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而在当今社会,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如日中天,被宠为"小皇帝"、"小公主",他们不懂得感恩父母,更不懂得感恩社会、感恩生活。那么,怎样才能使他们在懂得感恩父母的同时,健康地成长呢?为此,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我选择了《重新认识妈妈》这一主题,目的是通过此项活动,教育孩  相似文献   

2.
现今有些学生感受不到父母深沉的爱,不理解父母,甚至讨厌父母的“唠叨”,心中只有自己,不知爱别人,孝敬感恩父母的意识缺失.对此,可从家庭、学校、社会和学生自身四个方面分析探讨青少年孝敬父母意识缺失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教育策略,以培养青少年学会孝敬父母,懂得感恩父母、感恩社会、感恩他人,做一个有德行的、人格健全的、对社会有用的人.  相似文献   

3.
正【活动背景】父母诉苦:孩子不听话,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孩子抱怨:爸妈太啰嗦,霸王作风,喜欢包办一切。这就是当今家庭中的现状。许多孩子在父母的呵护下,感恩意识淡薄,只知道索取,不懂得回报。【活动目标】1.体验幸福,明白感恩的重要性。2.懂得爱的含义,学会关心和照顾父母。3.增强感恩意识,用实际行动回报家人及社会。  相似文献   

4.
目前,中职学生的家庭有不少属于社会"弱势群体",他们供子女上学绝非易事.然而,在中职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不懂得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不懂得感谢老师的教育之恩,不懂得感激社会,不懂得感激他人,也缺乏对大自然的感恩之心,由此也就缺少责任意识.因此,对中职学生实施感恩教育相当必要.笔者在绍兴市职业教育中心通过实践探索后建构了一套"中职学校实施感恩教育的四种途径和每种途径所含的六种方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前,中职学生的家庭有不少属于社会"弱势群体",他们供子女上学绝非易事。然而,在中职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不懂得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不懂得感谢老师的教育之恩,不懂得感激社会,不懂得感激他人,也缺乏对大自然的感恩之心,由此也就缺少责任意识。因此,对中职学生实施感恩教育相当必要。  相似文献   

6.
想到当今独生子或者二胎家庭结构背景下,长辈宠溺,以及轻德重智的教育体制下,感恩教育的缺失双重作用下,学生的感恩之心在风蚀,社会责任担当意识在变薄弱。如何让学生常怀感恩之心有担当呢?笔者凭借自身多年的教育经验,觉得父母的言传身教、教师的垂范激活、孩子生活的亲历塑造,以及社会时事的教育提升,是培养孩子感恩、奉献、担当精神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作为美德的感恩德性蕴含了三重维度伦理关系。感恩美德德性的生成不是一个自发过程,而是在三重维度的感恩伦理关系交互作用下,经过主体一系列的伦理心理环节而生成。如何增强人们对于感恩美德的认知,自觉地履行感恩美德?如何让青少年学会感恩?一是须  相似文献   

8.
公民教育:让孩子懂得感恩、学会分享,有责任心 本刊:很多家长都在说现在的孩子很自私、不懂得分享,遇事从来不考虑别人的感受.您认为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熊丙奇:今天的孩子不懂得感恩、自私,已成为普遍现象,这和父母没有对孩子进行公民教育有直接的关系. 公民教育就是培养受教育者成为良好的公民,也就是让受教育者懂得在思想、感情、言行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所承担的义务以及所享有的权利.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现在的小学生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皇帝"生活,普遍不懂知恩图报,不懂得关心父母和他人,只知向父母伸手要钱;在人际交往方面表现为冷漠、缺乏爱心与责任心.有鉴于此,学校实施"感恩教育"、培育"感恩文化"显得十分重要.我校在德育工作过程中,积极响应市教育局的号召,紧紧把握"感恩教育"这根红线,培养学生有情感、有灵性、有爱心、有怜悯之心,敬畏生命,知耻知荣,知恩图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0.
王继祥 《贵州教育》2005,(12):24-25
由于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工作范围的扩大等方面的原因,导致了至少三种不完整家庭的形成。不完整家庭中成长的青少年绝大部分都有着某些方面的问题,这给新时期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都带来了越来越突出、越来越多的新问题。作为教师,我曾带过不完整家庭子女占全班人数一半的班级,在陪伴学生一起成长的过程中,通过与学生的相处、相知,对他们教育的失败与成功,积累了点滴体会,现就不完整家庭子女的教育,浅谈一些不成熟的做法,旨在抛砖引玉,得到此方面成功人士和同行的指点。一、不完整家庭的分类不完整家庭分为三类,即1.父母离异而造…  相似文献   

11.
如今,一些学生不懂得感恩,没有感恩之心,觉得父母为自己做什么都是应该的。学校一直在开展感恩教育,可为什么成效并不显著呢?那是因为我们的感恩教育没有真正走进学生心里。一、社会呼唤感恩教育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父母的呵护和关爱,每个人都应该爱自己的父母,懂得感恩。在我们的教育过程当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学生:他们总是以自我为中心,遇事不顺或犯错误后不知道审视自己的行为,把过错全都推到别人身  相似文献   

