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赵鼎臣是北宋后期的一位文学家,著有《竹隐畸士集》二十卷传世。其当世即有文名,后世却寥落无闻。现存史料对其仕履行实的描述很是模糊,且对于赵鼎臣任职邓州守一事,《四库全书总目》及《宋诗纪事》均言之有误。本文从赵鼎臣诗文中搜寻信息,并佐以其它相关资料,对赵鼎臣一生的仕履行实作一勾勒,以补充史料记载之不足,兼订正《四库全书总目》及《宋诗纪事》所载之误。  相似文献   

2.
《保越录》成书之后,关于此书的作者问题却扑朔迷离。近代有学者考证其作者为元代徐勉之,但其论据未能充分证明。此书在流传过程中,因各家辗转传抄,又经钱谦益和四库馆臣的删改,造成版本庞杂、脱讹较多。有鉴于此,文章旨在重新考察《保越录》的作者,并厘清其版本系统和版本源流。  相似文献   

3.
赵鼎臣是北宋后期的一位文学家,有<竹隐畸士集>二十卷传世.<四库全书总目·<竹隐畸士集>提要>认为赵鼎臣与王安石、苏轼均有诗文交往,并且其文学成就高于晁补之、唐庚.然对四库馆臣此评详加考辨,其中颇多谬误,今予以纠正;同时解析赵鼎臣生前颇负文名而后世却寥落无闻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闺秀之能诗,夙为谈诗家所乐道。自赵宋以降,诗话莫不述及闺秀之作。而闺秀诗话之有专书,则肇自有清一代。予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辑考清人诗学著述,得见存书九百余种,亡佚待访书五百余种。其中专论闺秀之诗话,见存书二十二种,亡佚书十四种。十多年间,四处访求清诗话,逐一阅读,并参照古今著录、时贤考证,仿《四库提要》体例,记载卷数、版本,考证作者事迹及成书年月,述其主旨,采录前人评论,并就管见所及摘其疏误。日居月诸,积稿盈笥,曾掇郡邑类诗话三十种为《清代郡邑诗话叙录》,刊于南京大学  相似文献   

5.
国家图书馆所藏周星诒校跋天启刻本《曹子建集》是曹植集的重要版本,这一版本实际上是日本静嘉堂所藏之《陈思王集》。周星诒之跋语为《曹子建集》的版本认定提供了重要依据,其中收录的王世贞等人的评点文字亦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6.
陈衍素来留心师友文字,尤喜王渔洋《感旧集》,用力四十余年增补其中诗人小传,其编选《师友诗录》或受此启发。《石遗室师友诗录》最初刊载于《国学萃编》,后因与沈宗畸交恶而停止刊载。现存《师友诗录》六卷,选张之洞、陈宝琛、陈书、沈曾植、梁鼎芬等九人诗作,后以此为蓝本成《近代诗钞》,并奠定了其编纂体例。  相似文献   

7.
袁枚"性灵"诗论之深入人心与其文坛地位的获得,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其《小仓山房诗文全集》、《随园诗话》等著述的广泛传播。本文在考察并掌握大量版本实物的基础上,结合袁枚诗文及集外手稿、信札、日记等文献材料,对袁枚若干重要著述之刊刻、修订、售卖与传播过程展开细致考述。其中涉及随园著述之售卖方式、成本售价、翻版重刻及海内外传播等,尤罕见前人论及。  相似文献   

8.
侯富芳 《图书馆杂志》2011,(10):94-96,112
从《明诗综》中摘出的《静志居诗话》单行本至少有卢文?的二十二卷本、周中孚的二十二卷本和扶荔山房姚祖恩二十四卷本三个版本;目前的记载表明扶荔山房大约刻印过四部著名的书。扶荔山房的姚祖恩不是《史记菁华录》的作者姚苧田;姚祖恩辑出单行的《静志居诗话》并不完全等同于《明诗综》中所附"静志居诗话"或"诗话"。  相似文献   

9.
现存于北京图书馆明刻《文式》残本与《历代文话》所收录曾鼎《文式》文字上大体相同,但在公私书目中都无著录,其作者、内容及其版本流传多有分歧,通过考察,其版本都源于明初赵撝谦《学范》。  相似文献   

10.
今年12月26日是一代伟人毛泽东主席诞辰110周年,“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伟人诞辰日前夕,书市上多个版本的毛泽东诗词纷纷热销,人们以阅读伟人诗词的方式纪念中国的这位开国领袖和元勋。 长春出版社的《毛泽东诗词鉴赏》、《毛泽东诗词鉴赏学生读本》,中国档案版的《毛泽东评点诗词典精选》(上下),长江文艺出版社的《毛泽东诗话词话书话集观》,花城出版社的16开本的《毛泽东诗词鉴赏》等等都是近期众多书店的热门书籍,在一些书城陈列的品种多达10多个。多家国有新华书店的中心门市或大型书城,纷纷在伟人诞辰日来临前夕,拿出书店(书  相似文献   

