镣才能跳得痛快。只有不会跳舞的人才怪脚镣碍事。翻译工作就好比带着脚镣的舞蹈,翻译是一门科学,是一种认知活动、一种技巧、一门艺术,是一种专业的交流工具。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翻译在促进不同语言国度的人们之间相互了解和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在大学这个舞台上怎样培养大学生的翻译基本能力,跳好这带着脚镣的舞蹈,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令人思考、令人探索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邴政 《海外英语》2012,(6):128+140
翻译是一门科学,同时它也是一门艺术。要想把英译汉译得准确完美,就要注意平时多多积累。多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并不断地总结归纳,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10.
浅谈英汉翻译中的增词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语言活动,是一门艺术。在正确理解原文、忠实于原文的前提下,如何摆脱原文的形式束缚,使译文更加符合目的语的语言规范,这是翻译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要解决好这一问题,既需要正确的理解、准确的表达,也需要一定的翻译技巧,同时,这也是衡量译者英语理解水平、汉语表达能力和翻译质量的标准。增词法是重要的翻译技巧之一。  相似文献   

11.
翻译是一门“杂学”。这门“集大成”的学问即包罗万象,又是一种艺术创造活动,也是国际交流的重要形式。要做好翻译工作,既要通晓语言和翻译标准,又要因地制宜,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12.
归化和异化之争在翻译界一直是个热点话题,文学翻译的本质出发,提出了文学翻译是一门独特的艺术,有的主张归化,有的主张异化,也有的提出要两相结合。本文从是一种需要把握“度”的艺术。本文认为,文学翻译不同于一般的非文学翻译,具有自己的独立性与特殊性,译者的主体创造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翻译过程中的文化误解不可避免,极度归化和异化的现象时有发生,此时就更需要把握一定的度,更好地完成翻译任务。  相似文献   

13.
奈达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的汉译书名《翻译科学探索》应该修改成《向翻译学迈进》。《向翻译学迈进》的意思是,"翻译学"现在不存在,但已是明确的追求目标。译名《翻译科学探索》中"科学"是science的误译,因为英语"科学"指的是自然科学,而翻译不是自然科学;译文"探索"也没有准确表达Toward的含义,"探索"是正在探索之中,不是明确的追求目标。将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译成"翻译科学探索"恰如将Toward the Four Modernizations译成"四个现代化探索"一样不合情理。奈达对"科学"的定义是"学科的知识体系"。奈达对"翻译学"的定性是:"翻译学"是研究翻译的学科——研究翻译这门学科的知识体系,是融知识、技巧和艺术于一体的学科。"翻译学"——研究翻译这门学科的知识体系,不是"寻找翻译过程客观规律的‘翻译科学’"。  相似文献   

14.
黄园 《海外英语》2011,(7):169-170
通过认知科学这一角度进一步探究语言这门学科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特点。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为进一步探究翻译的本质特性以及翻译教学之间存在的关系构建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对翻译能力的培养作为翻译教学的中心环节在翻译教学中也显得十分重要。该文主要针对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及其对翻译能力培养所产生的启示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一。引言 关于翻译本质,古今中外有许多的论述和研究。许多学者指出翻译是一种文化活动,在实现文本信息的对等基础上,兼顾文化再现。而以美国的尤金。奈达、英国的纽马克等语言学理论的译论家则认为翻译的本质是科学,因为语言学的发展揭示了翻译理论研究和实践的规律。2007年,莫娜?贝克教授演讲中提出的“翻译的本质是重述”引发了学者们关于翻译本质以及翻译理论与实践的思考,因而笔者认为有必要探求“翻译的本质是重述”这一命题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吴宓先生一生从事翻译事业。他认为翻译是一门艺术,在翻译时要注意选材,明确目的,并应坚持“首贵明显,再求典雅”的翻译原则。这一思想始终贯穿于先生的翻译实践中,使其在中国翻译界享有其特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翻译的本质是艺术性与科学性的有机统一,文学翻译、科技翻泽和诗歌翻译的实例证明了这一客观性。片面的艺术观与科学观都是不科学的。  相似文献   

18.
翻译是一门艺术.是语言艺术的再创作。学习翻译的一条主要途径是翻译实践。翻译实践应该包括对现有的各种优秀译本的研究学习,这是学习翻译的良方之一.就此,本文通过比较、评析多种译本,借以提高翻译的感性认识和理论水平,同时也是翻译实践的一种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9.
阐释学是探求意义理解和解释的科学。以当代西方哲学诠释学的有关理论作为基础,探讨了译者主体性问题。从对哲学诠释学有关文本理解的本质和过程的深刻解读中可以看到,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比语内解释更为复杂的理解与解释过程。翻译是艺术的再创造。面对原著,译者必须发挥自身的艺术才能和主观能动性,进行堪与原著相媲美的再创作,同时必须尽量忠实原著,自觉地用原著来约束自己。  相似文献   

20.
对翻译本质的争论由来已久,但多是总的概括。本文在赞成翻译综合派认为翻译既是科学又是艺术的基础上,提出了文学翻译应更重视艺术性的观点,并从文学翻译的复杂性、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以及诗歌翻译“可译”与“不可译”三方面来加以论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