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实录]1 .提出问题 ,导入新课师 :(板书42÷2)42÷2等于多少 ?(学生纷纷举手 ,师指名回答。 )生 :等于21。师 :你是怎么想的 ?生 :40÷2=20,2÷2=1 ,20+1=21。师 :大家有不同意见吗 ?(学生表示没有 )如果要用竖式来计算这道题目 ,你们打算怎么列 ?试试看。2 .探索材料 ,教学新课师 :你们是怎样列式计算的 ?(指名学生回答 ,实物投影仪演示。 )生 :生 :师 :还有其它方法吗 ?(学生表示没有 )比较一下 ,你喜欢哪一种 ?说说你的理由。生 :喜欢第一种 ,因为简单 ,竖式可以短一些。生 :我也喜欢第一种 ,本子还可以…  相似文献   

2.
一、两位教师教学“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教学片断教学片断一:教师出示例题:一辆摩托3/10小时行驶18千米,1小时行驶多少千米?(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师:这道题你会列式吗?为什么?(学生回答后,板书:18÷3/10)师:18÷3/10应该怎样计算呢?先请大家自学课本的推导方法,把不理解的地方画出  相似文献   

3.
经分析题意,列出算式后,问:“这道乘法算式中的因数是什么分数?”(生:带分数)教师接过学生的话说:“对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带分数乘法(板书课题)。带分数乘法怎样计算呢?你们能从刚才的复习中,找出带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吗?”于是,学生纷纷举手,要求回答教师的问题。其  相似文献   

4.
听了两节“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课,对于假分数的引入,第一位教师先运用下图左来说明什么叫真分数后,接着用小黑板出示下图右,问: “图中阴影部分用分数表示是多少?”一个学生站起来回答:“7/8”,教师问:“对不对呢?”学生齐答“对”、“不对”,有两种不同的意见。这时教师说:“在这个图里,一个圆表示单位1,我们把单位1平均分成了几份呢?”(4份)这阴影部分共有几份?”(7份)“那么应该是多少  相似文献   

5.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是20以内进位加法和整十数加两位数的延伸。教学时,教师首先应引导学生复习这两方面的知识,为学习新内容做好准备,然后提问:“27+2=?”当学生很快回答出答案后,教师继续提问:“那么27+5等于多少呢?”显然学生一时难以回答出来。教师便说:“今天我们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引入新课后,教师应着重引导学生理解算理。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为什么要先算个  相似文献   

6.
案例:“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 (师出示主题图,图略) 师:从图上你知道哪些数学信息? 生:男孩有34枚邮票,女孩有16枚邮票. 师:你能提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生:他们两人一共有多少枚邮票? 师:怎么列式? 生:34+16. 师:很好.34+16等于多少呢?请大家独立思考,你可以用小棒摆一摆,也可以用计数器拨一拨,还可以列竖式计算.  相似文献   

7.
教学目标:初步认识重量单位千克,树立1千克重的概念;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教学准备:2种磅秤,2种台秤,每袋6千克重的大米4袋,塑料袋12个,学生每人带好2袋(每袋500克)物品。教学过程按以下四步进行。想一想———探索新知识师:(出示一袋500克的精制盐)谁会用讲台上的台秤称出这袋精制盐是多少克?(学生议论称的方法及估计盐的重量,有的说是500克,有的说是1斤……先后请3个学生上台称,并要求他们称完后,报出自己称得的结果。)师:刚才有同学说,这袋盐是1斤,不错,500克就是1斤。不过,重量单位“斤”在教材里已废…  相似文献   

8.
教学片断师:我们认识了圆的周长,那么,怎样才能知道一个圆的周长是多少呢?生:可以利用公式计算,圆的周长等于直径乘以圆周率。(学生一上来就说出了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师:还有同学知道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吗?(不少学生举起了手)师:你是怎样获得这个方法的?生:预习时记住的。生:我在数学兴趣班学过了。师:这些同学知道了圆周长的计算公式,不知道的同学对这个公式有什么想问的吗?生:什么是圆周率?生:圆周率是多少?生:为什么圆的周长等于直径乘以圆周率?生:圆的周长跟直径有关系吗?……师:刚才,我们的同学敢于提出问题,都是好样的。在这些问题中有个…  相似文献   

