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许多企业报人常常处在一种困惑之中:学大报学不像,办小报又办不太好。其原因主要是对企业报自身的特点不太明确,对在寻求报纸共性的过程中,如何在异同方面兼收并蓄地创造出自己的特色,研究和探讨不够。就报纸的共性而言,无论是中央、地方的机关报,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山城重庆的报坛十分热闹。目前,重庆市公开发行的报纸有21种,内部发行的报纸100多种。除市委机关报重庆日报、重庆晚报和重庆农村报外,还有国务院有关部委的报纸中国医药报、中国市容报;西南省区合办的报纸西南工商报、西南五市价格报;省有关部门在重庆办的报纸少年先锋报、环境保护导报;重庆市各部委局办的报纸现代工人报、重庆卫生报、重庆法制报、企业报等。在热闹的报坛中涌现出一批新的报人,他们多是半路出家创办报纸,是新闻园地中勇敢的拓荒者。中国医药报创办者张道康,今年刚刚40岁出头,在学生年代对新闻事业就产生了浓厚兴趣。后来,虽然命运好象故意同他作  相似文献   

3.
目前,非时政类报纸要转企改制,作为本来已经是企业的企业报更应该适时而动,办好报纸,否则,报刊退出机制实施推广,办得不像个报纸的报纸,难免会退出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我们在新闻理论研究方面,对报纸的共性研究较多,如党报的“喉舌”作用、报纸的指导性等,而相比之下,对报纸的个性,即报纸的特色研究不够。这恐怕是导致今天“千报一面”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现在,各种报纸竞相发行,广大读者的文化素质日益提高,在新闻战线上出现了“报竞人择”的新形势。面对这种情况,怎样把报纸办得独具特色,不仅是新闻理论研究的新课题,也是报纸事业发展的需要;不仅是办报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5.
在新闻界,有一条公认的“真理”,即:言论是报纸的旗帜(或灵魂)。由此可见,言论在报纸宣传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这条“真理”不仅适用公开发行的报纸适用,同时也适用企业报。由于企业报是企业内部报纸(只有极少数企业报公开发行),它的性质就决定了其言论既有与大报一样的共性,也有其自己鲜明的个性,即特色。十余年从事企业报编采工作的实践,告诉我企业报的言论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色: 1、贴近性。即贴近企业,贴近职工。企业报的宣传都是围绕企业生产、经营、职工生活、思想动态等进行的。企业报的言论首要的是密切联系工厂实际和职工思想动态,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比如,前两年,我厂部分职工眼热社会上的“暴发户”,不安心于工作和生产,上班“磨洋工”,发牢骚,认为在工厂干活没出息,等等。针对这些,我  相似文献   

6.
企业报在宣传上对本企业的贴近性,使它能很好地随企业的脉搏跳动,很好地为企业两个文明建设服务,这是企业需要企业报的根本原因,也是企业报能够蓬勃兴起并能够各自植根于自己企业的决定因素。贴近性不仅是企业报立报之本,也是企业报的一个极大的办报优势。因为报纸置身于企业之中,办报人、通讯员、作者和受众同属企业的成员,虽然分工不同,但认识和追求相同之处很多,彼此可以共话欢乐、忧患、困惑、憧憬,可以共谋企业兴旺发达之道。编采时空距离短,感情距离也短,易于把报纸办得有声有色,让企业职工感到报纸可信、可亲。然而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企业报贴近性的优势中,也潜藏着一些相伴而来的不利因素。如果不正视它的存在,不去抑短扬长,就有可能产生负效应。这种不利因素主要为:  相似文献   

7.
两类报纸和两大报系台湾的报纸一般分为官营和民营两大类。像《中央日报》是国民党中央办的,另外还有省政府办的、军方办的、地方办的,这一类报纸发行量一般都不大。民营报纸很多,在台湾,只要有钱就可以办报,不过大多数发行量很少,而且质量也不高,影响不大。民营报纸中最有影响的是两家报系。一家是我们的东道主,中国时报系。这个报业集团办了三张报纸,一是《中国时报》,一是《工商时报》,一是《  相似文献   

8.
此次经验交流会于10月28目在连云港江苏盐业报召开,来自全国各地近40家大型企业报的负责人和代表参加了会议。大会交流了企业报在新闻改革、服务企业、将报纸办好办活办出特色等方面的经验,就如何进一步加强企业报理论研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企业报是办给企业的广大职工看的,因此报纸理应面向职工群众,然而,我们往往做不到达一点。为什么?原因很多。其中一条主要原因,是我们办报人员的思想,还自觉不自觉地受着一些陈旧观念的束缚。例如,我们有的同志认为,企业报是企业里的生产小报,它只能报道企业的生产情况,传达企业领导的指示和要求,还有的同志认为,企业报是企业党政领导的“喉舌”,领导让昨办就咋办。这些看法显然是不全面的。企业报必须受企业党政的领导,这是没有疑问  相似文献   

