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 ,永顺县教育局统一了认识 ,加大教育投入 ,使全县整体办学条件明显得到改善 :目前校舍危房率已由1997年的4 8 %下降到1 05 % ,全县基本完成“百所合格校”建设规划 ,在去年全省灾后重建“百校工程”中 ,该局荣获“优秀项目单位”。据统计 ,为改善办学条件 ,仅去年一年该县就投入建校资金1600多万元 ,启动校舍建设项目114个 ,校舍修建面积达4 5万平方米。其中 ,总投入600多万元的县一中科技楼、学生宿舍、电教中心、运动场四大工程基本完工 ,投入210多万元的石堤镇中学整体搬迁工程已全面启动。全县60 %以…  相似文献   

2.
饶平县是粤东山区县,经济和教育基础较差。1997年以来,全县掀起创建等级学校热潮,取得阶段性成果,办学条件大大改善,教育综合实力上了一个新台阶。到目前为止,全县投入改造薄弱学校、创建等级学校的资金达2.4亿元,改造薄弱学校146所,新建扩建校舍总面积32.5万平方米,同时,按省定标准,建成具有现代化设施的各种教学功能室614间,新建扩建了一批运动场地,添置了一大批教学图书、仪器设备和器材。全县现有省一级学校2所,省级重点职业技术学校1所,省级现代农业示范性学校1所,省级示范性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  相似文献   

3.
一、危房及危房改造问题天祝县有21个乡镇的65所学校程度不同的存在着危房,共有43546平方米,占全县校舍总面积的22.9%。其中必须立即封闭拆除的D级危房有35607平方米,占校舍总面积的18.8%。2001年多渠道筹资排除了11440平方米危房,列入二期“义教工程”计划排除15946平方米,其余16160平方米的危房改造需经费800万元。我县大部分学校建于六、七十年代,由于投入少、建设标准低、加之高寒阴湿、年久失修,这是形成危房的主要原因。1996年以来,我县先后实施世行贷款“贫三”项目和“…  相似文献   

4.
白族聚居的大理州剑川县农民群众,为了家乡的崛起,积极投资建校改善办学条件。一九八三和一九八四两年时间,投资达三十四万七千五百多元,汇同省州县拨款,新建了5120多平方米校舍,修复了15400多平方米危房,使全县危房面积减少到3100多平方米,全县中小学校舍不足和破烂陈旧的状况得到了一定改善。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 ,赣州市章贡区集中有限资金 ,加大改善办学条件力度 ,软硬件兼顾 ,强化薄弱学校建设 ,着力于全体学生的发展 ,努力实现全区义务教育各级各类学校校园布局合理化、办学条件标准化、教育管理规范化、办学特色多样化。仅1999年 ,全区就落实校建资金545.45万元(不含上级拨款) ,修建校舍面积1.548万平方米。其中城区投入资金275.4万元 ,新建校舍6栋 ,总建筑面积8254平方米。目前 ,城区已基本消灭薄弱学校 ,一大批原来校舍条件薄弱的学校新建了教学楼或综合楼 ,校园环境得到重新规划 ,校容校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1.办学条件不断改善,“两基”水平得到提高。近年来,随着对教育投入的不断增加,甘谷县基础教育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全县新建校舍15.6万平方米,总面积达42.9万平方米,生均3.3平方米。小学基本配齐“两箱三仪”,各乡镇中心小学建成“四室”,教学仪器配备达到国家Ⅱ类标准,初中达到国家  相似文献   

7.
教育奠基企业唱戏共青城投入千余万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1993年,共青城共投入1080万元改善办学条件。全年新建、改建、扩建大中小学11所,总建筑面积达67320平方米,其中新建教师楼房7200平方米,成套率100%,教师工资、福利、奖金按月足额到位发放...  相似文献   

8.
松桃苗族自治县是我省有名的老、少、边、穷地区.但,松桃人人穷志不穷,他们早就喊出“科教兴松”的教育战略口号,然而,教育投入不足的松桃县办学条件极差,全县538所现有各级各类学校校舍总面积仅281322平方米,校舍危房率高达12.8%.如何在资金极度短缺的情况下改善办学条件发展教育成为松桃人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1998年初,松桃县被国家正式批准为“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项目县,全县顿时振奋,县委、县政府认为这是加强本县教育硬件设施,改善本县办学条件的一次千载难适的机遇.是促进本县教育改革深化发展的一次良好契机.县政府决定把“义教工程”列入1998年重点要办的“十件实事”之一,把“义教工程”作为树松桃形象的工程来抓.目前,松桃县第一批13所项目学校已于1998年11月底经有关部门验收合格,第二批启动的18所项目学校的主体工程于1998年12月底全部完工.  相似文献   

9.
1998年,平江县顺利实现了“两基”目标。在响彻城乡的鞭炮声、锣鼓声中,平江教育的决策者们保持了一份难得的理智和清醒。他们知道,更艰巨的任务还在后头,尤其是危房改造,这是一项远远没有完成的艰巨工程。据县教育局局长、危改办主任李日瑛介绍,“普九”后,全县先后投资1.1亿多元,改造危房15万余平方米,新建校舍23万余平方米。尽管如此,由于自然老化、洪灾等多种原因,目前全县仍有危房12万多平方米,其中D级危房达8万多平方米。在一次危改工作专题会议上,县委书记徐新启十分严肃地指出:“学校安全,师生安危是…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教育》2010,(3):14-15
一是实施集中办学和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让城乡孩子享有同等的办学条件。近年来,我市累计投入3亿多元,先后调整撤并薄弱学校524所,完成改扩建学校182所,新建校舍46万平方米,全部消除了中小学D级危房,基本完成了网点布局调整和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形成了每个乡(镇)有1所九年一贯制寄宿制学校或1所小学校和1所初中的办学格局。  相似文献   

