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朱贺 《新闻世界》2023,(1):20-23
网络谣言的传播在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同时,还严重威胁着社会和谐以及民生安定,成为了一项必须给予足够重视的社会问题。5G、光宽带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自媒体网络分享形式的兴起。在自媒体用户爆炸式增长的背景下,网络谣言的传播形式和危害方式体现出新的特征,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本研究基于社交平台自媒体用户发布的谣言信息,运用数据分析法、文献研究法,从信息呈现方式、信息内容类别以及谣言发布源头的角度分析自媒体网络谣言传播的新特征,揭示其对政治秩序、社会运行成本、群体矛盾等各方面造成的深层次的危害,提出了自媒体背景下的政府、个人、媒体以及社交平台相互联动的网络谣言协同治理的新方案,以期对谣言传播的遏制以及治理提供可供参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风险具有社会建构性,是客观存在与主观认知的结合体,现代媒介尤其是网络媒介在风险建构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网络风险传播特点的分析,总结出主流媒体、社交媒体、短视频、专家以及网络民意在网络风险传播生态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3.
李行 《传媒》2023,(13):56-58
Twitter社交媒体平台集信息传播、知识共享、人类交互于一体,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与行为方式带来显著影响。如今,Twitter坐拥13亿注册用户,其传播规律与社会网络结构值得深入分析。本文基于Twitter产生、发展与功能等层面,对其宏观和微观领域的信息传播规律进行量化分析与阐述,解析其社会网络的特点,从而为我国国际传播工作拓展全球社交网络传播渠道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朱琳 《东南传播》2021,(2):149-152
数字技术的发展赋予了受众更大的话语权,而传播主体的泛化,在使每个人都可以在网络上"自由"言说、评论、转发的同时,也容易滋生虚假新闻。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的虚假新闻为例,认为社交媒体中的虚假新闻表现出传播数量多、速度快、内容广、影响大等巴赫金式的狂欢表征。虚假新闻的滋生主要受媒体工作者素养缺失、受众认知心理影响、社交媒体监管缺失、虚假新闻迷惑性、社交媒体开放性、政府信息管控不严等原因。为此,需要借鉴福柯的规训理论并从层级监视、规范化裁决、检查三个方面加以细化或延伸,以推动社交媒体信息的健康传播。  相似文献   

5.
《新闻界》2019,(8):21-26
在社交媒体这一新兴话语表达空间中,公益传播力量在网络虚拟空间中重新集结和组合,新浪微博成为公益传播的主要社交媒体平台,官方认证的公益机构的信息传播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采用社会网络分析的定量研究方法,以新浪微博平台上的认证公益机构为研究对象,以公益机构间的关注关系构建社会网络,通过对网络密度、中心性、凝聚子群指标进行测量,探索公益机构信息传播的网络结构和特征。研究发现:公益机构在线社会网络存在多中心的差序格局,公益机构传播存在明显的极化现象和马太效应,公益机构信息传播呈现圈子式的网络特征。  相似文献   

