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 ,作为教师 ,必须更新现有的教学方法 ,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手段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 ,使课堂教学紧紧围绕教学重点 ,并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从而推动整个课堂教学由教向学的彻底转变 ,使课堂教学更加科学、适度、生动。一、以教师为主导。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主要起着引导作用。要想让学生掌握课堂上所学的知识 ,教师就必须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掌握学习重点 ,突破学习难点 ,并通过学法指导 ,增强课堂教学的指向性和针对性 ,给学生一把打开知识窍门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2.
新课改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不再是课堂的权威,学生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由传统的“教书匠”变为教学过程的策划者、教学内容的设计者、教学方法的选择者、学生学法的指导者和教学改革的实践者.  相似文献   

3.
课堂教学,是由“教”与“学”两方面构成的,二者是相辅相成的。然而,过去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总是强调和重视教师的教法,从课前的备课到课堂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的设计,主导思想都是考虑教师如何教,强调的是教师的教法.却忽略了学生的学法的指导.忽略从学生这一角度来设计课堂教学,忽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相似文献   

4.
课堂教学,是由“教”与“学”两方面构成的,二者是相辅相成的。然而,过去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总是强调和重视教师的教法,从课前的备课到课堂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的设计,主导思想都是考虑教师如何教,强调的是教师的教法,却忽略了学生的学法的指导,忽略从学生这一角度来设计课堂教学,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  相似文献   

5.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课堂改革的根本所在.课堂效率的提高涉及到老师的“精心”和学生的“用心”两个方面,二者只有有机结合,方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其中的“导演”是教师,也只有教师的“精心”备课、“精心”设计教学方法、“精心”研究学生的学法,学生才能甘心情愿的“用心”学,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6.
杨青 《湖南教育》2000,(15):47-47
问题之一 :把“教法”当“学法”。“教法”是教师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的策略与方法 ,它涉及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步骤的安排、教学形式的采用等诸多因素。一般来说 ,“教法”的选择与运用离不开课堂这一特定的教学情境 ,受课堂教学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而“学法”是学生独立学习时所采用的带有鲜明个性色彩的方式方法。“学法”的领悟和运用不受课堂教学情境的局限 ,学生掌握学法不单是为了学习课本知识 ,更重要的是用以指导他们的终身学习。教师的“教法”无疑会影响学生的“学法” ,但“教法”决不等于“学法”。尽管教师在设计“教法”时 ,…  相似文献   

7.
课堂教学是学校实现教育功能,完成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主要途径。当前,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努力克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得法、耗时多、负担重、效益低”的问题,因而积极推动素质教育是既现实又迫切的课题。一、在课堂教学中突出教法和学法素质教育如何走进课堂?重要的措施之一就是把学法指导融入课堂教学之中。教师的教法应体现学生的学法,“教”与“学”不能脱节。如何使“教”与“学”不脱节,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①课前要精心编制学法。教师在编制学法时,对要教学的知识、要训练的能力应做到胸中有数,并根…  相似文献   

8.
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改变了人们的教育观,在此情景下如何让课堂有效率、有魅力,让课堂成为教师和学生共同经营的知识、能力、情感、价值现的交流平台,是一线教师的梦想。梦想的实现靠教师在更新教学观念的同时.还应充分注意在课堂教学设计中的五个转变:课堂教学总体设计应从重视教师“教”向重视学生“学”转变,课堂教学设计中的教法、学法应从理论说教向实际操作转变,课堂教学设计的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应从表层向纵深转变,课堂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组织方式设计应从封闭性向开放性转变,课堂教学设计中的教学媒体设计应从由“多媒体型”向“多媒体+社会型”转变。  相似文献   

9.
改革“教法”促进“学法”初探张爱琴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要改革“教法”,促进“学法”.培养学生技能,提高课堂效率。1.培养兴趣,激发信心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当知识探索的引路人与组织者,带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  相似文献   

10.
杨林 《华章》2011,(28)
改革课堂教学的传统模式,改革“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他们多思考、多发现、多提问的教学方法已经为广大教师所认可,已经成为教学的主旋律.因此,我们英语教学的目标重心也要有所转移.要让我们的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宰,课堂的主体,寻找课堂教学的活力和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11.
课堂是进行英语教学的主阵地,教师是课堂教学的领航人,采用什么样的模式,把学生领到什么方向,关键在教师。本人通过尝试构建“求新、求实、求活”为原则的教学模式,收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求新”是教师教育理念的更新,带动教学方法的更新;“求实”是教师将课本知识的呈现与实际隋景相结合,听说训练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求活”是指教师讲课方法的灵活性,学生学法的多样性,教师营造课堂气氛的活跃眭和学生运用知识的广泛胜。以下谈几点这方面的教学感受。  相似文献   