9.
一、联系生活,情境导入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因此,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帮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知识. 案例:"认识千克"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有没有乘过电梯?有一次,老师也去乘电梯,可是发生了一件事情,是什么事呢?我们先来看一段录像.(多媒体播放录像) 师:出了什么事?为什么会超载?请小组同学讨论一下.(学生纷纷讨论着,有的说是人太多了,也有的说电梯有具体的载重规定) 师(出示标识牌):那么,这个电梯的载重量是多少呢?(1000千克)你是怎么知道的?  相似文献   

10.
教学案例 (1)故事引入,提出问题 师:请同学们看二年级语文课本中曹冲称象的一幅插图,谁能说说曹冲是怎样想办法称出大象重量的?(渗透转化思想。)学生讨论回答。 师:那么,要求铺设草坪需要多少费用,有困难吗? 生:有,平行四边形面积不会求。 师:是呀,平行四边形面积该怎样求呢?  相似文献   

11.
一、创设情境———激发求知欲师 :同学们完成了上面的复习题 ,接下来计算这样两道题。通过计算 ,你发现了什么?指两名学生板演 ,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做。生1 :我发现验算72÷4我不会。生2 :我发现是用加法来验算减法的 ,能不能用乘法来验算除法呢?师 :好!同学们勇于发现问题 ,这种学习态度值得表扬。那么 ,怎样验算除法呢?下面我们共同研究这个问题 ,试算一下。生1 :利用除法算式72÷4=18中的18与4相乘等于72。生2 :我得出商和除数相乘的结果等于被除数。师 :我们要检查除法算得对不对 ,可用商乘以除数的办法来验算。…  相似文献   

12.
张万 《河北教育》2006,(6):33-34
今天的数学活动课上有一项活动内容,让学生根据给出的算式找规律。如下:!!开始,我引导孩子们先观察这组算式,让他们自己想一想,每组中的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老师问1 3 5等于多少,小华却回答3×3=9呢?很快就有学生争着说:1 3 5也等于9。噢!原来小华这样的回答是用简便方法呀。我做出恍然大悟的样子,孩子们都笑了,抢着说:老师,第二组也是这样的,也能简便计算。我顺着孩子们的思路进一步引导他们:既然乘法算式是简便算法,那么我们遇到这样的加法算式,能不能找个规律用乘法把它算出来呢?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大家叽叽喳喳地议…  相似文献   

13.
正【教学设计】一、情境导课(一)课件出示下图,这是小熊超市的一个货架,从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能根据这些信息提一个数学问题吗?(二)自由提问,并指名回答。(三)出示研究问题:刚才同学们提出了关于减法、加法、乘法等一步计算的问题,那么老师这儿也有一个问题:2包花生和1个蛋糕一共要付多少元?(四)齐声读问题并想一想,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信息?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两个信息、一个问题)。(设计意图:在现实生活情境中引出计算问题,  相似文献   

14.
[教学过程]一、自我介绍 ,创设情境老师先自我介绍 ,再请学生自我介绍 (每组介绍2人 ,介绍4组 )。二、联系活动 ,构建例题1.结合“自我介绍”的事 ,构建例题师 :我们班42人 ,已经自我介绍了8人 ,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生 :还剩多少人没介绍 ?师 :这个问题提得好 ,我们把它写下来 ,就编成了一道应用题 :我们班42人 ,已经自我介绍了8人 ,还剩多少人没介绍 ?师 :这道题你们能解答吗 ?生列式 :42 -8=34(人 )师 :这道题你是根据什么来分析解答的 ?(根据生回答板书 :总数 -部分数=部分数 )师 :刚才这8位同学是怎么介绍的 ?生 :每…  相似文献   

