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分析安徽省1995-2015年财政教育支出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数据,运用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等计量方法,对安徽省财政教育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省财政教育支出和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财政教育支出能够较为显著地促进地区经济增长,财政教育支出每增加1个百分比,地区经济将增长0.674 9个百分比,且安徽省财政教育支出与经济增长呈现出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结合研究结果,提出一些促进安徽省财政教育支出和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教育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密切,是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一方面,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增强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实力,从而可能加大教育上的投资,改善教育条件,提高教育水平和公民教育普及率。另一方面,教育投资的增长,可以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公民的人口素质,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教育可以使经济增长,增加个人收入,从而使个人收入社会分配的不平等现象趋于减少。因为通过教育可以提高人的知识和技能,提高生产的能力,从而增加个人收入,使个人工资和薪金结构发生变化。我国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如何呢?通过实证检验我国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二者互为因果关系,而每十万人在校平均数与经济增长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采用双对数模型,运用中国1980—201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实证检验了教育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显示,教育支出、投资、劳动力对经济增长都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且教育支出的经济增长弹性比投资、劳动力的经济增长弹性更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货膨胀的控制与经济增长的稳定是一对短期的矛盾。同时,两者也都是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目标,平衡两者的关系使得宏观经济平稳运行,则成为各国政府面对的首要问题。两者关系的平衡引发了学术界对最优通货膨胀率的讨论,即在不对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的情况下,什么水平的通货膨胀率是可以接受的?通过使用带有异方差的混合回归法,使用213个国家从1980—2011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可以发现,最优通货膨胀率因人均收入的水平而异。具体来说,发达国家的最优通货膨胀率为1%~3%,而发展中国家的最优通货膨胀率上线可以高达10%。基于这个实证结论,各国政府应根据自身实际经济发展状况,确定其通货膨胀的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5.
在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增长受到严重制约,扩大国内需求以带动经济稳定增长成为现阶段宏观经济调控的必然选择.扩大国内需求不仅仅是要确保短期内经济总量的增长,而且还要在总量增长中保持经济结构的优化,以实现经济长期的持续稳定的增长,因此扩大内需政策中包含着结构调整的内涵.现阶段,扩大内需应着重协调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一是城市需求与农村需求的关系,二是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的关系,三是国内需求与国外需求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根据2014-2019年湖南省教育与经济的数据样本,在菲德模型的基础上,设置湖南省教育经费支出、就业人口、固定资产投资作为模型指标,构建湖南省教育财政经费支出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分析模型。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教育财政支出的增加,可以有效促进湖南省经济增长,二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而三类地区经济增长所受影响程度有差异,所受影响最大的地区为经济发达地区。本次研究结果对湖南省政府今后调整教育财政经费支出政策、确定教育财政支出重点、优化教育财政支出结构,具有较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基于2003-2017年准自然实验的双重差分检验方法,实证检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设立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研究结果显示:北部湾经济区设立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平行趋势检验和安慰剂检验均表明这一结论有效;消费对经济区经济增长有显著的阻碍作用,第二产业比重对经济增长有显著促进作用,投资、政府预算支出和净出口的作用不显著.北部湾经济区要加强招商引资力度、扩大商品出口规模、稳定政府预算支出、积极扩大居民消费并继续提高第二产业比重.  相似文献   

8.
论文使用1995-2010年中国29个省的面板数据,构建包含城市化因素的地区经济增长模型,运用面板协整和误差修正方法,对中国城市化和经济增长之间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从长期看,城市化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拉动作用,表现为城市化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稳定的长期协整关系,且城市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可带动经济增长平均增加2.33个百分点;从短期看,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一定的滞后效应,表现为我国区域生产函数的长期稳定(协整)关系对短期经济波动具有显著的抑制调节作用的同时,滞后二期的城市化水平变动对短期实际产出变动存在正向促进作用.进一步,论文将实证结果与国内城市化水平提高的增长效应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比较分析,并讨论了本文研究结论的深层次原因以及相应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9.
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投资的作用主要是弥补市场失灵,有效配置资源,同时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在理论界关于公共投资的研究越来越多,大部分研究认为公共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拉动作用,然而有的研究表明公共投资对经济增长无显著影响甚至存在负向影响,有的研究结果显示公共投资与经济增长不存在相关关系,另有研究显示公共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取决于公共投资水平和内部结构,还有的研究揭示出公共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有着地区差异和时段差异.  相似文献   

10.
财政教育支出在教育服务方面起着主导作用,自新世纪以来,安徽省不断加大财政教育支出力度,旨在促进安徽省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经济增长.本文通过对1995—2011年安徽省财政教育支出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以及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计量方法,实证结果说明:短期内,安徽省GDP的增长促进了教育支出的增长,但安徽省教育支出的增加对安徽省GDP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在我国产出(GDP)持续增长的同时,失业率也在逐渐上升.本文从政府宏观调控旨在实现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等目标出发,以1998年和2008年实施的两轮积极的财政政策为例,说明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在促进就业增长方面的不足,进而认为在我国这样一个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家,政府在制定宏观经济政策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应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努力促进就业的增加.  相似文献   

