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产业学院围绕产业升级对未来人才的能力和素质要求,以育人为根本导向实施知识协同生产,展现出“外部驱动、内部整合、环节互嵌、成果共享”等特征.现代产业学院知识协同生产的核心目标是开发新型课程,其开发的一般机理是有效对接企业需求、敏捷导入技术知识与经验、协同实施与过程优化、关注“增值”与持续改进,体现出产、学两个系统的融合创新.  相似文献   

2.
知识基础理论强调知识在组织中的核心地位及异质性知识治理对组织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对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具有重要启示意义。知识基础理论视野下,现代产业学院可视为典型知识密集型组织,知识源战略是现代产业学院发展的根本动力,知识共享、整合、创造与转化形塑的知识交往过程构成现代产业学院运行知识逻辑。为形成多中心协同共治知识治理格局,应构建现代产业学院强联结网络结构、强化基于契约的信任和完善协同保障机制,更好促进现代产业学院内知识流动与创新。  相似文献   

3.
现代产业学院是高校深化产教融合的重要载体。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时代价值体现为产教融合逻辑分界的应用性和学科交叉现实选择的融合性。地方高校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推进模式呈现出“系统性驱动的政府+高校协同育人模式”“个性化驱动的企业+高校协同育人模式”“协同化驱动的政府+高校+企业协同育人模式”“一体化驱动的政府+高校+行业+企业协同育人模式”。在地方高校现代产业学院未来建设中,要有效提升产教协同融合度、产业需求契合度,真正激发企业内在动力,实现育人模式与产业需求契合度的不断提升及瓶颈突破;产业定位要精准,学科优势要突出,建设特色要鲜明,以强化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特色的凝练。  相似文献   

4.
湖南实施“三高四新”战略,迫切需要高职院校与企业共建现代产业学院,共育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分析了“三高四新”战略对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建设的新要求,阐述了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建设的“四维联动”模式,并提出了构建“产教融合、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发“嵌入项目、泛在多元”的校企合作课程、打造“校企共享、教创一体”的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互聘互认、德艺双馨”的高水平教师队伍、搭建“深度融合、共生发展”的产学研服务平台、构建“多元协同、共建共管”的管理体制机制等产业学院建设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5.
汽车制造业是湖北“51020”现代产业体系中“5个万亿级支柱产业”之一。校企共建汽车产业学院将为服务湖北区域“51020”现代产业体系构建提供有效保障。通过阐述湖北“51020”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背景,研究汽车产业学院建设的时代内涵,剖析汽车产业学院建设的现状,提出聚焦企业产业发展并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聚焦企业人才需求并开发定制化培养体系,建设“双师型”教师团队并搭建“产学研用”服务平台,探索“岗课赛证融通”并熏陶塑造匠心精神等建设路径,明确产业学院对于汽车产业发展人才支撑的重要地位,从而助推湖北“51020”现代产业体系构建。  相似文献   

6.
融入产业园区协同龙头企业共建现代产业学院,政校行企“四元”主体协同构建“四实”治理体系,以“五创”并举为抓手建设政校行企“四满意”的现代产业学院,成为职业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路径,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全方位四链衔接,提升职业院校助力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为社会服务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现代产业学院是新时代深化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和培养方式、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一种模式。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应该从传统的“学科逻辑”转向“产业逻辑”,改变过去“断带式”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基于产业链的“链条式”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多方利益共同体、校企命运共同体和协同创新共同体,创新现代产业学院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8.
湖南省提出了实施“三高四新”战略的目标,湖南省现代产业学院作为培养现代产业人才的重要基地,应紧密配合湖南省发展需求,为实现“三高四新”战略目标添砖加瓦。通过分析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背景和特点,阐述“三高四新”战略对湖南高职院校现代产业学院提出的新要求,探索服务“三高四新”的湖南高职院校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路径等内容,认为可通过构建产学研深度合作机制、开展跨学科综合能力培养、强化实践教学以及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等举措,为湖南省“三高四新”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支撑。以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新华三人工智能产业学院为例,提出相应的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对策,以期提供有用的借鉴与指导。  相似文献   

9.
政校企是现代产业学院协同建设的基本主体,现代产业学院助推产业链价值水平提升、助推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助推学生高质量就业创业与助推职业教育品牌提升。借助多元主体协同理论,针对政校企协同建设意识低、协同建设资源能力低、协同育人水平低、协同治理质量低等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政校企从健全多元主体协同管理体制、协同建设资源、协同人才培养、优化协同治理保障机制四个方面协同建设现代产业学院的行动策略,推进打造实体性人才培养创新平台,有序推动现代产业学院发展。  相似文献   

10.
蓝俏媛 《广西教育》2022,(6):111-114
本文基于协同育人视角,以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新批产业学院广西香米产业研究院为例,探索其从订单培养到协同育人的发展路径,分析在专业群、产教平台等层面的建设中所取得的成效,论述建立产业学院需要做好的工作以及构建协同育人的机制,提出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应加快“四链”融合、构建多主体协同治理结构、优化专业学科体系、加大科学考核评价机制改革,在建构产业学院协同育人机制时,要坚持“双协同”目标驱动、“双贯通”协同人才培养、“双融合”教学手段创新等思路,以加快产业学院建设,提高育人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