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常压条件下,以丙三醇为液化剂,对小麦秸秆进行催化液化反应,制得低分子量的化学品.实验结果表明:常压催化下,五种催化剂对小麦秸秆的液化产率的高低顺序为:对甲苯磺酸>苯并三氮唑>锌粉>十八水硫酸铝>氧化钙,其中对甲苯磺酸的液化产率最高;温度为80℃、时间为90 min、对甲苯磺酸用量为丙三醇用量的1.5%时,液化效率可达40.15%.因此,对甲苯磺酸可作为小麦秸秆液化的有效催化剂.  相似文献   

2.
通过在室内模拟污水中培养试验,研究安徽省内9种常见植物对模拟污水的净化作用,为省内河流及湖泊氮磷污染的生物修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植物对模拟污水均有明显的净化作用,且随水力停留时间的延长,植物对污水中氮、磷元素的去除率逐渐增加.其中空心菜、美人蕉2种植物的净化效果较为突出且适应性良好,是较好的污水净化备选植物.  相似文献   

3.
污水处理与废物利用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渐加强 ,环保新技术不断涌现。本文介绍的几种污水处理及废物利用新技术 ,不仅在环保上具有社会效益 ,有的甚至可以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1 用水草净化污水俄罗斯试验用水葫芦处理养鸡场和养猪场的污泥 ,结果发现这种植物不仅可以有效清除铜、铁、硝酸铵(氨)、磷、石油等物质 ,还能杀死几乎所有病菌。用水葫芦处理过的养殖场污泥 ,可以养殖蚯蚓 ,使蚯蚓产量增加两倍。报道还说 ,彼尔姆市一家石油化工企业用水葫芦处理废水 ,净化率平均达46 % ,最高达90 %。水葫芦是亚热带和温带河、湖水面上广泛生长的一种水草 ,…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在邯郸构建了二级串联人工湿地系统,进行污水净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构建的人工湿地系统对污染物去除效果良好,出水水质较稳定,系统对COD、TN、TP的去除率分别在25%~65%、29%-94%、30%-80%之间.在相同的水力负荷下,植物生长状况良好的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效果明显高于植物生长状况差的人工湿地.潜流人工湿地子系统对污水的净化效果和稳定性明显好于表层人工湿地系统.人工湿地处理污水受温度和季节影响较大,在温度较高的夏季去除率远远高于温度较低的冬季.  相似文献   

5.
本简述了污水、污水净化处理的意义,污水净化生物处理的方法,重点展示污水净化中生物处理在不同生物处理方法联用,扩大用于污水净化处理的菌种、诱变产生突变菌株、污水处理与综合利用相结合、生物工程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等方面的发展前景,探寻不同水质特点的污水生物处理的有效方法,以利于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对环境保护的生物防治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叙述了铁铝混合净水剂的反应原理、生产工艺及生产过程中操作要求。另外还用聚合铁铝、聚合铁和聚合铝净水剂对化工厂焦油污水进行了应用对比实验,通过实验表明,聚合铁铝混合净水剂的污水净化率都高于聚合铁和聚合铝。因此,笔者认为聚合铁铝混合净水剂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列机混合絮凝剂。  相似文献   

7.
测定水葫芦对宁德市东湖塘水体中总氮(TN)、总磷(11P)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经过25d的净化,水体中总氮的含量由3.45mg,L降至0.64mg/L,总去除率达80.2%;而总磷的浓度由原来的1.12mg/L降为0.26mg/L,总去除率为76.8%,这说明水葫芦对污水具有较强的净化能力.  相似文献   

8.
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了沙颍河污水对灌浆初期小麦生长发育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经污水浇灌处理的小麦株高、出稳数和可溶性糖含量都有所降低;游离脯氨酸的含量在低浓度污水处理时升高,随污水浓度的增大而降低.实验结果显示,小麦只适宜于在较低浓度污水浇灌的土壤中生长.  相似文献   

9.
微生物具有体积小、表面积大、繁殖力惊人等特点 ,能不断与周围环境快速进行物质交换。污水具备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条件 ,因而微生物能从污水中获取养分 ,同时降解和利用有害物质 ,从而使污水得到净化。因此微生物可在污水净化和治理中得到广泛应用 ,造福人类。1 微生物净化原理微生物新陈代谢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种。1 1 需氧净化 有氧气存在的条件下 ,好氧微生物通过分解代谢、合成代谢和物质矿物化 ,能把污水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成CO2 和H2 O等 ,同时从中获得C源、N源、P源和能量等。因此污水的需氧净化处理 ,就是模拟这种生…  相似文献   