11.
简讯     
我省中小学危房改造工作排除干扰,克服困难,去年全面超额实现了省政府下达的目标管理指标。1989年全省集资3.05亿元,新建、改建和维修校舍312万平方米,危房面积由1988年的145万平方米减少到50万平方米,危房比例由上年的6%降到2%以下;21%的乡镇在解决危房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初步达到了校园建设“六配套”。  相似文献   

12.
来到喀喇沁旗,只要随便到乡下走一走,你就会发现:这里最好的建筑是学校,人们谈论最多的话题是孩子。1994年以来,喀喇沁旗在改善办学条件上投入资金累计已超过4500万元,相当于1996年全旗的财政收入。其间,共翻建校舍8万多平方米,维修校舍4万平方米,新建"希望小学"35所,并在全旗范围内基本消灭了危房。喀喇沁旗是贫困旗,经济基础薄弱,财力有限,为什么社会办学却搞得如此红火?领导直视:社会办学的驱动力在喀喇沁旗,各级领导对教育"情有独钟"。一位分管教育的领导告诉笔者;教育的落后与经济的贫困是系在一起的,喀喇沁旗要彻底…  相似文献   

13.
汉寿县教育局在该县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转变教育观念、规范教育行为、办创教育特色、增强教育保障”的工作思路,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现了教育事业的全面持续健康发展。目前,全县各级各类学校279所,其中中学25所,小学194所,教学点48个,一贯制学校12所。全县在校学生93502人,其中小学生46440人,初中学生30485人,高(职)中学生16577人。全县共有教职工8243人,其中在职教职工6422人,退(离)休教职工l821人。加大危房改造力度,全面改善了办学条件。全县先后投入3007.5万元,政造危房52829平方米。充分利用农村中小学…  相似文献   

14.
桂文 《广西教育》2007,(5B):4-4
为高标准迎接“两基”国检,桂林市灵川县政府已下拨1727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学校项目建设,有了资金保障,各校加快了建设进度,校容校貌大变样。据统计,至截稿日,全县已竣工项目及其投入资金分别为:D级危房共18731平方米已全部拆除,并已回建2868平方米,投入58.82万元;B级危房已拆除810平方米,维修4499.5平方米,投入10.21万元;C级危房已拆除657平方米,维修3452平方米,  相似文献   

15.
1994年至1995年,是沭阳教育史上成就辉煌的两年,两年里,全县教育投入达4500多万元,新建校舍10.5万平方米,仅1995年就有40多所学校先后新建了教学楼,面积达4.1万平方米,并已陆续投入使用。截至1995年,全县适龄  相似文献   

16.
1988年,我县基本消除了中小学危房,成为全省首批基本消除中小学危房的市县之一。危房基本消除后,县委、县府采取重大决策,决定把改善办学条件的重点转移到实验教学的普及上来。目前,全县共投入实验教学的资金达214万元以及大量的人力、物力。现在全县的中小学(包括村完小)校校有实验室,实验设备和仪器均达  相似文献   

17.
始兴地处粤北山区,是盛唐宰相张九龄的故乡,全县人口25万,学校118所,是一个山区小县。近年来,始兴教育敢为天下先,创新融资渠道,教育事业在粤北大地悄然崛起。办学条件日臻完善。始兴地处山区,人口分散,学校布局存在“布点散,规模小”。针对这一状况,始兴县委、县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大胆决策,积极调整学校布局。据不完全统计,“十五”期间,该县共筹得各类资金6225万元用于调整学校布局;全县搬迁校址5所,累计改造中小学53所,其中老区学校42所。全县新增校园面积14.1万平方米,新建校舍面积12.45万平方米,新增图书11万册,新建各种教学功能室37…  相似文献   

18.
上林县地处大明山脚下,面积1890平方公里,13个乡镇,43.5万人口,壮族占80%。这两年来,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统一认识,依靠群众,艰苦奋斗,打好校舍建设攻坚战。1996年,全县改善办学条件投入1900多万元(其中群众集资1166.79万元),新建教学楼82幢,面积5.1万平方米,投入教学装备107万元。今年截止9月底,已筹集教育经费893万元,新建校舍面积3.2万平方米,其中建教学楼62幢,面积2.4万平方米;新增图书7.5万册,投人教学装备161万元。办学条件的改善,为我县明年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我们主…  相似文献   

19.
刊中报     
改善基础设施提高教师素质同心县大力发展民族教育本报讯同心县通过大力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及帮助贫困儿童入学等一系列措施 ,使全县民族教育的发展水平近两年有了新的提高。同心县属于南部山区8个贫困县之一 ,也是自治区回族人口最为集中的县之一。近年来该县把大力发展民族教育摆在突出位置 ,除每年都列出专项资金外 ,还采取社会捐助、争取项目资金等多种渠道筹集资金改善办学条件。几年来 ,这个国家级贫困县用于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累计超过一个亿 ,共新建校舍3.37万平方米 ,维修改建危房5400平方米…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科教兴容”战略的确立,容县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玉林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打响两张牌(旅游牌、侨牌),大力推进城镇化、工业化建设,国民生产总值实现跨越式发展,财政税收稳步增长,教育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加大投入力度,逐步改善办学条件。1995年以来,全县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16864.89万元,投入扩建和新建校舍资金10986.5万元,新建校舍24.509万平方米,建成了224幢教学楼和宿舍楼。同时全县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水平也不断提高,县直和城区学校已基本普及计算机教学,电化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