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这是一个发生在美国的真实故事.有一天,儿子从幼儿园回来,兴奋地向父亲报告学到的新东西.儿子郑重其事地拿出一把水果刀和一个苹果,说:"您知道苹果里藏着什么吗?"父亲不以为然:"除了果核还有什么?"儿子把苹果切成两半.通常的切法是纵向从苹果顶部切到底部,而他的儿子却横着劈开.他刚要批评,儿子却举着切开的苹果说:"看哪,里面有颗星星!"果然,苹果的切面中显示出一个清晰的五角星图案.父亲沉默了.他从小到大吃过不少苹果,却因"惯性"和这个再简单不过的发现失之交臂.  相似文献   

2.
有这样一个孩子,他不爱说话,学习成绩也糟透了,以至于老师说他的智力有问题。他没有别的爱好,唯一的兴趣就是一个人坐在屋前的花园里观察那些花草、小虫。他的父亲脾气暴躁,看到周围人对儿子投来的鄙夷的目光,经常这样教训他:"你这个没有出息的孩子,除了打猎、养狗、捉老鼠  相似文献   

3.
以自己为镜     
有一个孩子,成天贪玩。他的父亲很忧虑地对他说:“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你现在不努力学一些东西,长大了如何能出人头地呢?”“这孩子不以为然地说:“你瞧瞧我的伙伴扪,他们不都和我一样吗?”直到他16岁的某一天,他父亲做工回来给他讲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改变了他。  相似文献   

4.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天下午,一个不足10岁的小学生放学后独自到一片树林里玩耍。由于太贪玩,天黑了孩子竟没有察觉。这片树林实在太大了,他无法走出去。因为害怕遭到野兽袭击,他只好爬到一棵大树上躲起来,等待天亮。天黑了孩子没有回家,父亲就来到孩子平时喜欢玩耍的这片树林里寻找。借着天空微弱的星光,父亲隐约看见儿子正躲在一棵大树的树杈上。但是,父亲没有马上喊儿子下来,而是假装没看见,漫不经心地吹着口哨,在离儿子藏身不远的地方溜达。儿子最熟悉父亲的口哨了,他马上从大树上下来。儿子吃惊地问:“爸爸,你怎么知道我在这片树林里呢?”…  相似文献   

5.
谈主见     
我听过这样一个故事.父子俩赶着驴子上集市,途中听人说:"有驴子不骑,费脚劲,真傻."于是,父亲就叫儿子骑上,自己走路.后来又听人说:"这孩子没孝心,让老头儿走,自己轻松."听这一说,儿子忙跳下,让父亲骑上.这时,又有人说:  相似文献   

6.
爱的作业     
一天,老教授在授课时讲了一个故事:一个国王有三个儿子,他很疼爱他们,但不知传位给谁,最后,他让三个儿子回答:"如何表达对父亲的爱。"大儿子说:"我要把父亲的功德制成帽子,让全国的百姓天天把您供在头上。"二儿子说:"我要把父亲的功德制成鞋子,让普天下的百姓都知道是您在支撑着他们。"三儿子说:"我只想把您当做一位平凡的父亲,永远放在我的心里。"最后,国王把王位传给了三儿子。  相似文献   

7.
"两队的男孩子把真爱和人性的光辉带进了这个世界。"在一个学习迟缓儿童学校的募款餐会上,在场的所有人永远忘不了其中一个学生的父亲所说的话。这个家长问了一个问题:"照理说,在无外力干扰下,大自然所创造的一切都是完美的。但我的儿子,西恩,他无法像别的孩子那样学习,他无法像别的孩子一样理解事物。在我孩子身上,大自然的法  相似文献   

8.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几年之前,儿子在父亲的眼里可算得上是个小绵羊,叫他朝东不朝西,让他朝南不朝北。如今,孩子已步入青春期,小绵羊变成了一头东北虎,一言一行处处与父母顶着干。在一次“孩子有话要说”的亲子沟通活动中,孩子向父亲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爸  相似文献   

9.
幽默四则     
醉酒一天父亲和小儿子一起回家,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什么事情都感兴趣,而且总是不停地问问题。他问父亲:"爸爸,‘醉’字是什么意思?"  相似文献   

10.
手有沉香     
《招生考试通讯》2008,(3):39-39
一位老富翁非常担心他从小娇生惯养的儿子的前途.他想.与其留财产给孩子.还不如教他自己去奋斗。他对儿子讲了自己如何白手起家.经过艰苦的拼搏才有今天的经历。父亲的故事感动了这个从未出过远门的青年.于是他立下誓愿:“不找到宝物决不返乡。”  相似文献   

11.
说到青春期,好像家长对这一时期的孩子都比较头痛,其中最担心的就是孩子早恋。遇到这样的问题,卢勤会怎么处理呢?听听卢勤怎么说吧——青春期的孩子有秘密,开始对异性感兴趣,这是很正常的,他们这时候正处于心理断乳期,需要尊重、理解和信任,也需要一个自已成长的空间。父母要在关键时刻为他们指点迷津,而不能粗暴干涉。我认识一位父亲,有一天他还是中学生的儿子对他说:"我看上了一个女生,人漂亮、聪明、好学,我想和她结婚。"他父亲问:"好啊,你能看上她,她看上你了吗?"儿子自豪地说:"她也看上我了。"父亲又说:  相似文献   

