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后疫情时代,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复杂严峻,高校“稳就业”“保就业”的任务重。本研究在对后疫情时代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及特点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当下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面临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任重道远、高校传统就业指导服务尚有不足、就业趋势和渠道发生重大转变等情况。针对后疫情时代的特点,本研究对缓解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困境的对策进行探析,提出以市场为主导,落实国家政策,促进毕业生创业等多渠道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相应举措。  相似文献   

2.
“十二五”我国将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就业工作的首位.《促进就业规划(2011 - 2015年)》指出, “十二五”时期我国将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和其他青年群体的就业工作,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就业工作的首位.规划指出, “十二五”时期我国要积极拓展高校毕业生就业领域,鼓励中小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以及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就业,落实各项扶持政策;要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支持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和职业培训,鼓励科研项目单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  相似文献   

3.
1月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研究确定了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7项措施,其中“鼓励和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成为一项重要内容。其实,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和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创业已不再是那些拥有技术、成绩优秀大学生的“专利”,大学生创业群体正在进入一个以普通学生创业为主的多元化时代。  相似文献   

4.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机遇与挑战并存的重要时期。做好这一时期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需要瞻前顾后,统筹规划,尤其要找准问题症结所在。笔者从结构矛盾、地域分割、就业观念、创业束缚、就业服务、困难群体六个方面,分析和论述了解决好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关键性因素。  相似文献   

5.
《广西教育》2011,(27):36-36
本刊讯 日前,南宁市开展10大活动,帮助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这10大活动分别是:全市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摸底调查活动、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活动、第三批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认定工作、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招募活动、“邕城创业行”主题活动周活动、夏季大中专毕业生双向选择洽谈会、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活动、编印并向驻邕各高校发放《南宁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指南》、“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活动以及举办“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  相似文献   

6.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面临很大挑战。基于高校学生工作实际,围绕思想政治教育、就业服务、就业指导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提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对策:国家要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高校要加强就业创业服务,毕业生要提升自身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7.
就业引导工作是高校"立德树人"任务的重要内容。疫情的突发给高校就业工作带来招聘形式变化、信息平台建设欠缺、学生焦虑情绪增加等困难和挑战,高校毕业生"稳就业"的任务目标受到影响,使得加强就业引导工作更为必要。针对疫情带来的复杂形势,应侧重对毕业生就业观念、求职行动、就业焦虑情绪、就业期望等方面的就业引导,通过挖掘抗击疫情事迹素材、完善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新媒体矩阵等工作,引导毕业生服务抗击疫情需要,服务国家需要,承担起当代青年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济南市东关街道在大学生就业创业推进工作中,坚持把"如何为就业创业者提供优质服务"作为就业创业创新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为新增劳动力群体就业创业服务。组建队伍摸实情,成立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指导小组,摸清高校毕业生的毕业学校、专业技能、就业愿望、薪资待遇要求等情况,  相似文献   

9.
《学苑教育》2019,(12):4-5
记者近日从福建省教育厅获悉,今年该省将继续加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和资助帮扶工作,督促各高校设立“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补助金”,并按每人2000元的标准一次性足额发放。福建要求各地各高校全面梳理、摸排贫困毕业生具体情况,不断完善“贫困毕业生帮扶工作信息台账”,精确掌握贫困毕业生基本信息、就业创业意向需求及受助帮扶进展情况;指定专人做好贫困毕业生认定工作,实行动态监测、精准识别、常态核查、精细管理,确保各项信息数据真实、完整、一致且实时更新,做到“一生一档”“一生一卡”“一生一策”。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蓬勃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但高校现有就业创业指导教师队伍的规模和水平难以满足工作需求,极大地制约了高校就业创业指导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升。高校要提高毕业生就业创业的能力,实现高质量就业创业的目标,就需要培养一支理论知识过硬、实践能力较强的就业创业指导教师队伍,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优化服务,以满足高校日益增长的就业创业师资需求。  相似文献   

