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5G时代,媒体融合面临全新的时代语境,机遇与挑战并存。本文着重从形态与内容两方面详细探讨了5G技术对主流媒体融合与转型的具体影响。其中,智媒体、泛媒体以及沉浸媒体将会是未来5G所催生的三种主要媒体融合形态。在内容生产层面,5G会使主流价值观的信息采集更加精准、主流价值观传播更加高效,使内容监管和舆情监测的能力得到提升,同时还能够增强主流媒体的国际话语权、重塑国际传播格局。  相似文献   

2.
黄锦中 《新闻前哨》2022,(12):16-17
2019年起我国开启5G商用元年,各大通信巨头加快了技术的搭建与终端的升级,物联网、AI、VR等技术也投入使用,5G产业链的发展势不可挡。在大背景下,新闻传播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本文主要研究5G发展大趋势下新闻传播行业所面临的时代契机,讨论新闻媒介平台需要把握的技术和发展要素,突破固有思维局限,以内容为主,实现行业的转行升级。打造人与人之间,人与时代之间新的动力,加速主流媒体一体化融合。  相似文献   

3.
宋建武 《传媒》2019,(8):11-12
5G时代,数据传输速度大大提升,这种通信技术的变革,意味着移动互联网的信息传播形式将全面视频化,视频将成为主要的信息表达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媒体的融合转型路径又该如何走?封面新闻作为国内媒体融合、迭代升级走在前列的主流媒体、智媒体机构,其在这方面的思考和尝试,给业界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5G时代各种新兴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媒体行业的整体格局、传播模式均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传统主流媒体正面临巨大的挑战,转型发展成为发展的重点。基于此,本文提出几点电视台开展“新闻+政务服务商务”的途径,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2023年,作为国家战略的媒体融合进入第十个年头。在计算机、互联网、大数据、5G、AI相关智能技术驱动下,媒体融合正进入智能升级快车道。“十四五”规划对媒体融合实践的路径与方向作出明确指示:做大做强主流媒体,以内容建设、先进技术、创新管理为根本,打造具有组织力、传播力、引导力的全媒体传播生态。生态重构是主流媒体深度融合发展转型的重中之重,在传播媒介泛在化、传受关系多元化的趋势中,紧紧围绕以“智”赋能,在全新的社会文化版图中找准坐标,打造公共议程设置、舆论引导能力,实现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重新构建传媒产业的宏伟蓝图。  相似文献   

6.
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新型主流媒体是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当前,传媒业变革驶入深水区,媒体融合转型进入爬坡过坎期,在内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传播渠道拓展、传播能力提升、媒体经营等方面都面临着不少挑战,也催生新的机遇。2020年9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吹响了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新号角。  相似文献   

7.
媒体融合是近年来传统媒体在保证自身优势下,搭乘技术东风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方式。随着高速率、大容量、低延时的5G通信展开商用,突破计算与通信的跨领域、多场景、及时性的信息传播,将促进传统媒体突破现阶段简单融合困境,在传播矩阵、内容及传受关系方面实现媒介形态多元、内容深度垂直、人机协同联动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8.
在移动化、碎片化、娱乐化、视频化的互联网传播语境下,主流媒体面临着众多挑战。中国主流媒体如何在新的媒介生态环境下重获关注度与话语权,找到更易于当前用户接受的内容及传播方式,更好地传播主流价值、引导舆论,是应该探讨的重点。自抖音平台出现后,为更好地占领“民间舆论场”,中国主流媒体与抖音平台的深度融合发展成为主流媒体转型的大势所趋。本文通过全面梳理主流媒体抖音账号内容传播的特征,深入探讨主流媒体抖音账号内容传播的问题,为主流媒体与抖音号实现进一步深度融合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也为主流媒体的未来发展提供路径思考。  相似文献   

9.
王旭 《青年记者》2020,(11):39-40
5G时代来临,物理现实和虚拟现实连接方式更加多样,催生出更多的应用场景,让用户能够体验到无限网络容量和沉浸式传播场景,人类社会也将全面迈入万物互联的智媒时代.而主流媒体在这样的时代语境之中,面临着颠覆性的媒体融合、重构与发展契机.如何在5G时代推进媒体再融合,已成为主流媒体迫切需要探索的新命题.  相似文献   

