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4 毫秒
1.
中国画的题款和钤印韦自强诗、书、画、印是中国绘画艺术的基本形式,也是不同于其它绘画门类的画面独特构成形式,而且自成体系,形成了彼此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有机整个。这里仅谈谈题款和钤印。中国画的题款,也称“落款”“题跋”“题置”等。所谓“题”,指写在书画...  相似文献   

2.
中国画艺术是中华文明集大成的体现,就中国画而言,笔墨即是构筑中国画形态的重要因素,也是中国画审美的必要依据,随着历史的发展、文明的进步,国画也被赋予了新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形式.本文主要从笔墨结构中所包含的文化情态来看待中国画的发展,阐述了文化与笔墨的联系,并且从文化的角度分析阻碍中国画发展的原因,探讨了如何在立足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外来文化来发展中国画.  相似文献   

3.
三、小结
  题款与钤印,作为中国画诗书画印结合的整体构成之一,既是中国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体现一个中国画画家艺术修养的重要内容。一幅中国画,绘画水平的高低固然是评价其优势的首要因素,但题款与钤印是否得当,更能体现一个中国画画家的整体艺术修养。  相似文献   

4.
中国画的文化精神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握中国画的文化特征及其深藏背后的民族精神,是至关重要的。中国文化艺术的模糊化、重表现及其生命精神在世界文化中独树一帜。中国人将哲学与艺术相融,哲学精神寓于艺术境界之中,艺术是哲学的一种延伸,也是哲学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中国画艺术家诞生于这样的背景:他们师法自然,使画格随着他们完善的人格一起提升。要正确把握中国画的古典精神,必须从复杂的中国文化历史中寻找出远引着中国画的渊源。  相似文献   

5.
中国画艺术是中华文明集大成的体现,是反映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一面镜子。随着社会、经济、文化、信息的高速发展以及现代化的观念深入人心,中国画艺术在新的时代中具有了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及艺术形式。本文探讨了民族文化对中国画的影响,研究了中国画的创新途径及发展方向,希望以此为中国画的未来提供经验与借鉴。  相似文献   

6.
地域文化对艺术风格的生成有着直接的意义,中国画艺术个性的生成不能离开某些特定地域的山川造化、文化滋润和审美取向。多样性的地域文化,形成了各异的绘画风格,同时也发展和繁荣了中国画。  相似文献   

7.
中国画在中国特定的大文化环境中深受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把“墨”作为一种重要的绘画色彩,赋予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学内涵,色彩却始终处于从属地位.中华民族这种独特的色彩审美观是在千百年的文化积淀和艺术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作为有着古老传统的中国画艺术,不管历史上有过多少辉煌,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必然会促进文化科技的发展,也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画艺术在文化心理、艺术观念及风格上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中和之美"是中国画及其理论的精髓。从章法布局可以看出,中国画讲究构图技巧、画面的虚实结合与平衡、画面与钤印的关系,体现了中国画的"中和精神"。  相似文献   

9.
中国画艺术是中华文明集大成的体现,是反映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一面镜子。但随着社会、经济、文化、信息的高速发展以及现代化的观念深入人心,使中国画艺术在新的时代中具有了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及艺术形式。从此角度对绘画,民族的关系加以阐述,目的并非仅仅为处于困境的中国画进行改良,而是真心的意在唤起全民对于自身民族文化的继承,希望以此为中国画的发展提供历史的经验与借鉴。  相似文献   

10.
傅亚男 《成才之路》2009,(24):60-60
中国画是矗立于世界艺术之林的参天巨树,以它独特的风貌为世界所景仰。中国画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传统,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恢弘的气度,同时,中国画在笔墨及图式中有着深厚的文化情趣。  相似文献   

11.
朱复戡先生是中国著名金石书画家,治学治艺涉及青铜器造型研究、古文字研究、文玩字画鉴定、中国古代文学、古典诗词、美术设计、油画、中国画、篆刻、书法、京剧等。新华社《朱复戡先生治丧委员会讣告》称之为“中国著名金石书画大师”。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中国传统绘画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文人画,比一般的绘画形式具有更多的文化性。其发展历程中,除受儒释的思想影响外,还诠释着道家思想的精髓。中国印章艺术,本就承载着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具体到文人钤于画作之上,或署名或用来抒发志趣与情怀的印章,与文人画更是相得益彰,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印画结合所特有的审美与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3.
徐生翁是清末享誉江浙一带的著名书法家,其书学审美观表现在师法造化、笔少意足、无法而法的特点;其篆刻和绘画又是他艺术成就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4.
潘天寿是一个修养全面的艺术家,他在诗、书、画、印、论等各方面都有非常精深的造诣和研究。尤其是在指墨画方面更是独树一帜,对指墨画艺术的继承和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潘天寿还提倡中西艺术结合,但必须以保持中国传统绘画的语言形式为前提,极力主张"中西方绘画拉开距离",这充分显示了他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坚持和独到的见解。因此,他的绘画艺术被后人所继承和发扬,并为中国当代绘画史添上了精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的学生要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了解和掌握中国传统绘画——中国画的特点,加强对中国历史的了解和对中国传统绘画的认识。使高职学生通过学习中国画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了解中国画、喜欢中国画,成为中国画的传承人,让学生在学习中国画的同时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16.
素描是当今美术学科中各专业所必须具备的一项基础技能。具有独特民族绘画风格的中国画专业也不例外,素描已成为其造型基础训练的主要课程之一。由于中西方绘画意识及造型观念存在差异,导致中国画专业在素描教学中产生了一些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中国画的素描教学应该注重强化体现中国画特点的造型意识,做到中西方优长兼收并蓄,取长补短。  相似文献   

17.
中国画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元,中国传统文化又是世界文化的一元,面对今天的中国画发展,从其教育来看.青年教师应该以怎样的思维观念切入当代中国画的教学,笔者从社会时代文化背景与中国画发展的现状为切入点.对中国画教学的核心范畴、中国画教学对待与选择等方面通过综合、分析、比较,进而得出中国画教学和谐思维导向性的体系建构。使之对当代中国画教学新意识形态的形成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当代中国传统绘画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从中国画自身的审美原则、社会文化背景、文化内涵角度出发,提出只有体会到中国画显现的气质所在,才能真正体验传统绘画的特定语言与现代人类文明状态所存在的有机联系,促进中国画继续向前发展.基此,文字归纳出中国画的气质表现3个特点:"雅"、"厚"、"透",并认为这些气质、不仅仅是画面本身的表现,同时也是艺术家自身气质、修养和对人生态度的写照.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中西画美学思想的比较对中国画的线的渊源,发展以及与书法的关系等作了论述,说明了“线”在中国画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把握中国传统绘画的文化特征及其深藏背后的民族文化精神,是至关重要的。中国传统绘画是具有中国文化精神的、明显区别于其它画种的、有强烈个性特征的独立画种。本文从中国传统绘画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入手,通过对中国绘画中的山水、人物、花鸟三方面内容与中国文化紧密结合的阐述,说明了中国文化是中国绘画的基础和肥沃土壤,同时又着重通过对中国画语言特质的理解,进一步阐明要正确把握中国画的文化精神,必须从中国文化中寻找中国绘画的文化渊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