11.
<正>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事关民生福祉、经济发展和国家未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出台了一揽子政策措施,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为切实加强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宣传,推动各项促就业政策加快落实,本刊特别刊发“2023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汇编”,旨在推动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知晓了解、用足用好国家和各地出台的促就业政策措施,充分激发企业用人积极性,帮助高校毕业生尽早就业,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12.
就业动态     
2020年第3期湖南:"四大举措"为高校毕业生就业"保驾护航"湖南省教育厅毕业生就业办公室、省大中专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认真分析研判省内2020届高校毕业生情况和就业形势,采取"四大举措"为高校毕业生就业"保驾护航"。一是下发指导性文件。相继制定《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工作的通知》《关于举办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云就业线上视频双选会的通知》等务实管用的指导性文件,科学有序安排疫情期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通过压实责任,全力确保各项工作落实落细。  相似文献   

13.
<正>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事关民生福祉、经济发展和国家未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出台了一揽子政策措施,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为切实加强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宣传,推动各项促就业政策加快落实,本刊特别刊发“2023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汇编”,旨在推动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知晓了解、用足用好国家和各地出台的促就业政策措施,充分激发企业用人积极性,帮助高校毕业生尽早就业,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14.
<正>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事关民生福祉、经济发展和国家未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出台了一揽子政策措施,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为切实加强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宣传,推动各项促就业政策加快落实,本刊特别刊发“2023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汇编”,  相似文献   

15.
<正>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事关民生福祉、经济发展和国家未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出台了一揽子政策措施,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为切实加强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宣传,推动各项促就业政策加快落实,本刊特别刊发“2023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汇编”,旨在推动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知晓了解、用足用好国家和各地出台的促就业政策措施,充分激发企业用人积极性,帮助高校毕业生尽早就业,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新冠疫情迁延反复、多点散发,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巨大冲击,就业总量叠加压力和长期存在的就业结构性矛盾,毕业生就业呈现出就业预期明显降低、体制内就业偏好增强、灵活就业的趋势加剧、慢就业比例有所上升、自主创业意愿不强等鲜明特点。党的二十大对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作出新部署新要求,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促进毕业生更加充分就业,迫切需要政府、高校因势利导,健全体制机制、强化政策保障、拓宽就业渠道、创新工作方式,高质量推动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17.
构建大学生就业工作长效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建立就业工作长效机制,做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必须要树立人才培养的“品牌”意识;切实重视就业工作,建立专家型队伍和稳定的就业基地;加强信息化建设和毕业生创业教育。  相似文献   

18.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把推进2022届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纳入党史学习教育“我为师生办实事”清单,压实责任,聚力攻坚,全力推进毕业生触创业工作。突出“三个加强”,健全工作格局加强组织领导。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始终把就业创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  相似文献   

19.
新冠疫情给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主要体现在就业机会的紧缩、工作方式的革新、就业渠道的转换、求职心态的调整等方面。全球疫情仍在肆虐,我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已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疫情防控常态化和毕业生总规模高位攀升,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必须面临的两大课题,“云就业”模式将成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形态和主要方式。本文提出,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心,要从应对系统性风险转向适应常态化防控,聚焦需求端、供给端和服务端,创造性地做好云求职、云招聘和云服务,以更坚定的决心推进就业工作,以更有效的举措开展网络招聘,以更优化的流程改进就业服务,以更精准的指导推动生涯规划。  相似文献   

20.
忻喆 《上海教育》2014,(22):98-99
据统计,今年高校毕业生将达727万人,成为历年之最,如果加上往年未就业的毕业生和持续不断归国的海归,求职大军的规模将十分庞大。随着这股高学历、高人力资本的就业群体涌入劳动力市场,将极大地影响市场的格局,然而,这个群体的就业状况却十分堪忧,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数据,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的失业率远高于5%的失业率警戒线,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呈现出日益严峻的态势。党的十八大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到了所有就业群体的首位,明确要求“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努力“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因此,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深入研究,是摆在政府、社会、高校面前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