11.
自拙编《袁枚全集》出版后,陆续有袁枚集外诗文发现,如吴艳红《星湖诗集序》,陈少松《袁枚佚文两篇》;王进驹《介绍一篇袁枚集外文》,陈玉兰《袁枚佚文异文两篇》;包志文《从袁枚佚札佚文看〈随园诗话〉版本及刻书时间》,徐国华《新发现的袁枚一首集外诗》,等等。这对于不断丰富、完善清代乾嘉诗坛盟主袁枚之著作无疑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12.
周必大的《二老堂诗话》是南宋初年考据类诗话的代表作品。本文简要分析了周必大注重诗话考据的原因,并从文字、名字、名物等方面分析了《二老堂诗话》中文献考据的主要内容,兼及讨论了其文献考据的特色及缺陷。  相似文献   

13.
《道德情操论》在中国的接受是一个有趣的话题.此书是古典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的主要著作之一.在过去的近10年间,斯密《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的中译本可谓国外学术著作中版本最多的两本书.遍览图书市场,此书不同译本的封面、封底或腰封上大多印着"总理推荐""作者五次修改"等广告语,甚至不加分辨将其好友大卫·休谟那段"主教到米勒书店购买此书"的戏谑之语(参见:欧内斯特·莫斯纳、伊恩·辛普森·罗斯编:《亚当·斯密通信集》,林国夫等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65页)写上作为此书受欢迎的明证.  相似文献   

14.
“家本”与“建本”,本来是版本学上使用频率较高,为一般人所熟悉的两个版本名称,但从近年出版的版本论著来看,有些论者对其含义以及在特定历史时代之所指,是不完全明确的,甚至出现理解上的错误,因此,有补充解释之必要。自宋代以降,世言“家本”均指未代刻本或抄本,这是众所周知的。但宋人所言“宋本”则另有所指,今人有不明此者,也错误地把它解释成“宋朝本”或“宋代本”。来新夏先生等著《中国古代图书事业史》第四章中,谈南来尤袤《遂初堂书目》时,认为此书目在著录版本上有科学的标准,其中第五条云:“以国别分,有来本…  相似文献   

15.
扬州大学图书馆藏清末江都诗人张夑恩《斯斋诗话》稿本两种,一种是《斯斋诗话》初编、再编之原稿,另一种是初编之誊清稿。稿本内容包括诗文评、词话、师友乡贤言行诗作、地理风俗以及清末杂议琐谈等。其诗论颇有见地,杂议琐谈如亲历金陵劝业会(中国首届博览会)、八国联军入京时慈禧西逃、扬州徐老虎宝山诸事件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稿本为作者亲笔手纂,又经墨笔删改圈点,弥足珍贵,具有重要的学术版本价值。  相似文献   

16.
《江西图书馆学刊》2016,(3):121-124
《中国古籍总目》著录《唐大诏令集》版本多达十三种,但仍有遗漏,而且已著录版本,亦有可商榷者,论文试予订补之。  相似文献   

17.
李光是两宋之交政坛上的一位重要人物,在后世享有颇高的声誉。但其诗文集早已散佚,现存《庄简集》十八卷,由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出,存在误收和遗漏的情况。兹就《庄简集》中误收他人的七首诗作进行考订,并从赵汝腾《庸斋集》中辑得佚诗三首,可供有关专家和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8.
说“论赞”     
“论赞”,是中国历代书籍和文章中的一种定型化的文字体式。包括史书中的论赞以及这种论赞的衍生物——其他作品继承和仿照史书的论赞体所作的论赞。 史书中的论赞,指史书纪传篇之末所附的评语。其名目很多,《左传》称“君子曰”、“君子谓”或“孔子曰”;《史记》称“太史公曰”;《汉书》、《后汉书》。《明史》等皆称“赞曰”;汉荀悦《前汉纪》《宋史》、《清史稿》等皆称“论曰”;《三国志》称“评曰”;常璩《华阳国志》称“撰曰”;《旧唐书》称“史臣曰”;《资治通鉴》称“臣光曰”。其他还有称为“议”“诠”“序”  相似文献   

19.
郭绍虞先生《宋诗话辑佚》辑录宋人诗话32种、附录3种,为我们研究宋代诗话提供了丰富的资料,用力甚勤,功德无量。然而其书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 1.有些诗话未作辑佚,如《百家诗话》、《叠山诗话》、《三山居士诗话》。 2.已辑诗话中仍有不少条目漏辑。 3.已辑诗话中有些条目内容不全,未能收集到更全的条目。如《蔡宽夫诗话》73条"此心非是爱轻肥"下,应据《诗林广记》后集9补"此诗乃乖崖始及第赋以寄傅霖也"。《古今诗话》413  相似文献   

20.
敦煌和吐鲁番写本《文选》存三十七个写卷,其中吐鲁番写卷共有七个,残损严重。残存写卷不够系统,大多非李善及五臣注本。吐鲁番写本《文选》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从版本上看,较今本早且珍贵;从文字上看,可正今本之失,且存在较多俗字、异体字,同时也存在误写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