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三十年来,报业的光环聚焦在中心城市党报都市报身上,很少眷顾中小城市.然而最近几年,地市报却以强劲的发展势头引起人们关注.据新闻出版总署统计,2007年地市报平均期印数增长14.56%,远高于中心城市省级报纸2.57%的增长水平.  相似文献   

2.
地市报在我国报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全国已有地市报1000(含党报、晚报都市报、商报等)多家。 随着我国新闻改革不断推进,地市报业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但在报业竞争愈来愈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国内报业出现了一个新兴的报种──都市报。它立足于各大中城市.反映社会生活.内容鲜活,形式多样,颇受读者青睐。比较知名的有四川《华西都市报》、湖北《楚天都市报》、湖南的《三湘都市报》等。都者,大也。所谓都市报,实际上就是一种新型的城市晚报。它迥异于传统的党委机关报,但往往是机关报派生出来的子报,是报业集团为走向市场而开发的一个新闻品种。在部分地市级机关报中,都市报暂时以专刊或专版的形式出现,它是地市报建立小型报业集团的突破口,也是地市报创办市场报的一个过渡。办都市报的意义不言而喻,办都市报…  相似文献   

4.
都市报作为一个独立的报种诞生已近10年。1995年1月1日《华西都市报》创刊,开启了中国都市报时代,成功创造了一个崭新的报业模式———都市报模式。在短短10年时间里,都市报迅速崛起、中国报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都市报主导中国报业格局的趋势已日益彰显。2003年召开的世界报业协会第56届大会首次公布了收录中国报纸的“全球日报发行前100名”排行榜,中国有16家报纸榜上有名,其中有4家都市报。今年召开的第57届世界报业大会发布了最新“世界日报发行量前100名名单”,中国有20家报纸跻身百强,其中有7家都市报。都市报在一个区域、一个经济圈、一个中心城市尤其是省会城市,基本上处于主流地位。从未来报业发展而言,都市报持续走强已成趋势。都市报是中国报业发展史上的奇迹,它对中国传媒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下面,本刊编辑部就“‘世界日报发行量前100名’与中国都市报发展”话题,结合“世界报业协会”的相关背景,邀请了两家主流都市报总编辑畅谈都市报品牌的经营与塑造。  相似文献   

5.
中国报业在经历了二十多年顺风顺水的快速发展之后,近几年屡遇坎坷:2005年起报业广告增幅下滑,中心城市晚报都市报发展遭遇增长天花板,既有运行模式受到挑战;当互联网风靡全球,新浪、搜狐风生水起大幅获利之际,传统报业把目光投向网络。几年实践下来,却发现自己的网站并不赚钱,绝大部分新闻网站处于影响力低下经营亏损的困境中。  相似文献   

6.
报业竞争的烽烟早已在一些中心城市燃起,并逐渐向地市报的“地盘”蔓延。短短几年间,来自中心城市的各类报纸分流了原地市报的大批读者,而且改变了读者对新闻的阅读兴趣和评判眼光,使其对地市报“几十年如一日”的老面孔很不满意。随着中心城市报业市场的逐渐饱和,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推动下,各大报业集团将把目光瞄  相似文献   

7.
中国报业在经历了二十多年顺风顺水的快速发展之后,近几年屡遇坎坷:2005年起报业广告增幅下滑,中心城市晚报都市报发展遭遇“增长天花板”,既有运行模式受到挑战;当互联网风靡全球,新浪、搜狐风生水起大幅获利之际,传统报业把目光投向网络,几年实践下来,却发现自己的网站并不赚钱,绝大部分新闻网站处于影响力低下经营亏损的困境中。  相似文献   

8.
报业目前状况 中国大陆报纸目前有2000余种左右,分为三大类:党报、都市报、行业报。党报定位于政策宣传,属于事业性质,除像《南方日报》等少数党报外,绝大多数党报的发行量、广告额都不在全国报纸前列。而行业报则是以提供专业领域信息内容为主,集中于经济、金融或电子IT等新科技领域,受众特定且地域范围分散,目前行业报正由事业性质向企业改制,2005年《中国保险报》成为大陆第一家整体转制股份制企业的行业报,其中民间资本占15%。而都市报作为各地区中心城市主要服务于广大市民的报纸,由于早就实行自收自支、自负盈亏,被推向市场找饭吃,在报业中发展最快、数量最多、受众最广,发行量和广告额占据前十名大报大部分是都市报。在中国的报业中,无论是报业竞争还是产业化发展运作,都市报都处于市场前沿。  相似文献   

9.
钱浩 《传媒》2011,(3):35-37
相对于全国性、中心城市和省会城市报纸,地市报处于一个相对狭小的区域之内,在报业并不特别发达的过去,偏安一隅自给自足。然而,伴随同业竞争日趋白热化、新媒体瓜分传统媒体"蛋糕",竞争让很多地市报业人士对发展前景感到丝丝寒意。  相似文献   