10.
全国有800多家大型企业办了企业报。企业报的兴盛,对于丰富我们的新闻理论和实践都有着重要意义。但是,由于企业报的特殊地位和性质,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经济的因素,使企业报往往在某种程度上产生有悖于新闻规律的倾向,这种倾向主要表现在: ①党政不分。企业报既是企业党委的机关报,又是企业的行业报,如何处理这两者的关系,一直是企业报办报过程中的一个难题。稍不注意,就会使报纸的方向不明。②关系不清。企业实行首长负责制,往往对报  相似文献   

11.
地市报纸是区域性报纸.作为党报,它们的“共性”都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但各地有各地的特点,在“共性”指导下,从当地实际出发,采取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形式,办出“个性”来,也就有了“地方特色”。我们注意了从以下四点出发: 一是从当地政治特点出发。办地方报,特别是办地方党报,围绕地方党委的中心工作开展新闻宣传,这是必须遵循的。但就每个地区而言,政治状况有不尽相同的地方。我们在办《信阳报》的过程中,十分重视从信阳是个苏区的特点出发,来突出《信阳报》的政治特色。在栏目上我们开辟了“苏区建设”、“革命斗争回忆录”、“英烈传”、“将军话当年”等;在宣传时机上,我们把握住  相似文献   

12.
在新闻界,“阶级斗争工具”说是新闻理论研究的一家之言,这种观点认为“报纸、广播的性质是阶级斗争的工具”。我认为,这种提法是不科学的。下面,谈谈自己不成熟的看法。一、报纸、广播不单纯是阶级斗争的工具首先,报纸可以是阶级斗争工具,它在历史上担任过阶级斗争任务,这种事例举不胜举。马克思、恩格斯办《新莱茵报》,列宁办《火星报》,都是非常自觉地利用报纸搞  相似文献   

13.
企业报作为我国一种具有特定编采、发行范围和读群体的新闻媒体,与其他新闻媒体有许多不同的特点,除了注意报纸的新闻性这个共性以外,应特别凸现其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而通讯(报告学)一类作品更能体现其“三性”,使报纸的可读性得到强化。  相似文献   

14.
地方特色是报纸的立足之本劳尔峰地市报纸毕竟与中央、省报不同,如何办出自己的特色,体现地市报的个性,这是一个值得研究探索的问题,也是一件意义重大的事情。坚持以地方为主在共性一体现个性一张地方报,必须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没有地方特色,就体现不出个性,就无法...  相似文献   

15.
专栏,是由若干有共性的稿件所组成的自成格局的报纸板块。版面上设的骨干专栏是报纸特色的表现之一。企业报要办出特色,就必须重视专栏,并且要有一些名牌专栏。近年来,由于队伍的壮大、影响力的增加,不少企业报  相似文献   

16.
专门报道经济,市场新闻的报纸《市场》报,十月一日同读者见面了。这是个八开、十六个版的彩色小报。在创刊号上,登了七十条新闻,九幅照片,一幅漫画,二十九幅广告。有新产品、新情况、新经验的介绍,有商品知识,有批评建议,也有征购、待聘、寻物的社会服务栏。《市场》报是报纸,又是杂志和画报;从内容到形式,都有一些大胆的革新。有些同志一说办报,就要办大报、日报,好象不这样,就不够身份。大报大办,往往共性  相似文献   

17.
新闻具有两大特点,一是要新,二是要快,不新不快就不称其为新闻。然而,我国各部委办、厅局办的企业报,一般是每周二期或三期,有的甚至更长,旬刊或半月刊,因此,企业报与综合性日报相比,暴露出发稿周期较长,新闻时效性较差等弱点。这不但对报纸在以“新”和“快”吸引读者方面,势必带来一定的影响,而且与新闻的基本要求相背离。增强企业报的时效性,让读者看到既快又新的新闻成为企业报亟待解决的课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解决。  相似文献   

18.
要闻版。即头版,常被人们形象地喻之为报纸的脸面,代表着报纸的形象和品位。一张报纸办得有没有水平,耐不耐看,关键看一版。长期以来,企业报作为企业党委的机关报,在促进企业两个文明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的舆论阵地作用。但由于受专业性强及报道面窄的局限性影响,企业报要闻版也逐渐暴露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综合起来有以下几点:一是会议报道和企业领导活动的报道太多  相似文献   

19.
对企业报来说,搞活工会新闻报道,无论对促进工会工作、提高工会干部能力,还是对扩大报纸影响、增强企业报的吸引力,都有非同寻常的意义。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不管是党报、都市报、晚报,还是各级工会办的工人报、企业办的企业报,工会新闻报道往往都没有特色,要么枯燥乏味,要么四平八稳,使读者爱之不能、弃之不忍。如何改变这种局面,创新工会报道,使工会新闻报道更加耐读耐看?  相似文献   

20.
怎样看待企业报在企业中的地位?大多数人的回答是:报纸办好了,受到职工欢迎,得到领导认可,发挥了应有的作用,自然有了地位。一句话:有作为才能有地位。这对于办报人来说,当然是对的,符合客观规律;但作为管报人来说,却不全面。企业报是企业出人出钱办的,倘若企业领导人不重视,不支持,不给予办报的基本条件,报纸是很难有所作为的,至少也不可能有大的作为。《西北水电报》创办于1984年2月。当时,我是宣传部部长,从实践中体会到:“报刊是党每日每时用自己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