10.
通过蛭弧菌与污水的混合培养,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及双层平板法检测其细菌总数和蛭弧菌菌斑,观察消长变化,为开设创新教学实验奠定基础。平板菌落计数结果显示,加蛭弧菌培养的污水细菌随时间的增加而明显减少,而未加蛭弧菌的污水细菌却没有显著变化;双层平板法结果显示,蛭弧菌菌斑随着培养时间而增加。验证了蛭弧菌对污水中细菌具有较好的侵染能力和净化作用,可利用蛭弧菌净化鱼塘污水,改善水质条件,减少致病性细菌污染。该实验贴近生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和拓宽科研思维。同时,也为今后在微生物实验开设污水生物净化创新实验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1.
小麦田秸秆直接还田后接种蚯蚓的试验结果表明,接种蚯蚓比不接种蚯蚓0-20cm和20-40cm土壤容重芬莉降低14.6%和7%,总孔隙度增加6.8和3.4个百分点;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19.1%和6.7%、18.3%和6.1%、8.8%4.0%、15.3%和10.1%;土壤中团粒结构提高了16.7和5.1个百分点;土壤含水量提高4.2和2.7个百分点;土壤pH值无明显变化。总之,不论是小麦秸秆全部还田,还是还田后再接种蚯蚓,均能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而秸秆全部还田配合接种蚯蚓处理。对0-20cm土壤作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2.
"污水和污水处理"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环境与我们"第六课的内容。该课的知识与技能目标为掌握两个科学概念:水污染主要是人类的活动造成的;污水需经过复杂的处理才能使用。过程与方法目标为:做污水净化实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为:增强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和责任感。教学重点是:充分认识水污染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增强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和责任感。教学难点是:通过做污水净化实验,让学生理解污水净化过程中  相似文献   

13.
通过设置3组实验组和3组对照组,研究污泥和尿素对小麦秸秆厌氧发酵的影响。以100g小麦秸秆为发酵原料,当3组实验组中接种河塘污泥分别为20g,30g,40g时,累积产气量分别为1429ml,2163ml,2544ml,平均日产气量分别为59.54ml,80.10ml,94.20ml。分别添加2.0g尿素后,累积产气量分别为3521ml,4322ml,5209ml;平均日产气量分别为140.84ml,166.20ml,192.90ml。结果表明,随着污泥接种量的增加,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麦秸秆发酵累积产气量均显著增加。同时,3组实验组均在实验第一天没有产气,第27天产气结束。3组对照组均在第一天有产气,第25天产气结束。结果表明,添加尿素,对提高小麦秸秆发酵产气量,缩短秸秆发酵周期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芜湖市水产养殖污染现状、问题并分析提出适用于芜湖市水产养殖污染防治技术.通过综述芜湖市水产养殖污染现状,利用水产养殖污染防治技术,如微生物净化技术、水生植物净化技术、人工湿地净化技术、鱼菜共生综合种养技术,并结合从源头上科学投喂绿色环保型饲料的污染控制手段.芜湖市水产养殖过程中存在的水产规模化养殖比例不高、水产养殖密度过大、饲料利用率低及用药粗放等问题.分析和提出了适用于芜湖市的水产养殖污染防治技术,以期为芜湖市水产养殖污染防治提供参考,促进芜湖市水产养殖业的健康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生物/生态复合净化塘系统对农村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复合净化塘对农村生活污水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COD、NH4+-N、TN、TP等指标的年平均去除率可达78%、74%、68%和67%;生物介质区对各类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明显高于水生植物区;复合净化塘系统出水各项指标均可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一级A标准,是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理想方式。  相似文献   

16.
聚合铁是一种无机高分子絮凝剂.本文叙述了生产这种絮凝剂的反应原理、生产工艺流程及用聚合铁净水剂对化工污水净化应用实验.目前国外也广泛地使用此种净水剂来净化工业污水,其净水效果较佳.本文较详细地叙述了生产工艺.聚合铁净水剂如能应用到工业污水的净化对解决环境污染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工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每天都有大量污水产生。这些污水含有许多污染物质,如果直接排入水体则势必对这些水体造成严重污染,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如湖泊水体发黑发臭、海洋赤潮等各种环境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对这些污水进行净化处理。污水的处理工艺流程中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将污水通过一种特殊的泥,让泥吃掉污水中的大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红树植物秋茄(kanadelia candel)幼苗在不同浓度生活污水中培养两个月,通过比较在不同浓度生活污水中秋茄幼苗生长的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差异,研究不同浓度生活污水对秋茄幼苗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生活污水对秋茄幼苗的生长具有一定影响,低浓度的生活污水对秋茄幼苗的生长有促进作用,随着污水浓度增加这种促进作用加强,到中等浓度(40%左右)达到最大,而后随着生活污水浓度增加促进作用降低,最后出现抑制作用。本研究表明秋茄幼苗对生活污水的抗性较强,能耐受不同浓度生活污水的影响;同时表明红树植物对生活污水的适应能力较强,利用红树林湿地系统净化生活污水有一定可行性。试验结果为合理利用和保护红树林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了对筛选得到的1株纤维素分解菌进行鉴定,并研究其对废弃秸秆资源的降解效果.本文通过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固体培养初筛和复筛,从土壤中获得了1株酶活力较高的菌株,并对其进行不同碳源酶活力的初步研究.利用PCR法,结合18S rDNA的序列分析鉴定该菌株为产黄青霉菌,将该菌株接种到不同碳源的发酵培养基中,30℃培养48 h后测定酶活,发现该菌株不到12 h对滤纸完全崩解;15 d内对小麦秸秆分解迅速.同时测得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力、滤纸糖化力和小麦秸秆纤维素分解能力分别为:4.653 U/m L、5.445 U/m L和6.876 U/m L.  相似文献   

20.
通过2016年1月—10月份对比监测西北湿地公园人工湿地系统中进、出水的主要水质指标,化学需氧量(COD)、氨氮、总磷(P)、总氮,结果表明该人工湿地对生活污水有很好的净化作用。其中,COD、氨氮、总磷、总氮的平均去除效率分别达到了64.75%、63.62%、86.8%、74.54%,表明人工湿地系统对污水的净化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说明利用人工湿地系统去除城市生活污水中的污染物的可行性,处理方法符合目前水环境生态保护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