6.
新冠肺炎疫情这一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中国政府倡导的集体防疫行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社交媒体作为公众信息获取的主要渠道,在建构风险感知、动员公众参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往的风险沟通研究多集中探讨个体层面的媒体使用、风险感知与防疫行为,缺乏对社会层面的观照;且多将社交媒体笼统考量,难以提出足够有针对性的沟通方案。有鉴于此,论文通过细分社交媒体、风险感知和防疫行为类型,构建了“心理动机-媒体使用-风险感知-防疫行为”模型,在梳理疫情期间公众社交媒体摇摆使用行为及其内在动因的基础上,检验其对个体与社会层面风险感知和防疫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监测、社交、回避等动机会促使公众摇摆使用内容导向型社交媒体和用户导向型社交媒体。从作用机制来看,内容导向型社交媒体可直接影响或间接通过风险感知推动个体采取自我保护行为,并且配合集体防疫行动;而用户导向型社交媒体仅可直接作用于集体防疫行动。另外,社会规范在内容导向型社交媒体使用对集体防疫行动的作用路径中发挥了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唐雷 《采.写.编》2023,(11):104-106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社交网络已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平台之一。在信息过载的时代背景下,社交网络舆情传播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信息生态视角强调信息传播的多样性、复杂性和相互关联性,社交网络作为信息生态系统中的一环,对舆情传播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将以信息生态视角为基础,围绕社交网络舆情传播展开多方面研究,以期为社交网络舆情传播策略的制定和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
贺军 《档案学研究》2018,32(2):72-78
基于档案部门应用社交媒体开展档案信息服务整体成效不显著的现实,从社交媒体的发展历程入手梳理其基于社群关系的信息传播的本质内涵,分析社交媒体向移动社交平台的升级给我国档案信息服务创新带来的机遇,对适合档案信息传播的移动社交平台及其档案信息范围进行了阐释,提出档案部门应做好社交媒体团队建设、加大档案资源开发力度等基础性工作,通过加强用户“大数据”的应用,及时改进和优化档案信息服务,梳理出适合我国现阶段社交媒体发展规律的档案信息服务路径。  相似文献   

9.
本文聚焦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健康信息传播,研究通过内容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检验了党媒、市场化媒体、社交媒体意见领袖与公众等多元话语主体间的多层次议程互动情况。研究发现,在第二层属性议程设置方面,公众的属性议程相对独立,党媒和市场化媒体主要影响到社交媒体意见领袖层面;在第三层网络议程设置方面,党媒对社交媒体舆论场影响显著,公众和社交媒体意见领袖的网络议程均与党媒相关。基于上述发现,研究还为新冠肺炎疫情为代表的公共健康危机背景下,如何优化媒体信息传播效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赵英 《传媒》2014,(22)
为探索社交媒体的使用对企业内信息传播的影响,文章采用社会网络方法,从密度、中心度、聚类系数及平均距离等指标对企业内正式网络、非正式网络及复杂网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社交媒体的使用有利于企业提高信息传播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1.
始发于武汉的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发酵,防控形势依然复杂严峻,逆行前往武汉的医务工作者令人动容,我国采取的紧急应对措施得到世卫组织认可。与此同时,网上也出现了一些有关新冠肺炎疫情的谣言信息,给防控工作的开展带来不利影响。相较于2003年非典疫情,本次网络谣言呈现出新的传播机制,在社交媒体时代多元的信息传播环境中,每一个人都成了手持"麦克风"的信息传播者。如何治理重大突发事件中的网络谣言成为必须面对的时代课题,网络谣言治理能力应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能力之一。  相似文献   

12.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大众对疫情信息高度关注,主流媒体在扮演社会"瞭望塔"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也面临着创新话语方式和传播形态的挑战。如何生产出形态创新、内容专业、传播高效的融媒体产品,成为战"疫"报道的关键。如何推进新闻生产主力军进入移动传播主阵地,也成为媒体融合的实战演练。本文选择合肥市属主流媒体为研究对象,观察、研究疫情宣传舆论引导的全媒传播表现及效果。疫情期间融媒体传播呈现出的特征,为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媒体应对公共突发性事件提供了思考与启发。  相似文献   