10.
从1995年开始,中国报界出现了一批省级党报主办的以都市报命名的市民报。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20多家都市报(包括早报、晨报),有的城市还不止一家。都市报的报业群体已经形成。都市报的经营机制、报道内容、报道方法、发行方法都给报界吹来清新之风,发行量一路高歌猛进:楚天都市报在拼杀激烈的武汉报业市场,目前发行量已逾100万份;南方都市报在强报如林的广东,发行量已超过100万份……从整体上来说,都市报的版面质量和社会影响力,都在不断提高。惊涛拍岸随着都市报的繁荣兴旺,它在中国报业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  相似文献   

11.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地市报的生存和发展面临严峻考验.从客观上来说,报业的竞争十分激烈:小报改大报,晚报改早报,都市报迅速崛起,县市报越办越多^^各家报纸不仅在质量上狠下功夫,在发行、广告上更是使出浑身解数,各出奇招.特别是靠近省会以及经济发达的一些地市区,各种报纸纷纷涌入,抢占市场.地市报既受到来自中央报纸、省报和县市报的竞争,又受到各种都市报、晚报、行业报、专业报的冲击,所占市场份额越来越小,在地市州行政区划内独此一家的地位早已风光不在. 从主观因素上来讲,地市报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形成了报社内…  相似文献   

12.
关于地市党报人才战略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全国报业竞争的战场正由重点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向地市级城市拓展。在新闻竞争和报业竞争中"偏安"于一隅的地市党报,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以省级党报和其子报开办地方版所引起的新一轮报业大战,使地市党报被卷入了新闻竞争的主战场,全国的报业格局面临着一次重新"洗牌"的大变局。在这场关系到生死存亡的竞争中,地市党报赖以取胜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地市报是中国报业下一轮发展的主要增长力量。地市报业经济受到城市化加速推进的拉动.受到出口主导型经济模式向消费主导型模式转型的刺激.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但地市报业处于单一报社垄断格局.缺少竞争.地市报纸未能及时升级换代,未能开展有效的报网互动.成为地市报发展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4.
区域内都市报发展现状 地市报纸是我国报业中一个庞大的群体,也是一支年轻的生力军。但是,由于受报业经济规模、发行地域以及新闻报道资源、采编人员素养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它们又被称为“在夹缝中生存的报纸”。目前,我国地市报纸主要有党报和晚报(或都市报)两类日报和作为周报的广播电视报。地市报纸的种类并不算多,同城媒体的竞争并不算...  相似文献   

15.
中央、省级报业集团一个个崛起,形成中国报业一颗颗引人注目的新星。 中国地市报(主要指中等城市报纸)面对强大的挑战,如何在新的世纪之初有新的建树,是地市报人共同关心和思索的问题。 地市报的优势和劣势 地市报的优势是“多”而“广”。 全国地市报共300多家,绝大多数都是中等城市报纸。省会城市、经济单列市、沿海发达城市,虽然为省辖城市,但这些城市党报的实力有的已超过了省级报社,有的已率先建立了报业集团。这部分报社已进入了中国报业的“第一方阵”,在规模和实力上已不再属于“地市报”的范畴,因此不在我们讨论的范…  相似文献   

16.
江苏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最近三年的报业经济特别是广告经营平均增长率达到30%以上,增幅已经名列苏北市级党报前列。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2003年4月成立以来,积极探索创新,确立以“报业为主,多元发展”的工作思路,经过两年的实践,整合和运作集团媒体的群体优势、市场强势已经显现,2004年,集团实现销售收入7000万元,总量比两年前增加2倍,创利30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0%和10%,广告经营效益突破了4000万元大关,比上年增长33%,是两年前的广告总量的3倍。集团及所属报纸日平均发行量15万份,比上年增长10%。报业经济的增幅和实绩名列苏北地区党报前茅.  相似文献   

17.
戴玉松 《声屏世界》2013,(5):111-113
去年以来,全国报业尤其是都市报遭遇宏观经济下行和新媒体双重夹击,广告收入均出现大幅下滑,据权威的央视CTR统计,2012年上半年报业广告花费下降7.3%。另据《中国新闻出版报》报道,在广告规模较大的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30个城市中,上半年有13个城市的报业广告处于增长区间,下降的城市达到17个,17个城市中有12个城市超过了报纸总  相似文献   

18.
一、优劣杂陈:宁夏报业市场的现状 当东部地区报业规模迅速扩张的时候,西部欠发达地区仍然面临着报业发展滞后的共性问题。以宁夏为例:目前宁夏共有公开发行的报纸l8种,在公开发行的报纸中,有党报5家,都市报、生活综合类报4家,行业报2家,广播电视报2家,高校校报4家,少儿报1家。全区报业从业人员总数为1634人  相似文献   

19.
当前,全国报业竞争战场正由重点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迅速向地市级城市扩展,地市报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面对省级报纸、电视、广播电台、网络等媒体的多重打压,地市报应如何突破困局及经营管理的"瓶颈"?笔者做出如下思考。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改变我们所处的世界。传统媒体尤其是报纸正面临着挑战。 地市报在中国的报业架构中处于“三级办报”的第三级,是新闻宣传战线上的一支生力军。据新闻出版总署公布的有关统计数字,2006年全国共出版报纸1938家.其中地市级报纸882家。占报纸总数的45.5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