12.
基于误差修正模型的我国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尽管我国教育投资与实际经济增长在1978-2007年间的水平序列不平稳,但两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长期弹性为0.697;短期内,两者之间仅存在单向关系,即教育投资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但经济增长不是教育投资的格兰杰原因;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分析均验证了Granger因果检验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率取决于人力资本水平。我区作为一个农牧业大省,农村牧区人力资本提升对经济增长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但从我区现状来看,政府教育投资严重不足,农牧民个人投资增长较快但绝对量不足;政府医疗保健投资严重不足,农牧民医疗保健状况不容乐观;面向农村牧区的职业技术培训严重短缺。因此,必须充分发挥中央和省级政府的作用,切实增加农村牧区人力资本投资;切实增加农牧民收入,促进个人人力资本投资。  相似文献   

14.
投资是GDP的主要构成因素之一,GDP增长取决于劳动增长、投资增长和技术进步的变化。投资增长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检验表明,投资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出显著相关关系。可以促进经济增长的五种政策建议: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运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强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调整产业结构和对外开放政策、进一步利率市场化。  相似文献   

15.
日本在华直接投资经历了十几年的变化和发展,投资的趋势看好,中日经济合作已经日益走向深入.然而在1997年后,日本在华投资出现滑坡.综合分析其原因有两个:一是日本经济萧条;一是中国国内企业发展的竞争.日本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有重要影响:可以促进中国贸易的增长;有利于中国获得高新技术;有利于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同时也可能造成我国国内不公平竞争加剧,影响民族企业生存与发展;还可能造成我国经济对日资依赖加强,易受日本经济波动影响.要实现双边合作关系的稳定健康发展,中日双方应加强沟通,减少摩擦;中方要继续完善法规,优化投资环境;要进一步认识日本海外直接投资规律,消除其顾虑;要逐步开放市场,吸引日本在华投资扩大规模.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Barro(1990)的经济增长理论,推导出最优财政支出结构模型,并运用辽西北地区阜新、铁岭、朝阳三个市1999--2011年的数据对模型作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出三个市的政府财政支出结构都不尽合理:阜新市和朝阳市社会保障类支出不足;铁岭市的经济建设类支出、科教文卫类支出、行政管理类支出都低于理论最优值;朝阳市除了需要压缩经济建设类支出以外,其他资金投入都低于理论最优水平。基于此,本文提出优化地方财政支出结构的几点建议,进而最大限度地促进当地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7.
河北产业结构调整显著促进了经济增长,其相互之间存在相关关系,互为对方因果,两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第二产业与其经济增长也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第二产业工业显著促进了全省经济的增长;第三产业与其经济增长也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第三产业服务业也显著促进了全省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教育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的作用.一是通过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教育水平,增强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从而实现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发展模式.二是通过增加教育投资,提高我国人力资本的数量和质量,从而为我国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奠定必要的基础.三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和经济收入分配的公平,尤其是提高经济弱势群体的收入,从而为通过扩大国内居民的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创造条件.文章最后强调,要实现教育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的作用,最根本的是要大力提高我国的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9.
郑磊 《红领巾》2005,(1):66-70
通过简要回顾1992~1993年和2003年下半年以来有关经济是否过热的讨论,认为现有的宏观经济研究范式对于认识中国这样的复杂经济体存在问题,提出认识中国宏观经济增长的一个新的视角在于考察中国宏观经济内在的发展规律,也就是投资、消费、制度变迁、政府支出等各方面对于整体经济的影响程度、产生影响的原因、影响之间的作用机制以及演进规律.对于有显著影响的方面应加强中观经济层面的认识和管理,并据此建立了一个描述性模型.  相似文献   

20.
教育是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推动力,投资教育就是投资未来。我国数十年持续增加的教育投资究竟带来了多高的经济回报,教育投资的回报是否比基础设施、设备投资等物质资本投资显著更高,这是关乎教育事业长远发展亟待回答的重大问题。通过把教育投资类比于宏观经济的固定资产投资,探析全社会每增加一单位教育投资带来的长期经济增长回报的宏观教育回报率发现,1978—2020年,我国宏观教育回报率为20.7%,取得了较高的投资收益。当前,我国高中、大学和研究生阶段的宏观教育回报率分别为27.1%、20.9%和21.6%,显著高于2019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测算的中国经济5%的物质资本投资回报率。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教育投资有效对冲了人口结构变化对经济造成的负面冲击。得益于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互补性,宏观教育回报率没有出现边际递减现象,并显著高于物质资本投资回报率。相较于高等教育的发展,推动基础教育普及所产生的宏观经济增长效应最为显著。未来,我国应持续增加教育投资,提高教育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尤其关注基础教育阶段的普及,推动高中阶段教育全面普及,通过引导社会压缩一部分低效的物质资本投资,促进政府投资向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