13.
刘曦  潘丹  何亦星 《青年记者》2016,(26):108-109
社交网络已成为当前国际旅游市场的重要影响因素,“用户生产内容”构建了数字化空间的口碑传播,改变了旅游者的搜索和出游习惯.一方面,社交媒体即时交互的信息传播及“去中心化”的意见平台,给传统的旅游目的地营销传播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机遇;另一方面,社交网络作为信息的“自由市场”加速了全球信息的生成、扩散和流动,“信息超载”给旅游目的地营销传播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社交媒体虚假健康信息特征识别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意义] 识别社交媒体虚假健康信息特征,构建社交媒体虚假健康信息特征清单,以期为社交媒体虚假健康信息特征的测度提供一定理论支撑,也为用户和社交媒体平台判别虚假健康信息提供有益参考。[方法/过程] 采集1 004条社交媒体健康数据,利用程序化编码抽取社交媒体虚假健康信息的关键特征,运用卡方检验和方差分析揭示社交媒体虚假健康信息的显著特征,并构建社交媒体虚假健康信息特征清单。[结果/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社交媒体虚假健康信息特征具有表面特征、语义特征和来源特征3个维度、11个主要特征以及29个子特征。其中,社交媒体上食品安全主题的虚假健康信息在"术语包装"特征上表现得更为显著;"夸大事实"为社交媒体上常见疾病主题虚假健康信息的显著特征;社交媒体上养生保健主题的虚假健康信息具有"元数据缺失"和"假借权威"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15.
文章聚焦危机传播情境下社交媒体用户的涉疫信息转发行为,遵循扎根理论研究范式,深度访谈22名研究对象,提炼出转发动机、转发对象、转发内容、转发形式、转发渠道、转发障碍、转发行为生命周期7个主范畴及核心范畴,进而揭示危机传播情境下社交媒体用户涉疫信息转发行为的形成机理。危机传播情境下社交媒体用户在利益相关、情感交流等动机的驱动下,将筛选后的涉疫信息以特定的形式,通过特定社交媒体平台转发给选定对象,在此过程中存在信息与平台两个层面的障碍。研究发现:随着疫情的发展,社交媒体用户的涉疫信息转发行为呈现出生命周期性特征。研究危机传播情境下社交媒体用户涉疫信息转发行为的形成机理,有助于深度了解与预测用户行为,可以为政府相关信息发布与舆论引导、社交媒体精准信息推送等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微媒体平台的交互性传播模式,加快了新冠肺炎疫情信息传播的速度、广度和深度,体现出全天候、全介质、全覆盖的传播能力。随着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APP)等新兴媒体的发展,以“微”“小”为特征的“微时代”(Micro Era)到来,基于微信、微博等微媒体平台的微内容(microcontent)成为受众在碎片化时间接收信息的主体。微媒体平台的交互性传播模式,加快了新冠肺炎疫情信息传播的速度、广度和深度,尤其是微信、微博和抖音平台的疫情信息传播体现出了更明显、更灵活的时效,性,体现出全天候、全介质、全覆盖的传播能力。  相似文献   

17.
学术信息传播是社会传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社交媒体上学术信息的传播机理,有助于研究人员积极使用社交媒体,促进学术信息的传播。文章首先对学术传播的发展历程及模式演进进行研究,其次分析了社交媒体的信息传播特点及要素,最终得出社交媒体环境下的学术信息传播模型及传播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8.
《新闻界》2014,(19):69-73
网络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新的大众媒体产生并迅猛发展。智能手机流行、网络的高速传播更是促进了手机新媒体平台的迅速崛起。手机新媒体具有多样化的传播手段、非常强大的信息互通性等特点,不仅拥有更强大的通信功能,还搭建了信息分享等社交类应用,其信息实时传播拉近了受众的距离,极大地改变了媒介传播生态和受众信息反馈方式。本文以微博、微信等手机新媒体平台为例,分析手机新媒体的主要传播特征及其导向作用对社会的影响,倡导手机新媒体多传播正效应正能量的信息,提高全民媒介素质,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9.
社交媒体如今已经成为一个相当热门的话题,本文通过分析社交媒体给档案信息传播带来的影响,研究如何适应时代的发展,使档案信息通过社交媒体这一平台获取更多的资源。  相似文献   

20.
李星玥  杨千 《档案与建设》2020,(3):23-26,40
信息社会不断发展,新兴媒体影响越来越广泛,社交媒体不仅是政府和公众沟通重大突发事件的主要渠道,也成为记录重大突发事件社会记忆的重要平台。重大突发事件社交媒体信息归档有助于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水平,健全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留存珍贵历史记忆。文章根据重大突发事件社交媒体信息的突发性、持续性、多样性、价值性特点从归档目标、归档主体、归档范围、归档方法四方面提出归档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