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教育是人民幸福、国家富强与民族振兴的基石和动力.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教育实际相结合,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的教育现代化发展道路,先后经历了四个阶段.革命阶段,打碎旧的一套、开辟民主教育的新道路;建设阶段,全面接管整顿、开展社会主义教育的新探索;改革阶段,优先发展、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新征程;迈进新时代,加快教育现代化、开创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境界.在探索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伟大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教育优先服务国家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大力推进教育公平.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道路,领导中国教育由弱到强、从边缘走向世界舞台中央,为世界教育现代化发展贡献了中国方案与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70周年的历史中,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相结合,找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途径,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本文试对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经验教训作一探讨,不妥之处恳望指正。一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究竟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里没有现成的答案,而苏联等国的模式又不完全适合中国国情。中国共产党人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独立自主地走出一条建设社会主义的新道路。要把人口众多、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中国引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走出了极具创新性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是独立自主的现代化,是全面发展的现代化,有着浓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色彩。中国式现代化的形成经历了“学习西式现代化-形成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创新中国式现代化”的不同阶段,每个阶段的实践都凝练着中国人民的智慧。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实践,可以得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从本国实际出发、坚持勇于创新敢于创新的精神品质等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4.
中国教育现代化新道路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体现出了自身的价值和意义。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中国教育现代化新道路进行了不懈探索,并在教育公平的现代化新进程、终身教育理念践行和体系构建、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国教育对外开放、教育治理现代化建设、教育学术理论创生与提升等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彰显出教育的公平性、全民终身性、人本性、时代创新性、开放共享性、科学性和系统性、理论和实践的融通性等特征。回顾既往探索史发现,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深化教育领域改革创新这五方面为走好中国教育现代化新道路提供了不竭的动力支撑。  相似文献   

5.
百余年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表明:中国不可能通过资本主义道路走向现代化,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是历史的抉择;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必须以中国国情研究为基础,从中国社会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社会实际相结合;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创立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和在改革开放中创立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文化难题的两次回应;面向21世纪,中国共产党必须进一步拓展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认识,进一步把握改革、开放与发展的大趋势,进一步加强对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历史表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本文通过回顾中国共产党发展的辉煌历程,充分肯定了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也证实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又一次得到了飞跃。  相似文献   

7.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实践智慧的总结,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华民族实现永续发展的行动指引。从理论逻辑上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吸收了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思想,继承不同阶段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与时俱进的发展。从制度逻辑上看,稳妥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从价值逻辑上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彰显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优越性,为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提供中国智慧,为世界其他国家现代化提供中国经验,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8.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基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相结合而生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式现代化。这一结合大致经历了最初萌芽、艰辛探索、立体展开和系统完善四个阶段。在这一结合中,中国共产党以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核心,二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党的革命化建设在价值目标、行为取向上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组织保证、方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为党的革命化建设提供充实内容和行为动力。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过程中,积累了包括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确处理好根本目标和阶段目标的关系以及坚持人民立场、和平发展道路等基本经验,这些经验不仅是对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高度概括,也为发展中国家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是恩格斯集中阐述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经典之作。恩格斯在该书中概述了资本主义的局限性,也揭示了社会主义胜利的必然性。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坚持把科学社会主义学说运用到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时期,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和改革开放道路。今天,我们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真正地坚持科学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有机统一,既包含着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在中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既不能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经典著作中寻找完成的答案,又不能照搬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只能立足于中国的基本国情,走自己的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了更好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要有正确的路线指引,二要继续坚持改革开放,三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全面指导,四要全面贯彻落实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战略思想,五要加强和改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