12.
<正>感恩意识是我们人类生活和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思想品质,也是我们与外界联系的重要桥梁。它既可以体现在子女与父母之间,同时也可以体现在学生与老师、下属与领导、朋友与朋友、兄弟与姐妹之间。懂得感恩就是懂得做人,了解感恩便是了解了人生。从字面上来讲,感恩就是指将自己的感激之情通过某种形式传达给对方,并让对方感受到自己的情谊。当一个人懂得了感恩,他才能够真正地关爱他人,从而与他人和谐相处。由此,我们可以发现,感恩意识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了。语文课程作为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主要科目,可以更好地融入感恩教育,借助其中的一些文章来诠释感恩意识,让学生懂得感恩。该如何具体地将感恩教育融入语文课堂中呢?  相似文献   

13.
<正>一个不知道感恩父母的学生不算是好学生。那么,好学生的标准是什么?学生的道德水平到底怎样呢?我们就从道德品质培养的主阵地——家庭方面来了解学生的道德践行情况。我们知道作为青少年本身,应该是"人之初,性本善",在家庭中的道德表现不好,家长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很多教师都知道,在教师要求家长配合教育学生的时候,家长们的答复大约有如下三种:一是我们也不会什么,辅导不了孩子。老师就多费心,怎么管都行,  相似文献   

14.
在成员众多的传统家庭中,大都有一套生活规范和制度,以此来维护整个家庭的和睦稳定。现在,几代同堂的大家庭基本上已被小家庭所取代,而且小家庭中往往只有一个孩子,这样的小家庭人们认为似乎没有必要建立一定的生活规范和制度。但是,无论从哪方面讲,一套可行的生活规范对于孩子健康成长是十分有益的。首先,社会是一个纷繁而复杂的大家庭,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需要独立地生存下去,就必须有相当的自我克制和自我约束的能力。父母们制定一定的和社会生活相一致的要求和规则,可以使孩子从小懂得,他生活在一个具有许多成员的大家庭里,人们彼此要友好相处,不能自己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必须具备忍让、克制和宽容的品质,学会遵守共同的行为规则。其次,制定行为规范,可使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出现不同意见时,能有共同遵守的原则,而不致各执己见,令孩子不知  相似文献   

15.
<正>一、感恩教育缺失现状近年来,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西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都有了飞速的发展,西藏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物质条件越来越好。随之而来的是,很多家庭对小孩过于溺爱,一切以小孩为中心,让小孩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安逸生活。长期的溺爱和教育失当,导致了他们冷漠自私、以自我为中心,不关心他人,不懂得感恩;认为父母的关爱和别人的奉献是理所应当的,只知索取,不懂奉献;在学校顶撞老  相似文献   

16.
顾文荣 《教育》2024,(5):45-47
<正>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飞速提升,人们的生活学习条件日益改善。物质丰富的时代青少年享受着生活的美好,却缺乏对“生活为何如此美好”的思考与理解,更不懂得“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真谛。很多青少年在“4+2+1”的家庭模式下,分不清五谷杂粮,不会洗衣做饭,不会扫地值日,缺少生活常识,没有家庭责任感与社会责任感。究其原因,是家庭和学校长期忽视劳动教育所致。父母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学校也以“知识本位”为导向,以教学成绩凸显教学质量。21世纪需要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7.
独生子女家庭的父母普遍重视子女的发展与教育 ,在开展游戏方面有以下利弊 :首先 ,父母愿意抽时间陪子女玩 ,但不会玩。面对自己年幼的孩子 ,当今的父母大都不吝于抽出一定的时间陪他玩 ,但由于对孩子的心理需要了解不多 ,不知道孩子在玩耍时的某些特殊的要求 ,不懂得孩子游戏的特点 ,只好凭自己的意愿来教或引导孩子游戏。刚开始孩子也许还喜欢 ,时间一长就不愿意跟父母玩了 ,令不少父母有“费力不讨好”的感觉。其次 ,父母愿意投资给子女买玩具 ,但不会买。据调查表明 ,家长在子女身上的投资主要在上兴趣班、买图书和玩具上。在商店的玩具…  相似文献   

18.
正家庭中的感恩教育是渗透在日常生活中的,具有零散性和随意性,所以父母特别需要注意自己的言行,通过点点滴滴的日常生活细节体现自己的感恩之心,给孩子提供积极正面的引导。本期我们专门邀请到了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陆士桢老师分享感恩的内涵,并从家庭的具体生活场景出发,从不同角度分析了该如何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  相似文献   

19.
徐勤玲 《家长》2011,(11):14-15
感恩是一种美好的品质,一个懂得感恩的孩子,善于为他人着想,乐于帮助别人,从而能够赢得别人的尊重。相反,一个不懂得感恩的孩子,会变得冷漠、自私,往往陷入狭隘、孤立的境地。因此,父母要树立感恩教育的意识,在家庭中培养孩子学会感恩。  相似文献   

20.
徐勤玲 《小读者》2012,(10):7-7
感恩是一种美好的品质,一个懂得感恩的孩子,善于为他人着想,乐于帮助别人,从而能够赢得别人的尊重。相反,一个不懂得感恩的孩子,会变得冷漠、自私,往往陷入狭隘、孤立的境地。因此,父母要树立感恩教育的意识,在家庭中培养孩子学会感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