12.
在一个小村庄里,有一个农民,他养了10头猪。一天,这个农民要他的儿子约翰去数数看有多少头猪。孩子很快就回来了。父亲问:“你点清楚猪的数目了吗?它们都在那儿吗?”约翰答道:  相似文献   

13.
1918年,一个男孩子在南非特兰斯凯一个部落酋长家庭里降生了。这个黑人孩子长大成为一个少年后,他的脾气越来越坏。女仆准备的早餐不合胃口,他会大声地责骂;家里的园丁干活吵醒了他的美梦,他会操起木棍追打……男孩的父亲,一个心地善良的部落酋长,对儿子狭隘暴躁的性格忧心忡忡,他找来一个铁锤和一袋钉子交给儿子,并说:"孩子,每当你控制不住要发脾气的时候,  相似文献   

14.
口琴的故事     
导读:这是少年时代的一个动人故事。“我”壮着胆子向兜里紧巴巴的父亲要钱买口琴,父亲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因为知道生活的不易,所“以我”特别珍惜,即使质地不好的口琴拉破了嘴唇,也不嫌弃它。但是,偶尔的疏忽,还是将口琴弄丢了。懂事“的我”没将这事告诉父亲,而“是把这个秘密埋进了心底”,离开了少年宫。动人故事的叙述结束了,但作者笔锋一转,写到今天他也做了父亲,他的儿子也向他要钱买口琴,他当然是如数照付,只是发现儿子对买回来的口琴并不表示珍惜……这个转折使少年时代的动人故事因此获得了深刻的内涵,虽然不再有文字的叙述,可故事却有了纵深的发展。(简平)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一个有关孩子和母亲的故事。孩子两岁了,第一次看见一只蚂蚁。也许别的母亲会鼓励她的孩子去一脚踩死那只蚂蚁来锻炼他的胆量。可是这个孩子的母亲却柔声对他说:“儿子,你看它  相似文献   

16.
马迎辉 《中华家教》2014,(Z1):42-43
电视剧《小爸爸》讲述的是一个年轻父亲在儿子的引领下,由一个不靠谱的"犯二"青年,长成一个勇于担当的"大英雄"的传奇故事。生活中也身为人父的演员文章在剧中融入的真挚情感,不仅让《小爸爸》揭示的父子情深极具感染力,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年轻父亲的成长历程。回放剧情,感受传奇与温暖自由放任的年轻汽车修理工于果,大学期间在美国交流学习时,和负责接待的女孩夏小白相爱。回国后,家里突遭变故,使得他没有信守承诺回到夏小白身边。他不知道,在大洋彼岸,他有了自己的儿子。几年后夏小白车祸身故,儿子夏天来到中国寻找父亲。从天而降的儿子让他猝不及防,完全乱了方寸。不靠谱的他总想着逃避,甩掉这个"小包袱",对儿子百般的嫌弃厌烦。  相似文献   

17.
"不相信自己的意志,永远也做不成将军" 曾听说过一个故事. 春秋战国时代,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出征打战.父亲已做了将军,儿子还只是马前卒.又一阵号角吹响,战鼓雷鸣了,父亲庄严地托起一个箭囊,其中插着一只箭.父亲郑重对儿子说:"这是家传宝箭,佩带身边,力量无穷,但千万不可抽出来."  相似文献   

18.
案例一个离异家庭的母亲打来电话说:“儿子最近突然不肯去读书了,真急死我了。”她一边打电话一边哭,“这孩子从小就比较崇拜父亲,嫌我管他太多、太唠叨。我们两口子离婚时也没征求孩子的意见,只是把孩子当一件物品一样判给了我。孩子想跟父亲,但父亲不要他,孩子觉得父亲抛弃了他。我觉得欠儿子很多,就在物质上拼命满足他。儿子要鳄鱼、阿迪达斯这些名牌,全都买给他。我一有事外出,就叫饭店给他送饭上门。上学期的一天,老师说儿子‘就因为你一个人的成绩差,拖了全班的后腿,把全班平均分落下来了’。从此,我儿子就不去上学了,天天在家玩电脑,…  相似文献   

19.
有这样一位父亲 ,他每天下午都要把三岁的儿子从幼儿园接回家 ,然后 ,看着他在一块空地上玩耍。这孩子喜欢张开双臂 ,在这小片地方跑来跑去 ,有时能持续一个小时左右 ,小嘴还不时发出欢快的叫声。孩子的父亲说 :“开始我特奇怪 :难道儿子一点儿也不感觉单调乏味和疲劳么?后来我终于想通了 ,这就是乐在其中啊!”这个故事让我想到了“减负”的话题。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 ,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假日补课、题海战术成为过街的老鼠 ,不敢见人 ;教育行政部门“围、追、堵、截 ,”费尽精神。然而 ,“减负”工程依然重关漫道。是否真如有…  相似文献   

20.
一位父亲带着儿子去参观梵高故居。在看到一张小木床和一双裂了口的皮鞋时,儿子问父亲:"梵高不是一位百万富翁吗?"父亲回答道:"梵高是一个连妻子都没娶上的穷人。"过了一年,父亲带儿子去丹麦参观安徒生的故居,儿子又困惑地问:"爸爸,安徒生不是生活在皇宫里吗?他生前怎么会住在这个阁楼里?"父亲回答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