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瑞  刘颖  刘超 《中学教育》2022,(5):89-101
由于育龄女性劳动参与率的提高以及社会幼托机构供给不足,隔代照料逐渐成为年轻父母兼顾家庭和工作的理性选择。儿童早期抚育过程中,照料方式对其非认知能力发展的作用不容小觑,并影响其不同发展阶段的非认知能力表现。文章通过对河北省邯郸市X县5所中小学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实证研究不同照料方式对青少年非认知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隔代照料对青少年非认知能力带来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隔代照料不利于青少年外向性、情绪稳定性和严谨性表示的非认知能力,且这种影响在男生、城镇户籍和初中生群体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进一步研究表明隔代照料下对青少年人力资本投入的数量减少、质量降低,进而影响青少年非认知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基线数据,研究通过构建多层线性模型,分析我国初中生家庭劳动现状,探究家庭劳动与初中生能力发展的关系。研究发现:12.1%的初中生不参与家庭劳动,且不同特征的初中生家庭劳动时间存在显著差异;1小时以内的家庭劳动有助于提高初中生学业成绩和认知能力;家庭劳动对初中生开放性、外倾性和宜人性等非认知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有利于促进学生非认知能力的发展。因此,家长要重视劳动教育,在家庭教育中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并且需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开展合适的家庭劳动。同时,各方要积极构建以家庭为主体,以学校为引导,以社区为支持的内外交织、多元协同的家庭劳动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3.
周金燕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23,(2):120-154+191-192
青少年非认知能力的培养正日益受到重视,但有关影响因素的研究还比较有限。本研究通过收集中国六个省市初高中学生的非认知能力及相关因素数据,并运用贝叶斯模型平均技术对50多个潜在影响因素进行了检验和识别。一个重要发现是:与人连接的“关系类”因素——父母的教养风格、学校的师生交流、同伴关系以及校园欺凌等,是青少年非认知能力发展最关键的因素。而在传统上被认为重要的“资源类”因素——学校资源、课外班学习以及父母养育时间的投入等,却与非认知能力的关联较弱。家庭经济社会背景仅预测了一小部分非认知能力。这表示不同于过去主要以学业成绩为产出、注重资源投入的方案,以非认知能力为产出的教育投资研究应转向对父母教养态度及策略、教师支持和沟通、同伴支持等与人连接因素的关注。本研究的发现也为教育投资突破家庭禀赋和学校资源约束,促进平等甚至阻断贫穷的传递提供了可作用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数据,本文采用回归分析和KHB中介效应检验的方法,从家校共育视角分析了教师关怀对农村儿童非认知能力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依据大五人格理论框架下的尽责性、宜人性、神经质、开放性和外倾性衡量非认知能力,研究发现:家长主观感知的教师关怀能显著改善农村儿童的非认知能力发展;家长接触到的客观教师关怀会对农村儿童的非认知能力产生差异化影响。具体来看,教师的学习关怀对农村儿童的外倾性、宜人性和尽责性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并显著改善其神经质;心理关怀能显著提升农村儿童的宜人性和尽责性;交友关怀能显著提升农村儿童的外倾性和开放性。进一步分析发现,教师关怀会影响父母教养方式而对农村儿童非认知能力产生影响,这一作用机制是通过父母对孩子的反应和要求这两个机制共同实现的,相较于父母要求,父母对子女需求反应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5.
家庭生态环境与儿童早期数学认知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生态环境是一个包括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父母对儿童发展的认识以及对儿童的知识传递行为等多个方面的复杂系统。运用访谈、问卷、结构观察等多种方法对家庭生态环境与个体早期数学认知能力发展关系的研究表明:(1)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母亲对儿童数学认知能力发展的认识、母亲对数学任务的知觉水平以及母亲对儿童数学知识的传递行为与儿童早期数学认知能力的相关显著;(2)家庭生态环境与儿童早期数学认知能力的多层次关系模型是合理的、可接受的;(3)家庭生态环境中各因素对儿童早期数学认知能力发展的作用方式、作用程度不同,母亲对儿童数学知识的传递行为对其早期数学认知能力发展的作用最为直接、有效。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福建省345名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调查问卷作为测量工具,探讨智能移动通信终端使用方式与儿童认知能力的关系.结果表明: (1)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智能移动通信终端已经取代电视、电脑、掌上游戏机等传统电子设备成为儿童最常用的电子产品;(2)儿童使用智能移动通信终端的用途主要为娱乐,大部分儿童仅仅是在家庭中使用这些电子设备,并且每天的使用时间通常低于1小时;(3)儿童智能移动通信终端使用状况具有显著的性别、年级差异;(4)儿童智能移动通信终端使用状况与认知能力各方面存在相关性;(5)儿童性别与智能移动通信终端使用状况中父母陪伴、使用时长、终端用途对儿童的认知能力影响显著并具有线性关系,四者对儿童认知能力的解释度达到9.2%.  相似文献   

7.
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和家庭的教育投入对于学生认知能力与非认知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使用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的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2013—2014年基线调查数据,将家庭教育投入分为教育期望、教育支出和教育参与三个维度,采用条件过程分析模型,探究家庭教育投入三个维度对子女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家庭教育期望年限既可以直接影响子女的认知能力,又可以通过家庭教育支出和家庭教育参与对子女的认知能力产生间接影响,而父母对孩子未来的教育信心则在家庭教育期望年限影响家庭教育支出与家庭教育参与过程中起到负向调节作用;家庭教育期望既对子女非认知能力产生直接影响,也通过家庭教育参与产生间接影响;家庭教育支出对子女的非认知能力不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非认知能力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其发展与家庭教养密切关联。隔代教养现象非常普遍,作为一种重要的家庭教养方式,其对儿童非认知能力的发展既有提升作用又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子女非认知能力的发展是影响其教育获得和社会地位提升的关键因素。基于2014—2015年“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数据,考察了我国家庭资本投入对子女非认知能力发展的影响以及在不同阶层之间的异质性。结果发现:社会经济地位越高的家庭,经济资本、心理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存量越高。四类资本的投入均能对子女非认知能力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社会资本的影响最大;从学习毅力、社交能力、班级融入、情绪稳定性和思维开通性五个维度来看,社会资本的影响依然稳健显著且系数最高。阶层异质性检验显示,子女非认知能力发展在心理资本和文化资本投入上存在“阶层再生产”特性,即社会经济地位越高的家庭,两类资本投入回报越大,而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在投入上却并未有此特性。综上,加强低阶层家庭社会资本投入以发展子女的非认知能力,可以有效弥合阶层之间的未来差距,需政府和家庭双方上下联动、协同推进。  相似文献   

10.
家庭教育要求父母是孩子的首任教师。本调查显示尽管家庭教育在儿童英语和数学学习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家庭教育是促进儿童外语能力和数学认知能力同步发展的出发点,它为儿童外语能力和数学认知能力同步发展提供了精神和物质基础。家长自身英语和数学水平发展失衡、两种辅导能力及时间投入的差异性需要家长尽可能通过扮演合作者、鼓励者、监督者等多重角色来弥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