15.
查阅了一些资料,定义带分数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1)在假分数的定义之后,由分子不是分母的倍数的假分数引进,说“可以写成整数和真分数合成的数,平常叫做带分数”。 (2)在分数加法概念之后,由整数(0除外)与分数相加(或自然数与分数相加)为背景,举例说,4+2/3=4(2/3),形如4(2/3)的数是带分数。 (3)在分数加法概念之后,正式给出带分数定义:整数及分数的和叫做带分数。 (4)在分数加法概念之后,撁另一种形式给出带分数定义:把自然数和真分数并列在一起所成的数叫做带分数。或者这样定义:自然数与真分数的和叫做带分数。也有用字母形式来定义。自然数A与真分  相似文献   

16.
教师出示画面:每盒彩笔 24支, 3盒有多少支 ?让学生说图意,列式计算。   师: (出示画面 )把 3盒变为 13盒共有多少支 ?请大家根据图意列出算式。 (学生列算式 )  师: 24× 13的乘数是几位数 ?  生:两位数 (教师板书课题:乘数是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  师: 24× 13=?你们会计算吗 ?(有学生举手发 言回答: )  师:刚才计算 3盒得到 72支,现在是 13盒了,怎么才 52支呢 ?  [评:导入阶段通过准备与揭题两个环节为学生学习新课在计算及列式思路上作了铺垫;提问学生“ 24× 13=?你们会计算吗 ?”引起了学生的思考,让学生讨…  相似文献   

17.
教学片段: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加法。老师这里有一道算式35 3,它表示什么?(提醒学生回忆运算的含义,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关注。)生:它表示35和3相加,合起来是多少。师:联想我们的实际生活说一说,什么时候要用35 3来计算呢?生:老师搬来一包数学书,共有35本,同学又拿来了3本数学  相似文献   

18.
第11页:用1、4、5三个数字组成两个带分数,使下面的等式成立。(每个带分数都由1、4、5三个数组成)解析:先用1、4、5三个数字组成带分数,有1 、4 、5 三个。由等式可知:乘数是 ,所以被乘数应大于积,已积接近被乘数的一半,故选4 作被乘数,经计算积正好是1 。得4   =1 。第16页:用5个3组成一个算式,要使算式中至少有一个分数,得数分别等于0、1、2、3。解析:先列举用不超过4个3组成的一些分数(分数值为整数的),如: 、 、3 、 ……然后从中选一、两个分数,3的个数不是5个就再…  相似文献   

19.
一、教学实录1.谈话引入高老师有一些信息 ,想看一看吗 ?(课件出示3条信息 )①迎国庆 ,杭州大厦原价280元的一件上衣以八折优惠。②老师新买一套建筑面积为150平方米的房子 ,实用面积占建筑面积的 710。③滨江区种植大户周伯伯今年收稻谷26000千克 ,去年的产量相当于今年的90%。师 :看到这些信息 ,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出示问题。生1:根据第一条信息可补充问题———现价多少元 ?生2:还可补充———便宜多少元 ?生3:根据第二条信息可补充问题———实用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生4:还可补充———实…  相似文献   

20.
一、观察生活,提出并解决饮用矿泉水中的数学问题1.观察中提取信息。师:(出示两瓶农夫山泉矿泉水)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两瓶矿泉水,你发现了什么?生:一瓶喝过,一瓶没喝过。师:你估计一下,喝过的这瓶,大约已经喝了几分之几?(学生目测后回答,有的说14,有的说13)很好,比较接近了,这瓶矿泉水喝去的约占整瓶矿泉水的15。师:现在能求出喝了多少毫升吗?这瓶矿泉水共多少毫升?生:(思索片刻,纷纷举手)可以看瓶上的标签啊!(屏幕显示农夫山泉标签,显示容量为550毫升)师:标签上除了告诉我们商品的容量以外,还提供了哪些内容?生:矿泉水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