10.
在媒体深度融合和灵活多变营销传播需求的作用下,媒体需要创新升级技术与服务能力,数字营销传播成为媒体融合转型的新突破口。本文探讨主流媒体在媒体融合的重要节点上,如何利用数字营销传播重构和升级融媒发展模式,将自身的品牌实力延展至互联网端,并为更多的企业互联网转型赋能。本文以近年来国内“跨圈破壁”的融媒体产品为案例,研究其数字营销模式,总结其创新实践的宝贵经验,提出主流媒体利用数字营销传播赋能的对策路径,旨在为传媒行业的转型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1.
王颖 《出版广角》2021,(6):71-73
在媒体融合纵深推进过程中,短视频以其强大的内容特性和传播优势成为现阶段受众日常生活中的主要信息来源,这也为传统主流媒体的转型升级提供契机.文章以四川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产品《四川观察》为切入点,对地方新闻短视频的内容生产与运营策略展开分析,以期客观描绘地方主流媒体新闻短视频的未来发展图景,进一步提升其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2023年是媒体融合发展国家战略实施十周年,主流媒体融合取得显著进展。内容方面,做强重大主题宣传、做实调查性报道、引领舆论主战场,充分彰显主流媒体引导力;技术方面,从实际需求出发,积极探索技术与新闻业务的融合,推动媒体智能化转型;渠道方面,持续加快渠道建设与升级,不断完善全媒体传播矩阵;运营方面,以用户为中心,持续探索多元化运营模式;体制机制方面,加强资源整合,推动一体化集约发展;国际传播方面,积极协同联动,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未来,主流媒体将继续深化融合创新,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  相似文献   

13.
纸质媒体在新媒体冲击下正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巨大压力,而广播媒体因社会快速发展和移动人群的加快聚集而迎来了跨越发展的"第二个春天"。在媒体融合发展已成时代主流的背景下,广播媒体承接纸质媒体转型升级业务,二者融合发展成为可能,并具备较大的市场空间。广播与报纸融合发展可以按照新闻合作、项目合营、资源合体三个阶段逐步深入,最终达到互利双赢。  相似文献   

14.
技术是推动媒体进步的动力,并引领传统媒体融合转型。在以数据为基石的大数据时代,随着人工智能和5G技术的不断成熟,将在媒体形态、内容创作、内容传播、内容监管等各个方面对媒体产生巨大影响,并为媒体行业带来全新的融合发展格局。本文主要阐述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媒体行业的实际应用,并探讨了媒体行业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力图构筑智能媒体生态圈。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主流媒体正处于媒体融入的内生困境与以5G为代表的技术变革外生冲击的双重压力之下,技术冲击与媒体发展的平衡博弈、众声喧哗与媒体生态的逻辑碰撞、舆论引导与媒体融合的机遇挑战,使得主流媒体舆论工作在一系列传播现象下更加困惑.如何深刻把握5G技术带来的媒体环境变革,厘清新闻舆论工作的机遇与挑战,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性问题."5G+媒体融合"是主流媒体掌握新闻舆论工作话语权和深入推进媒体融合的重要战略支撑,而这需要的不仅是思想融合、技术融合、制度融合、资源融合,更是时间与经验.  相似文献   

16.
吴悠 《传媒》2019,(16):68-71
融媒体的发展深受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应用的影响,作为核心新闻产品的数据新闻更是媒体融合发展的重中之重。5G技术以其超高速带宽、超低时延、超大链接等特点,推动数据新闻和融媒体传播深度变革,然而,5G时代数据新闻的发展也面临着内容、发展和人才方面等问题。我们要正视5G为数据新闻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充分利用5G时代可视化数据新闻重塑融媒体。  相似文献   

17.
随着4G时代的来临,手机媒体和互联网一起,蚕食着传统媒体的天下,形成了新的媒体生态格局。加快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传统媒体增强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必然选择,也是生存发展、赢得未来的必由之路。但融合的本质是各种传播形式的相互激荡、优势互补,最终使得主流媒体更具有渗透力和竞争力。因此,对于传统媒体来说,转型融合需要致力于两个方面,一方面在渠道、内容、平台、经营、管理等  相似文献   

18.
媒介融合环境中,短视频传播的发展方兴未艾。现结合当前主流媒体纷纷布局短视频内容传播、参与媒介竞争的现实,从“媒介融合技术引发主流媒体短视频传播的场景转换”“媒介融合环境驱动主流媒体短视频传播的需求变化”“媒介融合业态加速主流媒体短视频制作的理念创新”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对媒介融合环境中新型主流媒体短视频传播的创新和发展问题进行规律性的认识和前瞻式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媒介融合环境中,短视频传播的发展方兴未艾。现结合当前主流媒体纷纷布局短视频内容传播、参与媒介竞争的现实,从“媒介融合技术引发主流媒体短视频传播的场景转换”“媒介融合环境驱动主流媒体短视频传播的需求变化”“媒介融合业态加速主流媒体短视频制作的理念创新”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对媒介融合环境中新型主流媒体短视频传播的创新和发展问题进行规律性的认识和前瞻式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当下5G技术不仅为媒体深度融合提供了技术支撑,而且从内容制作与分发、传播机制、思维观念等诸多方面重塑了一个新的媒介生态系统。本文以短视频传播的应用为例,以探讨5G时代媒体转型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