12.
谈学法指导的几种方法海南通什农垦中学(572219)李朝汉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环节,也是学法指导的重要途径。树立“以学定教”的思想,设计以“学”为中心的课堂结构,形成“教”与“学”的同步发展,实现教法与学法的有机结合,就能切实有...  相似文献   

13.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知识建构过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是新的教学观、学生观。要实现这个目标,教师要转变教育思想,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把握好课堂教学中的“三让”,使课堂成为促进学生生动活泼、跨越式发展的平台。  相似文献   

14.
李春蓉 《辅导员》2009,(3):51-51
课堂是学生接受知识,接受学法训练,培养能力的场所。“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为了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应尽可能做到灵活多样。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激发其学习动机,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充满热情,提高自学能力。在笔者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一、改变教学方法,落实主体地位 教师在施教的过程中,应做到组织教学内容要想到学生的学,选择教学方法要考虑学生的学,教师的语言要针对学生的学,板书、投影片的设计要利于学生的学.教师在课堂上应变结论式教学为过程教学,寓“学法指导”于同步教学之中.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讨论、辩论、答辩表演、设疑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授《秦始皇》一课时,我对课堂结构作了调整,在事先告知学生的前提下,让学生围绕秦始皇设计问题考教师,师生换位,新鲜的课堂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堂课下来我才发现,原来学生的思维是这么的活跃,逻辑性、严谨性、语言组织能力也出乎我的意料.  相似文献   

16.
小学思想品德课在相当数量的学校教学中摆不上位,在教师安排上兼课代课的多。对教学规律和学生道德品质形成规律的研究不够。反映在课堂上教师照本宣科,注入式、满堂灌的现象比比皆是。有的教学成人化,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非常普遍,学习的积极性得不到发挥,自学能力得不到培养。学生在课堂上,只能让教师牵着鼻子走,其结果必然是死记硬背。实践证明,没有好的教法,好的课堂组织形式,就谈不上培养学生好的学法。因此好的学法一般是以好的教法为前提的,教法与学法是辩证统一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必须改革陈旧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探索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7.
王松泉教授曾在《论语文教育中的四大关系》的“教法与学法”中强调 :“教法重要……学法更重要” ,“学法的根本宗旨是教给学生自能读书、自能作文的能力 ,它的根基则在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现实中 ,教师更注重自己的教法 ,往往忽略学法的重要性 ,所以不自觉地形成了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的局面。许多课堂上学生是在被动之中学习 ,对知识是囫囵吞枣 ;回答问题是照教师参考书念答案 ;有些学生干脆睡觉、或讲“小话”、看课外书。针对以上情况 ,本人设计了让学生走上讲台的教学法 ,教师只当“总设计师” ,课由学生自己设计、自己主讲 ,…  相似文献   

18.
马卡连柯曾说过:“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就可能相差20倍.”这充分说明语言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主要武器.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曾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这句话精辟地道出了教师课堂语言的重要性,而大量教学实践证明:教学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与教师的语言组织有很大关系.教师只有不断地追求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具有较好的语言修养,才能让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妙趣横生,才能让学生乐学、会学、善学.由此可见,精彩的课堂语言会让您的课堂锦上添花,师生关系和谐发展,教学任务出色完成.那么,教师如何才能让自己的课堂语言出彩呢?笔者认为锤炼好课堂教学语言中的5“S”定能让您的课堂“语”众不同.  相似文献   

19.
现代教育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要采用多种办法增强学生的参与程度,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初中物理积极开展“动手做”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掌握研究物理的本领.学生自己动手实验,能够巩固理论知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1.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总是保持着高高在上的地位,生硬的讲述物理教材要求的知识,不考虑学生的感受.学生没  相似文献   

20.
达世兰 《农村教育》2000,(12):54-54
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造性人才。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就应当把改进课堂教学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教育专家认为,课堂教学首先应该贯彻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提倡学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口表达,真正把传授知识的过程当成学生学习交流和自主探索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